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行合一”中践行“为党献策”的初心

2023-08-26 23:50徐志伟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

摘要:党校初心意义上的“为党献策”,具有丰富的内涵,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相关论述、党校工作的重要法规和文件、党校办学的非凡历程等维度去领会“为党献策”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党校的殷切期望,认识“为党献策”是党校的重要职责,感悟“为党献策”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从而增强践行“为党献策”初心的自觉性。各级党校应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在“知行合一”中践行“为党献策”的初心,从顶层设计、策略选择、长效机制等方面着力,不断提高“为党献策”的能力、水平和成效,以实际行动体现党校的独特价值和重要貢献。

关键词:“为党献策”;党校初心;“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D261.41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23.03.00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是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强调“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承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指明“为党献策”是党校不同于一般学校的“独特价值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为党献策”的重要论述,是对党校办学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党校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殷切期望,为党校做好科研工作和开展决策咨询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引。各级党校和党校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知行合一”中践行“为党献策”的初心,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作出党校贡献。

一、深刻领会“为党献策”的丰富内涵

●“为党献策”的根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校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站位,是践行党校初心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校,“自觉在党的新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精准定位,自觉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自觉把党校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党的建设全局中来精准定位、科学谋划,紧紧围绕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尽好职责、发挥优势”。[1]因此,“为党献策”的根本原则就是“服务大局,按需献策”,紧扣党之所需,切实做到“党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党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

●“为党献策”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面向未来,党校要做好理论研究、对策研究这个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大学问。”[1]因此,“为党献策”的价值取向就是“探索规律,经世致用”。探索规律,就是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揭示其内部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经世致用”,“经世”即治理世事,“致用”即发挥实际效用。继承这种“经世致用”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2]党校要关注社会现实,直面社会矛盾,做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大学问,聚焦“党之大计”“国之大者”“民之所盼”出谋划策,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

●“为党献策”的主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党校“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等方面推出高质量成果”。[1]这表明,党校要承担和完成好“为党献策”的三大主要任务,就是献“研究阐释”之策、“理论研究”之策、“解决问题”之策。[3]

●“为党献策”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对各级党校履行“为党献策”职责提出了做实、做深、做精的总要求。一是各级党校要为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尽职尽责,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二是各级党校要加大理论研究力度,形成立得住、叫得响、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三是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及时有力的智力支撑。四是积极发声、正确发声,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宣讲者、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坚定维护者、用党的意识形态引导社会思潮的可靠排头兵。

关于怎样献好“解决问题”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同党委和政府的沟通衔接”,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决策咨询的基础”,“要优化资源整合,形成协同攻关合力”,并在各个方面提出了非常明确具体的要求。

●“为党献策”的纪律规矩

党校不是普通学校,政治上有着更高要求。“为党献策”,必须有坚强的党性自觉。“为党献策”属于科研范畴,但这样的科研已经不是出一些个人科研成果的科研,而是为党决策服务的科研,必须自觉在党的大局下开展科研,必须自觉遵守党的保密纪律和政治规矩。[2]决策咨询成果通过正规渠道上报,要以党性自觉来“为党献策”。

●“为党献策”与党校教育规律的密切联系

“为党献策”,符合党校教育规律;“为党献策”,必须遵循党校教育规律。2008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以“三个适应、三个促进”阐释了党校教育基本规律,对党校事业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为党献策”的根本原则是“服务大局,按需献策”,这符合“党校教育必须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要求,促进党的中心任务的落实”的规律。承担“为党献策”的三大主要任务,符合“党校教育必须适应党的理论建设的要求,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规律,遵循这条规律就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要组织力量深入研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事关长远、事关全局、事关根本的重大战略课题”,“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前瞻性、政策性、应用性研究”。[1]

●“为党献策”的评价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党校是党的学校,教学科研搞得怎么样、学术水平怎么样,要由党作评价和确定”。[4]“为党献策”的要义在“为党”,要坚持由党来评价“为党献策”做得如何的正确导向。评价党校“为党献策”的成效,关键看两点。一是针对性,就是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党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党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的标准。二是有效性,看研究是否“见底”、成果是否管用有效、政策建议是否有含金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为党献策”的重要论述,使我们对党校工作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党校工作的政治站位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读懂弄通“为党献策”的本意和意义,增强“为党献策”初心的自觉性

●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相关论述中,深入领会“为党献策”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党校的殷切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党校工作。关于党校初心的重要论述,与他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党校工作重要指示一脉相承。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全省党校校长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要“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为党委的中心工作提供有效服务”;“要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在抓好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更加突出浙江具体实际问题的研究,紧密围绕省委的中心工作,结合每年度省委的重大课题,对一些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通过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为省委的决策提供有效服务”①。 党的十七大以后,习近平同志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对党校科研和决策咨询十分重视。2007年12月,他在听取中央党校校委工作汇报时就要求,“要强化党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研究和宣传中的重要阵地作用”,“不断提高党校科研为党校教学服务、为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水平”。[5]他在中央党校2008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师资班开学典礼上讲话指出,“要坚持党校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加强对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努力形成有分量、有新意的研究成果,并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和运用,既努力把成熟的科研成果落实到教学中,又努力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发挥思想库作用”。2012年7月,他在全国党校校长会议上强调党校要“突出思想库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党校办学治校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在2015年12月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科研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在党的思想理论研究方面有所作为,为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出积极贡献”[4]。为此,他对党校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党校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加强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努力”。二是“希望党校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及时反映重要思想理论动态,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三是“希望党校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智库”。[4]这些指示和要求已经体现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中,并已写入《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中。202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将党校科研功能集中概括为“为党献策”,并将“为党献策”与“为党育才”并提。

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相关论述的梳理,可以感受到,在党校整体工作中要大力加强科研工作这个党校发展的基础支撑,在科研工作中要凸显决策咨询的重要性,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校“为党献策”的期待。

●从党校工作的重要法规和文件中,深刻认识“为党献策”是党校的重要职责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党校教育实现了正规化,改革发展实践中许多新问题需要解答,党校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科研职能进一步强化。1980年2月,党中央批转的《全国党校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必须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活动,组织教学人员和理论研究人员,努力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取得理论研究的新成果”。1990年9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党校“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定位,赋予了党校“紧紧围绕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及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和社会实践,并提供党委决策参考”的任务。1994年5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工作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办好党校,更好地为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服务,为党的理论建设和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000年6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提出,“加强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的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党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作用”。

从党校工作的党内法规演进来看,“为党献策”已经固化为党校的重要职责。1995年党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指出,党校科学研究工作要“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探求规律,提出对策,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社会实践服务,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2008年党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增加了党校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党校科研定位,党校的基本任务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要求得到扩展。2019年党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增加了党校(行政学院)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党和国家的重要智库”两个方面的科研咨政的定位,并將“科学研究工作”专章调整为“科研工作和决策咨询”,而且关于“为党献策”方面的表述越来越细化并具体化,明确规定党校(行政学院)决策咨询工作重点任务是“三个聚焦”和“一个反映”,重要目标是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是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办学治校的总章程,理应把“为党献策”这项法定职责切实履行好。

●从党校办学的非凡历程中,深切感悟“为党献策”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90年来,中央党校始终处于党的思想理论前沿,与党中央很多重大理论创新、重大政策出台紧密相关,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这是对党校系统具有“不同于一般学校的独特价值所在”的最好注释。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党校系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为党献策”的价值和贡献。中央党校课题组曾经对“中央党校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专门研究,认为中央党校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高素质治党治国治军领导干部的教育中心,党的理论和大政方针的重要研究和储备中心,党和国家重大战略、方针和政策出台前的重要研讨场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党校承担中央布置的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许多调查研究形成的观点和学员意见为中央所采纳,为党和国家进行重大的战略决策提供了理论准备。[6]近年来,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发挥智库建设和决策咨询的独特优势,呈现成果量增质优的良性循环趋势。[7] 中共绍兴市委党校高度重视决策咨询工作,“十三五”期间,全校共完成咨政研究报告146篇,其中2篇上报中共中央办公厅,1篇上报国务院办公厅。通过有效发挥新型智库作用,有力提升了学校的地位,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8]各级党校的教研人员和学员提出了许多建议,在“为党献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在“知行合一”中践行“为党献策”的初心

各级党校要在“知行合一”中践行“为党献策”初心,不断提高“为党献策”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研究阐释的精准性、理论研究的创造性、决策咨询的有效性,以实际行动彰显党校的独特价值和重要贡献。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党校初心的重要论述和《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党校系统特别是一些基层党校在“为党献策”方面还存在短板和不足,高端成果少、低水平重复劳动多等等。因此,弥补短板,加强“为党献策”能力建设,是推进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审视供需状况,设定恰当目标。

由于各地党校在“为党献策”方面的现实基础存在较大差异性,因此,各地党校应当从本校、本地实际出发,系统思考加强和改进“为党献策”工作的可行方案,既锐意进取、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制定“为党献策”的工作方案,一是明确献策的方向和重点。在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聚焦典型实践、改革试点的经验总结理论研究,聚焦“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等方面下力气。二是秉持教研咨宣一体化推进理念。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工作,科研为咨政提供学术支撑,咨政为教学提供鲜活案例。三是按“最近发展区”设定工作目标并综合施策。分析在总结性、评估性、反思性研究领域,预备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领域,提供全周期智库服务方面的优势、劣势,从而确定选题、选准角度、开展研究。以高质量建言献策的实际成效,努力成为地方党委政府想得到、信得过、用得上、叫得响的新型智库、“最强大脑”。

●注重策略选择,提高献策质效。

要完成好科研咨政任务,实现预定工作目标,党校还须注重行动策略的选择与运用。一是集成协同策略。有效利用自身优势、学员优势、系统优势,与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加强与政府研究室等研究机构、社科院、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部门的合作与交流,采取多种方式了解各方的工作重心和重大决策部署,增强决策咨询的针对性;选聘实践经验丰富、政策水平较高的实际工作部门人员担任党校兼职研究员。二是数字赋能策略。增强政策分析的“数字化改革”意识,加强对专题数据的积累、开发和利用,提升决策咨询的科学化、迅捷化程度。2022年,中共绍兴市委党校开发了“政校通”多跨场景应用,运用数字化手段打通“政校”数据壁垒,实现了“数据申请-数据分析-成果应用-数据安全”的整体闭环,探索破解了公共数据使用滞后、信息不对称等普遍难题,有效提升党校科研咨政数据支撑能力,为打造现代化“红色学府、新型智库”示范党校提供了强劲动能。同时,“政校通”应用依托市县一体、集约高效的技术架构,以多跨协同、共享共用方式促进全市党校系统科研咨政水平整体提升。三是智库联盟策略。2017年,由广东、浙江、安徽的11家党校发起成立了“长三角-珠三角”党校智库合作联盟,着重建设联合调研、学术交流、成果展示、咨政建言四大平台,打通成员单位之间在信息、人才等方面的共建共享、合作交流通道,使协作研究常态化、制度化。实践表明,建立党校智库合作联盟,对于党校系统建设高水平智库、提升决策服务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建立长效机制,打造高端成果。

机制是管长远、管根本的,有了健全的机制,就能调动教研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催生更多精品成果的涌现。

一是资源配置机制。有条件的市县党校可以组建若干实体化研究机构进行实体化运作,不具备条件的党校以课题为纽带跨部门整合研究力量,在学校的统筹协调下抽调精兵强将进行项目化运作,对于地方党委政府交办的重大研究课题和咨询研究任务实行集中攻关,竭尽全力高质量完成任务。二是成果转化机制。党校内部咨政刊物或研究简报,直送地方班子领导;拓展纵向、横向报送路径,通过省委党校、省社科联系统等多渠道传播智库成果;借助大众传媒,就当下一些重要政策问题、时事事件主动发声,引导社会舆论,影响更广泛的受众。三是快速反应机制。增强敏感性,从国家和省市县出台的重大政策、群众的所思所盼,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角度,增强问题的时效性,抓住时间“窗口期”,以短平快的建言献策为领导决策提供快速服务、即时服务。四是政策激励机制。以优绩优酬为导向,完善业绩考核奖励机制,激励教研人员在科研咨政上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使党校成为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重要阵地,更好地服务党委和政府的决策。五是学员参与机制。发挥教学相长功效, 创新学员参与决策咨询机制。特别是各类专题研讨班,围绕推进当地党委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而举办,学员所在单位和所从事工作,都与该项中心工作密切相关,要把学员在交流研讨、调研报告中的“金点子”“好方子”的价值作用发挥好,推进专题研讨班办班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培育人才队伍,提升献策本领。

“为党献策”做得怎么样,关键在人才。进修培训、实践锻炼、专家引领、师徒结对、团队帮扶、同伴互助等等,都是培育人才的有效方式,要长期坚持。提高“为党献策”的能力水平,深入调查研究是基础,倡导教研人员在社会“大课堂”中实施“一线工作法”,学会在调研中发现问题、遴选课题,学会在动态跟踪中进行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级党校要想方设法激发人才潜能,提升他們“为党献策”的本领。近年来,中共绍兴市委党校常态化开展全市党校系统月度调研沙龙,开展“专家眼中的好标书”“编者眼中的好文章”等系列培训,在提升教研人员的献策本领上取得显著成效,教研人员成为新型智库的生力军。

基金项目

浙江省党校系统社科联2023年度“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校初心”专项课题《自觉坚守和践行党校初心》(ZXZD23072)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编,《浙办通报》2003年第72期,2003年6月26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J].求是,2023,(7).

[2]李君如.做好探索规律经世致用为党献策的大学问[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3,(4).

[3]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院)务委员会.坚守党校初心  奋力开创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J].求是,2023,(7).

[4]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9).

[5]中共中央党校校务委员会.习近平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专题摘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

[6]周天勇.中央党校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9).

[7]袁秉达.党校教学新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2.

[8]徐志伟.新时代党校教育十讲[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

徐志伟,中共绍兴市委党校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干部教育培训。

责任编辑 王宝珍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
室内设计工作中的设计思维
“知行合一”与《实践论》中的认识方法问题探析
供热工程与热源教学中“知行合一”探索与实践
“知行合一”的精诚德育探索
论课内学“知”课外导“行”
独立院校艺术类毕业实习与校企合作改革的研究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既晓之以理,又导之以行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创新教学应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