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科研项目进度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3-08-26 03:58何绍礼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6期
关键词:科研项目科研人员管理人员

何绍礼

一、前言

近年来,国有企业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关注科研事业,鼓励其内部人员立足于日常经营,依据工作当中的经验及随着工作所形成的技术积淀,以提升经营成效为目标,进行科研项目。然而,由于部分人员缺乏科研相关经验知识,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不免存在管理不当、投入与产出失衡、项目落实难等问题,对科研项目的开展与结果产出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立足加强国有企业科研项目进度管理,以切实提升管理效率、保障项目落地为主要目的,对科研进程中的进度管理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二、科研项目概述

(一)含义

科研项目既包含政府投资的纵向项目,也包含国有企业自主研发的横向项目,指的是在针对某一个项目主题进行科学研究时,所产生的系列性关联活动,这些活动都有着共同的目标,且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及预算范围之内完成[1]。

(二)管理意义

首先,在科研项目研究的过程当中,对其过程进行规范管理,不仅能够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预期目标的最终达成,还能够提升国有企业的技术水平,为其后续经营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与此同时,由于国有企业在进行科研的过程当中,通常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及资源,为保障项目能够平稳运行,国有企业人员要基于我国有关部门所制定的相关机制,解决项目开展过程当中的问题,助力国有企业达成科研目标,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

其次,国有企业在科研项目研究的过程当中,项目进度与结果产出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最大程度规避问题,在科研项目研究团队中应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承担进度管理责任,积极找寻及分析科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有效手段加以解决。唯有如此,才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项目稳步运行的目标[2]。与此同时,实施合理化的进度管理,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外界环境对于科研的影响,为科研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三、国有企业科研项目进度管理问题及出现原因

(一)问题

当下,部分国有企业虽然已经有明确的项目计划,并且已经为其制定多重进度管理制度,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当中,管理成效仍不理想,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对中长期科研进行项目进度管理时,容易出现进度把控不到位的情况[3]。同时,在中长期的科研项目中,容易出现因没能充分考察好该领域相关动态而导致在项目进程中频繁修改前期计划的状况,拖缓科研项目的进度。然而,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都未对这些状况产生足够的重视,普遍认为科研项目的重心应在科研,未意识到因进度拖缓所产生的成本与风险问题,影响了管理人员的进度管理思维,使其同样出现忽略进度的问题及进度把控不到位情况。从表面上来看,出现这一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制定前期计划的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风险,缺少相应的预防方案,最终导致在项目中途出现难以弥补的问题。

第二,在科研项目执行进度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使得实际项目进度与预期差距较大。在前期制定好科研项目研究计划之后,科研人员全然依托计划完成相应工作虽然能够有效避免风险,但仍会在科研中遇到瓶颈,出现影响进度的问题[4]。这主要是由于科研项目工作开展通常都是从零开始,多数项目的科研方案制定都基于理论假设,没有实际经验。在科研项目开展时,有的问题出现之后,科研人员能够依据现实情况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和调整,但有的问题较为复杂,处理难度大,需要管理人员在其中起协调作用。而部分科研项目在开展研究时,由于缺乏监管机制,错过了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不但项目进度被拖后,而且实际项目进度与预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二)问题出现的原因

首先,部分国有企业对于科研项目的进度管理关注度不高,缺乏完善的响应机制,致使出现进度把控与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另外,部分科研项目的周期相对较长,容易受到关联技术以及同类研究等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5]。因此,科研项目进度管理人员应该尽最大可能收集会影响到进度的因素,为其制定好前期的预处理方案。与此同时,部分国有企业对于科研项目进展缺乏足够的关注度,在项目进程当中没有及时跟进,而科研人员又长期投入到工作当中,难以分神去处理进度问题,科研项目进度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的长期脱节,致使科研项目进度被拖慢的问题频发。

其次,部分國有企业缺乏对于科研人员的激励,且尚未建立有效缓解科研人员压力的相应机制。由于国有企业科研项目进度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的工作性质存在极大差别,管理人员更加擅长处理行政事务,而科研人员日夜投身于科研项目当中。在项目进程当中,科研人员可能会因过于投入研究而缺乏对进度问题的关注;管理人员则因对科研项目不甚了解,不知如何合理管控科研进度,久而久之,会对进度管控丧失警惕。为处理好这些问题,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及奖惩制度,增强科研人员的进度把控意识。

最后,管理人员缺乏对项目进度的检查意识,未能及时发现进度问题并进行处理。在科研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多种多样的进度拖延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难以预防的,需要在发生之后及时进行补救。但从目前的科研情况来讲,部分国有企业对于科研项目缺乏相应的检查机制。在日常工作当中,未能将检查常态化,并且在发现问题之后,通常都是以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处理,效率较低,从而导致最终的问题响应相对滞后,不利于及时解决问题。

四、国有企业科研项目进度管理问题对策

(一)提升组织能力

进度管理工作事实上要把控好科研项目的整体进程,如果这项工作与科研项目进度有所脱节,将会直接影响到科研的最终完成效率。因此,在科研的进程当中,管理人员需要注重创新管理形式,持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具体来讲,管理人员要树立起全面的管理理念,切身实际地参与到科研项目当中。与此同时,管理部门的每一位人员,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职责,为科研工作顺利落幕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础。管理部门要注重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明确划分每一个人需要处理的工作任务,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此外,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要全面掌控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包含项目的前期计划、中途维护、最终检查等。并在科研项目开展的进程当中,对各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每一项资源都能够在科研中得到合理利用。通过这样系统化的进度管理模式,保障科研工作开展的科学性。

(二)完善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能够为进度管理提供系统保障,使科研项目成本及进度得到合理、有效控制,保障科研项目的平稳运行。具体来讲,在体系建设的过程当中,科研项目进度管理人员要对科研类型进行区分,为不同的科研类型,制定不同的进度管理方法。如果是公开选题的科研项目,可以在项目完成征集之后,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分析,为其制定具有契合性的管理体系。这样不仅能够保障科研与管理方向一致,为进度管理提供便利,也能够加强国有企业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后续的推广工作设计提供思路。与此同时,为加强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的效率,可以适当制定合理化的绩效评价机制,对完成成效较好的人员给予资金鼓励。除此之外,在具体体系实施的过程当中,应该结合科研的实际进度进行调整,制定符合现实需求的管理制度。并在此过程当中,加强对于科研质量的考核,依托科研进度、科研质量以及资金的使用率、成果转化等指标,设定评估机制,保障进度管理的针对性。

(三)开拓管理范畴

为了对科研项目进行及时、有效的进度管理,国有企业必须要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强内部其他部门对科研部门的介入力度。财务部门可以设定科研资金的使用范畴,控制科研资金的消耗程度。行政部门可以依据具体的科研项目拟订合同,明确科研人员所能够行使的权力及所需承担的义务。与此同时,人事及行政部门可以在科研项目敲定的前期,指导相关部门与合作单位就资金及责任归属问题进行商洽,保障合同落实项目实施。除此之外,在项目评估的过程当中,针对科研项目的种种问题,相关部门还要一同对科研项目承担单位进行判定,考察其是否按合同约定完成相应的工作进度。既保障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又处理好进度管理问题。

(四)建设激励机制

其一,要赋予进度管理部门制定科研项目相关考核指标的权力。一方面要允许进度管理部门参与考核设计工作,对考核提出建议,使管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责任,自主跟进科研进度。另一方面要明确管理人员的考核责任,要为管理人员考核提供支持,顺畅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执行。

其二,要对科研部门内部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优化分配,一方面要根据科研人员的工作能力及工作情况,合理分配进度任务,避免给科研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使科研人员能够在科研项目进程当中,适当关注进度问题。另一方面要细化岗位责任,明确每一位科研人员的具体执行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对科研团队结构进行优化,避免能力较低、效率较差的人员承担超量的工作,切实提升科研的整体效率及质量。

其三,要注重对绩效较低的人员给予特殊的鼓励。部分国有企业在开展科研项目的过程当中,难以保障自身科研团队的人员充足,且每个科研项目都有不同的侧重点。科研人员在具体研究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对研究方向不擅长、研究条件不充足等问题,自身能力无法很好地发挥出来。因此,对于这一类科研人员,国有企业可以适当给予相应的激励政策,基于现实情况,对其实施全新的考核制度。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还可以依据实际科研过程当中所出现的瓶颈问题,针对科研人员的精力消耗,制定新的绩效评价指标。通过这样的方式,给予科研人员更大的鼓励,提升其研究意愿。除此之外,在科研项目的进程当中,可能会出现科研人员在研究上并无障碍,但工作状态不佳的情况。国有企业可以适当为这些人员调整研究方向,使其能力能够得到真正发挥。对于那些在项目上切实表现出能力不足、意识不佳的人员,可以适当考虑让其退出科研队伍。通过这样的形式,提升科研团队质量,保障科研进度的及时跟进。

(五)完善设计制度

首先,应让管理人员参与到科研项目落实研究的前期规划中,让其了解未来所要开展的是何种科研项目,该项目预计采取何种方式落实研究,并让管理人员在此时与科研人员产生交流与联系,为日后进度管理工作的开展做好前期铺垫工作。

其次,应该建立起项目进度的调研小组,以便全面收集项目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其制定更为全面的解决措施及预防策略。同时,该小组人员应由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共同组成,以便能够从不同视角对项目进程中的潛在风险进行分析与识别,并为具有高风险的问题留出较长的解决时间,保障问题的合理解决,推动项目跟进。

最后,应该针对项目类型,为其制定前期监管方案。管理人员可以依据网络画图,对项目执行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的进度问题进行重点监管,确保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还要针对潜在风险,制定详细的应对规划。例如,在项目不可避免地延期之后,如何尽量缩短后续项目的研究时间;或者是在解决完项目问题之后,如何补充后续资源,保障科研工作按期完成等。

五、结语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在开展科研项目的过程当中,首先,要让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把握好管理的控制点,结合实际科研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策略。其次,要让管理人员能够真正融入科研项目当中,做好进度管理工作,保障科研的总体进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最后,需要制定绩效评价机制,并建立好全面的管理体系,为科研项目的进度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持续提升国有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引用

[1]高山,康毅,郭俊宝,等.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4):18-20.

[2]朱娟花,康井红,权赫,等.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Ⅰ类项目“集约化”管理模式探索[J].国有资产管理,2022(5):43-46.

[3]刘丽昆.科技型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现存问题及应对之策[J].技术与市场,2022,29(2):174-175.

[4]谢大叶,孙忠海.基于大数据下的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13):120-121.

[5]张南极,李蕊,贾爽,等.国有企业科研项目精细化过程管理探究[J].科技资讯,2021,19(4):96-98.

作者单位: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科研项目科研人员管理人员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治疗艾滋病,中国科研人员有了新发现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