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挑战与对策

2023-09-03 13:21春林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挑战中国共产党

摘要:快速发展的工业文明带来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破坏着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随着环保意识在全球范围内的觉醒,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到“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但是仍然存在民众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够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不够等问题。需要着力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制度保障、优化经济发展模式,从而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意义;挑战;对策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前提基础。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增进民生福祉。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剖析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新时代新征程更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全面恢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促进经济社会正常发展

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生态环境是基础,也是先决条件。经济发展环境好,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当时我国采取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弱,不合理的开采矿产导致地表塌陷,不科学的农业生成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不合理的污水排放导致河流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制约经济正常发展。经济快速发展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并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治理,从而促进经济正常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所在。此外,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质下降等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好的生态环境更加有利于创建幸福生活。因此,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

(二)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污染情况得到了良好的治理。根据2022年生态环境有关部门报道,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4.6%,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PM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9%。水生态方面,地表水I-III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5.7%,同比上升4.0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为1.1%,同比下降0.8個百分点。以及在2017年塞罕坝林场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中国治沙经验成为世界样板。这些数据及例子证明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能够让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明显,生态环境破坏正在得到良好的根治。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我们生活的环境正在变美。这既保证了这一代人的健康发展,也为子孙后代保留了生态利益。

(三)推动构建新型发展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出以绿色环保为核心的理念,提出了新形势下的新要求”[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构建新型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没有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发展方式将失去生态保障,无法推行。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推动构建新型发展方式具有重大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难题,从而影响预期目标的实现。在众多困扰因素中,民众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够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是其主要问题。

(一)部分民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欠缺

一是部分民众在生活中并没有良好的环保意识。部分民众不会垃圾分类、不会有意识的节约资源、不会自主选择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环保意识比较薄弱。二是部分民众没有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对生态环境破坏行为态度淡漠。据相关调查数据,54%的民众对身边环境污染和公共资源损耗问题会选择沉默不语的态度,只有对健康、财产等造成直接威胁时,他们才会有所行动[ 2 ]。三是部分民众没有长远目光,过分注重眼前的利益。环境保护具有长远的效益,有些生态保护措施对当下并没有多少经济利益或者现实价值。因此部分民众为了眼前的利益往往会忽略环境问题。

(二)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够完善

一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缺乏良好的管理机制,忽视多方位协同治理,缺乏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管理方案。二是没有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宏观调控的作用[ 3 ]。部分地方政府部门没有统一协调管理,缺乏可行性方案,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三是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不够完善,对环境进行毁坏或者污染者的处罚力度不够,缺乏从法律角度宣传个人及企业尤其中小型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

(三)生态环境保护中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生态环境本身不是盈利性巨大的事业,因此社会招标去治理环境污染不是很有市场,缺乏资金的来源。而且生态环境治理过程相当慢长,需要长期的资金支持才能达到目的,有些地方生态环境脆弱,防治力度大,金钱投入也比较大,但是由于经济不发达,无法长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善生态或者保持生态环境的原貌,而影响生态环境的治理速度和治理效果。此外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往往比较封闭落后,各种产业不发达,政府收入来源单一,无法支撑防治环境的重大经济支出。

三、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对创建美好生活大有脾益。因此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社会各方面相互配合,加大对个人及企业的宣传、加强制度保障、优化经济发展模式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一)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人们的一言一行受內在意识的左右。首先,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如社区可以举办环保讲座或者宣传活动来提高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保护环境、不浪费资源的良好习惯。其次,各个层次的学校也可以在学生中开展环保的教育活动,从小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可以亲身体验,开展节约资源的各种宣传讲座和活动。大众的环保意识的提高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而教育和宣传是改变大众的传统观念,形成绿色环保的生活生产方式的关键步骤。最后,企业同样需要进行宣传和教育,中国污染程度严重、破坏力度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大部分是由中小型企业以及有重大污染需要排放的企业不按照环保规则行事而造成的。因此必须要培养企业的环保意识,提高企业的环保责任。

(二)加强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分艰巨且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一方面,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对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律和制度方面的保障。设立相关法律法规,个体和企业依照法律办事,不可肆意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强化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政府管理责任制。政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处理好社会各方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要把政府管理与环境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健全政府责任考核体系,在政绩考核中纳入生态环境治理[ 4 ]。最后,要因地制宜,要对症下药,每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程度不一样,生态破坏的原因不一样。因此要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精准治理。

(三)优化经济发展模式

首先,可以优化经济发展模式,发展金融经济、网络经济及实体经济中对环境影响小的产业,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是经济良性发展的前提,因此,发展对环境损害较小的行业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注重科技对环境的作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可以通过科技手段不污染或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加快经济模式向绿色、节能方向发展[ 5 ]。

四、结语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步骤,生态环境的治理是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的前提。因此,国家、社会、个体都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任何人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发展经济。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和改善生态环境,但由于生态环境本身的复杂性,在长期性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扎实的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22(11):4-28.

[2] 姜爱华,马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问题与实现路径[J].怀化学院学报,2020(3):10-14.

[3] 孙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路径优化[J].现代商贸工业,2019(32):98-99.

[4] 王太明,王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逻辑[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62-169.

[5] 陈真亮,陈瑶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法治实践[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370-376.

(作者简介:春林,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挑战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