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壤修复企业视角分析土壤修复管理

2023-08-29 13:58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12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流程资金

郭 亮

(北京中岩大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71)

工业活动以及长期的大气沉降致使重金属浓度在土壤中持续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在我国日益严重和普遍。土壤污染已经成为危害我国身体健康以及环境安全的重大问题。我国的土方修复产业兴起于21世纪初,在管控机制、法律体系、技术、市场等方面相对比较薄弱。随着2017年《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和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颁布,土壤修复行业的相关法规和标准逐步健全。土壤修复行业野蛮生长的时代已成为历史,伴随而来,土壤修复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1]。

1 土壤修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资金监管和审计越来越严格

土壤修复工程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由于土壤污染问题多数属于历史遗留问题,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十分复杂,大气重金属沉降,污水灌溉,农药残留,污染地下水渗漏,工业场地搬迁遗留污染,都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复杂的污染原因导致污染主体难以追溯,这就使土壤污染治理的责任落到了政府的肩头。

土壤修复工程需要长时间的治理周期和高昂的治理成本,往往由地方政府进行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后,由中央拨款,地方辅以配套资金组成专项资金进行治理[2]。因此,资金监管和审计十分严格,特别是2022年4月11日《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的发布更是对资金的监管和使用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保证土壤修复质量、节约管理成本同时,达到《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中对资金管理的规范使用要求,是土壤修复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1.2 行业竞争加剧

随着2020年“节源环保”的原则写入《民法典》,成为民法的基本原则,环保的理念被提到了前所未有战略高度。2016年发布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从调查、推进立法、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加强污染源监管、污染治理与修复、加大科技研发、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考核,严格责任追究等十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到21世纪中叶土壤环境保护方面的任务,明确了防治目标和主要指标,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了全面、系统的部署[3]。由此,土壤修复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大型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纷纷组建成立了专业的土壤修复子公司。

随着行业的崛起,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据2023年3月13日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有“土壤修复”相关企业超过10万家)。土壤修复技术和企业虽然众多,但大多数技术消耗资金巨大,周期长。能够转化为生产力并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技术却屈指可数,除少数头部企业外,大多数土壤修复企业技术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修复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一步步压缩,导致企业生存难以为继。

1.3 民营企业资源匮乏

相对于国企、央企,民营企业在土壤修复领域中面临更大的资源匮乏。首先,企业专业人员匮乏。在项目管理和资金监管日趋严格的政策环境下,民营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偏低,专业能力相对单一,难以满足项目的管理需要[4]。

民营企业的土壤修复工程人员多数由传统建筑、市政等工程管理人员转岗而来,工程经验丰富,但土壤修复工程经验欠缺;技术人员多数从学校直接招聘,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实践经验,兼具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人才匮乏。因此,能够胜任土壤修复项目管理的人员短缺。尤其在项目竣工验收完成后,有经验的项目履约人员撤场后又投入到了新项目的履约工作中,这时国家资金接受二次、三次审计,有限的人员往往要同时应对多个项目的审计工作,疲于应付,使项目的最终结算工作难以达到理想结果,人才储备捉襟见肘[5]。其次,民营信贷资源匮乏。由于没有国有资本做信用背书,同时,又缺乏抵押财产和其它的担保,民营往往难以获得银行大额的授信和贷款。

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即使得到了授信和贷款,其动辄年化6%以上的资金成本远远高于国企,昂贵的资金面成本大幅压缩民营企业的利润空间,也让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越发狭窄。此外,部分地方考虑到履约后本地化服务质量、反应速度、服务效率效率及企业稳定性等因素因素,在招标工作中更多地倾向于和本地国有企业合作,而以上因素并不被《政府采购法》和《招投标法》列为禁止行为,民营企业在这种竞争环境下更难获得项目。

1.4 企业自身管理流程不健全

由于行业企业在商务管理方面往往存在自身管理流程不健全的问题。缺乏规范的流程和标准化的管理,有的工作流程跳过了专业的管理人员,审批不到位;有的工作流程又重复审批,极大地浪费企业的管理成本。这会导致信息、合同、成本、资金、履约、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的管理无法完善,这也是企业自身的壮大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2 解决方案

2.1 熟悉管理文件,加强项目资料管理

为了解决资金监管和审计越来越严格的问题,土壤修复企业首先应该深入学习《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等相关规范性文件,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由财政部门、生态环境部门以及防治资金具体使用单位共同管理。因此土壤修复企业有必要确认资金的具体使用单位及其相关主管部门,以进一步明确可用资金范围,同时与资金具体使用单位进一步确认资金的监管要求。

落实了以上问题后,土壤修复企业应该针对主管部门的要求,在履约过程的有针对性地加强资料管理。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管理流程和方案,加强过程管理,参考成熟的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的相关资料体系,结合土地管理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及财政部门专项资金的相关监督管理要求,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在履约过程中,与投资单位、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及审计单位等项目参与单位加强沟通,让问题尽早暴露,并在暴露的同时制定方案,予以解决。

企业自身应该重视履约过程管理,履约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既定的修复方案和修复路线完成土壤修复的履约工作。施工中出现与设计方案不一致的情况,应及时上报监理,协调项目参与各方完成现场签证的签认工作,工程进度款及结算资料严格以招投标资料、合同资料、修复方案和现场签证、设计变更资料为基础进行编制,实现资料流程、数据的闭合和相互印证,保证资料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规避资料不规范带来的审计风险。

2.2 寻求与相关企业的合作

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土壤修复企业应该对自身的能力有准确的评估和判断,发掘自身的优点,同时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弱点。民营企业,应积极寻求和国企、央企的合作,国企、央企也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寻求合适的合作伙伴,组成合资公司或投标联合体承接项目。

民营企业可以借助国企、央企的信用和资金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可以共享技术、管理经验等资源,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平。企业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变对手为队友,组成利益共同体才能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另外,土壤修复企业应该开发、引进经济性、适用性强的新技术,加快技术转化,让新技术成果尽快转化成有效生产力,用知识产权构建企业的护城河,才能让企业的长治久安。

2.3 加强资源积累

为了解决企业资源匮乏的问题,土壤修复企业应该加强资源积累。首先,应该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的方式,进行专业人才积累。内部培养提拔的员工往往具有更高的企业忠诚度,和更强烈的奉献精神,但成长周期较长,前期投入培养成本较高;外部招聘的成熟人才能够迅速投入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但需要更强的激励措施才能激发其更大潜能。企业应充分利用以上两类员工的优势,取长补短,壮大企业人才队伍,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其次,在资金方面,企业应该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和沟通,与银行建立良好的业务联系,避免信贷违约,积累银行的授信额度;再次,企业可以引进资本,在确保创始人对公司控股权的基础上,通过让渡股权的方式引进产略投资和风险投资,解决资金匮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快速扩大经营规模,形成市场影响力,并增加风险承受能力;第三,企业可以通过营销手段增加企业曝光度,通过典型优质工程和案例在政府、主管部门面前树立良好的口碑,降低地方政府对外地企业/民营企业的偏见;第四,企业可以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让行业专家为企业背书,增加中标机会。

土壤修复工程是一项技术复杂的工程,地方政府在制定修复方案时,往往要邀请当地的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作为其智库,确定最终的修复方案和技术路线。企业可以通过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开发新技术,协助专家完成科研成果的转化,并邀请专家作为企业技术顾问,为企业做信用和能力的支持。有了地方科研机构和行业专家的支持,就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的倾向性,企业可以由此在外地的项目中寻求一定的生存空间。

2.4 优化并完善自身的管理流程

为了解决民营企业自身管理流程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土壤修复企业应该寻找专业的管理公司协助企业搭建管理流程框架。专业管理公司往往有着多年的专业积累,其搭建的管理框架可以最大程度地规避低级管理漏洞。但系统的管理框架并非能够直接适用于企业个案,土壤修复企业还应在已有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所有者的要求,同时结合行业特点不断优化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流程。在流程中,应该强化对信息、成本、资金、履约、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管理,提高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规避管理风险。

2.5 加强综合治理

需要明确,土壤修复企业在解决存在的问题时,不能局限于单个问题单个解决。任何问题的存在,往往是其背后众多问题面对众多解决方案而形成的暂时的最优解。当问题出现时,首先要分析、理解问题的背后的各种影响因素,抓住问题的本质,需要对问题进行系统地拆解,全面分析,综合治理。在综合治理中,企业需要重视企业文化、人才培养、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提升。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人才队伍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行业地位。

3 结语

本文结合土壤修复行业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从土壤修复企业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土壤修复工程商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资金监管和审计越来越严格、行业竞争加剧、民营企业资源匮乏,以及民营企业自身管理流程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包括加强履约过程加强管理、寻求优势互补的企业间的合作、开发新技术、加强银行沟通、引进资本等办法。为了全面解决问题,企业还需要进行综合治理,重视企业文化、人才培养、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行业地位。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流程资金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