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一单”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路径探索

2023-08-29 13:58郑聪明杨冰贞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12期
关键词:环境质量产业园管控

郑聪明,杨冰贞

(1.瑞安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浙江 瑞安 325200;2.瑞安市固体废物与辐射环境管理中心,浙江 瑞安 325200)

群众对于高质量生活的追求,除了个人的居家环境质量的提高之外,对于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促进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变得越发完善,这也是我国“三线一单”概念出现的重要原因。“三线一单”包括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以及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四项内容。随着我国环保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动“三线一单”试点工作,产业园区的规划环评能够对产业园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进行分析且区域内部的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生态功能区要素之间的彼此联系也能够得到客观评价,从而形成针对性预防、解决对策。“三线一单”与产业园区的规划环评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践中同样占据着重要位置。故此,本文通过研究“三线一单”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具体应用路径,为我国“三线一单”工作的深入实施提供参考。

1 “三线一单”的价值

我国提倡实施的“三线一单”是以早期防治、源头防控作为基础的工作原则,立足于生态环境自身的客观规律、产业园区结构以及系统功能组成等因素,针对产业园区的生态系统的敏感性客观地进行评估[1]。同时,可以基于产业园区的生态资源体系以及环境功能和承载力的系统化分析结果,综合考虑我国现有的环保底线,建立差异化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这也是我国环保工作在产业园区建设规划阶段介入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同时,相关部门可以基于已有的“三线一单”编制技术指南要求,将产业园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作为出发点,对制图的标准、划分基础和数据口径进行统一管理,最终形成覆盖产业园区全范围的生态环境分区体系,在空间管控的过程中有效导入数量目标,确保空间落地管理工作逐渐规范化、现代化。我国境内推行的“三线一单”是以产业园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估作为基础条件,最终在园区的开发建设管控单元区域逐渐落实负面清单编制及其管控工作的具体需求,促进产业园区规划的内容与生态环境建立协调关系,维护附近区域的环境稳定性,这也是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的有效方式。

2 “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的关联分析

目前我国推行的“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四个部分[2]。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提出的空间控制线,强制性保护工作需要在红线以内的区域贯彻实施,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本质是各项质保的控制限制,针对不同区域的环境质量给出了明确、严格的数值要求。早在我国出台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文件中,针对“三线一单”这一概念给出了明确的解释,以此为基础,推动我国生态保护红线以及生态环保工作制度的不断完善,最终建立符合我国实情的资源统一协调管控模式,为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内在驱动力。

产业园区作为的现代工业企业生产的核心因素,需要以自身的特征和“三线一单”要求作为管控清单内容建立的基础条件,同样也是规划环评建立准入条件的基础因素,确保产业园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水平能够不断提升。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实践中,“三线一单”的具体应用需要全方位落实区域管控、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提出的具体工作要求[3]。如若产业园区在选址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方面符合现行要求,在其规划环评工作中,与污染源、污染物排放、资源环境目标等产生关联的各项内容可以适度进行简化,产业园区需要始终将“三线一单”下提出的各项基本要求作为出发点,细化与环境敏感区和生态环境准入有关的各项内容,保障产业园区的规划环评工作能够针对生态空间合理优化,在强化产业园区内部环境管理工作力度的前提下,提高产业园区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

3 “三线一单”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3.1 规划分析

符合性分析作为我国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对产业园区成长过程中,与三线要素管控分区和综合环境管控分区之间的区位联系进行全方位分析,并针对已有的规划方案,以及要素之间的管控分区和环境综合管理单元的要求符合与否及符合程度进行研究,提出不符合管控要求部分的整改意见,并对各个管控工作分区以及环境的综合管控单元限制开发的建设活动,或者是对禁止的建设活动给出明确要求。同时,相关人员要针对产业园区过程中的已有排放源和新增排放源给出明确的限制要求,提出有关污染物排放的绩效准入工作水平,而园区规划环评工作则需要适当采纳这些环境标准,或者可以根据当地的环境质量改善工作目标,形成相较于“三线一单”更加严格的管控工作要求。产业园区在完成“三线一单”符合性地分析园区规划工作后,可以适当调整和优化规划和法律、法规、政策等多方面的符合、协调性分析工作[4]。比如,我国的《长江保护法》等文件中的相关管控要求,已经在“三线一单”中全面覆盖,故此,在产业园区的规划环评工作中,不需要针对管控措施与文件的符合性、协调性进行二次分析。

3.2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结果

产业园区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工作环节中可以引入“三线一单”中的允许排放量指标。产业园区要根据所属区域提出的环境质量底线数值,针对区域内的重点管控、来源明确的废水以及废气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数量合理进行调整,并提出区域内部的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总量方面的具体要求。从原则上看,产业园区规划的污染物排放数量需要始终处于管控单元的污染物允许排放数量数值之内,并且资源的利用总量也需要控制在区域允许的范围内。

如果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中的环境目标与“三线一单”内部提出的环境质量目标基本保持一致,并且产业园区范围并未超过重点管控单元,产业园区的规划环评工作,可以跳过环境容量预测的环节,仅需要对计划落实后的新增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数量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规划,以此为基础确定产业规划是否符合“三线一单”要求,提出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和能源的允许消耗量。如果所属区域出现了环境质量超标,或者因为规划方案的实施,会带来环境质量超标的现象,产业园区的规划环评工作便要将环境质量改善作为核心,针对区域内存量污染物,以及新增污染物允许排放量提出相应的管控对策,合理的调整规划方案。

3.3 环境影响交换措施

产业园区的规划环评工作在进入环境影响循环措施环节之后,要严格遵照“三线一单”提出的管控工作要求,合理设置生态环境准入工作清单,对于清单内容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尤其是需要着重揭示和落实“三线一单”中有关环境准入清单方面提出的管控工作需求[5]。产业园区要以区域特征研究、判断产业园区现状调查、资源承载力等指标,根据研究结果在形成产业园区管控指标的前提下,提出有关环境污染处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针对性对策,同步完善环境的准入标准,具体又包括了产业准入类型、污染物排放增加管控指标、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指标以及环境风险防控制度要求等多个方面。

4 “三线一单”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路径

4.1 坚守生态环保红线,合理分配保护范围

在产业园区的规划环评工作实践中,内部划分的生态环境空间作为一类特殊区域,拥有完善的生态功能,且需要得到强制性的保护,而并非广义层面下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环节,当地行政单位不能够过分地依赖主观经验,对于生态保护区域进行测量和确定,而是需要以我国提出的具体要求,根据产业园区的具体地理环境特征对生态环境进行划分。同时,要以园区内部的生产建设体系作为出发点,将产业园区内部区域进行细分,分析其中适合用于工业生产的区域,并逐渐探索不同区域的具体特征,形成符合各企业生产强度的环境保护措施,并且要着重照顾产业园区内部不满足生产所需的脆弱生态环境区域,根据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在坚持环境脆弱区域生态功能保持恒定这一原则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各种生态保护措施,保障敏感脆弱区的生态功能处于稳定状态。同时,行政部门不能过分关注生产范围的持续扩张,而是需要遵循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红线要求,对于不同生产区域环境耐受性进行分析,保障产业园区的规划能够始终处于各个区域的环境承载力要求底线下,避免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4.2 坚守资源利用底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产业园区能够配置和利用的资源都是十分有限的。如果产业园区并未进行规划,带来的能源资源过度消耗的现象,不仅会出现环境能源、资源浪费流失的问题,同样也是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产业园区所处区域的行政部门需要在始终坚持资源利用上限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产业园区具体要求,就环境能源的应用种类及数量进行配置。环境能源在适度开发、利用的环节,行政部门不能基于主观臆想设置各项资源用量,而是需要以产业园区所属区域的环境能源含量和种类为基础,根据产业园区在不同建设时期环境能源需求量方面的差异,以维护当地生态系统稳定作为基础,针对不同项目生产,合理地分配环境能源的数量,保证当地有限的环境能源开发利用率能够最大化。此外,产业园区也需要在维护所属区域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产业生产的具体要求以及主要污染物类型形成相应的资源污染防治对策,避免重金属和其它工业废料带来严重的水资源和土地污染现象,确保产业园区能够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持同步。

4.3 坚守总量控制上限,避免污染超标排放

以目前我国产业园区的实情看来,污染物的生成是一种无法完全规避的现象,如果这些污染物出现了过量排放或者是不经过处理排放的现象,必然会对产业园区及其附近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损害。如此一来,当地的行政部门需要始终坚持总量控制上线要求,严格控制产业园区的超标排放现象,行政部门要以我国提出的有关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数值为基础,根据产业园区的规模设置排放总量,及时整治出现的各种污染物超标排放的行为。

产业园区大气污染的控制工作,需要行政部门将产业园区所属区域的大气元素含量指标、气候特征为基础,针对大气污染排放物的数量进行计算,并定期监测产业园区不同气体的含量占比,在对比之前一段时间统计数据的前提下,针对产业园区的污染气体排放政策、数量进行调整。产业园区为了进一步规避水污染现象的发生,需要以行政部门监测获得的各项水资源调查数据,分析水体是否出现明显的富营养化以及重金属污染问题,根据产业园区的产品生产规模以及生产体系,详细制作总量控制清单,对于区域内能够接纳的水资源污染物排放数量提出明确要求。

4.4 坚守园区个体特色,维护负面清单的准确性

任何一个产业园区在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在生产和开发目标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也正因如此,在园区准入条件方面的差异也十分明显。行政部门需要坚持不同产业园区的特色,以此维护环境负面清单内容的准确性。各地的行政部门要以产业园区的具体定位和生产方向作为基础,根据已经建立的生态环境底线标准数据,形成有关产业园区的合理准入条件以及标准,以此对产业园区各个生产环节、步骤和流程合理管控,确保产业园区的各项生产活动都能够满足“三线一单”的实际要求。

在产业园区负面清单编制的过程中,行政部门需要综合的考虑已有产业园区管理制度的要求、园区内环境质量的评估工作原则以及规划,产业园区需要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对产业行为进行划分,将对产业园区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产生威胁和损害的产业挡在产业园区的外部[6]。行政部门需要以不同地区的市场环境变化作为出发点,对于环境清单准入内容适当进行调整,进一步降低产业园区的经济和生态损失。

5 结语

总而言之,“三线一单”的提出是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全新尝试,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三线一单”可以应用在产业园区的规划环评工作的规划分析环节、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以及环境影响交换措施等环节,为了保证“三线一单”与产业园区的规划环评工作有效融合,需要当地部门在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利用底线,总量控制上限,以及产业园区特色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具体保护范围,配置环境能源,避免出现污染物超标排放的现象,保障环境负面清单内容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环境质量产业园管控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为了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河北省廊坊市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湘乡市:努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