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芜湖市如何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2023-09-03 15:34刘静菁
中国市场 2023年24期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公共服务

刘静菁

摘 要:芜湖市自加入长三角后经济逐步快速发展。文章通过对芜湖市经济发展的态势进行探析,针对其在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的问题,利用描述性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发现芜湖市在融入过程中产业同质化、人才缺乏、区域协调性不足等问题,并在挖掘城市本身地理位置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生态环境优势的前提条件下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意见:协调一致的顶层设计、提高创新能力、公共服务的发展等方面。在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态势下,芜湖市唯有真正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才能实现城市的稳定、快速、协调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同质化;长三角一体化;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F127.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3)24-0000-00

1 引言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 开放程度 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是“一带一路”和 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1]长江三角洲地区从1982年国家设立“上海经济区”作为雏形,到如今发展为41个城市相互联动,互相促进的超大城市群,其在人才培养、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成为了中国东部地区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长三角地区发展以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区域大中小城市为路径层层递进,通过区域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规划对接和项目建设,“形成了多三角、放射状”大交通联动发展格局。[2]其中,区域大城市芜湖市在长三角地区的带动作用下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2 芜湖市的经济发展探析

2.1芜湖市经济发展情况

芜湖市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位于长江下游。自古以来作为重要的港口城市,于2019年10月31日正式加入了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的辐射带动效应非常明显,在之后的三年里,第一有越来越多的项目落户芜湖,第二涌現出京津冀等其他区域企业选择芜湖作为布局长三角的‘桥头堡。同时,长三角的巨大优势给予经济发展的巨大信心,而加大了本地投资者投资力度。内外综合影响下,芜湖市的GDP不断发展,经济不断提升。但在经济发展的背后,我们也可以看出以下问题:(1)在加入长三角之后的两到三年里,经济总量缓慢平稳上升,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其次,芜湖市若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要保证人才的多样性与复合型。而从芜湖市对于2021年市场就业情况来看,高端技术人才同比空岗比率0.67,且有扩大趋势;相比之下,初级技术人才岗位工作同比增加0.11。市场上不同层次人才供需情况的尴尬局面是芜湖市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隐患。

2.3区域协调性不足

区域的协调性是指在产业、政策、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协调性。

就产业上看,芜湖市的三种产业比例在2021年达到4:47:46,第二产业占据重要地位。长三角特色产业金融业(多集中于上海),软件制造业与高新技术密集产业。相比较而言,芜湖市的支柱产业多为多为劳动了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经济产业层次低,难以直接承接中高端产业要素,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方面直接融入困难,作为长三角资源补给与配套产业的方向定位难以很好完成。

就整体的发展战略上看,芜湖市2019年加入长三角后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产业承接、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发展来实现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交流,不断提升经济方面的一体化水平。但芜湖市对一体化在资源、环境、教育与人才上的一体化要求,芜湖市很难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做出与其协调配套的政策。以芜湖市的城乡差距为例,,芜湖市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是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仍有较大差距。总体来说,芜湖市与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发展战略与机制仍有较大差距。

3 芜湖市如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3.1 芜湖市融入长三角的优势

芜湖市长期面临发展较慢,经济总量不高的问题,但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已迅速跃升为安徽省第二大城市并加入长三角发展一体化战略,这与其本身的良好的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坚实的产业基础优势息息相关。

3.1.1地理位置优势

芜湖市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作为水运港口已经有悠久的历史;现如今,芜湖处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两大国家战略交错覆盖范围,是全国“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和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在对外经济交流、城市联系上有独特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周边都市圈的融合与发展。

3.1.2 生态环境优势

近几年来,芜湖市大力推动生态高质量发展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城市污染治理、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城市上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根据城市发展数据可知,芜湖市空气优良率在2021年达到了84.9%,超额完成考核任务;全市10个地表水国控断面,其中9个断面水质均值为Ⅱ类,1个为Ⅲ类,达标率和合格率均为100%。可以说,芜湖市在生态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与绿色转型方面书写了亮丽的名片,并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坚实的基础与良好的保障。

3.1.3 良好的产业基础优势

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供应链,国内外市场广阔,产业基础完善;另外,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等支柱产业正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推进产业技术升级,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总之,芜湖市在长期发展中所积累的产业基础为其推进产业转型与承接长三角部分产业奠定了基础。

3.2 芜湖市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建议

对于芜湖市而言,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必须要利用自身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优势。具体而言,可从顶层设计,人才发展,创新水平,公众服务方面着力,从而达到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目的。

3.2.1 协调一致的顶层设计

芜湖市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有强有力的政策推进与合适的顶层设计支持。这就要求要在两个方面上着力:从长三角整体发展上,国家必须根据总体的战略布局制定长三角发展的具体计划;从芜湖市自身来说,芜湖市必须根据自身的优势条件与区位特色,同时要结合自身产业的承载能力与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设计一套适应整体发展的、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自身优势的发展战略,为芜湖市发展做出良好的指引。在整体与个体相统一,内部与外部相统一的条件下,及时做好内部的产业分工体系,并加强与外部的产业协同体系。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芜湖市可以优化重大与主导产业的布局,实现“错位发展”;另外,深化新兴智能化科技化产业的发展与升级,挖掘城市产业发展的创造潜力。

目前,芜湖市在国家总体战略要求的统领下下争取到三个“国家级”开放政策:国家级对外籍轮开放港口、沿江开放城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迈上快车道;在之后的产业与经济发展中,芜湖市应积极利用政策优势,培育新兴产业并推进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自身的发展能力。

3.2.2 提高创新能力,为城市融入发展的支持

时代发展呼吁创新,创新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亦是进步的源泉。芜湖市若要加快融入长三角,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推进城市的发展水平,就必须进行创新。

芜湖市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必须有大量创新性人才作为支撑。因此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完善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目前,芜湖市仍推进鼓励校企联合办班办学培养人才、试验市校深度合作开启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整合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办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做出了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来,芜湖市应将校企培养,市校培养方式规模化,为人才的数量化上奠定基础;同时,要将应将重点转移到人才的多样性方面,培育复合型人才,推进不同专业、不同领域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而不止于几个重点产业的人才培养,推进人才的多样、全方位建设;另外,芜湖市应提高城市福利与人才奖励制度,不断吸引人才落户。

加强城市的创新水平,要将创新落实到实体经济上。芜湖市首先要顺应国家的要求,抓住时代机遇,顺应数字化建设与科技创新的新浪潮。目前,芜湖已积极投身“东数西算”等国家工程建设,发挥资源优势,推动与社会各行业的共享发展、协同发展,达成共创多赢局面;芜湖市仍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機械、通用航空、微电子等新兴产业投入创新,从而助力城市发展经济,提升现代化水平。现阶段,芜湖市仍应在创新发展的问题上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合作,推进协同发展,聚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同时在过程中找准城市最合适的定位与功能支持,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

3.2.3 将发展落实到生活实处与推进城市公共服务的发展

一个城市发展与否最直观的体现是民众在城市生活的体验感与满足感。相反来说,芜湖市若真正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就必须努力提升公众的城市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公眾服务。

推进城市公众服务,推动居民生活的普惠便利,首先必须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芜湖市目前在交通建设上:谋划安徽省南沿江高铁项目、.继续深化安徽省北沿江高铁项目、谋划芜宣机场联络线、建设芜湖长江隧道;在日常居民生活中:芜湖市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持续改善城市旧貌,促进城市面貌推陈出新;;打造特色街区,释放城区魅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在未来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芜湖市也应该将提升以往城市基础资源的利用率,挖掘城市的新资源,推进城市资源与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为主要目标。在具体发展中可表现为推进医疗、健身、体育优势发展;发展城市的污污染治理,做到“变废为宝”;推进城市的多形态经济发展,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水平,更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城市公众服务,要要城市服务上面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与体验感。目前,芜湖市正推进一系列措施提升居民城市公共服务体验:在就业创业上,芜湖市加强就业的保障措施,积极搭建就业人员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同时参与建设长三角公共创业服务联盟,联合开展创业服务活动,推进打造公共创业服务品牌[4];在医疗服务上,顺应“学科中心化”的必然趋势,打造中心高质量、高效率的‘一站式、规范化的服务;同时积极利用长三角资源,引进沪上优秀的医疗资源与专家服务,大大满足日常居民的医疗需求。未来,芜湖市除了关注医疗质量,也应该关注医疗服务——依托互联网为基础便捷医疗服务,与此同时要针对特殊群体面对具体就医过程中的困难提高人性化帮助。

参考文献:

[1]曾刚,王丰龙.长三角区域城市一体化发展能力评 价及其提升策略[J].改革,2018(12):103-111.

[2]黄芸.长三角一体化视角下的浙江传统文化对外交流[J].文化月刊, 2021(6):3.

[3]《学术前沿》编者. 长三角一体化的未来形态[J]. 学术前沿, 2019(4):2.

[4]金丽赟.从京津冀实践看浙江如何推动长三角人才协同发展[J].政策瞭望, 2019(2):2.

猜你喜欢
长三角一体化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的盛泽思考
关于长三角地区吸引人才聚集的关键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