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PPP项目财务风险控制

2023-08-31 01:47张三龙
今日财富 2023年23期
关键词:融资财务财务管理

张三龙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由于地方财政紧缺,当地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许多地区出现了新的资本合作模式,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开展合作,即PPP模式,通过公私联营,共同建设社会基础服务设施,有效地解决了公共项目建设中融资难问题的困扰。

中国的PPP项目起步较晚,建筑企业的PPP项目也在不断探索阶段,公私联营的项目财务控制也不够成熟,存在较大的风险。文章就目前建筑企业在PPP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有关知识提出了解决当前财务困难、降低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为公私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具体思路。

一、建筑企业PPP项目概述

PPP模式,英文全称为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PPP模式可以概括为: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根据特许协议,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提供某些公共产品和服务,双方形成合作关系,通过合理的风险分担和收入分配,实现双赢的融资新模式。

PPP项目大量运用于建筑领域,比如轨道交通、水利建设、能源开发、市政工程、城镇基础设施等建设领域。政府由于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且进度缓慢,自身财政压力较大,短时间内无法迅速地满足社会对于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这就为PPP模式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建筑企业需要与各地方政府建立关系,在市场上不断获取新的订单,实现滚动式发展,从而让企业规模快速提升,建筑企业自身资金实力雄厚,在项目管理、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等方面也具有优势,可以与政府进行优势互补,双方达成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这样就促成了建筑企业PPP项目模式的产生。国内成功的PPP项目有鸟巢项目和北京地铁4号线等项目。随着一些PPP项目的成功实施,各地方政府和国内大多数建筑企业,对这种公私联营的合作模式进行了有效复制,PPP项目模式获得了快速发展。

建筑企业PPP项目通常是由建筑企业负责勘察设计、施工建设、项目运营和后期维护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政府付费”获得合理的投资收益;政府部门为了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会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价格和质量进行监管。具体的建筑企业PPP项目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外包、特许经营和私有化,这三种类型的PPP项目风险也是不同的。外包类PPP项目通常由政府投资,建筑企业承包整个项目中的一部分,有的只负责项目的建设,有的在工程建设完工后,代替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并对基础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政府对企业进行付费。外包类PPP项目企业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特许经营类PPP项目,通常是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或企业全部出资,政府授予建筑企业一定的特许经营权利,与政府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在特许期内,建筑企业可以在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取得收益,特许期限满后,建筑企业将该设施的使用权进行移交,交还政府部门。特许经营类PPP项目风险由于企业与政府共担,因此风险适中。私有化类PPP项目,通常由建筑企业进行全部投资,在政府的監管下,企业向用户收费,以此来获得投资利润。私有化类PPP项目的所有权永远属于企业,在我国相对较少。这种模式需要建筑企业承担较大的风险。

二、建筑企业PPP项目的主要财务风险

(一)建筑企业融资不当产生的风险

政府部门和建筑企业达成PPP项目合作后,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渠道:一个资金渠道是政府会提供一部分建设资金的支持,给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拨款,保障项目有序开展。地方政府还可以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比如税收减免、税收返还、减少审批流程等,为PPP项目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另一个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是依靠建筑企业的资金。建筑企业内部有一定的资金,但大多都会进行外部融资,在融资过程中,企业很容易出现融资不当的风险,有的是融资不足,有的是过度融资。

1.融资不足的风险

建筑企业专业性比较强,非常注重施工技术、施工团队素质的提高,但往往忽略了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尤其是财务管理水平。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相对薄弱,预算不够准确。由于施工期限长,施工条件不稳定,时间跨度大。建筑材料费和人工费的价格受市场价格因素影响,在建设期内,价格也会发生一定的波动。加上工期的延长,建筑材料费和人工费的价格上涨会影响到预算的准确性,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建筑企业融资不足的风险。融资不足将导致无法保证项目建设进度,无法满足业主建设节点的要求,如果出现资金链条断裂,必定会受到业主约谈,如果不能够继续履行PPP项目合同,将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2.过度融资的风险

在融资过程中,由于预算不准,建筑企业也会发生过度融资现象,融资过度虽然不会影响到工程进度,充足的资金能够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但是高额的融资费用、资金占用费、银行利息等,也会给建筑企业带来沉重负担,进一步侵蚀了建筑企业PPP项目的合同利润。由于建筑企业过度融资,闲置资金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高额的资金成本带来的融资风险不利于建筑企业长远发展。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风险

在PPP项目中,建筑企业凭借自身的专业资质和技术水平,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在施工过程中,还可以发挥施工团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优势,解决一系列施工技术问题。但是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常常跟不上建筑市场或施工任务的步伐。尤其是PPP项目与传统项目不同,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经验相对较少,财务体系不健全,内部控制薄弱,会计人员PPP业务水平偏低,无法有效执行预算和会计核算,缺乏识别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系列风险。建筑企业专门负责风险评估部门的财务人员较少,风险控制能力不强。建筑企业对PPP项目风险的识别管理,通常交由法务部或工程部,这样一方面会因为工作量的增加影响该部门的正常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是法务部或工程部只具备专业知识,财务知识欠缺。而PPP项目财务风险管理需要具备财务知识,也需要有预算知识、风险内控知识等,是综合性知识的集中体现。由于以上原因,暴露出建筑企业风险识别管理能力明显不足。

(三)建筑企业会计核算不完善带来的风险

与发达国家相比,PPP项目在中国起步较晚。国内有关PPP项目的配套政策、监督机构、会计核算办法还不够完善。由于PPP项目种类较多,许多建筑企业的会计对PPP项目的范围界定不准确,对特许经营权资产与企业自有资产的区分不明确,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相混淆,不能准确使用科目记账。PPP项目发生的融资费用,未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资本化或费用化处理。如果借款费用资本化不合理,将影响到对PPP项目的成本控制。在项目运营阶段,收入不确认为营业收入而作为投资收益,后续维修保养费用直接资本化而不费用化,特许经营权的摊销不准确,这些会计核算的许多不規范,导致会计信息的质量失真,可能无法通过内外部审计,无疑增加了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建筑企业PPP项目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一)加强风险预测,进行合理融资

融资是建筑企业PPP项目成功的关键,融资顺利将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如果融资不当则会严重影响工程进度,无法满足业主的节点工期,甚至会使整个PPP项目合作失败,无法履约,造成法律纠纷。建筑企业财务部门在确定融资的数额以及预测未来财务风险方面,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水平。企业在PPP项目上应当重视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以及风险预测人员的使用。建筑企业PPP项目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包括前期施工费用预测,可以招聘具有PPP业务经验的财务人员和风险预测人员,对建筑施工中的融资数额、风险、原材料和人工费等进行预测,对政府和建筑企业共同融资的PPP项目进行分析,按责任承担的比例,确定建筑企业的融资份额。同时,要加强财务专业人员和工程技术专家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工程技术专家具有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对PPP项目的所耗用原材料、人工费、机械台班等市场价格和未来价格走向具有一定的把握。财务专业人员应当结合工、料、机的价格和自身的财务管理知识,算出合理的融资数额,制定满足施工顺利进行的融资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对PPP项目的融资成本要不断进行监测和检查,及时纠偏调整,如果确实发现有融资缺口时,应当实施融资应急预案,以确保整个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健全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应当健全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细化财务部门的具体工作流程,加强预算执行和分析能力,提高财务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要引入PPP业务较强的专业人才,从而提升PPP项目的财务工作效率。建筑企业应当对标先进企业,加强与有PPP业务经验的企业之间的对话,借鉴它们成功的经验,学习具体的PPP业务处理流程,或者聘请第三方PPP业务咨询公司或专家进行咨询,同时也可以向政府财税部门请教。但需注意的是,建筑企业在效仿其他企业的PPP项目财务管理经验时,应当结合企业实际,确保该经验具有一定的兼容性,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尤其是某些业务流程来自政府部门,由于主体不同,建筑企业借鉴其他企业的PPP业务经验时应当加强甄别,进行严格筛选。对于建筑企业来说,通过自身实践与探索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最重要的,这样的财务管理制度也最适合企业的发展。

(三)完善PPP项目的会计核算办法

建筑企业应当完善PPP项目的会计核算办法,提升会计信息质量。PPP项目尤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是资产的确认模式,一个是融资费用应当资本化还是费用化。

PPP项目公司应当以“控制权”作为纳入建筑企业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标准,并确认PPP项目资产的性质,根据会计六要素确定正确的科目核算。PPP项目公司对于公共基础设施所拥有的权利通常划分为三种资产确认模式:金融资产模式、无形资产模式和混合模式。金融资产模式是指PPP项目公司无条件收取可确定金额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权利,应当确认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无形资产模式是指PPP项目公司取得在未来特定期间特许经营该已建成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权利,应在提供建造服务一方确认收入同时确认无形资产。混合模式是指同时具备上述两者模式特征,如PPP项目公司通过特许经营权向使用者收费,但政府提供保底对价的补偿安排,PPP项目公司应将建造期间的合同资产分两部分进行确认:最低限额担保部分的对价确认为金融资产,其余部分确认为无形资产。

建筑企业PPP项目的融资费用,应根据其实际用途,资本化或费用化。在项目建设阶段,为提高资产账面价值,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融资费用应予以资本化。项目运营阶段的更新改造支出,在特许经营权转移前应予以资本化。但是,运营阶段的日常维护支出应当费用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在无形资产模式下,PPP项目公司应当确定特许经营权的账面价值,以整个特许经营期作为摊销期,合理摊销特许经营权。

结语: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与建筑企业进行合作,PPP项目也成了政府部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方式,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和美好的发展前景。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对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加快建筑业、金融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建筑企业PPP项目的概念进行了介绍,介绍了几种主要的财务风险,接着提出了建筑企业PPP项目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对建筑企业PPP项目的融资风险控制、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提出了相应建议,希望有助于建筑企业PPP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融资财务财务管理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融资
融资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水利财务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