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启示

2023-09-03 14:11于丽娜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干部教育延安时期领导干部

于丽娜

〔摘要〕 领导干部讲思政课不仅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指引。早在延安时期,党在相关文件中就明确规定领导干部要上讲台讲思政课,对于指导思政课教学工作、增强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回顾历史,延安时期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呈现出常态化特点,且授课内容强调现实化、授课形式追求多样化、授课语言讲究生动化。实践中,深入学习、全面把握延安时期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显著特点,是落实新时代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重要一环,对于其充分适应“教员”角色、把握授课机制、精设授课内容、拓宽授课渠道、丰富授课话语、练就学习本领等发挥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延安时期;领导干部;干部学校;思政课;干部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3)04-0105-07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并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讲好思政课。2015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领导干部带头讲好思政课作出了专门性、系统性、明确性规定,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21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新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要求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作为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要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建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想政治理论课机制”〔1〕,进一步加强了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宏观指导。纵观党的历史可以发现,领导干部讲思政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早在延安时期,党就进行了轰轰烈烈、影响深远的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这也成为当时干部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笔者认为,全面梳理延安时期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历史资料,深刻总结、全面把握这一时期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和基本表征,能够为新时代领导干部讲思政课提供有益的现实启示。

一、延安时期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价值意蕴

延安时期,我们党先后建立了中央党校、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等多所干部学校。党十分重视干部学校思政课建设,将其作为必修课程来抓,并鼓励各级领导干部到干部学校讲思政课,这既有效指导了干部学校思政课教学工作,也充分激发了广大学员的革命热情,提高了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

(一)充实干部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

延安时期,干部学校的教师队伍构成十分复杂,没有固定的师资来源,且师资极为短缺。1936年6月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以下简称“抗大”)的开学典礼上还因此特别指出“要教员,没有”〔2〕的窘境。这一时期,为了有效缓解干部学校师资短缺的现状,党中央要求领导干部亲自上阵补充师资,共同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以有效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大的前身——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就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要求学校教师“均由中央级负责同志兼课”〔3〕。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朱德、陈云等都在此校担任过教师,为党培养红军干部作出了重要贡献。1940年2月1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布的《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明确要求:“学校所在地党的领导机关的负责同志,必须有计划的经常的到学校作报告,能够任课的必须担任教课。”〔4〕1401941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规定:“凡地委及团级以上干部的教育,应由中央委员及中央各机关负责同志亲身担任指导。”〔5〕7621942年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强调:“各级领导人员有参加教课的责任。”〔6〕1501944年12月12日,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单独就华北联大思政课教师的选用问题作出指示,强调“关于边区建设及政治思想教育教员,应调任有实际经验的干部担任专任教员并请边区各机关负责同志担任讲师”〔7〕422。在党的号召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积极深入干部学校讲课、作报告,成为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有益补充。

(二)贴近干部学校思政课教学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革命的重大命题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干部学校思政课教学活动应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指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8〕延安时期,干部学校思政课教学大体上都是沿着这样的思路进行的,“强调学习马列主义的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应用这种理论去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5〕761。这一时期,领导干部常年奋斗在革命前线,参加革命斗争,是党培养的最先接受思想改造的关键人才。无论是在组织生活中还是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领导干部经常接受党的理论教育和精神洗礼,且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后,许多领导干部改变了以往理论同实践相脱节的学习与工作态度。因此,延安时期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充分利用实事求是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以及难能可贵的革命实践经验指导教学工作,往往比普通教师更为透彻地掌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更为深入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从而使思政课教学内容更加真实而丰富、贴近革命工作和教学实际,进而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增强干部学校思政课教学的魅力

延安时期,干部学校思政课是对学员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需要教师不仅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而且拥有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精神魅力,以期为思政课教学活动增添趣味性和理论魅力,进而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领导干部既是干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的核心力量,又是党内政治理论水平的较高代表,往往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政治品格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实践履历,而这些出类拔萃的重要品质都是普通教师无法企及的。纵观整个延安时期,领导干部经常辗转于各种危险复杂的战争环境之中,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始终表现出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昂扬的精神状态,锻造出了为了革命利益和革命理想敢于斗争、不怕困难、勇于自我牺牲的高尚人格。这一时期,各干部学校都抢着要这些“校外兼课教员”,因为许多领导干部“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9〕,“大都是延安党政军机关的重要负责人,讲课内容既充实,更有条理,同时资望又高”〔10〕。可见,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可以将其内在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进而增强思政课的教学魅力,便于学员更好地内化课堂知识,更准确地领会与落实党的目標任务。

(四)激发学员的革命热情

始终服务于党的工作大局是思政课建设的根本要求。延安时期,“抗战救国”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首要任务,因而这一时期干部学校思政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激发学员的革命热情,培养更多从事革命事业的党政军干部,以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大义为重,义无反顾地举起了抗日救国的大旗,领导干部更是冲锋在革命前线,展现出无比坚韧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延安时期,领导干部在人民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社会威望,因此,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往往会比普通教师有更高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再者,当时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主要内容多侧重于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宣传,更善于结合国内外重大事件和教学要求对学员进行教育动员,以激发起他们参与革命的热情。比如,1938年4月1日,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第二期开学典礼大会上指出:“只要我们有一个一致的政治方向,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而且坚持这一方向和作风,就可能把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就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11〕可见,延安时期领导干部讲思政课,无论是领导干部本身的“名气”,还是实际的教学内容,往往能够激发学员参与革命的热情,进而推动党的各方面工作向前迈进。

(五)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

延安时期,我们党十分重视在职干部教育,强调在职干部教育在全部干部教育中是最重要的,并明确规定领导干部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有参加教课的责任。因而,这一时期领导干部讲思政课也是接受在职干部教育的重要一环,旨在使其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快速地成长、更好地完成思想改造,进一步提高政治能力,为赢得革命战争的胜利提供人才保障。一方面,领导干部在讲思政课前,不仅要学懂、弄通、悟透马克思列宁主义,还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毛泽东曾指出:“中央直属机关干部要进行理论、思想教育,读马、恩、列、斯的四十本书。”〔12〕可见,领导干部在筑牢思想根基、提升政治理论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政治领悟力。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讲思政课,除了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之外,更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站位和准确的政治研判能力。延安时期,为培养党和国家所急需的革命人才,领导干部要针对国内外发展形势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根据革命战争需要随时调整讲课内容,以使学员及时获取最新革命讯息。在这一过程中,增强了领导干部的政治敏锐性,提高了他们精准把握形势变化和科学判断政治大局的能力。因此,延安时期领导干部讲思政课既是教育教学的现实需要,也是其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和考验,更是促使其不断成长、提高政治能力的实践磨炼。

二、延安时期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基本表征

延安时期,领导干部经常性地进干部学校讲思政课,在授课内容、授课形式、授课语言,以及自身学习等方面往往比专职思政课教师做得更好,呈现出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基本表征。

(一)领导干部讲思政课体现常态化

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13〕这一时期,我们党创办了抗大、陕北公学、延安大学、中央党校、鲁迅艺术文学院等多所干部学校,培养、训练党政军干部,掀起了干部学习的高潮,为革命事业输送了大批人才。同时,为了加强干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党中央对领导干部进学校讲思政课高度重视,要求“中央负责同志每人每月到学校作一次报告”〔14〕。因此,“毛泽东、刘少奇、朱德、洛甫、陈云、李富春、王稼祥等中央领导人经常到干部学校讲课,作时事报告”〔15〕17。在抗大,毛泽东“三天一小讲,五天一大讲”〔16〕,结合《实践论》《矛盾论》讲授了辩证唯物论课程,张闻天讲授过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课程,朱德系统讲授过党的建设课程,陈云作了题为《怎样做一个革命者》的报告;在陕北公学,毛泽东作了题为《目前的时局和方针》的报告,张闻天作了题为《论青年的修养》的报告;在中央党校,周恩来作了题为《和平、抗日与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治目标》《中国的法西斯主义》的报告,朱德作了题为《反对平均主义》的报告;等等。延安时期,领导干部在讲思政课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并做到了愿意讲、讲得勤、讲得好、受欢迎,成为干部学校教育的鲜明特色与显著优势,体现了领导干部对中国革命未来的深谋远虑、远见卓识,极大地推动了干部学校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同时也加快了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脚步。

(二)领导干部授课内容强调现实化

“一切教育的原则,任务和方针,都是根据着政治的目的来决定的。”〔17〕延安时期,党为了实现在思想、政治、组织上的高度统一,以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要求各干部学校必须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重视思政课教学,注重对学员传授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知识,传播党的政策主张,不断培育革命力量。因而这一时期,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内容十分强调现实性,多与当下革命实践以及党的工作任务相关,将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带进课堂,以期更好地充实思政课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更生动、丰富,广大学员的思想政治水平也因此得到了有效提升。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以来,各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干部学校均把“理论联系实际”当作首要教学原则,要求“凡担任学校教育工作的同志,均应认真的研究教课内容与教学方法,使理论与实际一致的原则,在教课内容与教学方法中贯彻起来”〔5〕763。1937年7、8月间,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际,毛泽东在抗大讲授了《实践论》《矛盾论》等课程,旨在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人民群众,号召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抗日战争的新阶段;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了题为《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此时整风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报告的指向十分明确,就是为了清算与根除党内错误思想,彻底转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使其更好地服务革命事业。可见,延安时期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并不是直情径行的,而是根据革命现实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實际。

(三)领导干部授课形式追求多样化

毛泽东曾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18〕139方式方法是实现目标任务的载体,而只有合理使用,才能有效落实既定目标任务。延安时期,干部学校在开展思政课教学工作时,也离不开正确的方式方法,要求领导干部“必须研究和认识青年的特点,讲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15〕21,采取学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这一时期,干部学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在领导人或教员讲授之后,就要组织学员集体讨论”〔19〕119。组织集体讨论是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一种常见的形式,便于学员更加深入地领会讲授内容。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领导干部除了组织集体讨论之外,还通过举办报告会、演讲会,以及带领学员参加生产劳动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中央领导干部,如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刘少奇、陈云、朱德等人都曾在各干部学校作过政治报告,这其中,毛泽东还多次在干部学校开学典礼上发表演讲,内容多与政治、哲学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关。另外,为了积极援助前方革命战争、保障后方人民生活,“当时,在延安的领导干部,例如,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李富春等等,各自根据自己体力和爱好从事某一项劳动,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起了推动的作用”〔19〕70。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处,带领学员参加生产劳动是延安时期领导干部讲思政课非常典型的榜样示范方式。在劳动过程中,领导干部不仅帮助学员提升了劳动技能,还加深了同劳动人民之间的感情,坚定了他们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决心。

(四)领导干部授课语言讲究生动化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是重要媒介和主要手段,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延安时期,领导干部在讲思政课时,往往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进行说服教育,以使学员易于理解、乐于接受。例如,毛泽东在讲思政课时,经常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成语典故、古语俗语、农家俚语等信手拈来,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36年12月,他在抗大演讲《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时,数次引经据典,结合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重大战役,讲述了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进行积极防御、战略退却的必要性。1937年7月,他在抗大讲授认识同实践的关系时强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18〕287-288他用言简意赅的话语解读深奥难懂的理论,说明要想获得革命真知就必须参加革命实践的道理,即使文化水平再低的学员也能够理解和掌握。1942年2月,他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发表演讲,指出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是从防空洞里跑出来的”,“我们要把产生这种歪风的洞塞死。我们全党都要来做这个塞洞工作,我们党校也要做这个工作”。〔20〕这种风趣诙谐的解读方式,使得原本严肃又枯燥的内容变得亲切而形象,让学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知识。可见,延安时期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在语言表达上十分讲究通俗化、生动化,懂得充分运用语言艺术来提升教学的效果。

(五)领导干部自身学习要求长期化

马克思指出:“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21〕延安时期,领导干部作为干部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方向、清晰的政治头脑、良好的政治素养、丰富的革命理论,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以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和政治理论水平。这一时期,党把在职干部教育工作摆在全部干部教育工作的首位,强调“党的干部特别是负领导责任的干部,尤其需要加紧学习,需要更多的学习”,“学得更多一点,就做得更好一点”。〔7〕2071940年3月20日,中央书记处发布的《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提出:“全党在职干部必须保证平均每日有两小时的学习时间。”〔4〕2231942年2月28日,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明确规定了在职干部教育的学习范围包括业务教育、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理论教育,并强调“在职干部教育是长期的,以发展其业务而不妨碍其业务并不妨碍干部健康为原则”,“一律坚持每日两小时学习制”。〔6〕150另外,“在共产党的组织生活中,经常注意研究时事,学习、讨论中共中央对时局的宣言、决定,以及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有关的论著”〔19〕134。在此过程中,不仅提高了领导干部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水平,增强了其对干部学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调动了广大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延安时期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现实启示

延安时期,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在身份转换、制度建立、内容设计、方式选择、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等方面凝聚了诸多的宝贵经验,对新时代领导干部讲好思政课、推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落实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启示。

(一)主观上身份认同:破解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角色困境

领导干部讲思政课,首先面临的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为此,需要建立健全从“官员”到“教员”的身份认同机制。延安时期,毛泽东经常到干部学校讲思政课,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毛教员”。他本人也对当教员情有独钟,曾跟老友斯諾表达过同样的意见,“比如什么‘四个伟大……讨嫌!总有一天要统统去掉,只剩下一个Teacher,就是教员。因为我历来是当教员的,现在还是当教员”〔22〕。当前,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讲好思政课,但部分领导干部主观上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到学校讲思政课不在其职责范围内,且由于身份原因,习惯于讲排场、打官腔,把到学校讲思政课仅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对待,从而导致授课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领导干部讲思政课一定要先过“心理关”,充分认识到党和国家关于领导干部带头讲好思政课的“良苦用心”,自觉把思想与行动高度统一起来,定期进学校进课堂。一是要树立“公仆”意识、放下“官员”角色,明晰讲思政课的目的就是服务广大青年学生,关注他们的现实诉求。二是要树立平等观念,与青年学生平等对话,满足其追求平等的心理需求,增强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三是要坚持以上率下、以身作则,积极参与思政课专职教师集体备课会,共同研课磨课,真正用心讲好思政课。

(二)客观上建章立制:完善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体制机制

延安时期,党中央鼓励领导干部要经常进干部学校讲思政课,并规定了具体讲课次数,呈现出了常态化特征,为广大领导干部和青年学生及时、深入地了解革命形势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有利条件。新时代背景下,应尽快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体制机制,以更好地发挥他们在政治理论、实践阅历等方面的显著优势。一是在学校层面上,应将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纳入思政课教学实践体系中,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联系校内教育教学各相关部门,对领导干部讲思政课进行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结合思政课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并建立相应的跟踪评价机制,以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二是在地方层面上,相关单位应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保证“每个领导干部每学期至少上一次讲台”〔23〕,不仅要如实记录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质量与效果,而且要将其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考察任用的重要依据,以激发领导干部上讲台讲思政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三是在个人层面上,应针对参与教学的领导干部建立个人担责制度,并根据校方要求,在整套教学流程中注意做好协调工作,始终遵守教学纪律与秩序,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内容上精心设计:增强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领导干部讲思政課的创新点在于能够突破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局限性,把基层实践的活力与新风带上讲台,以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延安时期,领导干部上讲台讲思政课时,不仅十分注重传播革命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等符合社会现实的内容,且“在许多情况下,领导人或教员要进行讲授,在讲授之前,要了解学员的情况,包括思想情绪,工作中的困难,文化程度,业务知识等等”〔19〕119。毛泽东指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24〕当前,领导干部讲思政课不能只图名声、流于形式,必须做到“认真”二字,协同校方思政课教学相关人员,提前调研、做好规划、精心设计,以使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党和国家的需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一是注重需求导向。领导干部可以通过走访调查或问卷调研的方式提前了解学生,对其思想动态、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及关心关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有针对性地安排、讲解相关内容。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领导干部要时刻关注热点问题,并根据社会现实需要认真做好教学规划,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教学案例,精心设计与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既要讲道理又要摆事实,以提高教学的说服力。三是紧跟目标导向。领导干部讲思政课,不仅要明确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注重用丰富的政治阅历、深厚的政治情怀以及深刻的政治感悟,教育、引导学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为党尽忠、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四)方式上主张多样:拓宽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教学渠道

延安时期,领导干部讲思政课除了采取理论讲授方式之外,还通过举办讨论会、报告会、演讲会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当前,教育教学手段不断创新、网络媒体技术快速发展,领导干部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还可以根据授课内容、个人情况及学生喜好尝试不同的方式讲授思政课。一是可以采取公开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现场教学活动,注意把握重要时间节点、重大事件、重要任务时机,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以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领导干部亦可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与学生近距离沟通,引导其积极参与发言讨论。座谈会应针对学生思想或生活上的问题来确定授课主题,领导干部可根据自身学习与工作经历与学生进行自由交谈,需保持态度谦和,避免说教;研讨会应进行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的探讨,一般会议现场较为正式、严肃且带有浓厚的政治意味,因而要提前做好会议保障措施,领导干部则要精心准备发言内容,确保发言内容可借鉴、有启发。二是可以利用微课、慕课、腾讯会议等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线上授课。这样做,既能够解决领导干部因公务繁忙不能到现场授课的问题,又能够借助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使课堂教学活动有创意,进而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

(五)表达上力求生动:提升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语言艺术

延安时期,领导干部在上讲台讲思政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朴素自然、通俗易懂、新鲜活泼、说理透彻的语言艺术风格,使得理论解读与政策宣传更有力、更令人信服。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讲思政课重点在“做”、落点在“讲”,应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和较广的政治视野,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把抽象的概念、高深的原理转化为平实质朴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道理,以使课堂既“高大上”又“接地气”。也就是说,领导干部要真正把理论讲透彻、思想讲鲜活,既要保证学生学习内容“营养健康”,又能让其品尝到“新鲜美味”。一是授课话语要生动活泼,禁止使用官话、套话,照本宣科。领导干部讲思政课时,要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把讲好思政课当成一门艺术来追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实现党政形象从单一、僵硬、严肃向丰富、鲜活、饱满的转变。二是授课话语要低调平实,禁止高谈阔论、夸大成绩。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绝非工作汇报,必须俯下身段丢弃一切不切实际、脱离群众的说教与作秀,敢于直面社会现实问题,既要讲成绩也要讲问题,坚持用“大白话”讲透“大道理”,要有气势但不能强势,始终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理、手中有法,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与针对性。

(六)主体上真抓实干:练就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过硬本领

领导干部讲思政课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领导干部的分内职责,更是对其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检验。延安时期,为提高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水平,我们党尤其注重在职干部教育,克服一切困难为领导干部提供学习与提升的机会,从而既磨炼了领导干部在革命战争中始终坚持学习的意志,也锻炼了其敢于、善于登台讲思政课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25〕当前,部分领导干部由于缺乏学习锻炼,导致政治理论基础不扎实、不牢固,陷入了本领恐慌中,对于讲思政课不敢讲也不会讲。因此,领导干部要练就讲思政课的过硬本领,必须得下真功夫。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领导干部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论武装,力求为学生传授真知识、解决真问题。一是干部培训院校应经常性组织领导干部开展集中培训,将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二是学校应畅通领导干部与思政课教师的交流渠道,为领导干部定期进学校、进课堂提供便利条件。三是应鼓励领导干部向思政课专职教师虚心求教、汲取经验,以不断创新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进而提升讲思政课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文献选编》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655.

〔2〕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17.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88.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二):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5.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56.

〔10〕黄书光.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的历史探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68.

〔11〕牛兴华.毛泽东在延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85.

〔12〕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1.

〔1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14〕张培森.张闻天年谱(1900-1941)修订本:上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376.

〔15〕吴继金.延安时期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16〕夏燕月.毛泽东与中国抗战〔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185.

〔17〕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二):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461.

〔1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9〕董纯才.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2卷(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20〕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2.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4.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358.

〔23〕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5(10):7-8.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249.

〔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40.

责任编辑 芳 晔

猜你喜欢
干部教育延安时期领导干部
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新思路探索
浅析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渗透
党员干部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班级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结构化研讨教学实践分析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体育思想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