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2023-08-29 13:58包明忠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12期
关键词:耕地环境保护农户

包明忠,魏 薇

(山东省济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 济宁 272100)

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1.1 生产效益型农业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需要对各种因素进行协调,要在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中寻求一种以提高生产力为目标的环境与经济平衡的方法,从而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与传统的农业相比,生产效率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的、环保的社会发展过程,“效率”农业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率”的作用[1]。

1.2 环境友好型农业

土壤和水源等环境要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环境要素。应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对其带来的破坏。“绿色”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理念,要把农业与环保有机地联系起来,大力发展农业生态工程,运用先进的经济学理念与技术,建立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因此,必须把农业生态环境作为其发展的中心与根本,从而使其得到良好的发展。

1.3 资源节约型农业

发展农业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优势。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涉及很多的生态系统,其修复和改进都有相应的时间周期,而这些时间周期可对有限的生态系统进行合理利用和有效控制。节俭农业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

1.4 绿色安全型农业

传统的农产品生产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消耗,而且还带来了一些食品安全隐患,在这样的背景下,要积极探索出一条绿色安全的农业发展之路。在实现绿色、安全农业的过程中,要积极推进绿色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过科技的方式来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让消费者能够更加安心。而绿色安全的农业则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支撑,以提高农业和环境质量。

2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2.1 耕地资源被破坏

造成我国耕地资源破坏主要有以下原因:(1)工业化和城市化占用了大部分的耕地资源。由于我国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所需建设用地越来越多,进而导致城镇建设所需的农地数量越来越多,造成农地资源的严重浪费。(2)水土流失导致可用耕地面积下降。在一些地区,因使用方式的不合理,很可能会导致土壤结构发生变化,影响土壤的稳定性,从而导致土壤不断流失。(3)在某种程度上耕地资源也会受到土壤质量的影响。部分地区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污染物及重金属,导致土壤结块,土壤肥力降低,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若耕地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将会对农田的生态系统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2]。

2.2 可持续发展策略实施不到位

2.2.1 水资源的浪费

我国淡水资源分布很不平衡。我国的淡水资源以南方为主,而北方则因降水量少而严重缺水。但我国当前农业生产中仍需大量的农业用水,使得农业用地的使用寿命大幅缩短。

2.2.2 农业环境的污染

农业环境污染因素有:农药、化肥、农膜、农业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工业废弃物等。比如,农户使用农膜后没有及时回收再利用,部分农膜在土壤中难以被生物降解,进而对土地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2.2.3 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

我国相关部门在科技投入、宣传力度、技术应用水平和法制建设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保障体制。

3 维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

3.1 推动农业耕地保护的策略

3.1.1 预防土壤侵蚀与污染

土壤条件对农用地质量有很大的影响。(1)必须加强对相关单位的废弃物管理,健全废气、废水及废弃物处理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土壤环境的污染,减少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同时节约了水资源。(2)构建土壤质量监控系统,对农田土壤质量进行定时监控,并将监控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使人们时刻关注土地质量问题。(3)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避免过度使用有毒的农药。施用绿色无公害的农药化肥,既能有效地防治害虫,又能确保土地的品质。(4)可提高土壤的净化能力、吸附能力和分解能力,加速土壤的自降解,从而控制土壤的污染[3]。

3.1.2 发展生态农业

要构建良好的生态能源体系。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户农业生产的管理,对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对农产品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在此基础上,各相关单位要采取先进的管理方式,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此外,各相关部门还应加快推进农地流转,健全农地流转体系。在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中,生态农业既能保障耕地的质量,又是实现其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

3.1.3 加强耕地保护意识

要加强对农用地的保护,首先要让农户意识到农用地是发展的根本。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让其知道只有保护好土壤,庄稼才能高产,才能使农民的收入稳步增加。同时,要让农户认识到土地并非无限,要促进农业的发展,持续提升自身效益,就要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4]。为了节约资源,要加强农户对农田的重视程度,使其对农田有更多的了解。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开展耕地保护相关知识宣传,例如:传统的宣传标语、入户宣讲等,还可以根据耕地浪费的情况来进行文艺创作,也可以在农闲的时候进行表演,让农民们在休闲中获得相关知识。另外,还可以通过新媒体让农户们在闲暇之余了解农田保护相关知识。

3.1.4 避免耕地流失

加强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对耕地保护的监管。在监管方面,各相关单位应重视违规使用土地造成的资源浪费。要坚决阻止违规建筑以及其他违法项目建设,并主动组织开展现场检查,防止非法占用耕地的现象发生。要针对广大农户积极开展宣传教育,让其知道占用耕地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同时积极促进耕地的修复。对于严重占用耕地的地区,相关部门必须予以关注,剖析原因、制定对策,努力从根本上消除问题。对于弃耕后无人管理的荒地,当地政府要积极协调,促进农用地的流转,加速农用地的恢复,减少土壤侵蚀。此外,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对耕地的利用十分零散,给人们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一些农户并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从而导致耕地缺乏科学统一的管理,大量耕地被占用。对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治理力度,与相关农民合作,将散落的耕地进行有效的整合,促进集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以降低对土地的浪费。

3.2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2.1 树立农业生态意识

要树立新型的农业生态观念,加强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要加强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从而转变其传统的农作理念。在进行农业生态环保教育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积极渗透,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尊重自然,密切与自然的关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为保护自然做出自己的努力,从而实现“共赢”。(3)要增强农户的环保观念,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农产品的管理,并将其视为一项长远的、艰难的工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将农户融入环境保护工作中来,增强农户的环境保护意识。(4)加大对农牧业的监管力度,时刻提示农户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自身的农牧业活动[5]。

3.2.2 优化农业生态模式

要实现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增加农户的收益为前提,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同时又要考虑到对资源与生态的双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一种生态资源在某种程度上被应用,其副产品或残余都可以被其他的农产品加工链条所使用,从而实现了有效的经济循环。就拿循环耕种来说,玉米不用再加工也能做成草料,减少大气的污染,而且还能将草料中一些营养素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提高家畜的身体素质。在农耕模式下,家畜粪便亦可被充分利用。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秸秆作为一种新型能源能够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发展”。甲烷发酵产生的污泥可以作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对农产品进行回收,不仅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能提高农产品的利用率。

3.2.3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为减少环境污染,应采取综合措施对农业生产区实施综合防护。在农业方面,可以建立农业示范基地,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还要加大对农业生态的投资,加大对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构建起农村水利设施,进而积极推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在农业环境保护方面,要发展有机食品,将有机食品的优势发挥出来,拓宽农户的经济增长路径,促进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3.2.4 制定相关配套政策

要创建一个生态高效的资源能源系统,就需要对它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指导,使其向现代农业转型,使资源得到更好的分配和利用。要加大法律监督力度,对各类违法行为采取法律手段,坚决杜绝。要构建相应的支撑体系,不仅要对企业和个人进行鼓励,还要对违规行为进行合理的惩罚[6]。

3.2.5 加大科技与管理投入力度

在农业上,一定要有科学的生产方式。例如,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要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对农田进行合理灌溉,使农田的灌溉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实行科学合理的农业运营和管理体制,对农药、肥料、牲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等方加以控制,同时,对农场附近的工厂进行整改,责令其搬迁或关闭,以保证农场的安全。在此基础上,结合科学的技术措施和经营方式,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农田的品质。

3.2.6 加强宣传工作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户的教育,加强农户对绿色发展的重视,帮助农户了解绿色发展的意义。例如,设立“生态农业”专栏,聚焦广大农民的疑虑,并在“生态农业”专栏中予以解答。为了易于农户理解,在解答问题时尽量使用一些简单而生动的方法,比如制作一些动画短片等。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农户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农户对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以达到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目的。

3.2.7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交流

要提高农户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并使农户获得环境保护技术。在实际操作中,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并积极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技术培训。同时,可以组织一些地域性的技术交流,让农户们相互学习,互相促进。

3.2.8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从最直接的角度来看,加强法制建设是解决农业生态问题的有效手段。目前,关于环境保护的立法和规定主要集中在城市,对乡村环境保护问题重视不够,因此,必须完善相关的立法和规定,将环境保护政策贯彻到乡村,才能切实解决乡村环境保护问题。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保证各项法律、条例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对落实工作不力的要立即予以问责。为此,应大力推进农民环保工作,增强农民环保意识。

3.2.9 完善农业补贴与农业生态补偿

(1)改进农业补助制度。完善农业补助体系,要以优化结构为中心,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逐步废除“黄箱”的做法,并逐步增加“绿箱”的支持,最大限度地发挥“绿箱”的作用。通过补贴、增加有机肥料等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非功能源对农产品的污染。(2)提高我国农业的生态效益。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农业生态补偿体系,因此,在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基础上,明确其内涵,构建其评估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关于完善有机环境补偿机制的意见》第三十一条规定,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政府融资难、社会融资难、市场融资难。在教育中应始终贯彻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原则,把重点放在对排污单位的控制上,使排污单位的管理更加健全。

4 结语

总的来说,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强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指导农户将生态农业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确保农业系统不被破坏、不被污染,能够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

猜你喜欢
耕地环境保护农户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环境保护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保护耕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