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统摄:让跨学科主题学习自然发生

2023-08-24 18:20王岩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

摘要:跨学科主题学习打破传统教学常态,整合分科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践创新素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了实现学科之间有价值的整合,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找到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点,此关联点可以是教学目标的关联,可以是教学内容的关联,也可以是教学评价的关联。教师要从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点出发来统整、设计教学内容,促进高质量跨学科主题学习。

关键词:关联统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整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弱化学科边界,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辨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由于缺乏系统的指导,目前教师对跨学科教学还处在探索阶段,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如何寻找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点来开展跨学科教学?如何整合教学内容来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之后如何开展有效评价,如何实现“教—学—评”一体化?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思考,主要涉及数学与劳动学科。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缘起

数学学科是基础学科,数学的应用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以数学学科为基础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而劳动学科是一门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的学科,在找到这两门学科的关联点之后,笔者尝试进行跨学科主题教学。

“分一分”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基础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初步认识分类、体会分类的作用,能够按照标准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整理书包”是一年级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整理书包这一实践活动,学会学习用品的分类与整理,养成有条不紊的劳动习惯和学习习惯。基于两节教学内容的关联性,笔者尝试开展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将两节教学内容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应用”“应用中发展”。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路径

【案例实录】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四四方方一口箱,书本文具里面藏,每天上学离不了,它是我们的好伙伴。猜一猜,这谜语说的是什么?

生:这个谜语说的是书包。

(教师出示书包实物)

师:你们的书包里都有些什么呢?

生:文具盒、语文书、习字册、数学书、补充习题、本子……

师:这么多东西如果随便放在书包里就会很乱,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书包看起来更整洁,找课本的时候又很方便吗?

生:我们可以将书包里的东西进行分类,这样看起来会很整齐,找东西的时候会很好找。

师:分类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平时我们为了方便或需要,常常把一些物品进行分类保管,也就是按照它们的不同特点或不同用处来分一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一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由学生熟悉的物品出发,帮助学生激活生活中按需要分类保管物品的场景和经验,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分类的需要,对学习“分一分”产生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常用物品分类的事实,学生初步感受物品有不同的“类”,为“分一分”做铺垫。

环节二:合作学习,讨论分类标准

师:那如何将书包里的物品进行分类呢?为什么要这样分呢?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时间为5分钟)

小组交流汇报:

生1:我们可以按学科来分类。把所有与数学有关的书、本放到一起,把所有和语文有关的书、本放到一起,与英语有关的书再放到一起。

生2:我们可以把大的书、小的本子放在一起,文具收在文具盒里。

生3:我们可以把经常用到的物品放到一起,不经常用到的放到一起。

生4:我们在整理的过程中可以用小的文具收纳袋,收在书包里会很整齐、方便。

师:除了同学们说的按学科来分、按书本大小来分、按物品使用情况来分之外,还可以按照课内书、课外书来分。我们选择的分类标准不同,最后的分类结果就不同(见图1)。

【设计意图】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类的方法及相应的分类标准,发现不同的方法对应不同的标准,进而体会不同的分类标准带来的不同分类结果。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學会分类思考,感受分类思想。

环节三:动手实践,实现跨学科育人

在了解将书包内的物品可以如何进行分类之后,学生亲自动手分一分,开展整理书包的活动。

师:下面我们就用所学的分类方法来整理我们的书包吧。请观察自己的书包,说一说它由哪些部分构成?

生:有主袋、侧袋、前袋、背带。

师:这些大小不同的口袋放哪些物品比较合适呢?

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整理书包,在整理的过程中注意要做到快、静、齐。

师:通过刚才整理书包,你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做的吗?

教师帮助学生厘清步骤:取出所有物品—分类整理—有序摆放—拉上拉链。

师:看来同学们在小组活动中不仅学会了整理书包,还学会了互相帮助。

【设计意图】自我服务是劳动教育中基础的内容,刚升入一年级的小朋友自理能力有待加强,通过数学学科中“分一分”的学习,更加明确了在整理物品时要如何做才会更合理,通过劳动学科的动手实践很好地应用了数学知识,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建构能力。

环节四:交流评议,总结提升

师:相信每位同学通过整理书包这个活动都有不同的收获,下面请完成评价单中的自评,然后小组互评,选出小组整理最整洁的书包,我们再以组为单位,请小组代表进行评比。

师:我们要根据评价单中每组星星的总数量评选出“最佳团队奖”。

三、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反思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在于通过整合各学科的思想和方法来开发课程内容,秉持多种整合的价值取向促进课程实施。本节教学设计所遵循的思路如图2所示。

本节课中,跨学科学习的主题是“整理书包”,学生刚升入小学自理能力有待加强,学习整理书包是必备技能之一。要想把书包整理好,数学的“分类”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一主题又是劳动学科教学中的内容,所以笔者选择将数学、劳动学科中的两节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同一个主题下开展跨学科学习。

(一)关联教学目标,找准连结点

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起到导向性的作用,在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时可以从教学目标着手。案例中“分一分”与“整理书包”两节内容的教学目标见表1。

从表1来看,两节课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存在很大的关联性,可找到其中的连结点,从中发现共有概念或相关联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学习主题。在“整理书包”的主题学习中,既实现了对数学学科分类知识的学习,也在活动中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之中,两门学科的学习相辅相成,真正实现了跨学科融合、提升育人水平的目的。

(二)关联教学内容,建立支撑点

整合知识内容是跨学科课程整合的核心环节,包括学科内部知识的整合以及学科之间知识的整合。确定主题之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一个真实的情境。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主动建构知识的探究过程。

寻找合适的主题是实现跨学科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本节教学内容中,以“整理书包”为主题,合理分类是有序整理的前提,所以学习整理书包之前要学会分类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确定整理书包的分类标准。同时,通过小组讨论,提出不同的分类标准,让学生感受分类的内在逻辑性,在明确如何分类之后,引导学生将讨论的分类方法应用于整理书包的实践活动中。

(三)关联教学评价,寻找生长点

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围绕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做好综合评价、增值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因此,在本节教学内容中,笔者设计了综合评价表(见表2),关联数学与劳动的评价内容,保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以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实现跨学科主题学习协同育人的功能。

对于这节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教师、同伴、家长等多元评价主体进行多角度评价。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一方面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评价中,教师评价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评价是对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而自己和小组之间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终结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家长评价属于长效的形成性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化保证了评价的有效性和全面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跨学科主题学习既基于学科本位,又融合多学科所长,既基于课堂内外,又联结社会生活,是实现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体系。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数学知识渗透在各门学科之中,生活中有关数学知识的应用更是无处不在。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优势,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找到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知识和内容。

总之,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整合教学内容,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科学设计、合理规划,积极探索有效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方式,通过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充分发挥各学科协同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华. 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升育人质量的一条新路径[J]. 人民教育,2023(2).

[2]吴刚平.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与设计思路[J]. 课程?教材?教法,2022(9).

[3]牛玉娟. 小学数学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的实现路径[J]. 小学数学教育,2022(5).

[4]周鸿斌. 建立跨学科主题性学习评价机制的建议[J]. 基础教育研究,2020(18).

[5]栗丹,祖立存. 新课标理念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思考与策略[J]. 辽宁教育,2023(4).

[6]马惠玲. 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J]. 人民教育,2022(23).

[7]周燕. 小學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探究:以项目式学习“生活中的锈”为例[J]. 小学教学研究,2023(5).

[8]周素娟.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逻辑理路与教学实践[J]. 基础教育课程,2022(22).

(责任编辑:赵春艳)

作者简介:王岩,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英语课件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究
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思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基础学科的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