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外核电工程本地化分包模式工程造价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2023-08-26 03:25雷志辉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6期
关键词:分包劳务核电

雷志辉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自主设计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核电项目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我国核电项目出口的重要堆型之一。“华龙一号”作为我国核电出口的主要堆型,面对的是国际市场,由于各国物价体系不一,人、材、机价格存在差异,国内物项出口价格在各国也不尽相同。为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成本,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合理组织和安排本地化分包项目,成为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本文结合某“华龙一号”核电工程项目本地化分包模式相关内容,分析本地化分包模式下影响工程造价成本的因素,提出工程造价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出部分解决建议,以期提升工程造价成本管控水平,合理降低工程造价成本,为更好地提高核电出口项目市场竞争力,促进核电项目批量化出口提供参考[1]。

二、国外核电站建造分包模式现状分析

国外核电建筑分包模式根据国家的不同存在差异。一方面,由于各国政策因素的影响,一些国家要求在承建本国项目时,有部分项目必须由本国队伍承建;另一方面,从国内引入的劳务人员在人员工资、签证费用、食宿及国外补助等方面均大幅增长。据统计,项目劳务分包单位在劳务成本方面支付比例高达60%~75%,严重挤占劳务分包单位的利润,对劳务人员招聘和管理造成较大困难,大大加重了工程项目造价成本。为合理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减少人工费用,需要大量使用本地化承建商实施部分工程。目前,我国已建和在建核电项目主要集中在第三世界国家或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国家,在承建核电工程项目时,均不同程度引进当地分包商或劳务人员实施部分项目,即由所在国当地分包商承建或劳务分包形式的本地化分包工程。根据已建核电项目,国外核电项目本地化分包模式主要如下:

(一)国内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主、当地劳务分包为辅模式

此种模式主要是以国内技术和管理人员为主要施工力量,建造国当地人员作为劳务进行分包的模式。优点是国内技术和管理人员熟练工多,施工质量及进度有保证,劳动效率高。缺点是国内派遣人员较多时,人力资源成本费用高,工程造价成本高,不利于国际市场的竞争和长期持续发展。

(二)国内施工承包单位为主、当地分包单位为辅模式

此种模式相当于国内的平行发包模式,即由国内施工承包单位利用国内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作为主要力量承担大部分主要子项工程项目施工;当地承包商利用本地人员作为独立施工队伍承担部分次要或BOP及临建子项施工。制约条件是有可供选择的有实力和丰富经验的当地承建商。

(三)当地施工承包单位为主模式

此种模式是当地承建商作为主要施工力量,承担绝大部分项目建设施工任务,中方只派遣少量人员作为技术和管理人员,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指导和重要问题的研究解决。优点是中方只负责项目技术问题的指导和解决,减少施工管理层面问题,有利于降低中方人员成本,节省投资。缺点是对施工进度和质量不能进行有效管控,施工质量和进度取决于当地承建商的技术和经验水平。需要在项目前期充分了解当地承建商的施工能力和技术水平,有适宜的承建商供选择。

以上模式为电站建设项目分包的主要模式,一方面,由于海外项目受到政治、经济、法律、风俗习惯、语言等各种环境因素影响,加之设备、材料采购及运输涉及复杂的报关和海运等流程,这些特点导致了海外项目工期、质量、安全、技术及物资采购管理等需要由总包方统一实施;另一方面,我国出口核电项目,当地国承建队伍施工技术和水平不足以支撑整个核电站的建造。综合环境、工期、质量和当地劳务等各种因素,目前我国出口核电项目应用较多的是以国内技术、管理人员为主,以国外劳务分包为辅的第一种分包模式。

三、影响核电项目本地化分包的环境风险分析

(一)外部环境风险

海外工程项目因所处的国家、地域不同,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外部环境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很大。民用核电项目由于项目建设全周期长,再加上“核”在环境、安全、公众舆论等方面的敏感性,导致不确定的因素更多。各种风险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整个项目的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1.政治和社会风险

在全球化的今天,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而产生波动。政局变动、社会动荡、政变、暴乱、恐怖主义等都会给核电项目的建设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海外核电项目人身安全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2.政策和法律风险

在境外工程项目中,项目承包商会同时受到国内和项目所在地两国的政策和法律的制约。核电项目由于其特殊性,除了受到劳工政策影响外,项目所在国家的核安全文化、核安全教育及风俗习惯等都会给项目实施带来风险,如当地工人意外身亡、与中方人员发生冲突等。要充分运用当地法律和政策对当地人員进行安抚和应对,避免冲突事件扩大,一旦处理不当均会升级到大使馆层面解决,对项目和企业造成较大影响,增加项目成本。

3.经济和市场风险

经济和市场风险源于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如货币汇率的波动,工程材料的上涨等。这些对于建设周期长的项目来说,将会产生较大的风险。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汇率波动吃掉了项目利润,导致项目成本大幅增加。由于不少国际项目的设备、材料都是从国内出口,人民币的升值会导致合同价款美金的购买能力下降,增加了项目的成本。例如,2008年度的大众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许多承揽国际工程项目的企业项目成本大幅增加。

(二)内部环境风险

在核电项目建设过程中,本地化分包项目受多种条件和因素影响,主要内部因素包括分包模式管理、队伍选择管理、其他影响因素等。第一,分包模式管理。不同分包模式对工程造价成本形成一定影响,好的分包模式便于管理、降低管控成本,反之加大成本管控费用。材料领用、人员考勤均由当地班长负责,利用当地人员对本地劳务人员管理,减少了习俗、语言不同引起的纠纷。第二,队伍选择管理。劳务队伍选择是保证项目有效实施和控制成本的先决条件。第三,其他因素。主要包括市场变化产生的汇率变化、利率变化、材料价格上涨、人工费用增加等。

四、基于国外核电本地化分包工程造价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一)本地国风俗习惯对工程造价成本影响

风俗习惯对当地劳动力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规律都有一定影响。良好的风俗和习惯能提高施工效率,从而降低人工成本,反之将增加人工成本。某核电建设项目当地信奉伊斯兰教,由于伊斯兰教有祷告和斋月等习俗,因此在施工中当地劳务人员不管施工任务紧急程度和现场具体情况,每天定点祷告,对现场施工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斋月期间,当地人员白班不吃不喝,在高温酷暑环境,部分人员中暑、昏厥等情况时有发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维护当地人员风俗习惯,保证其人身安全,项目实施中还要制定不同的具体措施,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因此,风俗习惯对施工进度、安全等方面形成制约,对工程造价成本具有一定影响。此外,当地劳务人员受传统习俗影响,工作目标性、计划性较差,比较注重当下物质享受,没有长远目标,上班时间不准时,时间观念差,因此,当地习惯对工程造价成本具有较大影响[2]。

(二)本地国劳务工人技术熟练度对工程造价影响

本地劳务分包人员施工技术熟练程度及当地人员接受培训和适用能力对工程造价成本形成一定影响。某核电项目核岛土建和常规岛土建均选择当地人员作为劳务分包商。由于核岛土建选择的劳务人员合作时间长,此部分劳务人员对现有业务较为熟练,能够有效配合进行主体施工并根据工序自行有序开展工作,协作效率高,施工速度快。而常规岛土建选择的当地劳务人员均为新招聘人员,经过相关培训后,对有关施工工序和内容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加之语言不同,沟通交流困难,同时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严重影响施工工期。因此,劳务人员的技术熟练度对工程造价成本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本地化劳务用工比例对工程造价成本影响

在核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人员结构比例对工程造价成本具有较大影响。依据某核电项目同一施工单位A承担的两个类似承包合同中方人员与当地人员用工比例(表1)可以看出,项目1实施中,中方人员与当地人员合同用工比为1∶5,实际施工时达到1∶6;而项目2实施中,中方人员与当地人员用工比约为1∶3,实际施工时用工比例为1∶2.8;根据合同最后结算数据,项目1中由于实际使用当地人员比合同计划人员多,从而降低了人工费用,给项目人员调配创造了条件,节省了工程造价成本;而项目2中,实际用工比合同人工少,造成项目成本增加。由于当地劳务分包人员成本低,一般约为国内员工1/5左右,因此,在核电建设过程中应合理规划当地劳务人员成本构成,在保证项目进度、质量的同时,采取措施降低人工成本,以达到工程项目造价成本的合理和最优。影响人员成本的因素不只是用工比例,其他因素也会对人员成本造成影响,因此,应用时还应综合考虑和分析[3]。

五、基于国外核电本地化分包工程造价成本的措施

(一)根据具体实际,制定合理措施降低客观因素影响

首先,针对风俗习惯影响下产生的问题,应当在尊重当地民俗的基础上,制定合理措施,有效降低由此带来的影响,如错峰上班、间隔工作等。基于不能长期上班或发工资后不上班等情况,可以合理组织错峰工作,即实行两班或三班制,第一批人员上一周,休息一周,第一批人员休息时,第二批人员上班,工作间隔进行,合理组织与实施,保证有效时间内的连续工作,提高施工效率。其次,加大激励和典型宣传,提高人员主动性。合理制定激励措施,对于能按时工作,遵守纪律并带头加班的给予奖励。

(二)加强技术培训和交流,培养优质稳定合作队伍

加强中方人员与当地人工的沟通交流,熟悉和了解双方文化及环境差异,在尊重当地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加强技术培训和沟通,提升合作的默契度。在遵守本地有关制度基础上,逐步探索和完善劳务分包体系,建立合理有效制度,促进当地劳务人员与中方企业的合作,增加彼此信任度,加快当地人员思想观念的适应和转变。加大对当地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传、帮、带力度,逐步培养当地人员的施工能力,形成稳定的劳务队伍,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三)合理规划用工比,加大当地用工力度

项目实施前做好调研和分析,充分吸收和借鉴已有项目用工比例,做好用工比例规划。项目实施中,采取具体措施,激发当地人员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采取有效分工合理人员搭配,加大當地人员使用力度,及时总结经验,做好优质项目管控方法的推广,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员规划管理体系,促进项目工程造价成本的降低[4]。

六、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成本是海外核电项目建造成本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为加强核电项目出口,提高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和加大本地化分包是促进项目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本地化建造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旨在为后续项目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引用

[1]熊伟,娄改菊.巴基斯坦K-2/K-3核电项目常规岛设计管理实践及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2):37-39.

[2]苏建华.非洲工程项目人力资源本土化管理的探索——莫桑比克项目为例[J]. 人力资源管理,2017(4):152-154.

[3]张超.浅谈海外项目劳务管理“本土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6):887-887.

[4]李建民,史顺忠,高国成. 国外总承包项目本土化操作经验浅谈[J]. 河南建材,2008(3):14-15.

猜你喜欢
分包劳务核电
建筑工程施工中对工程分包的管理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如何加强施工分包安全管理
核电链接
建筑业劳务分包制研究:现状及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