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模型与实践路径

2023-09-04 00:07张亚杰滑婧旸岳亚平
学前教育研究 2023年8期
关键词:学习品质STEM教育高阶思维

张亚杰 滑婧旸 岳亚平

[摘 要] 强调真实问题解决、注重多学科整合学习与持续合作探究的STEM教育活动本质上就是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学习活动。建构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模型,必然要以幼儿学习品质和高阶思维的发展为其目标,以STEM活动、环境、教师和同伴为其实践构成要素,以家庭和社区为其外在支持力量,以项目式活动为其主要实践形式与路径。我们应通过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实践机制,深入开展园本实践活动,注重支持资源的整合等措施,促进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深度学习;STEM教育;学习品质;高阶思维

积极探究教育新实践,促进幼儿有意义的深度学习,是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价值追求。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教育作为美国率先提出并实施的一种教育模式,已在劳动就业、技术创新、社会经济、国民素养等领域发挥显著作用。[1]STEM项目蕴涵的好奇心、兴趣、注意力、创造力、主动性、坚韧性等重要特征和幼儿学习与构建知识的方式直接相关,[2][3]因此STEM教育作为科技快速发展时代的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也可以作为一种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重要实践形式。本研究以幼儿深度学习为基点,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STEM教育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径,以促进幼儿学习力的内在提升,推动信息化时代幼儿教育融合新生态。

一、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的价值

(一)幼儿深度学习:整合性的学习概念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和浅层学习(surface learning)的概念最早由瑞典学者弗伦斯·马顿和罗杰·萨尔乔提出。[4]何玲等人于2005年将深度学习的概念引入国内,并对之进行了界定。[5]幼儿深度学习是有意义的持续探究过程,[6]是幼儿主动调动感知觉、注意、想象、记忆、思维、情感等各种心理因素展开的一种学习活动,[7]是幼儿基于自身兴趣和已有经验,主动地、批判地在活动中建构新知识与新技能,并有效迁移和应用新知识、新技能,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学习活动。[8]王小英等学者提出了幼儿深度学习包括问题解决、积极情绪、动手制作、同伴合作、评价反思等要素在内的逻辑框架,[9]为幼儿深度学习实践提供了思路。本研究主要采用叶平枝等学者对幼儿深度学习的定义,认为幼儿深度学习是一种幼儿在兴趣和问题解决的内在动机驱动下,主动积极地探究并解决问题,丰富和发展其认知、情感、能力和个性,并将学习所得迁移到新情境中的学习活动。[10]

(二)STEM教育:指向幼儿的终身发展

STEM教育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4门学科在各自知识体系和系统的基础上有机整合的教育,是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为解决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而进行的探究学习,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教育模式,具有跨学科、趣味性、体验性、情境性、协作性、设计性、艺术性、实证性、技术增强性等特征。[11]早期STEM教育模式将幼儿置身于真实的、非良构的学习任务和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计划、开展行动、进行评价,在重要他人的帮助下发现和解决问题。[12]幼儿参与的高质量STEM教育活动,是一种由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驱动的学习活动,具有深入探究和整合实践的特点。因此,STEM教育能够让幼儿从不同角度探究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把幼儿已有的及新学习到的各学科经验与以设计为核心的工程制作结合起来,以具体的方式有效促进幼儿对抽象概念的了解和掌握,进而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幼儿园STEM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具有整合性和设计性,在教育内容上具有啟蒙性和经验性,在教育过程上具有调控性和灵活性,在教育环境上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13]目前国内幼儿园开展的STEM教育活动从借鉴国外STEM教育的课程资源和体系开始,到教师依据经验直接开发,总体实施水平有所提升,但还缺乏系统的、全面的STEM教育理论模式与实践路径方面的探讨。

(三)基于幼儿深度学习开展STEM教育的价值

第一,基于幼儿深度学习开展STEM教育能够有效地落实深度学习的目标。幼儿能够解决何种复杂程度的问题,既受到自身发展水平的制约,又受到外界情境的影响。STEM 教育致力于“创新本位”和“能力本位”,可以为幼儿提供复杂的学习情境,支持幼儿以跨学科思维解决真实问题,从而为幼儿深度学习的实现提供可能。在STEM教育活动中,知识的习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死记硬背和浅层理解,而需要深度剖判和基于现实境脉的意义考量,以知识创生与价值达成为指引,[14]这正是深度学习的显著特征。

第二,基于幼儿深度学习开展STEM教育有助于幼儿高阶思维和高水平认知加工的养成。深度学习重在培养幼儿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从幼儿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挖掘学习内容;注重建立同伴合作小组,对问题进行反复探究、实验,最终解决现存问题,并将获得的经验应用于新问题的解决。STEM教育活动同样非常注重激活幼儿的高阶思维,促进幼儿认知的主动建构、学习的积极投入与思维的灵活发散,着重帮助幼儿理解知识本质,批判性地吸收和利用知识,其本质就是一种高投入性的深度学习。

二、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模型的构建

(一)理论构建

威廉和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把深度学习阐释为6个核心竞争力,[15]包括掌握学科核心内容、批判性思维与复杂问题解决、协作能力、有效沟通、学会学习与学术心志。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将深度学习划分为认知、人际和自我三大领域。[16]美国研究学会将两者加以匹配,由此得到了深度学习在能力与领域两个维度上的兼容性框架。[17]深度—浅层学习关系理论则在学习动机、学习目标、知识体系、思维层次、迁移能力、元认知等方面区分了深层学习和浅层学习。[18]

以上关于深度学习的理论表明,批判性思维与复杂问题解决以及元认知体现的就是深度学习的核心——高阶思维,而结合STEM教育的内在特点,可以发现幼儿的兴趣好奇、积极主动、探索欲望、目标意识、坚持抗挫、认真专注等学习品质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由此,我们确定了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就是以幼儿的学习品质和高阶思维为核心发展目标。

而如何实现该目标,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幼儿园的STEM教育活动,其各个环节都应渗透对幼儿学习品质和高阶思维的培养。由于教师的观察、支持与师幼互动有力地支持了幼儿的学习品质和高阶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与此同时,幼儿同伴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前面提到的协作能力、有效沟通能力正是幼儿在与同伴交流、合作中获得的。[19][20]此外,学习是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社会实践的参与,是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文化适应的社会性过程。[21]因此,还应考虑环境的特殊作用,将环境作为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有研究者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提出了重叠领域理论,强调家校协同在幼儿发展中发挥的累积作用,即当家校协同支持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时,幼儿会获得更大程度的成功。[22]在STEM教育活动持续的探究过程中,家长与幼儿之间基于此活动的高质量亲子互动,对STEM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发生与延续起着合力的推动作用。此外,社区作为一种开放、包容、接纳的环境,能够体现文化传承、多元文化交流的氛围,并为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的顺利开展做好后援性保障。

(二)教师访谈

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本研究团队对参与STEM活动的26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圍绕STEM活动的开展,一部分围绕STEM活动中的深度学习。本研究对访谈资料进行了转录分析,进而提取出了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实践的关键环节及要素,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幼儿园STEM教育实践中。

(三)教育模型与实践

本研究团队与3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为期5年的实践探索,经过几轮的行动研究与实践反思,最后逐步探索出了该教育模型的主要实践路径及每一个环节的实践要点,最终形成了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模型。

三、模型诠释与要素分析

本研究构建了“三层次八要素”的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模型。如图1所示,该教育模型包括了目标层、实践层和支持层。

(一)目标层:开展STEM活动的目标

幼儿是深度学习和STEM教育的主体,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STEM教育的核心目标,所以幼儿在STEM教育中形成的学习品质和高阶思维构成了模型的目标层。其中,学习品质能够反映幼儿对待学习的态度、投入学习的主动性与坚持性、学习风格等,这些品质都对幼儿的学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3]高阶思维是一种较为综合的能力,体现了高层次的认知水平,具备元认知、阐释建构、多元标准、合理判断、心智努力等特点。[24]深度学习就是要让幼儿达到“四个学会”:学会知识建构、学会问题解决、学会身份建构、学会高阶思维。学会高阶思维又是其他“三个学会”的核心。[25]进行深度学习的学习者更容易获得高阶思维以及积极的学业体验。[26]幼儿的高阶思维虽然处于较低水平,但是也出现了高阶思维的萌芽,且从5岁开始随着思维的发展而发展。STEM教育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适宜的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机会,支持幼儿灵活采用高阶思维能力去解决问题,培养有利于其未来学习的思维品质。

要素1:学习品质。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早期学习品质好的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且学习品质能够显著预测幼儿进入小学后的数学、语言、科学、阅读成就。[27]学习品质主要包括好奇心与兴趣、主动性、坚持与注意、创造与发明、反思与解释。[28]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活动能够为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提供丰富的锻炼机会,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保持较强的兴趣、好奇心,获得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并能保持较强的主动性、坚持性、独立性、专注性和清晰的目标意识。

要素2:高阶思维。高阶思维主要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决策和元认知。[29]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接触到的信息的真实性、属性、价值意义进行个人判断,为接下来的决策提供合理选择的依据。[30]对STEM活动中的幼儿来讲,主要是拥有对问题的质疑能力、分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具有独创和新颖性、开拓和辩证性、综合性等特点,[31]直接影响着STEM活动中的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能力是幼儿在面对非良构的问题时,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调动自己的认知来解决问题的能力,[32]在STEM活动中表现为幼儿能够进行问题的表征,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选择最优方案,实施方案,评价效果,对方案进行修正。决策是个体在结果不确定的条件下,基于自身所处环境和已有信息对未来发展目标和手段的选择、探索、判定、评价,[33]它决定了幼儿如何根据STEM活动中的具体任务情境,自主地产生决策、评估决策和调节决策。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调节与监控。[34]在STEM活动中,幼儿元认知水平会影响深度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测、调控、理解和反思。

(二)实践层:开展STEM活动的依托

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的具体实践形式就是幼儿园开展的STEM教育活动,它与活动的环境及活动中的教师和同伴共同构成了模型的实践层。幼儿园的STEM教育活动包括项目式活动、设计活动、区域STEM活动、混合式活动、5E学习环、STEM学习中心等多种形式。其中,项目式活动是幼儿园STEM教育开展的最优载体,因为项目式活动的特点是有驱动性的问题、真实情境、融合多学科的知识、强调操作、最终产品的交流与展示、重视学习技术的支持,能够促进幼儿投入到以问题为核心的STEM活动中,激发他们以自身的方式学习,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并以各种方式展示自己学习的结果。幼儿园的环境包括幼儿园的大环境以及班级小环境,其作用是支持幼儿在真实的游戏情境、生活情境中体验、发现、质疑、探究、交流、表征,通过与材料、同伴、问题的持续深度互动,帮助幼儿建立起知识与真实生活的联系。教师在STEM活动的问题提出、活动计划、活动实施以及活动评价过程中都起着引导和支持作用。STEM活动中,同伴之间的交流沟通、相互之间的想法和经验分享以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分工合作,可以更有效地促进STEM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发生。

要素1:幼儿园STEM活动。在STEM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评价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设定一个清晰的、可行的、有挑战的、持续性的探究目标,并利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对材料、活动流程、参与人员等做出计划。活动前,教师要做好各种材料准备和经验准备。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让幼儿执行计划,实现知识的迁移和信息的整合,并及时根据问题解决的程度进行动态调整。活动后,教师应主要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法,对活动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

要素2:幼儿园环境。幼儿园的环境为STEM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资源和主要的活动开展空间,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包容的微观生态系统,其中不仅有物质支持,还有精神支持以及情感支持。[35]在创建幼儿园环境时,教师应坚持以幼儿为本,突出自然性,支持幼儿的探索、发现和享受,还应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兴趣,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真实情境中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36]

要素3:教师。教师作为幼儿深度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不仅要采用启发式提问帮助幼儿确定有挑战性的、适宜的可行性问题,在活动过程中不急于打断、干扰、指导幼儿,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讨论思考,而且还要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观察及评价,预测下一阶段活动的走向,及时给幼儿提供材料支持、认知支持、技术支持和情感支持,并采取回应、称赞、追问、反馈、解释、总结等有效的支持性互动方式,与幼儿一起对活动开展多元化评价。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师幼互动质量,因为高质量的师幼互动有利于幼儿在语言和数学能力、社会性等多个方面的成长与发展。[37]

要素4:同伴。STEM活动具备跨学科的特性,活动任务中往往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幼儿很难依靠个人的能力独自解决问题,必须谋求与同伴的合作,因此同伴之间的合作、幼儿合作行为的质量及其对合作技能的掌握等,都直接影响到STEM活动中学习任务的完成质量。幼儿同伴间的合作应是在尊重幼儿自主性的前提下,幼儿面对复杂现实问题时的真实交往,是在不断试误、改进与创新中找到更好的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

(三)支持层:开展STEM活动的保障

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需要有来自家庭和社区的有效支持。在STEM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园要与家庭、社区共享资源,构建家、园、社三位一体的高质量教育网络生态圈,支持幼儿STEM活动的开展,扩展幼儿的学习空间,促进幼儿多通道、全方位经验的获得和社会化建构。

要素1:家庭。雖然开展STEM活动的主要场域在幼儿园,但是需要家长为STEM活动的开展提供材料及实践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幼儿也需要在家长的支持下自主学习,查阅资料,从而更好地延展或推动STEM活动。父母对STEM活动的态度、信念以及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幼儿参与STEM活动的动机、兴趣和自我效能感。[38]支持性的家庭氛围、丰富的学习材料、便利的资料查阅等都为幼儿园STEM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支持。

要素2:社区。STEM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也需要教师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充分利用社区和社会资源,借助参观、访问、实践等方式,充分浸入式地感知真实的社会,从而使STEM活动的开展更具现实意义。幼儿园还可以与社会机构合作,拓展幼儿园和社区的学习资源,为幼儿的STEM活动提供全方位的立体资源支持。幼儿的生活是受自己身边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的,同时社区也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可以为幼儿提供隐形的教育,促进幼儿发展。[39]随着越来越多的科技馆、展览馆以及博物馆的对外开放,幼儿的STEM活动有了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40]

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模型的各层次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从结构层面来说,该模型体现了从目标层到实践层再到支持层的层层递进关系;从要素层面来说,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协作的关系,共同帮助幼儿实现跨学科、有意义的问题解决与高阶思维的生成,为幼儿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提供积极多元的教育新模态。

四、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的实践路径及推进策略

(一)实践路径

目前STEM教育的实践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STEM学习中心,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在户外活动中及在项目式活动中开展STEM教育。[41]其中,项目式活动主要关注幼儿的自主性,为幼儿提供融入真实问题情境的体验,因此是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开展的主要形式。本研究根据幼儿STEM教育开展的实践,构建了更为全面系统的、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实践框架。它为幼儿呈现的内容是基于现实境脉,能够引起幼儿探究欲望,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意义问题;所选择的活动是幼儿借助一定的工具或研究方法能够亲身体验的探索行动;所抽取的情境是能够支持幼儿持续、连贯地进行探究和实践的情境;所获取的知识经验是开放性的,能够促进幼儿认知技能、社会情感、解决策略的形成与完善。可见,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本质上是立足于项目式活动的深度学习活动,通过整合家、园、社等多维度的支持资源,以项目式活动的3个阶段为横坐标,模型层次为纵坐标,本研究多方位地建构了如图2所示的实践路径。

图2 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的实践路径

第一阶段:项目前。从目标层来说,幼儿应能基于自身兴趣和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同伴讨论,提取现实情境中感兴趣、可操作的驱动性问题。如幼儿对滑索感兴趣,想在幼儿园建一座小朋友可以滑动的滑索。经过讨论,幼儿发现这个想法不可行,因此改为在班里建一个运送积木的滑索。在确定了STEM活动的主题后,幼儿还需要进一步明晰问题,包括做什么形状的滑索?做多高的滑索?用什么材料做?这需要幼儿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在了解自身能力、材料、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性的有意义学习,然后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制订项目计划,为活动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实践层来说,教师应组织幼儿开展STEM活动,启发幼儿进行讨论,构建高效的师幼互动,引发幼儿的批判性思考,在了解自己、同伴及任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案。然后,同伴之间形成自愿小组,协商对话,倾听同伴的想法,独立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合理分工。此外,幼儿园还应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营造健康和谐的支持氛围。从支持层来说,家长应与幼儿进行深度互动,鼓励幼儿主动大胆地探究,合理引导幼儿搜集信息和材料。社区应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接纳幼儿,并为幼儿实地考察提供时间和空间。

第二阶段:项目中。从目标层来说,幼儿开始实施计划,综合科学、数学、技术、工程等各学科的经验,设计制作流程,明确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并實施方案,通过元认知监控、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做出合理决策。如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新的问题,幼儿将继续查找资料、探究学习,综合运用科学、数学、技术、工程方面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提出新的问题解决方案并再次实施计划。这个过程是幼儿积极主动、认真专注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幼儿坚持性、抗挫能力、探究欲望、目标意识的过程。从实践层来说,教师要认真观察和分析整个活动,及时使用适宜的支持策略,帮助幼儿突破活动瓶颈。在幼儿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开展同伴间的交流和合作,从他人视角重新审思整个活动计划。与此同时,幼儿园应提供适宜的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试误,从有效失败中建构新知并迁移运用新知。从支持层来说,家长应及时发现幼儿遭遇超越其知识经验的困境,为幼儿提供问题解决的思路,包括整合多方信息、更新支持材料、提供技术经验等。社区应为幼儿提供咨询服务,并形成积极有效的支持氛围。

第三阶段:项目后。从目标层来说,幼儿学会使用多种技能和策略,包括记录反思,讨论总结,多主体、多元化地进行评价,多角度、多价值地展示成果等,幼儿的坚持性、抗挫能力、积极主动性、认真专注的良好学习品质也得到了发展。从实践层来说,教师应引导幼儿自评互评,促进同伴之间的讨论交流,合理利用成果,挖掘成果价值。同时,幼儿园应提供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方面的技术支持,记录幼儿活动经历,提供成果展示及评价的平台。从支持层来说,家长应真心地、真诚地欣赏幼儿,参与体验幼儿的成功。社区应与家庭、幼儿园友好合作,提供场所,共享幼儿深度学习的成果。

(二)推进策略

1. 完善顶层设计,促进推广与应用。

基于幼儿深度学习开展STEM教育,能够激发幼儿探究学习、迁移运用、问题解决、创造想象、主动参与,[42]其本质是幼儿的高投入性学习。[43]上述教育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的特点,能够提升幼儿的学习品质及高阶思维,为幼儿的后续学习提供学习力。因此,有必要为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完善顶层设计,广纳不同层面的资源,形塑深度学习机制,建立覆盖幼儿深度学习及STEM活动全过程的评价体系,实现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模型创新的制度化、融合化和动态化,推进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的有效开展。

2. 把握核心特质,不断优化实践机制。

在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幼儿会经历真实、持续的深度学习过程,以及STEM活动的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制作作品、评价展示等活动过程,这是十分可贵的真实体验和思维训练,体现的正是该模式促进幼儿学习品质和高阶思维发展的核心目标。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在坚持这一核心目标的前提下不断优化相关实践机制。在活动开展之初,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会选择基于真实问题、可以持续探究同时又有意义的主题,启发幼儿在充分表达自我观点的同时倾听别人的观点,进而提出创新性的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合作探究,监控修正,表达交流,实际制作,学习各种需要用到的技能。在幼儿遇到新的问题时,教师应鼓励幼儿通过进一步的合作学习和练习解决问题,从而保证STEM活动的延展和深入。在活动之后,教师应引导幼儿做好记录、总结、讨论、评价和展示。

3. 深入开展园本实践活动,促使教育落到实处。

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要求幼儿在真实丰富的学习情境中批判性地获得知识和经验,对知识进行表征化和具象化,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知识。[44]这就要求在开展STEM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和幼儿一起,选择幼儿在其生活环境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作为学习任务,从而将各领域、各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教师还应在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帮助幼儿选择适宜的主题,并通过家园合作进行经验、材料和技术的准备。为此,活动之前,教师应帮助幼儿做好计划、分组和材料准备;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认真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讨论、分析、调整,以解决问题;活动之后,教师应组织幼儿进行评价反思和成果展示。

4. 注重支持资源的整合,形塑教育新生态。

家庭和社区作为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落地的支持性资源,在物质材料、技术、环境和实践层面提供的支持非常重要。教师要以幼儿深度学习为基点,以STEM教育活动为抓手,立足于幼儿动态的身心投入,不断创新教育形式,通过幼儿深度学习赋能STEM教育情境,实现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多元职能和权责的合理分配,共同形塑基于幼儿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新生态,构建家、园、社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幼儿深度学习与STEM教育生态圈。

参考文献:

[1]ROTHWELL J. The hidden STEM economy[EB/OL].(2014-03-20)[2023-01-07].http://www.brookings.edu/~/media/research/files/reports/2013/06/10%20stem%20economy%20rothwell/thehiddenstemeconomy610.pdf.

[2]RUSSEll S H, HANCOCK M P, MCCULOUGH J. Benefits of undergraduate research experiences[J]. Science,2007,316(5824):548-549.

[3]KATZ L G. STEM in the early years[J].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and Practice,2010,12(2):11-19.

[4]MARTOM F, et al. 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outcome and proces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76,46(1):4-11.

[5]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05):29-30.

[6]冯晓霞.区域游戏中的深度学习[R].南京: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2016.

[7]田兴江,李传英,涂玲.在绘本教学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21(02):89-92.

[8]蔡迎旗,王翌.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研究——以角色游戏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4(3):115-122.

[9]王小英,刘思源.幼儿深度学习的基本特质与逻辑架构[J].学前教育研究,2020(01):3-10.

[10]叶平枝.幼儿深度学习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10.

[11]余胜泉,胡翔.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5(04):13-22.

[12]陈大琴.在早期STEM教育中注重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18(08):64-66.

[13]韦倩倩,陈时见.幼儿园STEM教育的基本特征与实施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11):121-126.

[14]康淑敏.基于学科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研究[J].教育研究,2016(07):111-118.

[15]WILLIAM & FLORA HEWLETT FOUNDATION. Deeper learning strategic plan summary education program[EB/OL].(2017-06-18)[2022-12-24].http://www.hewlett.org/wp-content/uploads/2016/09/Education_

Deeper_Learning_Strategy.pdf.

[16]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Education for life and work: developing transferable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he 21st century[M].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12:6.

[17]AMERICAN INSTITUES FOR RESEARCH. Evidence of deeper learning outcomes[EB/OL].(2017-

04-08)[2022-12-21].http://www.air.org/sites/default/files/downloads/report/Report_3_Evidence_of_Deeper_

Learning_Outcomes.pdf.

[18]DINSMORE D L, ALEXANDER P A. A critical discussion of deep and surface processing: what it means, how it is measured, the role of context, and model specification[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12,24(4):499-567.

[19]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2(01):51-55.

[20]RESNICK L B. The 1987 presidential address learning in school and out[J]. 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7,16(9):13-54.

[21]賈义敏,詹春青.情境学习:一种新的学习范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1(05):29-39.

[22]EPSTEIN J L, SANDERS M G. Prospects for change: preparing educators for school, family, 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s[J].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2006,81(2):81-120.

[23]KAGAN S L. The readiness goal[J]. GAOJ,1992,16:12.

[24]钟志贤.如何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J].远程教育杂志,2005(04):78.

[25]李松林,贺慧,等.深度学习究竟是什么样的学习[J].教育科学研究,2018(10):54-58.

[26]AGGER C A, KOENKA A C. Does attending a deeper learning school promote student motivation, engagement, perseverance, and achievement?[J].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20,57(4):627-645.

[27]SUNG J, WICKRAMA K A S.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executive function: mediating role of approaches to learning[J].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18,54:171-183.

[28]鄢超云.学习品质:美国儿童入学准备的一个新领域[J].学前教育研究,2009(04):9-12.

[29]HWANG G J, LAI C L, LIANG J C, et al. A long-term experiment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mobile learning and peer interaction and higher-order thinking tendencies[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8,66(1):75-93.

[30]ENNIS R H. A logical basis for measur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J]. 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5,43(2):44-48.

[31]张丽华,白学军.创造性思维研究概述[J].教育科学,2006(05):86-89.

[32]OECD. The PISA 2003 assessment framework: mathematics, reading, science and problem solving knowledge and skills[EB/OL].(2003-10-25)[2023-01-12].https://www.oecd-ilibrary.org/education/the-pisa-2003-assessment-framework_9789264101739-en.

[33]LUKE CLARK, et al. The contributions of lesion laterality and lesion volume to decision-making impairment following frontal lobe damage[J]. Neuropsychologia,2003,41(11):1474-1483.

[34]张亚杰.5~6岁儿童小组合作活动中元认知语言的发展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8(05):37-46.

[35]殷静.幼儿园班级环境的非准备性[J].学前教育研究,2021(01):93-96.

[36]杨恩慧.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意义、特征与优化[J].学前教育研究,2021(04):11-18.

[37]PIANTA R C, STEINBERG M S, ROLLINS K B. The first two years of school: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s and deflections in childrens classroom adjustment[J].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1995,7(2):295-312.

[38]孙小坚,宋乃庆,梁学友.感知的父母及教师支持与学生STEAM学习的持续性动机: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感的多重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1(01):37-44.

[39]OCONNOR A, NOLAN A, BERGMEIER H, et a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educators supporting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 Early Years,2017,37(4):400-422.

[40]TIPPETT C D, MILFORD T M. Findings from a pre-kindergarten classroom: making the case for stem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 Mathematics Education,2017,15(1):67-86.

[41]SALLY MOOMAW. Teaching STEM in the early years: activities for integrating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M]. Saint Paul: Redleaf Press,2013:35-49.

[42]鄭葳,刘月霞.深度学习: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进[J].教育研究,2018(11):56-60.

[43]Deep and surface learning: the literature[EB/OL].(2013-04-12)[2023-01-20].http://www.psy.gla.ac.uk/~steve/courses/archive/CERE12-13-safari-archive/topic9/webarchive-index.html.

[44]郭元祥.论深度教学:源起、基础与理念[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03):1-11.

The STEM Education Based on Childrens Deep Learning

ZHANG Yajie,1,2 HUA Jingyang,1 YUE Yaping1,2

(1Faculty of Educa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 China; 2The Preschool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of Henan Province, Kaifeng 475004 China)

Abstract: STEM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focusing on real problem-solving, multi-disciplinary, integrated, continuous, and cooperative exploration, are activities that can promote childrens deep learning. Its certain for STEM education model based on childrens deep learning to take childrens development on learning approaches and high-level thinking as its objectives, STEM activities, teachers, peers and the environment as its practice factors,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as its important supportive forces, and project-based activities as its main practice way. There are also some strategi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uch STEM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Key words: deep learning, STEM education, learning approaches, high-level thinking

(责任编辑:赵南)

猜你喜欢
学习品质STEM教育高阶思维
体现STEM教育特征的中职Flash实训教学设计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引领小学生探寻成功之路
STEM教育中心:美国STEM教育新发展
例析“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品质
论音乐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基于主动学习的政治“轻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