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名山河河流健康评价分析与建议

2023-09-01 06:10周琴刘祝骞陈勇江
四川水利 2023年4期
关键词:雨城区赋分山河

周琴,刘祝骞,陈勇江

(1.四川省雅安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四川雅安,625000;2.雅安市名山区水利局,四川雅安,6251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影响日益加剧,河湖健康问题开始日益显现,河湖成为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损害等突出水问题表现最为集中的区域。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维护河湖健康成为全社会的愿景,也成为新时期治水管水的主要任务[1]。

以《河湖健康评价指南(试行)》和《四川省河流(湖库)健康评价指南》为评价依据,开展名山河河流健康评价工作,建立河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亚准则层和指标层[2]。旨在探究名山河健康现状,精准快速找到存在问题,分析原因,针对河湖健康评价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河湖长制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1 流域概况

名山河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属于青衣江左岸一级支流,古称清溪、小溪、名山水、蒙水。名山河源位于雅安市雨城区碧峰峡镇黄龙村,东经103°01′52.21″,北纬30°05′0.82″,为境内主要河流之一,河口位于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水口村,东经103°09′7.6″,北纬29°55′42.8″,河流长度52.1km,在名山境内长约37.8km,流域面积396km2。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流量枯竭,夏季流量显著增大,洪峰流量达到180m3/s。河流平均比降1.93‰。

名山河流经名山区、雨城区、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涉及范围为12个乡(镇)(其中名山区8个、雨城区2个、经开区2个)。名山河河段内涉及1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徐家沟,堤防35处,滚水坝17处,水质检测断面8处(其中市控断面3处,区控断面5处),有2个中小河流水文(位)站点,辖区内有2处补水工程,分别为:铜头引水补水工程、玉溪河灌区补水工程。

2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1)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不足,水资源匮乏。名山区境内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5.9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为1678.5m3,较雅安市9611.1m3少7932.6m3,是典型的水资源贫乏区。受季节性和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较大,年降水集中在6-9月洪水季节,大部分水源经溪河流失,水资源利用率低,年可利用水资源1.0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14.8%。

(2)流域污染整治点位多,任务重,难度大。名山河流域涉及范围为12个乡(镇),上下游协调工作不易开展,未确立区域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区域环境容量不明。

(3)部分河段水质类别不达标,存在水质污染。水质类别上游段在Ⅰ~Ⅲ类之间,中下游段在Ⅲ~Ⅴ类,甚至劣Ⅴ类,水质污染较严重,水质主要为“磷”污染物超标严重,主要来源为名山河流域内畜禽养殖污染、粪污污染、农药污染、化肥过度施用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工业含“磷”废水污染等。

(4)支流水质监测站点不足。名山河水质监测断面基本位于名山河干流,支流监测站点极少,名山区地势平坦,沿岸居民多以散居为主,乡镇企业和集中居民点的排污,农村茶产业农户过量施肥等污染源,使得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已有的水源分类废水评价结果表明,降雨将农业面源污染带入的污染负荷最大,其中90%以上的氨氮、总磷主要来自农业径流。

3 河流健康评价指标

3.1 名山河评价河段划分

根据河流水文特征、河床及河滨带形态、水质状况、水生生物特征及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同时以河长管辖段作为依据[2],沿河流纵向将名山河分为5段。其中:评价河段1从雨城区碧峰峡镇黄龙村至蒙顶山镇官田村为评价单元,评价河段2从蒙顶山镇官田村至蒙阳街道名山河大桥为评价单元,评价河段3从蒙阳街道名山河大桥至永兴镇双墙村作为评价单元,评价河段4从永兴镇双墙村至前进镇双龙村作为评价单元,评价河段5从前进镇双龙村至雨城区水口村作为评价单元。评价河段分段示意见图1。

图1 评价河段分段示意

3.2 名山河评价体系

根据《河湖健康评价指南(试行)》要求,将评价河段1、4、5按照自然河流进行评价,将评价河段2、3按照功能性河流进行评价。具体评价体系见表1、表2。

表1 名山河评价河段1、4、5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

表2 名山河评价河段2、3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

4 评价结果与分析

4.1 评价结果

当河流分为多个评价河段时,以各河段长度为权重按照下述公式进行河流健康赋分计算[3]:

式中,RHI为河湖健康综合赋分;RHIi为第i评价河段健康综合赋分;Wi为第i个评价河段的长度(km);Rs为评价河段数量(个)。

名山河分为5个评价河段,全长52.1km。评价河段1得分为76.4分,河长5.8km;评价河段2得分为73.7分,河长13.0km;评价河段3得分65.7分,河长17.9km;评价河段4得分为71.5分,河长6.9km;评价河段5得分为68.3分,河长8.5km。按照上述公式得到名山河综合得分70.0分。详见图2名山河评价河流健康准则层赋分和图3健康指标赋分。

图2 名山河评价河流健康准则层赋分

图3 名山河评价河流健康指标赋分

名山河健康评价得分70.0分,总目标层为亚健康。其中名山河评价河段1得分为76.4分,评价结论为健康;评价河段2得分为73.7分,评价结论为亚健康;评价河段3得分65.7分,但由于水质类别比例不达标,水质优劣程度一票否决,评分为不健康;评价河段4得分为71.5分,评价结论为亚健康;评价河段5得分为68.3分,评价结论为亚健康。

4.2 存在问题

4.2.1 物理结构方面

名山河部分河段河岸冲刷较严重,存在水土流失现象;河岸带植被覆盖率较高,河岸为岩土结构,整体稳定性较高,极少无堤防河段河岸存在河岸冲刷、土石乱堆现象;违规开发利用水域岸线程度低,河道内仅有部分景观滚水坝,对河流连通性有一定影响。

4.2.2 水质方面

名山河河流整体状态表现为不健康,主要在水质类别比例上不达标。由于名山河两岸居民居住较为集中,有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等,导致名山河水质类别处于Ⅱ~劣Ⅴ之间,水质较差,通过现场踏勘调查和收集资料分析,名山河流域污水主要来源为农业面源污染,其次为居民生活污染、工企业污染。

根据水质监测结果显示,评价河段2、3、4、5总体表现为在2021年第1、2季度水质类别较差,总磷超标与春耕时节基本吻合。名山河除了评价河段1总磷含量低,监测结果都在Ⅱ类限值以内,其他河段都存在有污染的情况。整体在2021年第3季度前超标倍数大,从2021年第3季度开始有明显好转,与2021年7月雨污分流工程、铜头引水工程等工程措施的正式投入运行有关,从监测数据上来看,水质类别得到了明显改善。2021年第3、4季度、2022年第2季度主要为评价河段3总磷超标,评价河段4、评价河段5虽未超标,但超标压力巨大,有望进一步改善。

4.2.3 生物方面

河道鱼类种数保有度较低,本次调查鱼类种数明显少于历史调查鱼类种数。

4.2.4 河湖管理与社会服务功能方面

公众对河湖环境、水质水量、涉水景观、舒适性及美学价值等方面满意度较高,已经取得取水许可的用水户6个,但仅有2家在取水,其余4家处于关停状态,因此供水能够保证,名山河上目前在建防洪工程符合开发利用规划要求,由于名山河仍有两处待建堤防,其达标率不高。

5 保护对策建议

建议流域加强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流域内水质变化情况,合理配置水资源,采取相应措施逐步改善水质情况,加强外调水和再生水的利用。由于名山河涉及行政区划较多,为深入推动河长制工作,建议:

一是不断形成合力,加强名山区、经开区和雨城区上下游之间的河长协调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名山河上下游流域内治水护水、日常管护等工作协商研讨,建立问题共商协调机制;

二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强化河道巡查,取长补短,重视上下游的水环境和水质状况及时互通,加强涉及影响和破坏流域水环境质量问题的重要信息互通共享;

三是加强河流堤防建设,建成完整的、高标准的堤防工程体系,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河堤,及时排查,发现隐患点及时加固,及时疏浚河道,整治河岸,避免因水域岸线问题对两岸及下游居民生产生活造成安全隐患;

四是现状调查到的鱼类与历史调查的鱼类相比,种类有所减少,鱼类保有程度较低,根据长江保护法,实施十年禁渔,保持生物多样性;

五是强化河道日常巡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名山河上下游群众提高珍惜水资源、保护河湖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人人参与、全民共治的良好氛围。努力实现上下游“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的河湖面貌。

猜你喜欢
雨城区赋分山河
雨城区:全周期管理提升问题线索处置质效
誓把山河重安排
万里山河
上里中学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
山河壮举
农业科研系列晋职初审程序电子化方案设计
——业绩赋分
直下看山河
教育厅长因决策失误被责令辞职
浅析浙江新高考制度下的等级赋分制
出新不足,守正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