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023-08-26 03:25王秀妍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6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资产事业单位

王秀妍

一、前言

在事业单位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有很大比重,与整个事业单位的平稳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为了确保资产管理体系的健全,事业单位应充分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让国有资产的价值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为国有资源的高效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固定资产是实现事业单位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物质基础,决定着事业单位的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组织得以进行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必要条件[1]。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对保障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功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固定资产管理对改善事业单位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具有积极作用。事业单位首要功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有效地保障事业单位的运转,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办事效率,实现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其次,固定资产管理对提高资产利用率具有促进作用。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是以单位内部监管和审核为主,其核心是资源的合理分配,一般采取分级体制来进行资产管理。比如,由上至下实行集中管理,每个部门都有资产使用管理权,再通过各部门协调与配合,共同对固定资产实施管理,充分保障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改进创新,对促进资产利用和单位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对资产保值有着重要作用。事业单位管理者需高度重视,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对固定资产的清查,全方位掌握事业单位资产状况,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得到规范化。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意识相对淡薄

在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是保障公共服务职能切实履行的基础,但是一些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缺乏正确认知,在观念上重视度不够,由此影响固定资产管理的实施效果。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固定资产内控管理制度,但由于制度细化不足,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加之,部分资产管理人员长期从事较为简单、单一的资产管理工作,面对单位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管理中难免“有心无力”。现代化资产管理要求做到全生命周期管理,但部分资产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资产管理理念,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相对传统、粗放,如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资产管理效果。[2]此外,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控管理过程中,对资产购置、资产使用、资产保管、资产处置等环节均要重视,但是一些事业单位由于人员编制有限,在开展资产管理过程中并未做到全过程重点把控,购置环节计划性不强,导致资产闲置,增加占用成本;在使用环节,未能做到明确保管责任和权限,对资产使用保管的重视度不够,易出现资产流失的情况。资产内控意识淡薄,导致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工作难以落到实处,执行乏力,从而影响固定资产管理效果。

(二)缺少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重采购、轻管理”的问题[3]。一些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虽然已制定相关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完全贯彻执行,导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够全面,对于资产的状态无法完全掌握,安全性不够高,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利后果。同时,由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事业单位的经营过程也会显得杂乱无章,不能正确地分配资产管理责任,资产管理和业务活动难以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闲置和浪费。比如,在固定资产使用方面,对固定资产的清查、领用、报废等工作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效果不佳。

(三)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较低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不高,例如,某些事业单位所需的仪器设备数量众多,在设备购置时,会有较多资金的投入。但由于管理不足,设备闲置现象比较普遍,从而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发展。由于固定资产管理弹性不足,对资产配置的分析不够,导致一些部门资产过剩,而另一些部门却资产短缺。许多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并未及时进行盘点和维护,导致固定资产受到损害,缩短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另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部分事业单位中,各部门往往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购买,没有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加以分析和论证。且财政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更重视经费的预算,对于实物性资产并没有做到很好的管理和调剂,造成固定资产在使用方面得不到充分应用,并且某些部门会出现处置问题不妥善的现象,导致固定资产的浪费。

(四)固定资产管理缺少统一的监管机制

一些事业单位在开展资产租赁时,会有对应的寻租。在制定监管机制时,由于决策不科学,管理层按主观意识制定监管内容,部门的制约因素并未完全体现出来。在固定资产采购中,预算无法体现真实性和客观性,缺乏较为成熟的监管制度。部分事业单位未建立规范化的监管标准,许多固定资产没有得到高效利用。此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还存在监督管理力度相对较弱,这也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不高的原因。与此同时,部分事业单位未建立定期的资产盘查制度,出现轻管理的现象,对于固定资产没有形成完整的验收保管等管理措施。在进行固定资产购买过程中一味追求“高标准”,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固定资产的实际效益,缺乏统一完善的监管机制,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松散,进而影响了事业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

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培养事业单位人员的内控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政府更加重视基层事业单位的管理,同时也对其承担的责任进行了规定,在资源划分、配置等问题上也有了更高的标准。无论是出于国家利益还是事业单位的经营需求,事业单位都应当逐渐提高员工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意识,提高执行力,遵守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同时,针对全体人员应进行专业教育,促使员工迅速改变对固定资产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认识,把固定资产和经营活动联系起来,提高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由单纯的事业单位工作,向服务于全社会转变,提高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从高层主管到基层员工,都要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性。根据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状况,为优化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必须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和观念。在运营中,事业单位要转变经营观念,全面认识事业单位发展的潜能,将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和月度计划结合起来,合理安排固定资产使用计划。事业单位员工要转变过去的思维方式,要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并非只是财务工作,而是全单位的经营活动。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应加强与各业务部门的沟通,以达到协调管理的目的,从而提升事業单位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应将相关信息录入,进行风险识别,为事业单位的运营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构建完善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能够满足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起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对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进行划分。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要确保在执行程序上能够达到制度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并对固定资产的情况展开全面分析,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保证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能够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此外,要完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需要注意制度的全面性,确保能够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事业单位应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制度。当前,一些事业单位已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划分,并列入考核指标,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使其成为事业单位广大员工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此,必须进一步健全考核制度。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应当有健全的考核机制,在对业绩进行评价的同时,也要关注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及固定资产自身价值的体现。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应该采取资产管理、估值和薪酬等制度对相关工作进行规范,让固定资产管理有章可循。以往事业单位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中,尽管也建立起对应的考核体系,但在落实上却存在空白,并没有对员工进行全面的考核。另外,事业单位应制定相应的问责制,并严格划分职能。当事业单位在经营活动中出现亏损时,由主管按考核体系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对固定资产保管不善的责任进行问责,给予一定的处罚。

(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利用和处置

有些事业单位在经营和运用固定资产时,往往会出现大量的固定资产流失现象,若不及时进行预防,势必造成大量的浪费,甚至出现贪污现象,从而给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必须充分了解固定资产利用和处置工作的重要性,并在进行日常的资产管理中,充分地做好盘点和维护工作,确保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能够得到合理使用。此外,由于事业单位内部还有很多闲置的固定资产,这些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不高,但也有一定的价值,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精确的估值,并实施严格的审核。在处置固定资产的过程中,通过采用专业的方式来确保整个过程的公正,使固定资产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在固定资产采购、分配、处置等方面,都要严格按有关的管理标准,对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登记、验收,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事业单位在处置固定资产时,应将资产处理的有关事项向上级汇报,并在核准后,由资产管理中心进行相应的处理。在日常工作中,督促各部门制定固定资产明细表,明确固定资产的种类、数量、价值等内容,并加强条形码管理制度,检查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做到账目与资产实际情况的一致性。各部门资产管理过程中,要严格落实相关制度,核实固定资产的利用状况,防止出现固定资产流失问题。在维护固定资产时,应当配备专职的员工,确保管理人员具有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以防止事业单位内部出现资产外溢问题。

(四)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不仅要确保对内部控制工作给予足够的关注,还要对制定的有关规定进行严格执行。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监督职能,掌握下属部门的固定资产使用状况,并运用动态监控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固定資产的利用率。同时,要加强对固定资产价值评估,并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定的改进建议,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对于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应健全固定资产领用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验收体系和登记制度,防止因固定资产出现意外损毁,无法进行有效的维护;对固定资产的运用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定期的维护,以保证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避免出现固定资产的损失;明晰使用部门,实行奖惩制度,一旦出现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对有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实现全过程管理,尤其要注重对资产的后期监管;有关资产主管可以通过对固定资产运用情况抽查监督,将固定资产的利用情况纳入绩效评价中,从而促使工作人员更加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规避固定资产的浪费。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是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在新的环境下,事业单位要强化固定资产的使用,才能有效推动事业单位的经营发展。当前,一些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认识不高,管理制度还不完善,使用效率低,监管机制缺乏。为此,事业单位需要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更加规范。此外,要做好固定资产的安全维护,防止出现固定资产流失,必须把采购、处置等整合起来,实行健全的管理制度。所以,要在持续的发展中,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使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引用

[1]徐冬梅.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22(14):152-154.

[2]彭春燕.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分析——以黑龙江省财政厅厅本级单位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7):4-5.

[3]高金凤.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2):16-17.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资产事业单位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