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文字与现代纺织品的融合再发展

2023-09-05 01:45魏如梦张润阳
西部皮革 2023年16期
关键词:东巴文化东巴纳西族

魏如梦,张润阳

(云南艺术学院 民族艺术研究院,云南 昆明650500)

0 引言

纳西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绝大部分聚居在丽江市,也是丽江古城内人口占比最大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东巴文字被誉为世界“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字体现了东巴教的教义思想,其象形文字的字形“应物象形”,由此可以说东巴文字的符号特征是一种图像化的产物,正是因为其拥有图像化的特征,外加其自身的趣味性与反映生活的真实性,使得其符合并很好地运用到日常生活的设计之中。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丽江作为旅游胜地,所谓的丽江文化进驻了大大小小的商家,在商家的利益驱使之下,丽江东巴文化的纪念品大多数均为敷衍了事,仅仅将传统的东巴文字复制在产品表面,就称之为东巴文化的衍生品,完全忽略东巴文化内在的蕴含之意,因此人们无法通过相应的文创产品了解到丽江的传统文化的精髓。笔者由其存在的现状出发,将东巴文字与现代纺织品设计再结合在一起,在赋予家饰品独特内涵的同时,去挖掘东巴文字的内涵,实现双赢的目的,加快加深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1 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遗产的功能随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演进,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使之成为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助力文化外交,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就设计研究而言,纳西东巴文化在美术装饰、平面设计等领域已有一定程度的运用和传承,但在工业产品领域的应用较少,尤其是在纺织品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几乎是空白,因为只有基于文化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设计才有更高的价值和更强的生命力[1]。

由于各种问题及因素的涉及,东巴文字的原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且存在较多问题:

(1)纳西人民对自身文化的熟知度逐渐下降。随着现代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相对应的大众各种传统观念也随之变化,越来越多的纳西民众对东巴文化逐渐陌生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大部分纳西民众只会说纳西语言,但是在其中会夹杂着汉语,并且几乎看不懂也不会书写东巴文字。

(2)人口老龄化,传承面临断代危机。东巴(即纳西族的宗教东巴教的祭祀)是东巴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承者,担负着东巴文化传承的艰巨任务。但这一特殊群体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几年老东巴数量急剧减少,东巴文化面临断代绝根的现实。以丽江玉龙(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于2002年撤销,改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东巴为例,1982年,东巴的人数为103人,到1997年仅剩43人,15年间减少了70人。2003年老东巴人数锐减到11人,到2008年健在的老东巴不足4人。其中最大的危机是:真正知识渊博的大东巴寥如星辰,都已步入耄耋之年,且人数不断减少[2]。

2 东巴文字独特的表现力

东巴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很强的形象性,也具有一定的传承性。

2.1 形象性

东巴文字之所以称之为象形文字,就在于其文字的“应物象形”,其组字方式呈现出的文字具有强烈的图画意味,由此构成了东巴文字的趣味性。外地游客、学者大多能够通过观察东巴文字所呈现出的符号而了解其表露的大致意思,吸引人们对此进行联想,扩大对东巴文字的兴趣,而东巴文字所具有的趣味性使得其具有更大的优势融入现代纺织品,丰富纺织品内涵与外观的同时,加大加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东巴文字所具有的象形性,原始而质朴,其内在的自然性传达了古朴的民族风情[1]。这些丰富的表意功能特征在纺织产品中以雕刻装饰或图案纹样的方式应用,有利于丰富人们在精神上的乐趣以及对少数民族异域风格的回味,对传承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3]。

2.2 传承性

东巴文的出现大概是在公元11-13世纪,是由纳西族人民所创造的,民间称其为“斯究鲁究”。东巴文字一直处于使用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又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文化,这与纳西族民族精神的传承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将东巴文字与现代纺织品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引起现代人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欲,也能够使得传统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承与传播,将其展现给更多的欣赏者与爱好者。

3 东巴文字的运用原则

将东巴文字应用于现代纺织品设计,不仅能丰富纺织品的设计元素,也能够更好地传播东巴文化。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3.1 审美与实用相统一

在设计纺织品产品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相应的文字元素运用到产品之上能否符合人体工学,是否具有实用性的效果,这是设计产品最应该注意的问题,而非相关元素的任意堆砌;其次,要兼顾产品的外观,设计产品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受众人群的审美。纺织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纺织品产品要满足与适应大众的心理(审美)与生理(人体工学)的要求,结合大众与社会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创新与有意义的拓展。

3.2 创新与传统相结合

对东巴文字的应用研究应注重挖掘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价值,只有在不断地创作、发展、设计中与时俱进,才能体现活的意义[4]。一方面,提取东巴文字元素时,在应用场景及寓意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将文字元素直接运用在产品的设计之上,确保文字的本真性,将其传统文字直接展现在大众面前,使其更轻易更清晰的识别出所运用的文字元素;另一方面,产品设计可以从其艺术性的角度出发,考虑产品的形态、色彩等,从而给予大众更好的美的感受,在文字本身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合理的提取与创新,增加纺织品产品的艺术性与艺术价值,从而顺应市场的发展与需求。

4 东巴文字与纺织品的融合

4.1 抱枕

东巴文字对于“春夏秋冬”的描写,直观易懂,有利于产品的设计创作工作。如表1所示,东巴字的“春”是在苍穹之下的土地上有几株刚刚播种的小秧苗,由此看出春天在纳西族人眼中意味着耕作、播种,需要人们付出劳动与汗水。“夏”是天空中下起了雨滋养着农作物成长,夏天是蓄力的时间,农作物也在积累营养,茁壮成长。“秋”字则是水稻成熟,寓意着收获。“冬”一到,水稻已丰收,麦子又播种了。纳西族人遵循着自然的法则,一季复一季、一年又一年,这是纳西族人日益遵循的生存法则。我们将“春夏秋冬”融入抱枕中也是寓意着我们现代生活仍然要遵循自然规律。

表1 东巴文字“春夏秋冬”抱枕设计

4.2 地毯

图1是融入了东巴文字设计的地毯。东巴字中的“步步高升”是一个人踩着台阶一级一级地往上走,每当我们踩着地毯上也希望像文字中的人一样在工作、学习中一点一点地进步,步步高升。在地毯中不仅有步步高升的寓意,还有春夏秋冬暗含其中,象征着始终进步,始终对生活充满希望。遍布四周的花纹其实是东巴文“地”的变体,我们在地毯中加入“地”这一文字也是警示人们要脚踏实地才能步步高升!

图1 地毯平面图

4.3 床旗与桌旗

图2的东巴文字桌旗含有五种元素。其一是中间的两个小人状图形,这是东巴字“团聚”。中国人最看重家庭,无论是过年还是中秋节,人们最期盼的无非是一家团聚。而餐桌见证着每一个团圆时刻。在桌旗中使用“团聚”这一文字也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喜好,希望独“具”一格能见证着消费者的幸福。“团聚”上下由“天”包裹着,左右有“地”陪伴,象征着中国传统思想——天地人和。桌旗最外侧是“日”和“月”,日、月既象征着时间,又象征着永恒。日月与其他部分相连的地方是纳西族服饰中常用的装饰符号,与我们期望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设计理念相合。

图2 桌旗展示图

图3所示的床旗含有三种元素。其一是东巴文字的“天”,其二是东巴文字的“地”,其三是东巴服饰常用的祥云元素。整个床旗的外圈是一周“天”与“地”文字的变体,也反映了历代纳西族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现代生活中逐渐开始选择床旗,一方面适应自己家庭的风格装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升主人的生活品质和增添增加浪漫气氛。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的碰撞与糅合,更加增添了纺织品的内涵与情调。

图3 床旗展示图

5 结语

笔者对于东巴文字与现代纺织品的融合发展的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成长的空间很大。对于设计师来说,最应该具有的特性应是大胆地创新与尝试,大胆地对现代纺织品进行改造,同时融合大众的审美趣味,结合大众的审美观念,实现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纺织品的和谐发展与完美契合。通过此种方式,一方面是对中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与发扬,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现代纺织品的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东巴文化东巴纳西族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玉水寨
白地吴树湾村汝卡东巴经《内内抒》片段译释
丽江东巴文化的发展变迁刍议
新媒体视域下东巴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究
东巴文化保护的数字化策略研究
纳西族民间乐器
——纳西琵琶
新生代纳西族音乐人的传统痕迹和自我构建
纳西族情歌“时本授”探析
探寻东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