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危机干预与管理实践探析

2023-08-24 18:07郑清莲
高考·下 2023年5期
关键词:实践对策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教育

郑清莲

摘 要: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在遇到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情感纠葛、交际误解、处事挫折时,往往会形成一定的心理危机,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危机的干预和管理实践,成为教师致力于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结合典型个例,分析高中生心理危机干预和管理的现状,探索运用有效的实践对策,以期更好地帮助学生化解心理危机,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和管理;实践对策

学生心理危机主要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难以有效应对当下的外部环境和形势而呈现的内在心理严重失衡的状态。当前,面对新高考新环境,现代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校园心理危机事件逐步增多,所以对学生的心理生活加强指导、干预和管理,尤为重要。

一、案例概述

小乔(化名)是一名高二年段物理科组合班的女生。从进入高二学年以来,她时常因为生病而请假,心理压力大,各科学习成绩也不够理想。班主任的引导和教育并没有收到较好的效果,于是转介给心理教师。根据心理教师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小乔无家族精神病史,父母对她的成绩期待非常高,小乔情绪较为低落,时感压抑,课堂听讲也心不在焉,对班级和同学的事情难以提起兴趣;她在家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晚上睡眠质量差,常常出现失眠现象,白天感觉非常疲惫;总是觉得牙齿长歪了,医生告诉她是正常情况,还是没能阻止小乔不断求医;同时小乔觉得自己不知道该做什么,目标在哪里,现在努力读书对将来有什么意义,伴随间歇性头晕脑涨,整天感觉脑袋空空。通过心理咨询后,小乔的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小乔也表示要努力调整好自己,但她的情绪状态总是时好时坏。而这之后,小乔再未主动寻求心理教师的帮助,此时她的成绩正在不断滑坡,无力排解学习的压力,渐渐变得寡言少语,与同学交往变得越来越少,并在她的QQ空间中写道:“我存在于这个世界有何意义呢?”“我若离去,又有几个人知晓呢?”“人死了,人生的价值还会延续吗?”这些极为异常、负面的心声引起了教师和同学的关注,也有的同学认为她是无病呻吟,觉得并没有什么大碍。高二下学期期中考后,在心理教师的劝说下,小乔父母终于带着她去专业医院就诊,诊断结果是严重心理问题伴随着轻度焦虑性神经症。之后,小乔父母为小乔办理了休学。

二、高中生心理危机干预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未能及时干预心理危机

高中阶段的学习强度和升学压力比较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往往是诱发校园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但在工作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往往忽视关注学生的心理危机,如小乔父母过于看重成绩,孩子出现心理危机时,只觉得她懒。家长未认识到高中生仍处于亟须指引的成长阶段,他们的心理问题迫切需要及时有效的干预和指导,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有些学校疏于管理,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未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致使有的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衡,进而带来心理危机。

(二)未能发挥教师和家长榜样示范作用

当前,有些家长并未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和管理工作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辅导孩子时未能真正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造成了心理辅导和教育效果的偏差,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校的全面素质教育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有些教师不善于主动进修,不乐于拓展学习和充实知识储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素养不高,缺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扎实技能,从事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越来越变得低趣低效,得不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和支持。

(三)缺乏规范的干预和管理机制

在解决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活动中,明顯缺乏科学规范的干预和管理工作机制。首先,学校设计制订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工作办法缺乏全面、科学的落实细则。许多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心理危机的疏导和干预效果不尽如人意。其次,心理危机的干预过程欠缺规范性,对学生突发心理事件缺乏应急处置办法。在处理心理危机问题时,学校、班主任、家长等常常出现沟通不畅、误会频发等情况,根本无法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危机。再者,有些偏远地区的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心理教师严重缺乏,笔者在2022年针对偏远县城的两所高中学校的2719名学生进行scl-90的测试,存在心理预警的学生平均高达18.7%,其中高三最为严重,高达21.6%,需要及时给予必要的干预和管理。最后,学校、教师、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协调应对机制。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问题时,往往会明显表现出焦虑、恐慌等心理状态变化,有些甚至病急乱投医。而有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虽然了解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觉得自己是老教师,见多识广,当不知如何正确处理时,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家长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之外,经常忽略了给予孩子必要的心理安慰,还习惯于过分责备或者过分的溺爱,其中小乔的父母对小乔就是一味溺爱。

(四)缺失干预和管理效果的评估

在学校中,针对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和管理后,常常缺乏事后跟踪和效果评估。一是干预和管理工作缺乏接续性、系统性,在开展心理疏导和干预活动结束后,未及时、耐心做好定期的心理测评、追踪观察、撰写心理工作总结报告,这往往容易使已取得的工作成果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殆尽,甚至可能带来心理危机的二次发生。二是干预和管理的效果评估模式相对陈旧滞后,不善于创新设计新颖活泼的评估新形式,致使工作效果并不显著,难以改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学评估工作局面。这些干预和管理的效果评估的缺失容易造成教学反馈和分析数据的失真,将大大抵消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三、加强高中生心理危机干预与管理的实践对策

(一)研析学生学情,掌握心理状态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个体意识已逐渐增强,迫切渴望得到外界的关注和认可,期待被关爱,但他们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还较为缺乏,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见的变故往往易于产生紧张、畏惧等心理情绪,抗压能力弱,毫无应对办法。每当学生在面临学业压力、家庭冲突、人际交往矛盾等问题时,极易引发心理方面的危机。所以,教师在开展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管理工作中,应该先全面分析学生的学情,开展排查建档,掌握他们的真实心理状态,及时、敏锐地发现问题苗头,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援助做好充分准备[1]。

为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情况,一方面,教师必须重视建立学生个体心理成长档案。例如:通过加强对班级学生的学业成绩、班级活动表现、家庭生活状况、自我认知、未来发展意向、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学生的爱好、兴趣、性格、气质等方面基础情况的收集、记录和日常维护,完善学生心理分析档案,实时了解他们的心理成长和变化状态,能够为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管理提供必要的、及时的研究资料支持。另一方面,要结合日常教育活动,做好学生心理分析档案的跟踪、补充和数据完善,敏锐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和发展。在此,教师必须广开言路,要科学利用调查、学习、访谈、电联等有效方式,适时与班主任、心理教师、学生家长、亲密同伴等多沟通交流,获得更多的关于学生心理情况的一手资料,为研究分析影响学生心理危机提供素材保障。

(二)加强主题宣教,普及应对知识

在引导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教师应重视强化心理危机有效防范的宣传教育,普及应对危机的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心理危机可能造成的身心负面影响,增强学生有效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自主调节和控制能力。

首先,可以通过“心灵驿站”宣传栏和“青苹果心刊”,在各年级学生中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危机应对常识,提高师生识别心理危机信号的能力和水平,让学生能拥有健康的身心,更好地拥抱未来。其次,可以通过加强常态化心理咨询和心理沙龙活动,对有需要的学生施以适当的心理咨询和援助服务。如开展日常心理咨询和疏导活动,启发学生多与教师、家长和学伴沟通交流,敞开心扉,主动倾诉自己在现实生活和校园学习中遇到的不如意,学会认识自己,疏解学业压力,从而学会尝试采取科学有益的应对方法,有效排解自身的不良情绪,让他们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鼓起积极参与学习和生活的勇气。再次,充分发挥“青苹果”心理协会的宣传、组织、联通、倾听和帮扶的作用,利用朋辈关系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最后,可以通过适时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主题班会、心理研学、校本课程、社团等心理相关的活动,推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的有利时机,开设“同心共育呵护成长”宣传讲座,向家长科普一些心理健康的常识,与家长互动讨论一些困扰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理话题,组织家长一起观看《为爱护航》等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警示教育片等。通过这些富有针对性的讲座和宣传,能进一步拉近家校之间的联系,帮助家长增长了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在家庭教育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努力克服不良的情绪,摒弃不科学的教育方法。

(三)优设课程教学,营造趣味课堂

在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紧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需求,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学科育人的优势,努力转变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灵活创设对话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问题探究教学等多样化的课堂形式,增添心理健康课程趣味性,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引导学生一起探讨分析心理危机问题,在潜移默化中达成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2]。

课堂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关键场所。教师发挥教学智慧,可以为学生创新和设计富有趣味的对话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例如:班主任在进行“老师,为我们成长导航”教学中,积极摒弃传统的说教形式,将课堂让给学生,由他们来主持课堂,利用课中话题“我的老师是一个这样的人”,自主开展互动讨论。通过这种自由的对话交流活动,学生增进了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同,纷纷表达了喜爱与老师沟通学习的意愿,体会到师生交往的快乐。又如:在“守护生命,奋力怒放”教学中,以活动和展示为主,从感悟生命、珍惜生命、描绘生命、怒放生命四个方面开展教学。首先,教师通过“小鸡变凤凰”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生命进化的喜悦,抑或是生命的来之不易。漫画欣赏、力克胡哲的励志演讲,充分让学生感悟生命;其次,教师通过一个跳楼者的自述和生命本身具有的模样,让学生学会珍惜生命;再次,教师用冥想来描绘生命的长度和宽度;最后,在音乐声中,一起对生命进行宣誓,让课程得到升华,展现对生命的热爱。至此,学生经过学习、交流和分享,切实体验到了温馨的心理危机疏导教育过程,许多孩子的心理危机问题都得到了倾诉和纾解。可见,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内容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围绕现实生活的问题开展探究学习,能促进学生深度关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危机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人际交往、生命价值和个体意义,帮助他们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观念。

(四)创建干预机制,协力防范危机

加强高中學生心理危机干预与管理工作实践,关键在于健全心理危机防范和干预机制,建立起协调学校、教师、专业医疗机构等多方力量协力共防的管理工作体系。

为有效应对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提升干预和管理工作实效,要特别注重利用有计划、分阶段的心理危机干预程序[3]。其一,学校要及时建立排查机制,重视建立特异学生个人档案。学校要对全体学生做好询问、面谈,实施全面排查,了解和完善学生的基本信息,实施测评普查,精准认识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做好建档工作。其二,学校做好心理危机研判。通过预先的排查和建档工作,结合摸底情况,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及时反馈上报某些情绪异常的学生,提供给学校分管领导做情况分析与安全研判,来综合考虑、选定帮扶对象,制定帮扶对策。其三,导师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和管理实践。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心理教师都是引领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益导师。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适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管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帮扶和援助,使得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心人”,都愿意说“知心话”,都能有效宣泄内心的想法,缓解学业压力,减轻心理负担,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四,心理健康教师开展专业咨询。心理健康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和条件,加强对学生开展科学的心理测试和筛查,并坚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分析台账,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咨询和危机疏导工作。其五,及时转介。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和援助后,心理教师如果发现某些学生的心理危机等异常情况仍然十分严重,就应及时汇报给学校进行再次研判,同时联系学生的家长,依照学生心理状态推荐不同的医院进行转介治疗。如心理教师强烈建议小乔进行转介时,小乔父母却觉得小乔没问题,一拖再拖,导致危机二次爆发,出现严重心理危机。

(五)强化管理评估,巩固援教成效

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管理效果的分析和评估,能进一步巩固心理健康教育和援助的实际成效。在传统教育模式背景下,不少教师常常忽视心理危机干预和管理效果评估的重要性,往往造成未能真正巩固、发挥心理危机干预的应有作用。所以,教师在开展学生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工作过程中,应时刻关注问题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反馈情况,以此来验证心理分析数据的真实性和适用性,评估心理干预和管理是否真正达成应有的效用,从而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结束语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生经常面临着学业、生活和考试等多重压力,他们极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教师必须坚持开展高中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和管理,加强研析学情、广泛宣传教育、设计课程教学、建立干预机制、加强管理评估等,落实好各个实践环节,探索运用行之有效的对策,切实提升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和管理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曹凤莲.高中生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26):68-73.

[2]张翔,杨悦.高中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例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22):31-34.

[3]朱荟霖.浅谈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研究的对策及应对[J].考试与评价,2020(3):97.

猜你喜欢
实践对策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院校教育学实践教学探究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现状及其实践对策
高校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现状及社区实践分析
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以及应对策略浅析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专业化干预
警卫官兵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