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社会实践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3-08-27 07:06卢远谭华云潘新潮植子伦李峙汤传勇
大学教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精准思政课程

卢远 谭华云 潘新潮 植子伦 李峙 汤传勇

[摘 要]社会实践融入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地理学社会实践课程融入课程思政,体现了静态融合性和动态延伸性的内在逻辑。文章以乡村振兴与乡村地理社会实践“金课”为例,构建一套地理学社会实践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创设基于乡村振兴实践情景的社会实践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此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和建设成果。

[关键词]地理学;社会实践;课程思政;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乡村地理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0-0134-04

2020 年,教育部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1]。地理学面向广阔的自然世界和身边的人文社会,是培养家国情怀的优良学科,科学、恰当、自然地融入立德教育内涵是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2]。地理学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是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探索的重要载体[3]。社会实践教学作为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业规范,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4]。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全过程,让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是高校人才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地理学专业课程中有大量的实践环节,开展行走在“田野”的课程思政是教学应有之义[5]。因此,本文以乡村振兴与乡村地理社会实践课程为例,尝试构建地理学社会实践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创设基于乡村振兴实践情景的社会实践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以期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地理学社会实践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

社会实践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是贯彻落实《纲要》的内在要求,静态上体现了社会实践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在融合。《纲要》指出社会实践类课程要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就地理学专业而言,开设乡村振兴与乡村地理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深入乡村一线体察国情民情,感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体验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差异,增强爱党、爱国、爱民的情感,增强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勇敢担当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开展社会实践是培养求实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6]。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开设社会实践课程,能够让学生走出校园,置身于纷繁复杂的乡村现实中,通过观察、沟通和思考来感知党和国家“三农”政策执行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而采取正确的调查研究方法。人们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开展调查研究,才能真正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才能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在社会实践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在动态上呈现了其课程价值的外在延伸。

二、地理学社会实践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一)课程建设概况

乡村振兴与乡村地理是一门聚焦乡村振兴与乡村地理领域、融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社会实践课程。2016年起,南宁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承担了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工作,组织师生深入桂、琼、湘、滇、川等省区贫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乡村地理调研,为各地区改进脱贫攻坚工作、建设壮美新农村积极建言献策。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8年我校正式开设精准扶贫与乡村地理社会实践课程。脱贫攻坚胜利后,该课程与时俱进地更名为“乡村振兴与乡村地理”,拓展了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了实践资源、优化了实践方式和课程考核方式,加强了实践活动课程的规范化建设。

(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本课程在教授学生乡村地理学研究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的同时,深化其对中国“三农”现状及问题的认识,引导其正确理解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战略及政策。本课程的具体育人目标如下:深入体察国情民情,感受历史性成就,厚植家国情怀;正确认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增强战略认同、政策认同,坚定“四个自信”;敬畏自然,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勇攀科学高峰;团结协作,学以致用,培养“一懂两爱”“大国三农”情怀和爱岗敬业精神。

三、地理学社会实践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地理学社会实践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设计

本课程教学团队依托乡村振兴研究院和实践基地等平台,从课程的目标定位、实践内容、实践模式、实践方法、实践资源、教师团队等方面梳理课程思政教学融入点,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构建包含定位与目标、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支撑体系的社会实践课程思政教学体系[3],探寻基于乡村振兴实践情景的社会实践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如图1所示),推进具有地理学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培养学生的国情认知、家国情怀、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地理学社会实践课程思政的组织模式

地理学社会实践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及实践基地等多元主体的支持和配合,也需要精心的活动设计和科学的组织安排[7]。我校成立了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评估中心、乡村振兴研究院等机构,组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乡村振兴研究团队,积极承担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咨询服务,与滇、桂、黔石漠化区各地政府联建产学研实践基地。在实践准备环节安排有课堂教学,主要讲授精准扶贫的中国实践、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地理学研究进展、社会实践调查方法和报告撰写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基本国情和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熟悉乡村地理学研究进展,掌握地理学社会实践调查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在实践环节,开展精准扶贫评估、乡村振兴社会服务、学校暑期“三下乡”活动,组织学生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调研,如乡村人口、乡村产业、乡村教育、乡村建设等领域问题。坚持以现实情景为抓手,以调查技能训练为要点,以培养调研思维为核心,以实践总结升华为重点,将思政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全过程,指导学生在乡村振兴现实情景中思考“三农”问題的解决方案,践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观,培养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增强国情认知、价值认同、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如图2所示)。

四、地理学社会实践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一)抓好理论课堂,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坚定“四个自信”

设计各类专题,为实践教学做好知识储备。“精准扶贫的中国实践”专题主要讲授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一系列减贫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引导学生笃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根本保障。“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专题介绍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路径选择等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乡村地理学研究进展”专题介绍乡村地理学的基本问题、学科传承与发展历史,分析中国乡村地理学不断响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学科研究进展、重点应用领域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勉励学生从国情实际出发,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社会调查方法”专题介绍社会调查理论、方法和技术及调查报告撰写,引经据典剖析调查研究为什么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传家宝,培养学生体察国情民情的能力、追求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

(二)创新实践模式,系统渗透思政育人基因,提升育人实效

本课程教学团队从社会现实场景入手,以培育和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为主线,立足实践基地和特定线路上的思政资源,建设思政元素库,将课程思政基因融入社会实践课程的组织模式、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之中,渗透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实践总结等环节。以“看—问—核—思—写—说”5步调查技能训练为抓手,以“历史思维—辩证思政—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科学思维,以“情况分析—经验总结—问题识别—成因探寻—对策思考”逻辑链引导学生制订解决方案,以“教师指导—分组调查—过程评价”组织方式构建地理学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以期达成“认识乡村、研究乡村、理解乡村、服务社会”课程思政总目标。

(三)加强技能实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调查能力

乡村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研究方法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因而社会调查方法是获取乡村信息的重要手段和方法[8]。在课堂教学环节,讲授调查研究的课题选择、调查设计、抽样测量、问卷设计、访谈技巧、资料处理与统计、调查报告撰写等知识,以小组形式开展问卷设计、抽样技术、访谈方法等的讨论与训练,培养学生的乡村地理调查能力。在实践环节,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开展乡村地理调研实践[9]。学生4~6人为一个小组,选择不同的乡村调研课题,深入乡村基层开展社会调查,通过“看—问—核—思—写—说”调研行动获取乡村地理信息,并运用“情况分析—经验总结—问题识别—成因探寻—对策思考”逻辑链解决乡村地理问题[10],从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调查活动中,学生需要全程跟基层的群众和干部进行沟通交流,小组成员间需要相互磨合、密切配合。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调查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发挥专业所长,将社会服务与实践育人相融合,强化责任担当

聚焦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我校组建了精准扶贫评估团队,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脱贫攻坚第三方考核、评估、调研等重大任务。几年来,教师团队带领学生顶着严寒、冒着酷暑,以较务实求真的作风和攻坚的精神,深入桂、琼、川、滇、湘等省区的贫困地区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调研,撰写并提交了评估报告,为国家和广西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评估实践中,学生体察了国情民情,熟悉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相关政策,掌握了乡村地理调查的方法与技能,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国情认知,提高了实践能力,强化了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五)强化过程性评价,发展学生的高阶实践能力,提高课程挑战度

“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是一流本科课程的认定标准,过程性评价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大幅增强本科课程的挑战度,对建设一流课程具有重要意义[11]。乡村振兴与乡村地理社会实践课程采用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过程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主体、多维度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占60%+结果性评价占40%),具体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等多种方式,综合评判学生在调查实践技能、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素养等方面的成长。在学生每天作业、小组阶段汇报、调查报告撰写、实践总结汇报和科研小论文指导等各环节,指导教师都会从专业角度,为学生正确认识“三农”问题、准确理解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内涵及其相关政策提供指导,并对脱贫攻坚典型问题和成功案例进行补充分析和总结提升,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提升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

五、结语

经过几年的实践检验,我校乡村振兴与乡村地理社会实践课程思政模式在实践活动中取得了“盐溶于水”的育人效果。本课程教学团队和学院先后获得国务院扶贫办授予的“扶贫开发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全区事业单位脱贫攻坚记大功奖励”“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本课程2021年入选自治区级本科一流课程,2023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仍需根据实践教学反馈,持续优化课程的设计模式、组织模式和实践主题内容,强化过程性考核的数字化建设,不断提高地理学社会实践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2020-06-03)[2023-01-10].http:// 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 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 宋长青,刘静,潘峰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地理研究,2022,41(12):3383-3392.

[3] 宋永永,张立伟,岳大鹏.《秦岭地理综合实践》课程思政模式与路径[J].地理教育,2023(4): 70-73.

[4] 张叶明,赵劲松.课程思政融入医学院校社会实践教学路径的探索:以皖南医学院中药学专业为例[J].农垦医学,2023,45(1):69-73.

[5] 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EB/OL].(2023-03-19)[2023-04-28].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3/19/content_5747463.htm.

[7] 代鹏.高校全过程开展社会实践工作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1):93-96.

[8] 张海鹰.社会调查方法在人文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高师理科学刊,2011,31(6):105-108.

[9] 陈展图,肖伟丽,李诗涵.“目标—思路—方法—评价”四位一体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以人文地理学为例[J].地理教育,2022(2):73-78.

[10] 陈世海,王军,代伟,等.项目驱动式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33):94-95.

[11] 祝勇军,成琼文.過程性评价对本科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国家金课的实验证据[J].商业会计,2023(8):115-120.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精准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精准的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