新时代思政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3-08-23 04:16李继文
高考·中 2023年6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新时代高中

李继文

摘 要:新时期背景下,社会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是新兴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知识能力和道德品格同步发展。本文分析思政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和可行性,从开展朗读活动、写作活动、实践活动、诗词教学等五方面探究新时代思政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思政教育;高中;语文教学

思政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是时代的选择和发展趋势,是高中语文教学从重理论知识轻德育,转化为理论知识与德育同行的表现。将思想政治融入高中语文学科,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高度,而后将思想政治教育逐渐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中。

一、新时代思政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研究意义

学科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学科不同,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一定差异性,教育并不是完全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教育是以学生长期、持续、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活动。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是当前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不仅是高中语文教师的工作,也是每一个一线教师的工作。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语文学科具有先天优势,在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理念下,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受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影响,现阶段语文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导致语文教学理论知识与思想政治元素分离。部分教师已经逐渐意识到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但针对融合策略存在不同想法和观点。部分教师仍过度教学语文理论知识,學生在语文教学中难以深入分析和探究语文教学内容蕴含的思想情感,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仅分析表层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忽视学生对思想政治元素的感悟和理解,导致学生着重学习语文的各种知识点,思想政治教育与语文教学内容融合度较低。思想政治教育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蕴含较为丰富,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综合分析和学习思想政治内容。当下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仍由思政教师担任,语文、数学、历史等学科以学科知识为主展开教学,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要重视挖掘学科教学知识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将思想政治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把握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将家国情怀、政治认同、正确“三观”等方面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传递给学生,实现思想政治全面育人的作用和目的。

二、新时代思政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可行性

(一)相同的发展要求

课程思政起源于高等教育,在学科教学方面得到广泛运用,而当下已经向各个学段普及和蔓延,能够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优势。语文学科蕴含上下五千年文化,形成丰富的理论经验和理论成果。但在文化盛行的当下,语文教学相比而言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乏味性,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兴趣较弱,而将思政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打破语文教学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能够给予其他学科一定参考价值和意义,而语文学科本身具有强烈的人文性,为思想政治与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基础,能够促进二者共同发展。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内容中思政元素较为丰富,如爱国精神、思辨精神、理想信念等,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思想政治元素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和效率。

(二)良好的理论支持

将思政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理论方面的支持是二者发展的基础,从根本上看,二者在马克思主义引导下,在课程与学科的不断探索、钻研中,潜移默化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思想政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渗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使学生道德品格和综合能力同步发展,为社会培养品行兼优的人才,全面落实文化发展理论和学生全面发展理论。由此可见,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均有良好理论支持,使二者能够更加深入地融合探究,互相发展、互相支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形成正确的思想

在网络盛行的当下,各类文化层出不穷,高中阶段学生虽然思维趋近于成熟,但辨别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的影响和侵蚀,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抵御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他们思想高度,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基础和综合素养,高中阶段语文教学更侧重于学生思想、精神、素养等方面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够使语文学科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更高效地整合语文内容和思政内容,逐渐形成大格局。高中阶段学生情绪、叛逆心理相比初中阶段较为稳定,但仍然存在许多纷繁的情绪问题,将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学校与教师的引导。

三、新时代思政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一)开展朗诵活动,提高思想境界

阅读欣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主要内容之一,阅读欣赏的核心主旨也是思政教育的关键内容[1]。所以,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阅读中产生的感悟、思想表达出来,在阅读的基础上感受语文教学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欣赏形成语文思维,提高学生思想境界。

例如: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朗诵活动,可以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诗歌为主,此期间的诗歌体现了人民对革命中存在问题的摸索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不断普及马克思主义,当时,许多文人墨客、知识分子运用知识抒发自身的情感,用诗歌给予人们前行、坚持的力量和勇气,教师可以将部编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红烛》《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诗歌作为整体,让学生在整体中感受诗歌蕴含的情感,如:《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蕴含作者对革命的热情,“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引出作者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和指点江山的豪情;《红烛》中诗人将自身比作红烛,是对红烛精神的提炼,也是诗人对自己的自勉等。诗歌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寄托和表达,学生在欣赏、阅读、朗读诗歌的过程中,能够在诗歌中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战斗生活,现在的学生不曾经历过,但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一时期的诗歌的阅读、欣赏和尽情地朗读,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人民的苦难与奋斗的历程,形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强化学生报效祖国的决心,使学生更好地去建设美丽祖国,奔赴更美好的生活。

(二)开展实践活动,提高思想素质

高中阶段的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已经形成独特的学习方式,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更加侧重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师要以引导者的形象参与教学,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引导[2]。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表达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生活,便于学生对思想政治的深入了解。教师可以将思政教育、语文教育的生活性特点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积极开展具有目的、计划、规划的综合实践活动。

例如:部编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上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课中,围绕工匠精神内涵展开,正确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作用,传承工匠精神。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纪录片《大国工匠》,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工匠精神的概念和自身对未来的规划。学生在看过纪录片后,对工匠精神已经具备较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明确工匠精神是自身必备的涵养和品质,树立通过自身努力报效祖国的意识,个人的发展以祖国所需为导向。部分学生会意识到,祖国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怎样学习技能才能满足祖国的需求的思想,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和鼓励,促使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并为之努力的意识。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讨论报效祖国的途径,使学生明确自身在学习中的不足,使学生能够将意识、思想落实到实际学习中。同时,教师也可让小组搜集各类匠人,了解他们的品格和精神,为学生写作积累素材,提高学生思想品质。

(三)开展写作活动,提供思想载体

写作是学生思想、文化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写作活动,以写作的方式强化学生情感和志向[3]。高中阶段中,写作是学生主要学习内容之一,是学生抒发情感、语言表达的载体和体现,在写作中,学生能够展示自身的“三观”和想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开展写作活动,使学生强化自身情感和价值观。而具有内涵、方向和专题的写作活动能够发挥对学生的育人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和语文教育有机结合。

例如:部编版高中语文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长征胜利万岁》一课中,围绕革命时期长征的胜利展开,以探讨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为教学重难点。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在学生充分掌握长征精神后开展“长征精神的意义”主题写作活动,使学生在理解长征精神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新时代我们该有怎样的长征精神,深入探究革命精神,通过资料了解我国社会的发展,使学生对祖国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教师也可利用我国传统节日开展写作实践活动,以劳动节为例,教师可以以“劳动精神”为主题开展写作活动,引导学生搜集劳动榜样、楷模等,加深学生对劳动精神、品格的理解和感受。如在父亲节和母亲节,开展相关写作活动,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父爱和母爱,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教师在开展写作活动时,要注意字数的限制,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高中阶段对写作的要求综合设计,如常态化的作文训练时,字数可以在400—500之间,缓解学生写作压力,避免学生对写作产生抵抗情绪。

(四)精讲诗词内涵,开展爱国教育

“传统文化教学、民族历史教学、党的基本路线教学、我国现代化建设教学、中国基本国情教学、社会主义和法治教育”六方面是思政教育的六大教学目标[4]。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语文学科特点,开展传统文化教学,使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三观”、思想品格等方面具有重要塑造和提升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古诗词教学使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熏陶学生思想,促使学生人格更加独立健全,激发爱国情怀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部编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下册《登岳阳楼》一课中,诗的开篇写岳阳楼的风景,却暗藏今昔对比之感,而后描绘洞庭湖分段吴楚、吐纳日月的恢宏景象,后四句写诗人孤身一人,年老多病却只有一叶孤舟相伴,诗词看似悲凉,却暗藏对国家安危、国家动荡的忧思。教师在开展诗词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围绕诗句设计视频或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诗词描绘的场景和意境,并辅以舒缓的音樂,如:《登岳阳楼》(伴奏)、《京华一梦》等音乐,使学生能够深入探究,感受杜甫的爱国情怀。

(五)设计教学任务,培养责任意识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将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学生责任意识作为切入点,并结合我国优秀的道德品质[5]。责任意识是学生在工作岗位中的必备品质,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能够树立为祖国奉献的意识和思想,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设计教学任务,使学生以任务为导向,深入挖掘阅读文本内涵和情感,形成责任意识。

例如:部编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上册《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一课中,围绕袁隆平对国家的无私贡献展开,以真正认识到劳动和责任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搜集袁隆平对国家的贡献事迹,并提出教学问题: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袁隆平的事迹?袁隆平具有怎样的品质?文本写了袁隆平的哪些具体事迹?贯穿这篇通讯的中心线索是什么,等等,使学生以教学问题为导向,加深学生对袁隆平的认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开展语文教学,要通过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对政治内容的理解和内化。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语文阅读文本中的思政元素,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思政教育真正融入高中语文课堂中,让高中语文教学真正发挥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含义:语文课程标准文本中的关键词[J].中国教育学刊,2022(11):71-77.

[2]童志国,熊乐收.“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大单元教学探索: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2(8):45-49.

[3]蔡可.任务情境:设计学生语文学习的路线图: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J].语文建设,2022(5):4-8.

[4]肖庆红.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之友,2022,41(1):12-14.

[5]吴庆业.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热的冷思考: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22(1):24-27.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新时代高中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