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项脊轩志》中细节描写的妙处

2023-08-25 09:04胡钰彦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3年7期
关键词:项脊轩志项脊轩归有光

胡钰彦

纵观《项脊轩志》全文,作者以“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结尾,尽管没有一个“念”字,却处处透露着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读来令人潸然泪下。以此为切入点,细读归有光的散文,我们会发现他所写的文章虽大都篇幅短小,语言质朴,却韵味悠长,给人一种厚重感,即“淡而有味”,正如王世贞“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的评价,也如钱基博“以极淡之笔睹物怀人,此妙笔人人所无”的点评。其实,《项脊轩志》的动人之处在于作者以淡雅清疏的笔触叙小事、抒真情,尤其是对细节的描写非常细腻,使读者能从质朴的语言中感受到真挚的情感。下面,笔者就谈谈《项脊轩志》中细节的妙处。

一、细节之一:选材

首先是有关家族的选材。题目中的“项脊轩”与作者家族的变迁史有关。作者延续了远祖居住的“项脊泾”的名称,为自己的书斋起名为“项脊轩”。从书斋的名称上,我们便可以看出其对祖先的追思。在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作者记录了庭院的变化,从“中通南北为一”的宽敞到“内外多置校门”的逼仄,从“篱笆”到“院墙”,短短数语就形象地勾勒出家族的没落。随之而来的便是墙与墙之间的相隔,直至“东犬西吠”“逾庖而宴”“鸡栖于厅”,从中可以看出家族的分崩离析。其中,“东犬西吠”的表现力很强。作者借犬吠突出了族内亲人互不往来的冷漠与陌生。“客逾庖而宴”和“鸡栖于厅”更从侧面表现了归氏家族的尴尬。作者直接描写了这三处细节,并没有掺杂任何抒情性或议论性的语句,于自然直铺中体现了家族的衰落。作者围绕家族的变迁进行选材,可以有效地调动国人的情感,使人读之感受到浓浓的悲伤之情。此外,文中还记录了归有光的祖母过问他读书情况的细节。“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祖母“持一象笏”,认真地嘱咐孙子,希望他能成才。结合归有光坎坷的仕途经历(三十五岁中举,六十岁中进士),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当时无法振兴家族的悲伤之情。

其次是有关生死的选材。作者在文中不仅截取了家族衰落的片段,而且选取了有关亲人“生死”的片段。在《项脊轩志》中,作者“借一阁而寄三世”,在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悼亡中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第一,通过“老妪忆先妣”的片段,回忆了母亲曾“立于兹”,并以“指叩门扉”,问孩子“寒乎?欲食乎”表达对孩子关爱的细节。值得强调的是,作者仅以“余泣”二字便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第二,通过“大母寄厚望”的片段,回忆了祖母探访过程中对“我”的鼓励,从而表达了内心的思念与愧疚之情。第三,通过“忆亡妻”的片段,以“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极为自然地直叙了妻子的过往,以平淡的语言强化了自己的悲伤与思念之情。从这个角度看,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是层层加深的。从母亲的“泣”,到祖母的“长号不自禁”,再到亡妻的“无语凝噎”,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已如江水一般奔涌而出了。

二、细节之二:情感

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选取的事件均为生活中的“小事”,描写的也都是生活中的“小细节”。正是对这些小事、小细节的巧妙组合,才深化了作者的情感表达。因此,看作者是如何将这些细节组合在一起的,也是我们探究作者情感的有效途径。《项脊轩志》结构鲜明,层次清晰。倘若将文中的“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看成过渡句,那么作者的情感便有一个“从喜到悲”的变化,该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当然,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确实表达了作者的“喜”,但是这种“喜”却是由“悲”转化而來的。下文所述的内容也不全为“悲”。因此,将它看成过渡句似乎并不合适。

作者开篇即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以此点名书斋的来历。作者在进行客观描述,并未掺杂个人的悲喜。“室仅方丈”是言明书斋的逼仄和狭窄。“百年老屋”则重在表达书斋的久远历史,而“尘泥渗漉”和“雨泽下注”则展现了老屋破败的程度。“日过午已昏”言明了房屋的阴暗。综上,从开篇的描述中,作者只是从各个角度渲染了这个“百年老屋”的衰败。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作者的“悲”。从“稍为修葺”开始,作者才开始表达“喜”。在修葺、辟窗、垣墙后,“室始洞然”,再配上“兰桂竹木”和“旧时栏楯”,老屋焕然一新。于是,作者在“书满架”的老屋时而“偃仰啸歌”,时而“冥然兀坐”,并与“人至不去”的小鸟为伴,沉醉于这清幽的“桂影斑驳”的地方。“珊珊可爱”一词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欢喜之情。

值得强调的是,这种悲喜交织的情感贯穿了全文。例如,第二自然段以“亦多可悲”统领全段,作者的情绪由上文的“喜”转为“悲”。这种悲情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因“诸父异爨”,整个家族分崩离析,庭院“四分五裂”,引起作者对家族衰落的慨叹。第二,“老妪”对母亲的追忆,引发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第三,回忆了祖母对自己的殷切期望,作者恍如昨日,继而“长号”。就“悲”的程度而言,三种情绪层层递进,无论是对家族衰落之“叹”,对母亲早逝之“泣”,还是对祖母愿望落空之“疚”,都表达了作者的悲伤之情。

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提及两个小细节,即“足音辨人”和“四遭火灾而不焚”。其中,前者是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后者是书斋遭遇火灾的经历,给人一种劫后余生的喜。因此,该段主要表达了作者的“喜”。而在“后记”部分,“妻死”和“枇杷树亭亭如盖”则传达的是悲伤之情。

总之,归有光非常注重对细节的描写,将深厚的情感融入平淡的语言文字中,体现了一种动人心弦的语言朴素美,并引起了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猜你喜欢
项脊轩志项脊轩归有光
《项脊轩志》的人物描写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知人论世”与文言文释义案例分析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反思
《项脊轩志》教学案例
寒花葬志
枇杷树:一个不容忽视的意象
刚柔并济真男儿
——归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