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在泪里漂流
——读贾平凹长篇小说《带灯》

2023-09-02 02:49南庄子
娘子关 2023年1期
关键词:虱子镇政府贾平凹

◇南庄子

也许是自己曾经从事过信访工作的缘故,便饶有兴趣地借来著名作家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带灯》苦读下去。何为苦读《带灯》这本小说,并不好读,里面并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情节,全都是一个乡镇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琐碎,说白了就是一个乡镇信访维稳工作的琐碎。琐碎的信访维稳工作,让人心烦,又让人同情。既同情上访闹情绪的农民,又同情接待处理上访事件的乡镇干部。怎样使二者合二为一,相互理解,融为一体,确实是目前社会存在的一大难题,长篇小说《带灯》并没有给予明确的回答。

《带灯》的书写体例,也就是篇章、段落的书写,如同信访维稳工作一样琐碎,一个标题下面一段叙述,跳跃性很强,相互之间没有文字、故事和逻辑关联,只有一个方向感。这也许是作者一次刻意的探索;也许是受叙述故事的局限,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书写态度;或者是受信访维稳工作的影响,而形神一致的选择结果。书写体例上的琐碎,更加增添和渲染了信访维稳工作的琐碎,让读者感受到从事这项工作的主人公们的工作碎、情绪碎,甚至是心碎。

《带灯》主要以三个线索,逐步推进,递进演绎,贯穿全篇。第一线索,也是小说的主体线索:以小说主人公——乡镇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带灯,接待乡村所有鸡毛蒜皮纠纷而促致的上访事件为推进,叙述解决处理事件的矛盾和难度。主人公们,既想解决,但因权力和财力有限而不能解决;既想解决,但因害怕引发连锁反应,而不敢解决;既想解决,但害怕因解决激励了上访人的欲望,欲壑难填,而不敢解决。再说,各级政府解决矛盾和问题是靠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来解决,而不是靠满足个体欲望来解决,满足个体欲望的解决,后果不堪设想,彻底打破了社会公理、公正和公平,后患无穷。因此,主人公带灯常常在困惑、痛苦和逃避中工作和生活。第二线索,也是小说的辅助线索:以小说主人公带灯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找不到心灵的慰藉,只好在虚拟的精神世界里放纵自己的内心,给远方的乡人元天亮不断写信,向他诉说自己混浊的情感和明净的心灵。第三线索,也就是小说中隐喻的一个线索:虱子变了种,黑虱子与白虱子交配,生出了生命力十分顽强的灰虱子。灰虱子,越灭越多。不过虱子多了不痒、虱子多了不咬。习惯了,虱子也是一种生活乐趣。三个线索相辅相成,相互穿插,相互推波助澜,把人生、社会和喻理推向极致。

《带灯》在人物塑造上是很成功的。特别是对主人公带灯的塑造,非常成功。带灯原名叫萤,萤火虫的“萤”。萤火虫,生命虽然很微弱,但是在混浊的夜晚,自带一盏明灯,照亮不了什么,只能够照亮自己,只是光明的象征。我想这就是作者给带灯生命价值的定位。带灯一出场,就以她年轻漂亮,超然脱俗,成为樱镇政府院内的一道风景。带灯穿高跟鞋,只要“每个清晨高跟鞋的噔噔声一响,大院所有房间的窗帘就拉开一个角,有眼睛往院子里看。”“以前大家刷牙都在房间里,现在却站在门口台阶上刷……”带灯不愿听是非,喝酒、打牌,她都不去,没事就在她的房间里读书。“大家就说她还没脱学生皮,后来又议论她是小资产阶级情调,不该来镇政府工作”。带灯爱整洁干净,面对樱镇人人身上都有变种的虱子的情况,就建议镇党委灭虱子,文件发下去就泥牛入海,再没有了消息。带灯得出经验:“既然改变不了那不能接受的,乃就接受那不能改变的。”此后,“她再没有过任何建议,镇政府分配她干什么,她就去干什么,尽力干好。”随着镇政府工作的转移,成立了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新镇长让带灯当上了办公室主任。从此,带灯陷入了农民因鸡毛蒜皮之争,不断上访升级的事件之中。上访事件无所不及,涉及办工厂环保、道路修建补偿、宅基地侵权、土地承包、弟兄打架、村里账务不清、村干部贪腐等等,常常搞得带灯头很大,常常夹在领导不愿解决和群众强烈要求解决的夹缝里,找不到“两全其美”的解决途径和办法。她困惑的时候,先是学会了抽烟,而且抽上了瘾。她认为:“人的神是常常就离开了身子外出的,吃纸烟才能把神收回来。”后来,精神世界更加空虚,就偷偷给心中敬佩的一个男人写信,诉说心中的希冀和苦衷。这个男人叫元天亮,他是樱镇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已当上了省政府副秘书长,是樱镇的一张名片。由于带灯诚恳为老百姓办事,信访维稳工作做得还是蛮有成效的,深受广大群众认可。但是,好景不长,一件恶性殴打事件发生,致人伤亡。本应该处理镇长,但是丢车保帅,给带灯行政降两级处分,并撤销综治办主任职务。有一天晚上,带灯没有回镇政府,在广仁堂支了大通铺,从此身上生了虱子,无论怎样用滚水烫,用药粉硫黄皂,即便换上新衣服,几天之后就都会发现有虱子。后来也就习惯了,也不觉得恶心和发痒。带灯终于笑了,说:有虱子总比有病好。再后来,带灯还真有病了,患上了夜游症,是抑郁症的一种。有一傍晚,带灯用双手捉住一只萤火虫,一展手放了,一盏小小的灯忽高忽下地飞,往高空去了,光亮越来越小,像一颗遥远的微弱的星。这正是对带灯的人生写照。带灯的人生转折和变化,足以说明从事信访维稳工作的艰难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沉重。此外,竹子这个人物也写得栩栩如生,她是镇综合治理办公室干事,是带灯的工作帮手。读完全篇,结合现实,掩卷而思。带灯、竹子她俩,只不过是全国无数信访维稳工作者们的一两个代表和缩影,她们工作的艰难和困惑,正是大家工作的艰难和困惑,何时能够走出,不得而知。带灯、竹子们认为:自己的命运就是佛桌前的红烛,火焰向上,泪流向下,让自己在泪里漂流。

《带灯》的写作风格,不同于以往《废都》《浮躁》《高老庄》《秦腔》等作品的写作风格。作家贾平凹一贯是讲故事的能手,以其脍炙人口的故事和情节而著名。但是,长篇小说《带灯》是一次全新的写法,是以散文的笔法进行书写的,故事已不是立书之本,而里面的哲学性思考和哲理性语言,才是馈赠读者的最佳营养。

我认为,读一本书,不需要收获多少,只要明白一两个道理,变得聪明了一点,或者记住一句哲理性名言,终生受用,这本书就没有白读,这本书就没有浪费您的时间,这本书就发挥出了她足够的价值,这本书就是您人生路上的一座指航灯塔。朋友们!用心用时读点好书吧!好书是人类的益友。

猜你喜欢
虱子镇政府贾平凹
落叶
捉鱼摸鳖的人
人虱大战
陈尚富诗歌欣赏
婉拒拾荒者“倾家荡产”式捐赠
虱子惊魂记
西安这座城
镇政府:拖欠赔偿失诚信
梳子与篦子
月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