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发展的市场要素和文艺批评的社会性维度

2023-09-01 17:53范玉刚
长江文艺评论 2023年1期
关键词:公共性文艺文化

◆范玉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市场体系”等一系列要求。[1]实践表明,市场是落实和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基础和方式,也是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和加强文艺与社会现实关联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不仅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还越来越多地介入到艺术创作领域,成为评价文艺活动与作品的一个重要力量和参照系。市场评价已成为评判文艺活动与作品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维度,很多时候甚至是一种重要力量,市场的建构力量已介入文艺评价与文艺价值生成的全过程。因此,文艺发展不能与市场对立,完全忽视市场需求,而是既要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又要合理设置反映市场接受程度的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标。同时,既不能忽视和否定这些指标,又不能把这些指标绝对化,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事实上,文艺发展从来不是真空中静止的存在,其存在方式和显现形态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是时代语境的产物。所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固然,艺术有其自主性,审美有其自律性,但艺术和审美不能完全孤立地存在于感性经验领域,而必然与宗教、政治、伦理、经济、社会等人的实践活动相关。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以文艺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发展越来越融入经济社会大循环,中国艺术产业蓬勃发展,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的步伐加快,中国大陆市场成为重要的全球文化市场,文艺创作生存发展的环境发生很大改变,市场要素在文艺发展中的作用和权重凸显;同时,随着网络数字化技术在文艺领域的广泛应用,一系列文艺新业态新形态不断涌现,促使文艺的观念和存在方式发生改变,艺术产业与艺术品市场深刻影响着文艺的发展,文艺发展格局呈现多元化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和经济活动有着越来越多相关性,特别是市场要素很内在地进入到艺术生成中,艺术创作特别是艺术产业被纳入文化产业体系,许多文化产品通过市场兑现价值,不可能不考虑经济效益。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所形构的问题域中,文艺和市场的关系成为文艺发展和文艺学美学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个基础性问题,一些文艺乱象背后都有着对市场的迎合或者对市场的扭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2]在对市场乱象的纠偏中,文艺评论是文艺和市场发生关联的重要中介,文艺评论工作不仅指向作品文本,增强对作品文本的解读批评能力,还要加强对文艺市场的批评,引导文艺市场在健全体系中遵循理性健康向善的逻辑自我净化。也就是说,面对市场要素在文艺发展中权重的提高,树立正确的文艺市场观,把握好文艺与市场之间的张力平衡,离不开批评“利器”的引导,这使得在开展文艺评论工作中亟需强化文艺批评的社会性维度,为形构新时代良好的文艺生态、开展高质量文艺评论工作打开一道新的视域。众所周知,文艺批评是引领文艺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3]新时代文艺评论何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4]因此,回应文艺现实的变化,把文艺与市场之间张力关系的把握纳入文艺批评视野,提高文艺批评的现实针对性,增强文艺评论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是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着力点。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与市场关系的论述

立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域,为着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础,充分焕发文艺振奋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需要着力建立健全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中心任务,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大力推进文艺创新,形成健康清朗的文艺生态,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历史大趋势与文化和科技融合生成的文艺新业态以及“两新”现象的不断涌现,对文艺和市场的关系作了重要论述,为我们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和把握文艺与市场的关系提供了思想指南。

首先,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发展被置于市场环境中,要充分认识到文艺的繁荣不能脱离市场环境,市场是文艺繁荣发展的一个要素。文艺作为体系性存在,市场是文艺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产业是文艺发展的当代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有市场的文化,不一定是先进文化,但没市场的文化更难讲是先进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是一致的,占领市场与占领阵地是一致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一致的。”[5]因而,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文化产品既不能远离市场,也不能“趋利媚俗”。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6]说到底,市场只是文艺发展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在思考文艺与市场的关系时,同样要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及其对艺术自主性和审美自律性的追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处理好义利关系,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7]因此,文艺既不能沦为服从于政治的工具,也不能沦为市场的奴隶。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合理设置反映市场接受程度的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标,既不能忽视和否定这些指标,又不能把这些指标绝对化,被市场牵着鼻子走。”[8]其次,要在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中树立对待市场的正确态度,使文艺与市场保持适度的张力平衡。什么是把握文艺与市场的关系的正确态度呢?“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9]随着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尤其是艺术创作体系的健全,市场检验机制在文艺发展中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从而使社会导向与市场导向更加相互切近和呈现正向关系。也就是说,好的优秀的作品既能收获大众的口碑,也能在市场上收获口碑的溢出效应,在大众自主选择消费的羊群效应中赚得钵满盆溢,从而在口碑与票房(码洋、收视率、点击率等)的统一和平衡中促使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如梁晓声的《人世间》不仅以其艺术性的精湛获得茅盾文学奖,出版社在多次加印满足读者购书需求中收获经济效益,据此改编的电视剧在央视播出后,更是从受众的高度赞誉和高收视率中赢得口碑。从文艺发展规律来看,文艺的自主性和审美的自律性不仅表现为对艺术的卓越性追求,还表现为面对市场诱惑的从容定力和气魄,增强对艺术“非生产劳动”特殊性规律的尊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创作不可能脱离市场要素而存在,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日益健全的文化产业体系而孤立于抽象的真空中,文艺与经济的相关性需要形构对待市场的正确态度,需要文艺批评的积极倡导和价值引导。因此,习近平总书记鼓励作家艺术家要珍惜自己的社会形象,“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不当市场的奴隶,敢于向炫富竞奢的浮夸说‘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10]这要求我们既在文艺发展中重视市场要素,又不能屈从于市场的逐利逻辑。“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创作要靠心血,表演要靠实力,形象要靠塑造,效益要靠品质,名声要靠德艺。”[11]从重视市场要素这个视角,正确把握文艺和经济的关系,需要尊重文艺的独立性和遵循文艺规律,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保护创意和知识产权,培育良好的文艺生态环境。究其实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艺术、审美也是生产力,文化产业越来越从思想宣传领域融入国民经济大循环,越来越迈入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行列。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健全,不仅关乎国家软实力的增强,也关乎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经济形态的高端化、产业基础的高级化以及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我们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视野和整体性观念,洞察文化艺术和审美的定位与存在意义,从中摆正文艺与经济特别是与市场要素发展的关系。

最后,维护艺术与市场的张力关系,需要充分发挥文艺评论的方向盘作用,使专家评价、人民评价和市场评价形成引导文艺繁荣发展的合力。文艺批评要的是批评,其批评不仅指向作品文本和文艺实践,也要指向文艺市场,不断强化文艺市场的的自我净化和向好功能,纠偏和引导文艺市场的品位。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连接文艺和经济关系的中介要素。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中,市场是影响文艺发展的内在因素,越来越融入到艺术发展的肌理,在健全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深刻影响着对艺术成功与否的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当下,经由市场中介把文艺与社会现实关联起来,已经形构了一套市场作用于社会大众的中介机制。也就是说,“社会”必须通过“市场”中介转化才能与文艺实践发生关系,使社会被建构为一个动态的市场化场域。因着对市场要素的重视,由此打破了文艺封闭性的一体化过程,文艺介入现实、文艺与社会发生多层次关联,都要通过市场中介,或者说现代文艺市场已经建构了一个场域。这是一个更加多元、多样化的文艺生产、传播及消费的场域,各种价值表达和力量的交锋形成了作品能指的多声部复调,是作品文艺公共性建构的文本基础。从艺术的体系性存在来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积极角色的市场不是一个空洞的地理空间,也不是一个同质化的文化空间,而是一个由多种力量博弈构成的场域,市场灵验机制的发挥受到价值观交锋的多重影响。其中,体制性的主导力量(主流意识形态),知识分子的精英主义立场,新崛起的中产阶层和普通大众都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新型文化媒介人和中产阶层作为当下文化消费的主力军,其文化消费习惯和审美趣味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下文艺的发展,是形构文艺公共性的有生力量。这些有着较雄厚经济基础又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端消费者,不但有着一般消费者的通常原则及主体意识和主动选择权,还以其消费能力影响着文艺的分层和受众群的分化,在相当程度上关乎对艺术作品的评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12]因此,关注文艺发展中的市场要素,在倾听多种声音中强化文艺批评的社会性维度,在文艺的公共性建构中敢于发声、敢于亮剑,为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保驾护航,才能真正践行以优秀作品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此外,就文艺发展的市场要素和文艺批评的社会性维度而言,文艺评论要格外关注作为批评增量的市场要素,加强对形成健康的文艺市场观的批评。通常,市场逻辑的平面化逐利原则对艺术的卓越性追求和文艺经典化产生较大的消解作用,文艺的审美超越性和形而上意义在大众文化流行中逐渐丧失精神的崇高地位,本能地追逐一种平面化价值导向。同时,文化与科技融合境域中不断涌现的文艺新业态,使得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自带麦克风、人人都是艺术消费者又是意义的再生产者,又辅之以人—机协作的人工智能参与艺术创作,正在形构一套不同于传统形态的文艺生产体系,整体性全方位极大地冲击了文艺存在方式和形态,文字—视像的转换以及大众的互动性,在改写文艺经典生成方式的同时,深刻影响了文艺的本体构成以及人的本质性生成,使得文艺与市场的关系变得复杂模糊愈发难以厘清边界。文艺与市场的杂糅,亟需文艺学美学作出有效应对,甚至顺其逻辑地演化为新时代文艺学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二、高度关注文艺发展中的市场要素

此处,所谓市场是文化市场的概念,文化市场既有市场的一般属性,也有着基于文化特性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市场,文化市场主要以交换思想、情感、精神、信仰和审美体验以及信息交流等非物质产品为主,究其作为公共领域的文化市场,既是一种地理意义上的空间存在方式,也是一种发挥机制作用的力量。只有洞悉市场,遵循发展规律,才能把市场作为建构当代文艺发展的有生力量,而不是视其为文艺自主性与审美自治的破坏力量,人为地远离与排斥。正如文艺作品离不开批评,文艺市场也需要批评,通过学理性研究,把握市场力量介入文艺评价与文艺价值生成的机缘、互动机制、发展规律与路径等,可以为健全文艺创作体系形成与市场的共生生态提供理论与舆论支撑。通过健全文艺生态,厘清文艺创作与市场、产业发展的关系,旨在用生态理念把握文艺与市场的张力关系。

在文艺创作与社会化大生产融会互动的市场条件下,文艺应成为市场的主人,也就是文艺创作自己的主人。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既不能做市场的奴隶,也不能成为市场的“敌人”,事实上没有受众的作品很难成为好作品,只是当下的受众更多地是文化市场中的消费者,市场接受度与积极反应已是艺术价值生成的重要参照系。细分市场的多样化存在和大众选择的自主性符合文艺发展规律,没有在市场上被自主消费的作品很难成为艺术精品,市场给大众提供更多的选择,也使文艺创作者有信心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所有人都做同一件事(必然导致政治依附性),更有利于激发创作文艺精品的热情。

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发展离不开市场,并不意味着依附于市场。当前,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不断提高文化市场开放水平的语境下,需要正确把握文艺与市场的张力关系。文艺不能做市场的奴隶,但是其经济价值的实现主要通过消费者的市场购买,这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健全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从艺术创作到艺术生产越来越是一个不断延伸和拓展的产业体系,随着每一环节上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经由艺术产业大发展才能托起文艺繁荣的高地,文艺的繁荣才能使消费者有更多文化消费的自主选择,这一切都离不开现代文化市场这一基本前提。随着文化艺术创作生产不断融入国民经济大循环,文艺首先不能成为市场的“敌人”。市场是文艺发展的一个要素,市场需求对文艺创作有巨大的召唤和激发作用,在不断满足大众日常需求中对文艺创作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表明,文艺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繁荣的基础,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之一。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迅猛崛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了物质基础,物质的极大丰富为文化力量的彰显和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文艺不仅为经济社会转型鼓与呼,其自身发展也日益受到这种转型的影响。文化体制改革把文艺创作、文艺生产置于广阔的时代语境和经济社会变革中,市场要素弥漫于文艺创作、文艺生产和再生产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成为彰显当代性的一个表征。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文艺创作要拥抱时代,向着时代的伟大实践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才能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大众文化消费的自主选择直接关乎文艺的社会影响力,口碑与票房(码洋等)的统一成为评判新时代文艺成功与否的参照系之一。所谓文艺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效益已经不能脱离市场消费的人民评价,文化力量的焕发、社会效益的增强与文艺作品的经济效益并不矛盾,在健全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呈现正相关,文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作用的发挥往往融于大众自主的文化消费实践。这是我们进一步落实大众文化权益的一个方向和着力点之一,也是在全社会践行大美育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之一。文艺创作、文艺评论甚至文艺学美学研究都不能在小圈子里自娱自乐,而是要面向广阔的经济社会生活,回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把时代精神注入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中。同样,文艺学美学要倾听时代声音,面向鲜活的艺术实践和大众审美经验,才能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文艺理论学术体系。

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更加成熟完备。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继续强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大论断,提出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要求。[13]文艺创作、文艺评论和文艺研究怎能自外于社会实践?在新发展阶段,如何正确把握文艺与市场的关系显得更加紧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诉诸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轴心同构原则,文化建设不能长期滞后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国家文化治理能力的提高和迈向文化善治的要求,特别是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为了形成与发展出与政治、经济相匹配的文化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筑牢精神思想基础。可以说,文艺发展已被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历史大趋势中,文艺创作讲好新时代的故事,文艺评论增强时代意识和历史新方位意识,都离不开对文艺和经济关系的把握,尤其要正确领会文艺发展的市场要素,着力强化文艺批评的社会性维度,使新时代文艺的力量充分焕发出来。

在新历史语境下,面对复杂、个性化的市场需求,面对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文艺新业态不断产生,特别是网络数字化的大数据处理与人工智能、管理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在这一基础上文艺境遇的变化,使文艺与市场的关系及其内在规律、价值取向、标准、导向等愈加扑朔迷离,使很多问题处于相对模糊和说不清、理还乱的状态,亟需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层面提升,进行系统化研究与理论创新。也就是说,通过建立文艺市场批评机制,推动文艺市场沿着正确的方向,既规范又充满创造活力地发展。当前,相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文艺创作、文艺批评对市场要素和产业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体系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甚至存在某些误读和偏见,以至于在文艺发展中时常发生一些扭曲市场、伪市场的事件,致使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找不准靶子,在意识形态的管理上未做到守土有责,缺失阵地意识。随着消费人群代际的变化,传统的意识形态阵地已经转移到了市场和网络空间。人在哪,引领社会风尚的批评工作就要到哪里。文艺评论工作的有效性亟需树立正确的与时俱进的健全的创作观、批评观和文艺市场观。诚然,“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14]同时,一个确定无疑的事实是,文艺和审美文化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市场要素和产业视野,甚至说在某种程度上理解文艺发展的市场要素,有没有文化产业发展的体系性视野,直接关乎新时代文艺发展的广度、高度和气象。

三、在强化文艺批评的社会性维度中加强文艺与社会现实的关联

在实践中,文艺与市场不是一般商品通常的直接对应性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曲折性关联,这使得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性凸显。什么是文艺评论?所谓文艺评论就是对作家作品及其文艺现象、文艺思潮的一种批评实践,及其立足于专业水准上的价值判断,其核心是批评精神和价值判断。因此,真正的文艺评论要的是批评,是批评家主体意识的张扬和基于专业分析文本阐释基础上的价值判断。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正式发布,其中第15条提出: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并特别指出:实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评论建设工程,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编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材,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贯穿到课堂教学和文艺评论实践各环节。2021年8月,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坚持正确方向导向,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评论建设,注重文艺评论的社会效果,弘扬真善美、批驳假恶丑,褒优贬劣、激浊扬清,不为低俗庸俗媚俗作品和泛娱乐化等推波助澜。《意见》提出,在文艺评论中要“把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市场认可统一起来,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不唯流量是从,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文艺批评的社会性维度及其对文艺公共性的诉求立足于市场的支撑,是文艺公共空间敞开的重要促进力量,也是文艺评论发挥价值导向作用的场域。就文艺发展而言,文艺创作不能不回应市场需求,但这种回应不是俯身去迎合市场和大众趣味,而是在文化场域的多种价值竞争中以高尚的价值追求赢得大众认同。文艺评论对市场要素的关注,促使文艺批评不断强化社会性(公共性)意识,使其对社会风尚的引领不会沦为空谈与套话。当下,市场是文艺发展的时代语境,是文艺生成的一个重要维度,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是实现教化功能的基础,可以说占领市场和占领阵地是一致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统一的。正如艺术创作实现“双效统一”需要增强精品意识,文艺评论同样要在提升品质、彰显公共性中发挥引领社会风尚的功能。一个时期以来,文娱领域流量至上、“饭圈”乱象、违法失德等现象不时出镜,“小鲜肉”“脂粉气”“耽美”等畸形审美趣味一度泛滥,甚至某零食品牌的广告照片和时尚模特妆容的审美观还在引发争议中一度成为社会热点现象。对于畸形审美乱象,最有效的纠偏是在文化公共场域中开展论辩批评,在多种价值观交锋和众声喧嚣中使健康自信的审美观赢得人心。表面上看,畸形审美乱象是一些文娱行业从业人员缺失文化自觉、丧失审美自信,在流量面前迷失自我,归根结底是缺乏健康审美观和文明价值追求,骨子里是文化价值观的模糊和文化认同的迷茫。

正确把握文艺与市场的张力关系,需要在强化文艺批评社会性维度对文艺公共性的诉求加以引导。当下,文艺发展越发不能脱离市场运作和产业视野,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而连接了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同时,人民大众的文化权益保障也更多地依赖文化产业在市场上的有效供给。相应地,需要强化文艺评论工作的社会性,深刻理解新时代文艺批评应有的公共性特征,使其在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增强文化获得感中发挥价值共享的功能,从而实现对文艺市场导向的某种纠偏和规范。文化市场作为大众参与建构的产物,与社会公共领域的发育和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从中反映出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正是经由文艺公共性———这个中介性环节,进一步强化了文艺批评的社会性维度。文化市场作为一种选择机制是由大众需求建构的,在这里交换的是思想精神、文学艺术、学术研究成果、娱乐体验等等产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市场已成为文化发展的主要场域和思想的交锋地。有学者指出:“一切主流的属于思想和文化的东西,在面对非主流的思想和文化的东西的时候,只有在这样一个领域里才能获得和拥有生命与价值。”[15]通常,文化市场能够直接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的交换与传播状况,体现出某种最直接的文化生产力水平,从而表征着文学艺术的繁荣程度。

文艺的公共性品格与公共空间建构的现实基础是市场。究其词源学而言,公共性概念源自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阐发,作为一个在历史中被建构的概念,其生成于18世纪的西欧资本主义社会,文艺公共领域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前身和雏形,有其明显的政治沟通协商功能,在培育资产阶级大众的主体性、批判意识和理性论辩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文艺介入现实社会的一种方式。文艺公共性的敞开,既要尊重文艺实践(创作、传播、评论)的独立自主性,也离不开文艺批评的引导。文艺公共性建构的内核是交往理性在文艺场域的显现,是文艺多声部或多种价值交锋的话语博弈,从而使得文艺作品有着丰富的能指的交织,其敞开性影响或决定着文艺作品的思想高度(可凝练为哲思境界)及其经典化实现程度,从中自然地彰显出作家艺术家的家国情怀和思想倾向性,呈现出一种艺术化表达的公共关怀。经由文艺公共领域的敞开把个人与国家和社会关联起来,在文艺批评的论辩中成为大众建构身份认同、结成文化共同体的一种方式和路径。公共性的敞开既强化了文艺的独立自主性,又彰显了文艺介入现实的政治情怀。因此,以文艺批评的社会性指向文艺的公共性,强化了文艺与社会现实的关联,在尊重其独立性基础上强调文艺的价值弘扬或批判功能,它不是文艺的政治化,而是文艺社会功能的发挥。相反,任何遮蔽或吞没艺术独立自主性的文艺政治化,没有多元化差异性的能指丰富性和多种声音场域的交锋,而执著于单一所指的灌输是谈不上有文艺公共性的,充其量是只有政治而没有文艺。对多种声音的包容和交往理性的尊重,经由文艺评论对主流价值观的诉求,是文艺批评社会性维度的一种凸显。在文艺批评实践中,这也是对作家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能力高低的一种评判,它诉诸于文艺表达追求多样化、公共空间的建构与思想价值共识的诉求。“当公共世界只能从一个方面被看见,只能从一个视点呈现出来时,它的末日也就到来了。”[16]阿伦特的这种判断对理解文艺的公共性以及强化文艺批评的社会性维度,是一种警示和启发。

强化文艺批评的社会性维度,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市场、消费固然是作品之世界性敞开的维度之一,但因着文艺对(精神自由)灵魂的价值祈向,文艺评论绝不能沦为一种消费行为更不能堕落为“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培根铸魂的使命担当,要求文艺批评在实践中要自觉增强审美趣味引领和价值判断意识。实践表明,缺乏独立的价值判断,一味迎合市场和消费者的评论是缺乏批评精神的肤浅的应声虫,是文艺评论公共性能力的丧失,只能导致批评丧失本有的文化自觉。可见,文艺评论是一种有别于单纯消费的价值判断,一种审美的艺术的判断。就此而言,文艺评论是有门槛的,它需要一种文化眼光和审美判断力,更要有着对形而上至善价值的祈向。因此,文艺评论要在批评实践中强化批评的社会性、公共性,强化评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这对新时代文艺批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强化文艺评论工作者的一种身份意识和文化使命担当!

公共性是文艺存在的属性之一,也是文艺发挥社会功能的现实前提,以艺术的表达方式与社会生活建立某种相关性,从而发挥引领社会风尚的功能。市场是建构文艺批评的社会性维度的重要力量,社会性维度关乎文艺的公共性与文化公共空间的敞开。文艺评论要的是批评,不能迎合流行的世俗趣味和市场制造的庸俗品味,而是在剖析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中,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聚拢,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社会性维度关联文艺公共空间的敞开,其中价值观导向至关重要。文艺批评作为艺术创作的一面“镜子”,“要自觉抵制不分是非、颠倒黑白的错误倾向,自觉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自觉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17]作为开展文艺自由竞争的重要方式,文艺评论的要义在于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是形成健康良好文艺生态的积极力量。也就是说,新时代文艺评论要在增强社会性意识中,使文艺创作和评论工作不能迷失于资本独舞和技术狂欢,从而在紧紧抓住时代中引领市场导向。对此,《意见》明确提出了引导舆论、市场和大众的要求。无可置喙,在新时代语境下,强调文艺批评的社会性旨在彰显其公共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作品和评论都是一种社会性存在,公共性是文化的特有属性,关乎社会风气和价值导向。当下,作为艺术公共性体现的现实基础是文化市场,因而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需要妥善把握文艺与市场的张力关系。可以说,市场已成为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不能忽视的一个要素,随着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艺在其中所处的基础性与核心地位越发重要。

何为市场?市场是一种自主性力量,是实现人们自主消费选择的现实基础。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构建统一开放、高效规范、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完善文化企业坚持正确导向履行社会责任制度。落实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破除文化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健全文化要素市场运行机制,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合理流动。究其实质,市场是文化资源“分散化”的配置方式,历史和实践经验表明,市场这种分散化的资源配置方式有利于解放文化生产力,有利于推动文化艺术的繁荣。其实质是艺术的文化自主表达权——文化市场的特殊性,即高度复杂性、高度不确定性、高度分工和专业化、监管规制的弹性化等影响所致。市场机制是指市场各主要因素,即市场供求、价格、竞争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文化市场作为大众参与建构的产物,与公共领域的发育和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从中反映出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文化市场作为一种选择机制是大众需求建构的,主要服务于人的精神文化心理满足,是对价值观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其中充斥着思想价值的交锋,愈加需要文艺批评的规制引导。面对各种价值观交锋的场域,作家艺术家要珍惜自己的社会形象,“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不当市场的奴隶,敢于向炫富竞奢的浮夸说‘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18]一个健全的市场固然有着自主的净化追求,但资本逐利的本能无疑会滋生鱼龙混杂、沉渣泛起的某些乱象,从市场视角强化文艺批评的社会性维度,就是引导文艺创作把美的价值注入美的艺术中,表现新时代广阔生活中那些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气质,铸就新时代的艺术经典。作为对市场逐利的低级趣味的纠偏、大众文化消费中不自觉的畸形审美,以及缺乏文化自信和历史深度的被制造出来的“审美品味”,文艺批评要敢于发声亮剑。“倡导健康文化风尚,摒弃畸形审美倾向,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19]一定意义上,对文艺发展市场要素的重视,就是对人民大众市场自主选择权益的尊重,这也是文艺作品公共性的社会基础,直接关乎文艺作品公共空间的敞开。关注文艺发展的市场要素,强化文艺批评的社会性维度,其核心要义是把握文艺与市场的张力关系。既发挥市场对文艺发展的促进和影响力的拓展,又警醒文艺不能沦为市场的奴隶,纠偏文艺市场的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作为一种现代精神的体现,成熟的文化市场,既体现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自觉,也体现了对“盲目生产”的包容。文艺“非生产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市场保持一定距离的合理性,这种“盲目”在文艺创作上有时候反倒是一种真正的原创。它依托市场但不是迎合市场,在精神价值的自主表达上往往因高于大众的文化消费层次,而显现出某种为了自主精神追求的“市场盲目性”,因脱离大众性趣味而有着“曲高和寡”之感,却有可能触及精神高地甚至迈向“艺术高峰”。但是,这种对精神价值自主表达的追求,在价值取向上并不背离现代市场逻辑。也就是说,在健全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中,理性的大众选择不排斥某种精神价值的自主表达,有时这恰是文艺生产出于“审美的追求”却能够获得市场“大众的认同”的缘由,从而体现出文化市场的特殊性面相。归根结底,培育良好的文艺生态离不开健康的文艺批评导向,强化文艺批评的社会性维度,旨在为文艺发展中市场要素的僭越提供一种限度,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文艺公共性的敞开。文艺批评对市场乱象的纠偏,需要树立正确对待市场的态度,重视市场要素不可走向泛市场化,甚至走上文艺产业化的歧路。也就是说,无论是创作还是批评,我们都要在思想观念上明白,“低格调的搞笑,无底线的放纵,博眼球的娱乐,不知止的欲望,对文艺有百害而无一利!”[20]总体上看,关注文艺发展中的市场要素,强化文艺批评的社会性维度,旨在通过文艺评论工作,使文艺和社会现实发生关联,在指向文艺公共性的敞开中,经由文化场域多种力量和价值观的交锋,使社会主流价值观赢得大众的自觉认同,从而发挥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从学理上讲,把握文艺与市场的张力关系,既离不开形而上的美学批判视野和科学的评价尺度;也要深刻意识到文艺与市场之间是一种双向促进关系。从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和迈向艺术高峰的视角看,市场灵验机制和艺术创新与公共性建构是一种双向奔赴,有利于在一种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良性运作中建立良好的文艺生态。

注释:

[1][1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45页,29页。

[2][3][4][6][7][8][9][1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9页,29页,30页,9页,12页,20—21页,20页,20页。

[5]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10][17][18]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9页,18页,19页。

[11][14][19][20]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5页,15页,10页,15页。

[15]胡惠林:《作为公共领域的文化市场》,《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8期。

[16]【美】阿伦特:《人的境遇》,参见汪晖等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88—89页。

猜你喜欢
公共性文艺文化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1942,文艺之春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年味里的“虎文化”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谁远谁近?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文艺范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