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辽宁省农业低碳发展对策研究

2023-09-05 06:00许晓冬张田田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双碳排放量辽宁省

许晓冬,王 硕,张田田

(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 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该目标既能促进世界的绿色发展,又能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美丽中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是使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农业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在全球范围内所占的比例高达13%。因此,农业低碳发展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发展绿色低碳农业既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决策,又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1]。在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农业、农村的碳排放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环节[2]。辽宁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是我国农业碳排放关注的重点地区。 辽宁省的碳排放总量在2014 年达到峰值后连续多年持续减少,但其减少的程度并不明显,而化肥和农膜的使用量则是主要的两个来源[3]。 近年来,农业低碳化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辽宁省农业仍然停留在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率的发展阶段[4]。为此,本文分析了当前辽宁省农业低碳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辽宁省实现双碳目标具体的实施途径,以期为实现农业低碳快速发展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1 辽宁省农业低碳发展的现状

1.1 农业生态环境整体态势向好

在双碳目标下辽宁省农业生产减排和农村环境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化肥农药使用量在逐年下降。三大粮食作物的农药使用量、 化肥使用总量保持逐年下降趋势。 在“减施化肥、减施农药”等节能减排的推动下,农业碳排放基本达到了峰值,实现了农业的绿色、低碳发展[5]。 二是农村环境得到改善。 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行动以来,辽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1%,90%以上的乡镇实现了生活垃圾的转运化。三是绿色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辽宁省十分重视农业绿色发展,在全省绿色食品工作系统大力传播绿色食品理念,健全制度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产品认证数量,推进标准化生产,有效加强行业监管,提高品牌影响力。2022 年全省共有586 家企业有效地使用了绿色食品标识,产品共计1078 个,实际生产总量达326.29 万吨,其绿色食品生产安全、可靠,产品的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首批百个“三品一标”示范基地名单,辽宁省共有三个基地入选。

1.2 辽宁省种植业碳排放量逐年下降

2018 年, 辽宁省农业碳排放量值为259.83万吨,其中种植业排放量占全省农业二氧化碳排放的43.7%,而稻田、农田和农用柴油的二氧化碳排放分别占到了12.5%、20.7%和10.5%(见表1)。在农业生产中,农业一氧化二氮(N2O)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农田甲烷(CH4)排放量次之, 农用柴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 而水稻CH4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减排目标,其对农业的碳排放量的贡献比农田的N2O 要大, 特别是华中、华东、华南。这是由于大部分省份的水稻种植面积比辽宁省大,而且由于地理环境和肥料的影响,对稻田的CH4排放也有很大的帮助[6]。 在东北, 不同省份的农业生产碳排放结构也有差异,比如黑龙江,2019 年的稻田CH4碳排放量为1601.5 万吨,比农田N2O 的排放量786.1 万吨高出1 倍[7]。 结合辽宁省农业生产结构特征和农用地使用特征,可发现农田N2O 以及稻田中的CH4对农业生产碳排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8]。

表1 2013-2018 辽宁农业碳排放量

1.3 政府技术减碳政策全面支撑农业绿色发展

2021 年9 月,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辽宁省全面落实碳减排任务制定了规划路线。辽宁省政府通过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支持、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等举措,形成了一批具有引领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的一流人才队伍、强化碳汇基础、降低农业和农村的碳排放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绿色低碳”宣传教育和活动,力争实现“双碳”的目标。 省政府建立市场化的绿色技术创新体制,完善排污权、碳排放权等交易机制,推动银行与省政府签署的各项协议,加强对绿色低碳企业和环保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强化法律法规支撑,多部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确保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2 辽宁省农业低碳发展的困境

2.1 技术储备不足制约农业低碳发展

辽宁省传统的农业废弃物利用不充分、环境污染严重、土地贫瘠现象频发。作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但目前辽宁省农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还不成熟,前沿科技推广应用不足,造成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较低。 此外,由于省内的技术性人才匮乏、研发水平低、专业结构不够合理、技术创新不足, 导致很多科研成果停留在实验阶段,不能迅速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制约了辽宁省农业低碳发展。

2.2 农业低碳发展制度体系不健全

碳排放量的统计是我国农业向低碳转变的关键, 而辽宁省现行的农业低碳发展的相关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难以对农业生产主体的污染排放进行有效的监管。 且各行业之间的政策协调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体系还不健全,评价标准规范不明确,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欠缺。 此外,辽宁省科技减碳政策执行效果不明显,低碳技术研究受合作机构、研发团队、制度保障等诸多因素制约,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2.3 小农户难以独立承担碳减排的责任

辽宁省90%以上的农业生产者是小农户,小农户拥有的土地占有全省土地的70%。小农户积极参与碳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因素,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将小农户生产作为其农业主要生产经营方式,这决定了“双碳”目标战略下的低碳农业发展不能忽略小农户的参与。 但是,目前辽宁省的小农户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适应气候变化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很难独自承担起减排的责任[9]。 部分地区农民的文化水平偏低,对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的认知和学习能力欠缺,缺乏参与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积极性,从而给低碳农业的发展带来了障碍。

2.4 辽宁省绿色低碳农业金融服务支持不足

金融支持是低碳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 而目前辽宁省绿色农业金融服务支持政策不足。一是绿色农业科技投入低。由于土地、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攀升,而相关的科技投资不足,导致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不到位, 无法迅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二是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辽宁农村地区虽普遍存在着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等金融组织,但因其规模小、信贷产品匮乏,融资渠道不足,不足以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10]。 三是金融服务功能滞后。 辽宁省农业长期以化肥为主, 资源的长期使用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的产生,从“黑色”农业到绿色农业的转变,在治理污染、开发绿色农产品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而辽宁省绿色农业的金融服务功能发展缓慢, 很难满足发展绿色低碳农业的需求。

3 辽宁省农业低碳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

辽宁省需要建立专业的科研机构和组织,对农业技术的开发、传播、应用、服务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加强农业专门人才的培养,培养复合型人才。 一是加快低碳科技创新。 基于“双碳”发展战略的中长远性考虑,应将农业绿色低碳作为基础研究的重点, 可在辽宁省社科项目设立一个“双碳”专题项目以开展农业低碳方面的研究,加快突破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技术瓶颈,形成一批基础性支撑性的创新成果。二是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 构建低碳农业成果转化平台,加快“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推广、引导等方面工作的推进奠定基础。 同时,要鼓励各农业生产主体采用绿色低碳技术的积极性,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通过示范带动周边农户,不断拓宽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面。三是培养绿色农业人才队伍。要立足于稳定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基础创新人才,建立以农村基层农技机构为依托,培养一批基层农业生产技术骨干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应用和推广绿色低碳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优势和对周边农户的影响力。

3.2 健全相关制度体系

辽宁省政府应尽快制订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完善相关制度配套措施,使“双碳”理念深入人心。一是要构建和完善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 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建和完善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是重要的实践路径,对推进辽宁省农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1 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 为辽宁省构建和完善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明确了发展路径[11]。 为此, 辽宁省需加快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的制定以及价值核算结果的公布制度等。二是要建立有效的绿色农业发展激励机制。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建立健全绿色绿色低碳农业激励机制,对农业生产主体的绿色低碳行为进行引导与监管。同时要建立健全农业绿色低碳生产评价体系和监督体系,对目前的绿色农业生产状况进行科学评价,对各种生产活动进行监督和激励引导,为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保障[12]。

3.3 强化服务主体在农业低碳发展中的作用

辽宁省的小农户将会在长时间广泛存在,如何提升小农户参与低碳农业的发展的积极性至关重要。 一是降低个体农户生产成本。 由于辽宁省的“小农户经济”蕴含着可观的组织优势与分工潜力,特别是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加强了生产环节的可分离性, 产生了农业生产托管、生产性服务外包等新的分工形式,从而使个体的生产参与到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特性的社会化分工中,通过技术分享和风险分担,降低农民采取绿色低碳生产方式的门槛和成本。二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低碳生产积极性, 强化农民的环保意识。通过各种渠道对农户进行深入宣传,让他们了解到农业低碳的基本理念和减碳的必要性,让他们自觉树立起低碳理念。 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如先进团体、先进个人评优、奖金激励等,鼓励农民积极投身于绿色低碳农业。

3.4 完善绿色低碳农业金融制度

辽宁省政府应加快完善农业低碳融资体系,促进其更好地向规模化、科学化发展。 一是加大绿色农业的财政投入。 要拓宽信贷渠道,把重点放在发展低碳农业上,做好扶贫工作,坚持信贷品种的创新,可以利用短期融资券、基金等方式丰富农民的理财产品。 二是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对于某些具有公益性质的绿色低碳农业,应通过政策性银行的示范和引导,树立典型的金融服务模式,以此带动其它商业银行,合理利用银行、基金、债券、保险等金融组织的优势,为发展绿色低碳农业提供更完善的金融服务。三是强化科技金融服务功能。 农业银行可以开发、创新科技金融信贷产品,同时政府部门应当给予一定的信贷补助,使其更好地向规模化发展。此外,要将标准化理念贯穿到整个绿色农业生产中,建立符合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趋势的金融知识系统,创新投融资模式,确保绿色农业相关技术开发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以此完善科技金融的服务功能。

农业是辽宁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绿色低碳农业是全省巩固脱贫成果、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落实推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本文从辽宁省农业低碳发展的现状出发, 分析了当前农业低碳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对策,对辽宁省农业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在推广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与模式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重视,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双碳排放量辽宁省
“双碳”目标下交通运输领域法律规制现状与改进思考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黑龙江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