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村振兴中山西古建筑文化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2023-08-25 18:04孙英芳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山西晋中030619
名作欣赏 2023年23期
关键词:古建筑山西民众

⊙孙英芳[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山西 晋中 030619]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建筑是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古建筑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具有美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价值。山西古建筑历史悠久、类型丰富、数量庞大,遍布全省,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现存山西古建筑建造时间从唐代至近代跨越千年,科学地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文化成就,是民族历史文化的象征,是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山西极具代表性的文化资源。

一、山西古建筑文化研究史简述

山西历史上留存下来大量古建筑,无论是数量还是其历史、艺术成就,在国内都有重要知名度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自近代以来,山西古建筑就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20 世纪30—40 年代中国营造学社的成立之初,以梁思成为代表的建筑学者对全国2000 多处古建筑进行调查、测绘和研究,其中就包括对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同古建筑群等重要古建筑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梁思成、刘敦桢等学者对山西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使山西古建筑闻名国内,受到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梁启超、刘敦桢共同完成的《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不仅确立了中国营造学社调查报告的标准范例,其中还提出了关于中国古建筑“皆以大木构架为主体”,“建筑物之时代判断,应以大木为标准”等重要论断,对后来的古建筑研究有重要影响。

20 世纪中期,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组织勘察团对山西文物进行调查,出版有《雁北文物勘察团报告》(1951)等研究成果。20 世纪60 年代,有关山西古建筑的研究持续进行,一些知名学者参与其中,形成了相关成果,如张驭寰、孙宗文等编著的《上党古建筑》(建筑工程出版社,1963)、陈明达著的《应县木塔》(文物出版社,1966)等。此后有关山西建筑的研究成果中,多是建筑类别研究或建筑个案研究,如 《平遥古城与民居》(宋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山西民居》(王金平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山西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薛林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等;也有不少关于山西古建筑的图册及普及性读物,如《平遥古城》(2003),《地上博物馆——山西建筑》(2008),《山西古建筑地图》(2021)等。2016 年出版的《山西建筑史》资料丰富,对山西建筑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梳理。近年也有一些论文聚焦于民居、风土建筑或特定建筑类型,进行了比较具体的社会学、民俗学、艺术学分析,比如《山西风土建筑彩画研究》(张昕,2007)《大院的秘密——王家大院高家崖建筑群民俗学分析》(姚昶宇,2019)《民俗学视野下的祠庙建筑研究》(郭华瞻,2011)等。

总的来看山西古建筑的研究,经过了几十年的累积,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研究资料,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古建筑资源,传统建筑学研究的视角和关注点大多还在于古建筑的形制和年代,技术史更偏重于关注模数和工艺,对于建筑文化的研究缺乏宏观的整体研究和理论架构,对于古建筑与民众关系的深入研究较少涉及,尤其是对古建筑的社会价值、精神信仰价值的研究相对薄弱,对山西古建筑文化中更深层次的人文传统缺乏深入的系统的探讨,使这些领域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

二、山西古建筑文化价值的主要内容刍议

山西古建筑的文化价值是一个包含多方面丰富内涵的知识体系,其核心围绕山西历史发展进程和地方民众生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山西古建筑的历史价值

山西古建筑不仅丰富,而且历史悠久。在国务院认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山西有531 处,是名副其实的古建筑大省。唐代之前木构建筑,全国一共4 座,全部在山西;现存元代及之前的木构建筑中,山西占到85%以上;目前全国保存下来的唐代以后的古建筑山西占到70%以上,涉及唐、五代、宋、辽、金、明、清各个时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鲜明见证。不同时代建筑呈现的不同特点显示出时代变迁中物质技术的变化和社会观念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技术技艺的古老智慧,使山西古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二)山西古建筑的社会生活价值

古建筑作为民众生活世界的直观外化表现,其核心要素是“人”。古建筑在社会本质上承载的是人的生活,与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信仰等具有密切关联。通过古建筑的具体案例深入分析古建筑与当地民众生活的关系,探讨古建筑在地方社会民众生活中的实际功能,尤其是古建筑在强化宗族集体记忆、形成地方文化认同、构建人群共同体等方面发挥的功能,能够从更深层面上认识古建筑的社会生活价值。比如,山西古建筑在历史上的形成和发展就紧密随着民众的礼俗生活,体现了鲜明的传统礼俗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建筑的规模、形制、色彩等设置和使用上遵循封建时代国家礼制规定,符合建筑等级;二是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点。比如,中国的礼俗传统中地方文化特别擅长运用各种意象,通过其象征意义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这在山西的民居古建筑雕刻、绘画中有丰富的体现。再比如,在中国老百姓传统的生活理念里“耕读”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普遍把“耕读”看作安身立命和实现社会价值、道德理想的重要途径,使之衍化为一种坚定的生存和发展信仰,这种生活理念在山西古建筑上也有鲜明的体现。

(三)山西古建筑的精神信仰价值

山西目前留存有数量较大的宗教建筑、祠庙祭祀建筑和民居。这些古建筑在选址、结构布局、营建方式、功能设置等方面与中国传统的宇宙时空观、自然生态观、国家礼仪制度、宗族伦理等关系密切,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精神信仰,尤其是寺庙道观等宗教建筑,其空间布局、营建变化与民众的信仰认知是一种互构的动态发展过程;古建筑丰富多样的装饰艺术也与中国历史文化、民众艺术观念、风俗习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是民众精神世界的直观表现。结合具体古建筑的分析,深入探讨古建筑蕴含的精神信仰内涵,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古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本质价值。比如,中国古代传统哲学的重要观念“天人合一”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而它在山西古建筑中有多方面的体现,使山西现存古建筑成为中国传统精神信仰的有力见证。

(四)山西古建筑的民族融合价值

山西在历史上长期以来都是民族杂居融合的重要地区,多民族的长期共处融合形成了山西独特的地域文化,这在山西古建筑上有直观的体现,很好地实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发展过程。比如,建于辽代的山西大同华严寺,为辽代皇家寺院,其大雄宝殿的布局具有辽代宗教信仰的特征;辽代建造的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塔,作为山西和全国重要的建筑遗产,它也具有明显的民族融合的特征,有力地证明了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发展的过程。

三、山西古建筑文化价值研究的意义分析

山西古建筑有着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和山西地域特征,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资源,尤其是全国其他地方罕见的唐宋建筑,在山西却保存有百余座,堪称国之珍宝。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全面、客观地认识、整理古建筑资料,深入发掘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发挥其对当代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意义非常重要。

首先,山西古建筑作为山西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其本身包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不仅是山西民众的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也在长期的多民族共融合发展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象征,因此山西古建筑的研究对于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弘扬优秀民俗文化、促进民族融合发展、承续民族精神有着重大意义。

其次,山西的古建筑产生、发展于山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它与山西的自然条件、生产生活习惯、民族人群特点等有密切关联,对于山西民众的意义重大。千百年来,古建筑构建着山西民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场域,建构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塑造着他们的文化性格和思维习惯,也彰显着他们的价值判断、道德倾向和情感诉求。古建筑不仅是山西民众曾经的生活之所,也是山西民众安放灵魂的精神家园。因此古建筑的价值远不止于建筑的历史、科技和艺术价值本身,更重要的是蕴含着山西民众乃至中华民族传统的宇宙自然观、思维习惯、祖先认知、宗教信仰、生活理念、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是山西民众现实生活、精神世界和情感表达的生动呈现。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今天,古建筑作为山西显著的文化符号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的意义更加凸显。

再次,古建筑是一种持续的文化象征物,现存古建筑所传递的历史记忆、文化传统、民族精神、思维习惯不仅仅是过去,实际上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民众,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根基,因此它们是沟通古今的重要载体,是传递历史、延续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在当代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对山西本土来说,山西古建筑作为山西民众千百年来生活的见证,是凝聚民众、形成文化共同体的重要载体,也是当代人们赓续历史传统,彰显文化自信、振兴地方文化的重要依托;对外来说,山西古建筑是山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名片,是山西文化旅游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山西古建筑凝聚的古老智慧,也是山西乃至中国向全世界展示建筑技艺和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有力依据。

古建筑作为山西文化资源的重要内容,其研究还涉及一系列重要的问题,比如,从文化遗产角度来说,怎样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必须清楚古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从文化旅游发展的角度来说,如何利用古建筑发展山西旅游,避免因盲目开发利用带来的种种弊病和不良后果,必须要清楚古建筑的价值指向、使用限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山西本土文化自身的良性发展来说,深入了解山西古建筑文化的传承主体和传承动力,处理好行政部门管理和地方民众自发传承之间的关系,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建构起多元主体的保护和发展机制,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社会功能,必须研究清楚古建筑的价值体系构成及其内在逻辑。这些都需要立足过去,深入研究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在此基础上对古建筑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在当代文化振兴中真正发挥其价值和功能。

综上,在当下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对古建筑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厘清其价值体系,明确其价值核心所在,这不仅是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山西本土文化、建立传统文化自信的前提,也是发展当代山西文化、实现山西文化振兴的重要基础和有力保障。

四、结语

为了对山西古建筑的价值体系进行科学的建构和合理的阐释,笔者认为,山西古建筑文化价值的研究重点是对山西古建筑社会生活价值、精神信仰价值的研究。因为只有深入地挖掘古建筑对于地方民众社会生活、精神信仰的意义,才能从深层次上理解古建筑之所以需要保护和发展的根本价值,因此研究的核心点不是建筑物本身,而是建筑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古建筑与地方民众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动态持续的又不断变化的过程,单一方法的学术研究会带来明显的研究局限,应该把文献研究和社会调查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对古建筑的文化价值进行合理论证和逻辑性阐释,更准确、全面地分析山西古建筑在当代社会的功能和价值表现,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山西古建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猜你喜欢
古建筑山西民众
我在山西等你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中国古建筑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