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和训练策略分析

2023-08-29 11:14张文晶
学周刊 2023年27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中职学校

张文晶

摘 要:舞蹈是中职艺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对舞蹈教学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演意识,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达成培养和训练中职学生舞蹈意识的目的,文章将从细研舞蹈作品、优化课程结构、组建舞蹈社团和开展表演活动等不同的角度,探索舞蹈教学和训练的创新化策略,让学生于研读作品、编创舞蹈作品等流程中,形成和增强表演意识。

关键词:中职学校;舞蹈教学;表演意识;培养和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7-0033-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7.011

舞蹈是一种以演员的肢体动作、表情神态来表现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不仅要扎实地掌握舞蹈技能,还能通过精湛的技术动作、把控节奏和塑造人物的能力等,传达出舞蹈作品中的深层思想。而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或者舞蹈学习者,最基本的便是具备舞蹈表演意识。对此,在中职学校的舞蹈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舞蹈能力和艺术素养,教师要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表演意识,作为重要的目标,据此设计舞蹈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而加强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

一、中职学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表演意识的重要性

于中职舞蹈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表演意识,其重要性十分突出。当学生的表演意识逐步增强时,他们能够细致地琢磨每一个舞蹈动作的指代含义,深入挖掘舞蹈作品的人文背景或历史元素,并将这些元素迁移到舞蹈表演中,这时他们所展现出来的舞蹈动作,便不再是一个个单一的技术动作,而是被赋予了思想和情感的动态肢体表情,也能带动人丰富的情感体验,所以说,随着舞蹈表演意识的增强,舞蹈表演的感染力、灵动性也会逐渐加强。此外,以培养学生舞蹈表演意识为目标,教师也会转变教学方法,引入情境化、鉴赏性的教学和训练形式,关注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并结合学生的需求,灵活地调整教学和训练对策,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中职舞蹈教学的体系和结构也会愈加完善[1]。而且从舞蹈表演的角度鉴赏和解析舞蹈作品,学生既会关注其中的技巧和动作,也能对动作的流畅度、形象性、节奏感等展开深度解读,其审美素养也能有所提升。

二、中职学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和训练策略

(一)细研舞蹈作品

基于培养中职学生表演意识的诉求,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舞蹈技能的同时,也要全面了解舞蹈作品的内容,促使他们在摸清作品特色和风格的基础上,表现出舞蹈中蕴含的美感和情感要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表演意识初步萌芽,并呈现出逐步提升的状态。

1.分析动作,把握动作美感。传递情感和思想是舞蹈的关键,舞蹈演员借助舞蹈动作,将作品中涵盖的思想和情感表现出来,并传达给观众,观众通过观赏舞蹈演员的动作技巧,感受他们的内心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这便是舞蹈的价值所在。从这里不难看出,舞蹈动作是寄寓情感的载体,也是舞蹈演员与观众互动的媒介。对此,为了使学生产生表演意识、丰富他们内心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舞蹈作品中的动作,从动作的方向、柔韧度、节奏等多个方面,解析动作的特征,感受动作的起承转折和快慢强弱,并引导他们模仿专业演员的动作技巧,摸索出舞蹈動作如何做得形象、如何做得收放自如,牢牢掌控肢体运动的方向,恰如其分地展现出舞蹈作品的情感[2]。如,当动作的力度较大且情感激烈时,一般要将肢体朝向舞台的中间、偏前的位置,而当动作逐渐变缓时,舞蹈演员便要尽量退到舞台的后方、缩小动作的空间范围,从而通过方向和空间的变化,凸显出动作技巧的情感特征。此外,教师也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通过专项动作训练的方式,让学生精研动作,将每一个动作都做得收放自如,这样方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舞蹈作品的情感。

2.了解形象,精准传达思想。一般情况下,舞蹈作品都会以一个人物、动物、植物、一个人物群像或者其他形象为主要对象,展现主观情感和思想,而舞蹈作品中的形象,便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只有明确形象的特点,才能表现出其美感。为此,以培养和训练中职学生的表演意识、加强学生的表现力为目的,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舞蹈作品中的形象,明确其属性和特征,如舞蹈中的形象为人物,就要考虑人物的外形、神态、动作等特点,而后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凸显其美感,这样才能让学生更为精准地表现出舞蹈作品的艺术特色,也能加强舞蹈的感染力,精准地传达出作品的思想内核。而针对一些动物或者植物等类型的形象,教师可组织实践观察、调研等活动,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中动物的生活习性、姿态以及植物的成长状态等等,通过积累现实生活经验的方式,增强学生对形象的了解和感悟,促使他们借助舞蹈动作和神态表情,赋予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形象拟人化的特征,以此强化舞蹈的灵动性,而通过对形象的解析,学生的表演意识、表现能力等皆得到了提升。

3.聆听音乐,体会舞蹈节奏。从属性来看,舞蹈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它将人的肢体动作与音乐融合起来,二者形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舞蹈艺术的发展历程中,音乐一直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定意义上来说,音乐是增强舞蹈审美性的关键要素。鉴于舞蹈与音乐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培养和锻炼学生表演意识的舞蹈教学中,教师也要组织音乐鉴赏会,带领学生共同聆听音乐,把握音乐的节奏、旋律,进而体会舞蹈的节奏和力度,使得他们能够跟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感受舞者情感的递进以及舞蹈作品的整体风格,这对于强化学生舞蹈表现力、表演意识,显然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聆听音乐不只意味着听,还要让学生随着音乐舞蹈,用身体的律动感受音乐的节拍,将最基本的动作串联起来,以随机表演的形式,展现出内心的欣喜、雀跃、娴静或者淡然,从而在音乐和舞蹈有机融合的过程中,深化学生的表演意识和审美能力。

4.深挖背景,感悟深厚情愫。舞蹈中不仅寄寓了人的个体情感,如欣喜、愉悦、哀愁等等,而且在不同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诞生的舞蹈作品,也被赋予了传达历史文化、爱国思想、民族精神的功能和作用。对此,在细研舞蹈作品时,教师要让学生着重深挖舞蹈作品的创作背景、舞蹈家的个人经历以及舞蹈的主题,结合历史文化材料、网络素材等,溯源舞蹈产生的历程,以及它们反映出来的深层文化底蕴,结合这些材料,再回到作品本身,这时学生便会产生不同的感悟,他们既能意识到作品中涵盖的浅层思想,如悲伤、快乐等等,也会向纵深处探索其深厚情绪,感悟其背后隐含的家国情怀、民族大义、红色精神等,如此,舞蹈教学不仅起到了培养学生表演意识的作用,还具有弘扬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功能[3]。

(二)优化课程结构

在细研舞蹈作品的同时,优化课程结构也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舞蹈表演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着力转变传统舞蹈课堂中以动作技术为唯一课程内容的情况,在技能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1.重视基础技能课程。一直以来,基础技能课程都是舞蹈课程体系中的关键,可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更加关注学生的动作是否正确、是否规范,往往忽略了他们的动作是否具备美感、是否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舞蹈的主题。基于此种情况,教师要重视基础技能课程,全面创新技能课程中的内容和教学形式,利用智能化和三维化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源等,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广泛地汲取舞蹈表演的经验,观赏国内外众多舞蹈大家和舞者的优秀舞蹈作品,从他们的举止神态、动作技巧中收获经验,明确如何将动作做得具有审美性。此外,在基础技能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要创建帮扶制度,由优秀生带后进生,于小组中展开针对性指导,从而在精进学生舞蹈技能的同时,提升其表演意识和能力。

2.引进舞蹈编创课程。基于优化舞蹈课程的目的,除基础舞蹈技能课程之外,教师也要引进舞蹈编创课程,为学生打造自主创作的平台,赏识他们的创新能力,激活他们的表演意识。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编创课程常规化,增加其课时量,为学生传授专门的编创知识,让他们能够掌握编创舞蹈的技巧和方法。除此之外,也要通过组织踏青、集中培训等类型的活动,引导学生于大自然世界以及经验分享会上,汲取舞蹈创作的灵感,将自身的思想和情感,寄寓在一个个传神的动作之上,在此基础上,中职学校的舞蹈教学不仅起到了培养学生表演意识的作用,还能提升其创新思维和综合实力。

(三)组建舞蹈社团

中职学校内的社团是一种以具有相同兴趣爱好或某种共同特征的学生为主体的互益组织,近些年来,中职学校内的社团组织逐渐兴起,成为学生活动的主要载体之一。在课堂教学、集中训练的基础上,为发挥出社团组织的优势,教师可以组建专门的舞蹈社团,根据舞种的差异,于社团内部进一步划分小组,让学生结合自身的舞蹈水平、兴趣爱好,灵活地选择爵士舞、现代舞、民族舞、街舞等舞种,自愿加入其中一个社团小组,在课余之际,积极参加社团的小组活动,与组内成员一同探讨舞蹈表演的话题,于分享和交流经验的过程中,精进自身的舞蹈技能,并能通过刻苦辛勤的练习,熟练地掌握舞蹈技术动作和表演技巧,这样即可强化学生的舞蹈表演意识和能力。教师也要时常参与学生的社团活动,观察和检验他们的排练情况,根据他们的排练进度和实际水平,适时地引出一些表演任务,增加他们排练的趣味性,让他们能够将平时积累和学习的表演经验适当地展现出来,在学生展示表演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发掘他们在动作、神态或者节奏上存在的问题,以此做出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改善不规范或者不正确的技术动作,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整体舞蹈水平,还有助于强化其舞蹈表演意识。

(四)开展表演活动

表演活动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表演意识的最关键途径,当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后,他们会将平常积累的审美和表演经验,运用于实践之中,这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历练。由此,为进一步提升中职学生的表演意识,教师作为他们的引路人,应积极开展表演活动,为学生搭建舞蹈演出的平台。

1.开展公益表演活动。 舞蹈是一种依靠动作技巧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它能够将人的主观情感和深厚思想,以肢体的动作和面部表情为载体,精准地传达出来。鉴于舞蹈的艺术特色和实际功能,教师可以开展公益舞蹈表演活动,以慰问医護、环卫、警察等一线工作人员、红军老兵和遗属以及敬老院、福利院等为主要目标,精心编排舞蹈演出的内容,确定表演的主题,将主题作为核心,将不同的舞蹈、音乐等艺术素材串联起来,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出舞蹈的深层思想和情感,向观众传达谢意、敬佩之情,凸显出舞蹈传情达意的功能。除了慰问式的公益演出之外,还可以组织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动,围绕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民族英雄、文化遗产等要素,选择主题化的表演内容,将传统文化要素融入舞蹈动作、服饰、场景之中,渲染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从而赋予舞蹈表演传承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将深厚的文化通过一颦一笑、一动一静呈现出来,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舞蹈中深层的情感,还能强化表演意识,进而自觉地成为传承文化的接班人。

2.开展竞赛表演活动。舞蹈不仅具有艺术功能,它还具备竞技性的作用,在竞赛活动中,学生会将自身的胜负欲融入舞蹈表演之中,并细致地分析和完善每一个动作,这时学生的表演意识已经达到高峰。为了全面激活和提升中职学生的舞蹈表演意识,教师可以开展竞赛表演活动,于专业内部、二级管理单位内部或者学校内部,组织多种形式的比赛,提前发布比赛的规则,让学生以个人、小组或者团体为单位,进行舞蹈编创和排练工作,围绕着赛事的规则、主题等,排演出符合要求的参赛作品,并充分利用一切时间精进动作技术,加强与队友之间的默契程度,从而为舞蹈竞赛做好准备[4]。此外,教师也应要求参赛的个人、小组或者团体,事前准备好与舞蹈表演相关的服饰、道具,提前向赛事主办方呈报表演的主题和内容,协助他们做出场景布置等工作,为加强舞蹈表演的效果助力,当比赛正式开始之前,他们要回顾舞蹈作品的要点,梳理表演的历程等等,调动起最佳的状态,从而在表演活动中完成优质的表演活动。借此活动,学生从确定舞蹈立意、选择风格和主题、制作道具等多个流程入手,既能增强参与感,也能强化表演意识。

由上文的分析可见,教师基于中职舞蹈教学的真实情况、当前艺术教学的整体要求等,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表演意识作为重要的目标,并经过细研舞蹈作品、优化课程结构、组建舞蹈社团和开展表演活动等流程,让学生在舞蹈教学和训练活动中,准确把握舞蹈的节奏美、形象美和情思美,在此基础上,学生不仅掌握了舞蹈技术和动作,还能通过舞蹈动作传达思想和情感,其表演意识和表现能力皆可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 卢蕾.中职舞蹈教学中教法运用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1(48):94.

[2] 蓝淑瑛.刍议中职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舞感”的培养[J].中外交流,2021(2):137.

[3] 刘佳钰.在中职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21(22):148.

[4] 丁佳.基于学生创新能力的中职学校舞蹈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1(34):97.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中职学校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