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任务驱动提升学生的写作思辨能力

2023-08-28 23:58贾成福
中学语文 2023年18期
关键词:死水时评热点问题

贾成福

在高考作文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决定了作文的等级。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思辨能力,将思辨能力运用到写作中去,可以体现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阅读美文,丰富思维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心挑选的名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这些课文,引导学生活跃思维,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这些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感悟作者禅思顿悟的妙境、忧国忧民的情怀与自立自主的精神人格。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该诗通过描写康桥的景物,描绘了河畔金柳的倒影图、水底青草的招摇图、榆荫浮藻的清潭图、撑篙漫溯的寻梦图、黄昏夏虫的沉默图和招手惜别的云彩图,从而表现出作者情感上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母校的欢喜、眷恋和作别母校时的伤感。再拓展阅读闻一多的《死水》,该诗第一节总写这沟绝望的死水;第二节承接第一节中的三、四两句,分别从色彩和光泽上静态地描写出死水的污浊;第三节则从动态角度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第四节通过以动衬静的手法,描绘出死水的沉寂;最后一节,是诗人在前四个诗节的基础上,因无法忍受内心的激愤,揭露出死水的真实面目。诗人在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时,认为唯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可以重新找到美的存在。闻一多是新诗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他强调诗歌要具备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诗人在《死水》中便很好地呈现了诗歌的“三美”理论。再拓展阅读郭沫若的《炉中煤》,诗中诗人以生活中互不相干的事物为喻体,营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诗人并不关注本体和喻体的真实关系,而是注重喻体内在的个性特质,“炉中煤”是炽烈燃烧的象征,“年青的女郎”则是令人倾慕、思念的对象。诗人借此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爱国激情。诗人如此的艺术构思、热烈奔放的情绪,是与“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及诗人自身的浪漫气质分不开的。该诗歌布局严谨,第一节总述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第二节分述了自己的前身像火一样的心肠;第三节分述了自己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第四节与第一节呼应,从思想感情与层次结构上把全诗推向高潮。从格式、韵律看,全诗每节五行,每行音节大致相近;全篇奇数行押韵,一韵到底;各节均以“啊,我年青的女郎!”起句,弹奏出一种回环往复的优美旋律。

高中生在学习课本中的文章时,通过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能够在写作中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即能够结合文章给出的材料,根据自己学习过的知识全面地分析问题,并且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不同的观点,从而养成有根据地论证自己提出观点的能力。教师可以从分析、推理、论述、评价等方面来设计写作任务,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思辨能力。

二、时评写作,积累素材

时评类文章深受高中生的喜爱,主要是因为这类文章内容新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作为高中生,学会时评写作,不仅能够开阔自己的眼界,积累写作素材,训练写作能力,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

想要学习时评写作,首先要学会摘抄时评,通过摘抄他人的评论,可以为自己积累更多丰富鲜活的事例,还可以借鉴他人的写作技巧、体会他人的写作思想。教师在指导学生收集时事热点问题时,应该参照以下几个标准:第一,收集的时事热点材料要接近学生的学习水平。比如,针对高中生在学校期间的文明礼仪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文明生活入手,收集相关的人物故事及时评材料。这个问题与高中生的现实生活及学习水平十分贴近,又与他们的思维水平息息相关,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说,这个问题正是他们比较关注的话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便会有积极参与的兴趣和热情。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升高中生的文化素养,还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第二,收集的时事热点问题要更多地侧重于建构高中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比如,在进入高中后,面对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学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和同学发生了冲突,作为当事人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加地有代入感,让他们能有切身的感受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也可以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和人生观。近些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往往都是围绕着人生观和思想道德观展开的,高中生在评价相关问题时,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还可以积累这方面的写作素材。第三,将问题最大程度地简单化。时事热点的内容和问题有很多,范围也很大,不可能要求学生对每个问题都进行细致收集、整理和分析思考,所以,教师可以将热点问题简单化,只要求学生简单地了解其中的某一个部分。比如,围绕教育这一热点问题,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重点收集并讨论关于家庭教育和危机教育这两个方面的素材。在家庭教育专题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思考《贫困下岗女工母子先后考上大学》中的观点;在危机教育专题中,可以让学生思考《从与狼共舞到长大成狼》中的观点。通过将热点问题进行简单化的处理,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去积累相关素材,这样一来,教学的目的性就更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促进作用就越大。

在学会摘抄、收集时评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写作时评。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充分利用班级的学习园地,设置时事交流论坛栏目,对社会热点事件或问题进行每周一更新,学生通过跟帖,在班级内形成集体讨论的氛围,并在每周末选出一些优秀的精华评论。通过创设情境来活跃学生的联想思维,让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相关的学习经验去与其他同学沟通和交流,在过程中学习到新的知识。通过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实现课内外知识的融会贯通。第一次的讨论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教师在选择热点时,可以选择具备多角度、争议性和教育价值高的问题,提前搜集整理一些资料为学生做示范。在此之后,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热点话题,并收集整理不同小组的不同观点,教师只需在旁边进行指导即可。小组内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由选择合适的材料,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种个性化的拓展活动,不仅延伸了教师讲授的课程内容,还可以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需求。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每周的练笔进行分类,比如政治经济类、文化科技类等等,并组织与练笔主题相关的讨论。这样的自主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为以后的学习积累方向性更明确的写作素材,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任务驱动型教学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思辨能力,二者在相互融合中相互促进。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为教学目的。教师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实现用任务驱动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思辨能力。

猜你喜欢
死水时评热点问题
南极和北极
时评的一般思路
空间几何体中的热点问题聚焦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死水
闻一多《死水》的艺术特色探究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常见热点问题及应对
党建时评
评《死水》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