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星级现场建设经验

2023-08-29 02:24张佳琪任冬辉徐国梁北京强度与环境研究所
航天工业管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星级生产试验

张佳琪、任冬辉、徐国梁/北京强度与环境研究所

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15 年启动航天生产现场管理星级建设与评价工作以来,北京强度与环境研究所积极开展星级现场建设工作,规范现场管理,夯实质量基础。为进一步落实“三高”全面发展理念,保障研究所“十四五”战略发展目标顺利实现,有力支撑科研生产任务持续高质量完成,根据科研生产现场实际情况,组织全面开展现星级现场建设工作。高质量全面推进航天星级现场建设工作,将切实提高研究所现场管理水平,进一步贯彻落实精细化与精益管理理念,强化“零缺陷”质量管理意识,有效提升研究所各科研生产现场价值创造能力及客户满意度,为建设国际一流航天企业,世界一流强度环境可靠性工程技术专业研究所提供保障。

一、星级现场建设存在的几点不足

对标星级现场建设的35 个要素要求,通过对科研生产现场进行调研,得出研究所在建设方面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现场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执行不严格。“无法可依”“有法不依”两种现象并存。岗位职责中缺失现场管理内容,现场管理制度和作业指导书缺乏可操作性,员工不掌握现场管理应知应会,现场管理专项检查考核少,现场管理规章制度执行力差,这些问题导致现场存在布线随意、油污多,临时堆放区脏、乱、差,待试产品、工装无标识等现象。

2.现场管理系统化程度不够

现场管理系统化程度有待提升,没有围绕增强现场整体功能建立现场管理目标;没有在系统梳理现场各项管理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强化技术要素和管理要素,建立突出科研生产主干线的管理系统。上述问题导致现场存在区域功能划分不清晰、目视化程度低、管理看板缺失、流程信息缺失、应急处理方法不明确、安全通道随意占用等现象。

3.客户体验满意度有待提升

星级现场建设的核心是用户体验满意度。作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提高用户满意度的关键是提升用户的认同和信赖程度。当前,“场容场貌”差的现象普遍存在,如没有顾客休息室以及客户参观通道,客户与员工在嘈杂的环境下沟通、确认技术状态,数据判读环境差、没有试验指挥区、客户餐食供应不到位、没有配套的客户服务系统等,严重影响客户体验满意度。

高质量试验和生产发展需要星级现场建设的全面保障。星级现场建设明确要求建设结果的第一项为质量,明确质量参数化管理成果,有效减少人为差错、重复工作等低层次问题。星级现场建设为试验和生产过程打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工作环境的同时,形成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可有效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是试验和生产质量保持稳定性的重要基础。

二、建设需求分析

1.高质量生产发展的必然需求

高质量试验和生产发展需要星级现场建设的全面保障。星级现场建设明确要求建设结果的第一项为质量,明确质量参数化管理成果,有效减少人为差错、重复工作等低层次问题。星级现场建设为试验和生产过程打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工作环境的同时,形成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可有效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是试验和生产质量保持稳定性的重要基础。

2.高效率生产发展的可靠抓手

高效率试验和生产发展需要星级现场建设的内在驱动。星级现场建设对试验和生产全面统筹、优化工作程序、提升设备综合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原材料供应及时率、计划按时完成率的精准管控,设置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完成率、劳动生产率、质量信息报送及时率、过程异常事件处理及时率等控制点,保障了流程、设备、材料、人员作业等方面的管理效率和效能。星级现场的全面建设,有助于推动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为航天科研单位数字化转型提供有效支撑。

3.高效益生产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效益试验和生产发展需要星级现场建设的有效管控。星级现场建设对于成本管理明确提出降低能耗水平、控制生产成本的要求。将成本管控工作和现场现有的工艺、质量、生产等信息系统相结合,加强组织管理、优化流程、合理设置工位,有效管控能源消耗,提升效率。星级现场建设在成本控制层面对高效益试验和生产发展起到有效助力。

三、推进方法及措施

“十四五”期间,研究所科研现场全面通过四星级以上评价,并形成可持续的现场运行管理机制。新建科研场地在投入使用时,同步落实星级现场管理标准要求。

1.成立推进组织

为有效推进研究所星级现场建设工作,成立所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推进组织,成立领导组、推进组。明确机关各部门职责,形成机关部门职责清单,细化星级现场建设单位职责,具体包括动员部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星级现场建设;识别所负责现场的短板,形成清单,并提出改进措施;编制星级现场建设实施方案,落实“一场一案”;提出星级现场建设计划及需求,包括经费预算情况,报机关各部门。

2.构建建设的流程

全面推进星级现场建设分为启动工作、全面建设和固化成果3个层面,具体建设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星级现场建设流程图

启动工作包括开展航天科技集团星级现场建设思想导入培训,对标完成星级现场建设薄弱环节清单梳理,完成星级现场建设策划等内容。

全面建设包括形成星级现场建设方案、各科研现场实施建设、完成所内评审、完成航天科技集团现场审查等内容。

成果固化包括形成有效解决科研生产中的问题的方法,应用于科研生产过程的制度、流程、规程、作业文件等,建成有效运行现场管理体系,形成常态化运行模式。

3.明确建设内容

星级现场建设共包括35 个项目,其中推进要素4 项,过程要素31 项。

推进要素包括领导作用、战略秉承、组织保证、员工素质;过程要素可分为过程策划、过程控制、过程测量与监控、过程改进与创新和成果体现。

(1)过程策划

过程要求确定。系统运用适宜的方法识别顾客需求,现场管理的指标体系涵盖各项现场管理业务流程并协调一致,采用适当的方法识别并减少流程中的各种浪费。

生产模式及现场布局。选择适宜的试验、生产组织方式,根据试验、生产的过程控制要求、设备、人员等特点,设计合理的现场布局。

现场作业组织与管理。设计合理的现场作业组织结构,制定清晰明确的流程和制度,配备所需资源。

现场作业标准。现场应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现场管理的各项作业制定明确的作业标准。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完善的现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现场管理的量化数据统计表格,实现对现场信息及时准确的采集、传递、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风险识别与预防。在现场管理过程的设计阶段制定风险分析与控制相关标准、要求,明确风险管控的职责和权限,识别过程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预防性管理。

(2)过程控制

6S 和目视化管理。建立系统的 6S 活动推进机制,制定系统的现场目视化的内容和标准。

现场作业人员管理。明确和细化现场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现场作业人员上岗前经过系统的培训与考核。

现场文件管理。制定系统的现场文件管理流程,所有岗位和工作流程均需要制定标准作业指导书。

设备管理。开展设备全员生产维护、分类,制定系统的设备日常维护流程,建立设备故障分析系统。

产品检验控制。制定覆盖成品、半成品的产品质量检查方案,制定并执行产品检验状态标识制度,检验人员具有相应的岗位资质,产品检验过程形成表格化的检验记录。

关键过程控制。制定过程质量控制方案,关键件、重要件图样、关键工序工艺文件标明标识,关(重)件超差特许按规定进行审理。

特殊过程控制。识别产品实现、试验过程中的特殊过程,明确特殊过程确认要求,所涉及的工艺设备、介质、仪器、仪表、作业环境等符合要求。

现场作业环境控制。识别产品、工艺等方面对环境控制的要求,对有环境控制要求的现场制定环境控制管理规范,对现场环境按要求进行监测、记录和维护,建立有关技术设施和系统,将有关指标要求列入作业指导书。

静电防控。针对静电敏感元器件和电子产品的生产准备、测试、装联、运输、储存等生产过程,进行防静电生产工艺设计,包括防护、接地、放电、环境控制等技术要求和设施系统建设,将有关指标和操作要求列入作业指导书,并按要求的周期进行检测或实时记录。

多余物控制。制定多余物控制要求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控制措施。针对贮箱、容器、管路以及电子、电气、机电产品等多余物敏感产品生产现场,进行防止多余物产生、多余物检测和清除等生产工艺设计;加工、装配过程,总装、调试过程、贮存和搬运过程,工具和小零件控制等应严格按要求实施多余物控制。

试验控制。试验用技术文件齐备、现行有效;试验岗位设置、人员资质满足要求;岗位职责明确,试验设备、介质、材料、环境符合要求;试验过程、记录符合试验大纲、试验细则(试验规程)的要求;状态的更改按规定程序履行相关审批手续;试验记录及时、准确,符合要求;试验后按规定收集、整理试验数据和原始记录,分析、评价试验结果;大型试验形成试验总结报告,并经评审通过。

产品标识与批次管理。按设计文件、过程控制文件要求,对产品进行标识和传递;生产现场按产品建立过程跟踪卡,产品加工或流转过程中做好标识的转移工作;检测报告与流程卡(质量控制卡)、产品标识协调一致,具有可追溯性。

合格品控制及归零管理。不合格品审理应有处理程序,按程序进行审理,对质量问题应严格执行“归零”要求,建立质量问题“归零”工作的督办制度和定期清理制度,通过修订完善现场管理规范、作业指导书等文件,提升生产现场质量管理能力,防止问题重复发生。

质量监督与改进。建立6S 管理、工艺纪律、质量监督等自查、改进机制,生产现场各班组定期召开班组质量分析会,解决问题并改进。

技术状态控制。制定技术状态控制的程序,技术状态更改的类别、程序应符合航天相关标准的规定。

记录管理。做好生产现场的产品数据包策划工作,对生产现场记录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明确工作要求,现场人员应依据文件规定的要求进行记录。

现场物料和在制品管理。建立作业现场物料及在制品的管理机制,通过系统的方法对作业现场的物料和在制品的库存及流转进行监控,建立物料和在制品标识制度并保持与合格证和质量记录的可追溯性。

生产计划管理。确定生产计划制定原则,并制定均衡的生产计划,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或规范化文件准确地向现场传递生产计划指令,监控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建立生产运行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分析生产资源与作业计划的匹配情况。

安全管理。参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实施现场安全与环境管理。

环保和资源利用。参照环境管理体系,投入必要的资源,不断优化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

成本管控。建立现场成本管理制度,确定提高产品质量的目标,执行成本定额相关规章,不断采取新措施降低成本。

(3)过程测量与监控

过程测量和监控。采用适宜的方法对现场管理整体过程进行监控,适时进行测量,确保过程实现,并做到有效的过程控制。

过程异常情况处理。建立过程异常处理程序,规定异常情况控制以及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确保过程异常情况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处理,防止非预期情况的发生。

通过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技术风险分析、防错技术、质量分析等手段开展预防管理,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开展经常性的质量意识培训,对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评审,评价措施的有效性。

(4)过程改进与创新

建立系统的现场管理过程改进机制,对现场管理过程的产品质量、成本、人员技能、设备、效率等结果进行评价,制定改进计划并组织实施。识别现场管理的创新机会,有效开展质量改进活动。

(5)成果体现

星级现场的建设主要从质量、效率与效能、履约、员工素质、成本、安全与保密、环保与资源利用7 个方面体现建设成果。

四、建设资源保障措施

为了有序推进星级现场建设工作,确保目标实现,制定了资源保障措施。

1.组织保证措施

一是机关部门参与星级评定过程中,充分发挥机关职能作用,助力科研生产现场的星级建设。二是发挥组织作用,机关部门组成自评小组,负责各现场建设的验收工作,各现场责任人对各自现场的建设负直接责任。三是组织星级现场建设系列会议、现场调研专家下现场等,营造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的现场管理文化氛围。四是在申报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生产现场星级评定前,组织所内自评,从所级层面进行把关,有效保证申报现场的星级现场建设质量。

2.管理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检查制定,开展所领导现场办公或机关部门联合现场检查,协调解决现场问题,推进落实工作。二是机关各部门将星级现场建设经费纳入部门年度预算,在资金上保障星级现场建设足额开支。三是运用“一场一案”的方式,以及建设前的现场方案评审,保障航天生产现场管理推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四是明确自下而上的申报模式,充分发挥科研现场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申评效率。

本文创新多现场全面推进星级现场建设模式,强调“突出重点,普遍推进”,采用滚动式申评节奏,大大提升星级现场的建设效率,保障了多现场申请星级现场评价的效率和能力。质量保障部门抓总,目标明确,流程清晰,全员助力,极大地保障星级现场建设质量,有助于提升现场整体建设能力。“一场一案”的现场方案设计模式,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精准施力,因地制宜,高效益推动星级现场建设。

猜你喜欢
星级生产试验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星级联创”促进星光党建的创新实践
唐DM 智联创享型
大指挥官 2.0T四驱臻享版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CS95
C-NCAP 2016年第八号试验发布
试验
多穗柯扦插繁殖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