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对环境保护的危害及其对策分析

2023-08-29 13:58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12期
关键词:财税大气民众

陈 昕

(浙江仁欣环科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 宁波 31517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均GDP以每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在以往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中,经济成绩的取得却是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为代价,依靠人口红利、透支资源实现经济增长,导致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其中,大气污染作为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中较为突出、严重的主要问题之一,许多有害、有毒气体在未经过有效处理、未达到排放标准后便直接排入大气,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1]。同时,目前我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消极性,如何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治理大气污染问题,是政府当下需要高度重视、深入思考的问题之一。

1 大气污染相关概述

1.1 大气污染的含义

通常情况下,大气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其中常见的悬浮状污染物,如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多为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造成,前者主要包括工业废气排放、汽车尾气排放和燃煤燃气排放等,后者主要包括森林火灾、火山爆发和沙漠扬尘等,根据悬浮物的直径对其分类,其分为PM10、PM2.5等。目前,PM2.5已经成为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悬浮物,大大降低了空气质量,并且容易附着有毒有害物质,在进入人体肺部后引发多种疾病[2]。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现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首先,是大气污染的程度严重,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多。其次,是大气污染物的成分复杂,来源渠道广。一方面,据环保部门相关调查监测显示,我国大气主要污染物为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等,均可导致雾霾、酸雨。另一方面,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广泛,如燃放鞭炮、城市建设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产生大量硫化物、粉尘等[3]。最后,是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以秋冬季节污染最为严重,这可能与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冬季燃煤增加有关。

1.2 大气污染带来的危害

1.2.1 大气污染物危害居民身体健康

大气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导致居民患上呼吸道疾病、心肺系统疾病等,不仅降低了我国人民群众的总体健康水平,还会对劳动价值的创造产生局限作用,增加医疗支出。

1.2.2 酸雨和雾霾危害建筑、土壤和植被

大气中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附着在雨滴上,进而形成酸雨。在我国部分酸雨现象严重的地区,土壤酸化明显,森林植被、农作物等生长受到不良影响[4]。另外,雾霾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日照时间,导致植被的光合作用降低,阻碍植物正常呼吸作用,不仅会减缓农作物的生长、减少产量,还会影响局部小气候。

1.2.3 空气污染影响交通运输业

在雾霾天气,能见度降低,为了防止发生交通事故,许多高速公路不得不封路、机场航班不得不延误,严重影响着正常的交通运输,不利于人们的出行,在严重雾霾天气,甚至还会导致城市交通出现瘫痪。

2 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性

2.1 治理大气污染是保护民众健康的必然之举

长期处于被污染的空气中,轻则会导致人体皮肤不适、影响人体呼吸系统,例如:若大气中含有硫化污染物,则会引起双眼流泪,或者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重则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和心肺感染。经济发展所要实现的最终目的是在于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发展,身体健康作为民众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基础,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可有效减轻大气污染对于民众身体健康的危害,让民众呼吸新鲜空气,享受蓝天白云。

2.2 治理大气污染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作为我国发展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之路[5]。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由于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不足,过分关注经济层面,甚至存在于环境保护让位于经济发展的情况,导致环境承载力不断降低,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矛盾加剧,经济建设成就的取得带来的环境污染损失令人惊骇。而通过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则能够更好地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2.3 治理大气污染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调动投资要素获得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实践证明,该种发展模式受到资源限制,其本身不具有可持续性。大气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则正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弊端的反映,修复速度与污染速度不相匹配,导致大气污染持续加重。而通过有效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则能够提高大气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受到侵蚀。

3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治理,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成效,大气污染严重程度降低。但是,在实际的治理中,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做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各地方政府也制定了本区防治条例[6]。但是,就目前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而言,仍缺乏系统性、完整性与可操作性,未详细、明确规定大气污染治理主体、目标、原则和措施,缺乏可操作性与适用性。

其次,是缺乏健全的财税制度。健全的财税制度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财税引导广大企业自觉、主动减少排污,同时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但目前,我国在财税制度的建设上仍有待完善,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钢铁、煤炭和化工等重污染产业占比仍较大,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产业升级困难重重。

最后,是公众参与度不足。大气污染的治理仅仅依靠政府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弥补政府监督的不足,才能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的全面性。但目前,我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公众的参与程度明显不足。一方面,公众整体环保意识不强,对大气污染事件的关注度不够;另一方面,公众缺乏参与到大气污染治理中来的有效途径。

4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对策

4.1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一方面,政府需不断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以提高法律条文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首先,我国现有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条文虽然明确界定了相关的违法行为,但界定标准仍然较低,不够详细,在解读上容易存在歧义,导致法律条文的操作性降低。因此必须以提高标准、严格处罚为中心,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增加违法犯罪行为成本,进一步明确执法者权责,使环境监察执法部门有权可用。其次,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以国家环境保护法与大气污染防治法为主,以地方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为辅的法律体系。而想要进一步提高法律法规的体系化、系统化,还需进一步出台关于跨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法律条文。

一方面,政府部门需持续加大环境问题执法力度。首先,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大气污染治理岗位需结合实际工作要求定编,以加强大气污染治理队伍建设,扩大队伍规模。同时,定期对执法队伍进行培训、考核,以确保人员专业能力符合要求。另外,大气污染监察部门还需建立起完善的问责机制,以增强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执法意识,保证执法行为的规范性。其次,需不断完善现有的执法设备[7]。良好的检测设备是保证大气污染治理执法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大气污染监察部门需不断完善执法设备,以对企业排污行为进行准确、实时监测,进而提高执法水平。

4.2 完善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机制

大气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作用下不断流动,容易出现跨区污染,因此完善跨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大气污染防治本身作为一项综合性工作,只有在多区域合作下,才能有效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因此,相邻市级政府需在省级政府的统一领导规划下,成立跨区联合治理小组,加强区域间的大气污染治理信息沟通交流,在发生大气污染问题时及时响应,做好联防联治。而跨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治机制的效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便在于明确合作小组的地位和权限,以实现长效治理、全面合作。

4.3 完善财税奖惩机制

由于财税机制本身具有一定的奖惩作用,能够引导广大企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主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作为解决我国大气污染问题的途径。一方面,在财税奖惩机制的设置上,需重点关注导致企业出现违规排污行为的外部因素,针对污染大户、排污不达标的企业,可适当提高税率,征收污染治理费,以提高企业的排污成本,进而倒逼企业通过技术升级、产业转型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进而减轻大气污染问题[8]。另一方面,若企业排污收益远远高于财税奖励,会降低,财税奖惩制度对于企业的吸引力,导致企业缺乏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动机;若企业排污收益远远高于财税处罚,则会降低对企业排污行为的约束力。因此,地区政府在设置财税奖惩机制时,还需科学设计,明确财税奖惩机制本身的临界点。

4.4 提升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分析国内外大气污染治理经验可以发现,仅仅依靠政府的单一治理是难以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目标的,还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一方面,地方政府需积极利用好各种宣传手段和途径,如: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宣传大气污染的危害以及污染治理的意义,向民众宣贯生态优先、保护环境的理念,让民众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关注,明确自身在大气环境保护中的定位。另一方面,地区政府在注重公民环保意识提升的同时,也要为民众参与到大气污染治理中来提供有效渠道和良好的环境。政府需大力支持各种社会环保组织的成立、发展,及时反馈、解决民众所反映的大气污染问题,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民众大力支持的大气污染治理体系。

5 结语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我国在大气污染治理上主要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联防联治机制、执法力度不严和公众参与度不够等问题,导致实际的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并不理想。其次,大气污染治理作为一项综合性工程,任重而道远,政府部门需认识到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作用,意识到治理工作将面临的重重困难,增加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的跨区域联防联治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完善财税奖惩机制,促使民众广泛参与到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以改善我国大气质量。最后,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并非一成不变,政府部门需结合治理实际,不断调整治理措施,以确保大气污染治理对策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财税大气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的启示
2016:打好财税改革攻坚战
大气古朴挥洒自如
大气、水之后,土十条来了
践行“三严三实”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