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的教学重心探究

2023-08-26 04:51廖斗伟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文本解读现实生活

廖斗伟

摘 要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作者认为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这是科学精神的体现。解读本文要将文本解读的重心放在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体悟上,放在需要进行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塑造的“人”上,突出人的意志,联系现实生活。

关键词 文本解读 科学精神 人的意志 现实生活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的作者屠呦呦认为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这一观点所表达出来的内涵是丰富的:人类既走在征服疾病的道路上,而青蒿素却只是其中的一小步。这是科学精神的体现。在引导学生解读本文时,要将文本解读的重心放在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体悟上,放在需要进行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塑造的“人”上,突出人的意志,联系现实生活。

一、 文本解读的重点应指向“人”

屠呦呦是我国本土成长的唯一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医学家,她的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能够在《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这篇演讲稿中凸显出来。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虽篇幅不长,但作为中医药学家站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掷地有声的获奖演讲,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引导学生在文本中筛选概括出青蒿素的研制过程、中医药学的贡献外,更要培养学生分析文本、品味句段的能力,使他们深刻体会到青蒿素研制团队、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精神和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分析文本、品味句段的能力”指向语文学科工具性,但这不是本文解读的重点,而“深刻体会到青蒿素研制团队、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精神和人格魅力”更多的是一种目标阐述,通过怎样的过程达成这一目标,是本文解读的重要抓手。

作为一篇演讲稿,文中所凸显出来的“人”自然是作者本人。其实对于很多人而言,屠呦呦的获奖都有一些意外,颇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意味。事实上屠呦呦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只不过在媒体上少有报道而已。作为对课文的解读,同时基于引导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在教学中应当关注的是作者是怎么走过“十年寒窗无人问”的过程的。这才是本文解读应当关注的,才是塑造人精神的力量所在。

阅读课文可以发现,作者演讲开篇感觉到自己的“荣幸”,特别感谢评委会对“发现青蒿素及其治疗疟疾的功效等方面贡献的肯定”。这种感谢是发自于内心的,评委会这一肯定意味着更多的人在面临疟疾疾病的时候有了更好的治疗方法,而这就会让这些人获得健康。因此可以认为,作者所感谢的并不是青蒿素获得肯定本身,而是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效果得到了认同。在课文解读之始就确立这样的思路,笔者以为才是真正抓住了文本解读的关键所在。

二、 教学的重心应落在“意志”上

其实了解屠呦呦探究历程的人都知道,屠先生的探究历程是非常复杂的,其中经历的艰难险阻数不胜数,而其之所以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坚定的意志。阅读全文后可以发现,青蒿素成为屠呦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偶然的,作者在童年的时候就曾经目睹过中草药治病救人的例子,尽管作者说“自己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会和这些神奇的中草药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说“从没梦想过有今天这样的隆重时刻,我的研究被国际科学界称颂”。這是在阐述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作者的研究其实是没有任何功利性的,童年时代的耳濡目染,让屠呦呦认识到了中草药的价值。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之后,屠呦呦开始了关于中草药的研究。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她的生命与中草药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紧密联系让她的研究变得更加纯粹。由于种种原因,研究并非一帆风顺,对中草药的认同与否,本质上是对中医药的认同与否。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在中草药治病的原理与现代医学之间有着很大张力的时候,坚持走中医药研究这条道路并不容易。幸运的是,人们看到了一个意志坚强的研究者在她的道路上坚定行走着……

有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怎么才能成为屠呦呦?”确实,每一个阅读此文的学生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只不过这个问题的呈现或明或暗有所不同而已。齐白石先生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读这篇课文并且产生向屠呦呦学习的心理之后,也必须认识到真正能够从文中获得的营养,并不在于屠呦呦对中草药的研究,也不在于发现下一个青蒿素,而在于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屠呦呦先生在遇到困难之后是如何面对的。这样的认识才是指向根本的,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而在这些认识形成的过程中同样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让研究得以持续的最大力量在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坚守。这一坚守是由人的意志提供支撑的。那意志又是来自于什么呢?笔者以为来自于作者对中医药的坚信不疑,来自于作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坦然面对、理性分析。而这正是当下学生乃至于教师自身所需要学习的。

带着这样的目的去解读文本,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去梳理文中作者关于研究思路的阐释、关于研究困难的描述、关于克服困难的努力。这个过程需要相关资料的辅助,如可以根据文中作者所说的每一次成果,如确定了青蒿素分子的立体结构之后,相关的成果在1977年的《科学通报》发表,并迅速被《化学文摘》收录;又如在联合国相关会议上所作的题为《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等。这些成果的背后都有着艰辛的付出,都有着努力的智慧,其应当成为学生解读课文的思想动力源泉。

三、 文本的解读应该向生活延伸

教师在解读本文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这篇课文引入教材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让学生知道有屠呦呦这个人吗?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知道文中相关的事实阐述吗?并非如此。面对这种科学性和研究性非常强的文本,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应当通过文字描述去看到文章背后的人和事。

这个世界总是由人和事组成的,人在做事的过程中产生了生活,人在生活当中感受到了做事的意义。意义的建构取决于学生的精神世界,一篇经典文本只有在向学生的生活进行延伸时,才能充分体现出其经典意义。带着这样的认识来解读本文,可以发现其对当下的学生能够产生极强的引导意义。这其中既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韧,同时也有“文章不写半句空”的真实,更有面向人类而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期待。正如课文最后所言“我的梦想是:在同威胁人的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的斗争中,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这不仅是屠呦呦的心声,同时也应当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声。如果学生能够在课文解读的过程中接受并放大这一心声,本文引入教材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客观地讲,这篇课文中有不少专业知识,这些知识或许可以成为点燃某些学生兴趣的那根火柴。但笔者认为这篇课文中所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人的意志,才应当是本文解读的重点所在。屠呦呦先生在面向他人进行演讲的时候,一定程度上隐藏了自己的努力,呈现在人面前的是一个淡然的研究历程,然而即使不是一个科学家,也知道科学探究的历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意识到科学的艰难所在,在面对艰难困苦的时候犹有坚定的意志,应当成为本文解读的重要抓手。

[作者通联:重庆市南川中学校]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文本解读现实生活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假期归来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