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同源

2023-09-01 05:24杨欣苑陈克义
书画世界 2023年7期
关键词:郑板桥同源书画

杨欣苑 陈克义

关键词:书画同源;宋元美学

一、“书画同源”的相关论述

自古以来,图形一直处于文字之前。在殷商时期,甲骨文化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字符号的诞生,它们的出现使得“河图洛书”成了书画起源的重要参考。在“书画同源”的解读上,汉代孔安图、刘歆等学者的观点极具代表性,他们的分析更加深刻地反映了“书画同源”这一理念。之后,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1]“书画同源”的概念得以确认并成为具有影响力的观点应该是在宋元。赵孟在题画诗中写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2]他认为绘画应以“写”代“描”,作画时要以书法用笔,将“书画同源”的思想融入自己的绘画作品中。

二、书与画在审美创造中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书”与“画”的关系,至今都是文人雅士关注的题材。书画源远流长,善画者即善书。两者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通性,如笔法上的精细勾勒,整体设计上的留白,以及细节处的巧妙处理。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图1)整幅画中只有枯木和竹石两种主要元素,因此要想体现画面的意境,就必须在用笔上下功夫。画中石头具有披麻皴的风格,笔触生机灵动,强调写意,注重虚实对比。书法中的枯笔技巧也是一种常见的手段,通过使用极浓的墨色、充满飞白的笔触创造出浓郁的视觉效果,这种技巧在许多草书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而“书画同源”的审美意义正在于将书法和绘画紧密结合在一起。书法是一种以线条为基础的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对线条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书法家们通过运用书法用笔和绘画手法作书来追求艺术境界。书法和绘画在审美标准上都强调韵律。以王羲之和吴道子的书法和画作为例,两者在美学形态上极为相似,都强调酣畅淋漓的一面,这也是他们二人被誉为“书圣”“画圣”的原因。元代倪瓒善画竹,艺术上标榜“自娱”,强调绘画应该以意象为基础,以诗歌为灵感,以书法为表现手段。郑板桥终其一生致力于探索“书画同源”的艺术理念,并将其付诸实践。与前人不同的是,郑板桥从“形态意趣”中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并以此拓展了“书画同源”的理论。郑板桥的画作中,书法题款错综复杂,就像“乱石”一样,他也曾經说过“以字作石,补其缺耳”。他将兰竹的画法融入了书法,在许多作品的书法题款中可以看见与兰叶画法极为相似的笔画。他在画兰竹时,运用草书中的竖长撇法,表现出了精湛的技艺,达到了挥洒自如的艺术效果。以上都是郑板桥从形态上实践“书画同源”的例证。另外,郑板桥还从意趣的角度阐述了书画的共性,他曾在画上题道:“山谷写字如画竹,东坡画竹如写字。不比寻常翰墨间,萧疏各有凌云意。”[3]

三、“书画同源”之“源”在何处

书法和绘画的关系也是宋元书画美学中引人关注的一个问题。明初书画家王绂在《书画传习录》中指出,书法艺术与绘画艺术有着本质的不同,与绘画艺术相比,书法更多地体现艺术家的主观“写意”倾向,表现在笔画的曲直、轻重、枯润等形式上,更加直接地反映出艺术家的心灵世界。因此,通过将书法与绘画有机地结合,我们可以为绘画艺术注入更多的个人特质,使绘画作品在“写意”的基础上变得更具有魅力,从而不断地向前拓展,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这种倾向不仅表现在当时艺术实践的有意追求中,还表现在时人对宋元书画美学的自觉认识中。在宋元书画美学中,所谓“书画同源”的“源”,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书画同“起”源

“书画同源”是一个深刻影响着中国艺术史的重要理论概念,它强调了“源”字的重要性。早期的“起源之上”把“源”字定义为书法和绘画的根源,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视角来探索艺术的本质。尽管当时的观点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毫无疑问,它是正确的。周代是文字起源研究的重要时期。商周时期,甲骨文和金文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字的重要部分,留存下了许多图画文字,这些文字不仅拥有丰富的象形、指事功能,还有广泛的表现范围。随着古人对自然界探索的深入,图样化的符号逐渐演变成形式化的文字,其抽象的数字、方位等概念也随之呈现出来,并且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具有东方韵味的书法艺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认知视角。文字的形成和演变反映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观察、思考,以及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对艺术的理解和创造力的增强。因而,人们对线条的表现力也逐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标志着传统的图案化形象符号正在被以线条为基础的文字所取代。同时,中国传统绘画中使用毛笔的技巧不断演进,最终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它以其精细的线条勾勒出的图案,为中国文化增添了浓郁的历史气息。可以说,书法与绘画源远流长,共同构建出了中国文化的精髓。《秀石疏林图》(图2)是赵孟“书画同源”最具典型性的一幅作品,书法的笔墨技巧已经发展到了全面成熟阶段。几乎每一个线条、每一个点都蕴含着书法的精髓,“飞白”描绘出石头,“籀笔”描绘出树木,“八法”描绘出竹子,浓淡、干湿、方圆、使转、快慢、疾驰,这些细节都展示出画家的文学、书法修养,以及“写意”抒发心绪的豪迈气概。

(二)书画同“心”源

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道:“本自心源,乃成形迹,迹与心合,是之谓印。……矧乎书画,发之于情思,契之于绡楮,则非印而何?……书画岂逃乎气韵高卑?夫画犹书也。”[4]米芾之子米友仁曰:“子云以字为心画,非穷理者,其语不能至是。”也就是讲,书与画都可以展现人们的内心世界,具有表达心意、传达主观审美认知的能力,而这种同“心”源概念的指出,使得书与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统一。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字和图像已经不再只是用来记录信息的工具,它们已经成为人类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渠道。书法和绘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由于作者的情感投入而拥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书与画不再是单一的视觉作品,而是作者生命中的真实写照,成了有“心”之物。“元四家”在艺术上受到赵孟的影响,作品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艺术上标榜“写胸中逸气”和“自娱”,不受大众审美的束缚,多有悲伤、孤独之情的抒发,体现了对时代动乱的无可奈何。吴镇善画竹,他通过笔触表现竹子顽强的品质,并在细节处呈现出竹子的生动之美,常常有感而发,将自身的情感与画中之竹紧密结合,形成完美的整体。郑板桥的书法和画作都展现了他的人格特质,其书法《难得糊涂》是他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融入其中的杰作。书如其人,画亦如是,书法和绘画艺术因其创作者的品性而具有不同风格和特点。因此,“书画同源”,源自人心。

结语

“书画同源”阐述的是“书”与“画”的关系,二者在文字表达、艺术风格和审美感受上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本质的差异。通过对“书画同源”的深入探究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书”与“画”在审美创造上存在相互影响和融合的关系。虽然从历史的视角来看,二者之间在目的上有着根本性的差异,但在“源”头到“源”流上,“书”与“画”是同“起”源、同“心”源的。我们要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书”与“画”的关系,了解二者的起源、演变历史,结合书画的独特性、发展模式、艺术语言等,在创作实践中探索书画融合的新路。

参考文献

[1]张彦远. 解读《历代名画记》释文解读插图本[M]. 田村,解读. 合肥:黄山书社,2012:2.

[2]王伯敏. 中国画的构图[M].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57.

[3]冯健. 漫谈郑板桥的诗书画[J]. 书法赏评,2018(03):44-49.

[4]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M]. 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07:3.

约稿、责编:金前文、史春霖

猜你喜欢
郑板桥同源书画
两岸年味连根同源
以同源词看《诗经》的训释三则
“铤”有“直”义的词源学解释——兼说/直/义的同源词族
郑板桥:挣脱“小人儒” 回归“君子儒”
小小书画廓
郑板桥劝学
及时雨
虔诚书画乃同源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