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

2023-09-06 14:26韩彩玲
小学生 2023年5期
关键词:周瑜圆明园课文内容

☉韩彩玲

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如识字、词语理解、阅读速度等。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让学生阅读课文,没有给他们创造轻松的阅读环境,不善于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那么就容易让学生在沉闷的阅读中产生厌学心理。语文中读与写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将两者拆分开来单独教学,不但不会起到事半功倍作用,还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1]教师应紧跟教育改革步伐,探索出多种高效教学方式,以提高课堂阅读趣味性,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进一步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

一、读与看结合,增强阅读趣味性

语文的教学往往从认字、读句开始。到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就有了较大篇幅的课文,一些长句和段落的学习成了语文教学的重点。对于一些长篇文章,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自己默读,然后认字,分析句子,理解课文含义,这样的教学往往显得单调枯燥。教师在教学中借助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运用读与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快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增强阅读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看视频,视频是一首小学生演唱的童谣:“绿叶子,小黄花,沙土地下安了家,安了家,等到花落地呀,地下生出好多胖娃娃,胖娃娃。”学生听了童谣,自然能猜想到唱的是花生。以视频童谣的形式引入课堂内容,然后把准备好的思维导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这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点是什么,从哪些方面入手,需要掌握的知识面有哪些……思维导图中关于基础知识的整理为:字(掌握、认读、多音字)、词(生词、搭配)、句(解析)。让学生把课文中需要学习的生字用卡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制作生字卡。学生在阅读全篇课文时,把生字圈出来,对照教师制作的卡片,熟读生字直到完全掌握。除此之外,教师还制作好句解析卡,把课文中的妙语佳句摘抄下来,让学生反复朗读并解析。如“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单看这一句话很容易读懂,但是如果联系整篇课文,学生就容易产生疑惑:“为什么要像花生?像桃子、苹果就不好了吗?”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从对立面思考问题,苹果、石榴既有让人爱慕的外表,又滋味甘甜,在现代人看来就是既好看又实用。但外表美与内心美不能相提并论,一个人也许相貌平平,但若能无怨无悔地努力,默默奉献,更值得人敬佩。这样阅读与认知相结合,一方面消除了学生单纯阅读的枯燥,另一方面丰富了阅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课堂阅读内容,让学生在读与看中体会阅读的乐趣,感悟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读与写结合,提高阅读理解力

小学生本身就比较活泼好动,缺乏定性,如果整节课都要求学生坐在那里阅读课文,那只会让他们觉得浑身难受,坐立不安。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与写结合,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改革的今天,重视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2]语文的读与写本来就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在阅读中加入写作锻炼,既可以提高阅读水平,也可以通过写作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这一课时,课堂开始时,先随机抽三个学生,教师念出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生字、新词,让这三个学生尝试在黑板上写出来。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检查学生有没有做到课前预习,二是让学生明白阅读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学生写不出来也没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并把拼音标注在上面,根据拼音进行拼读,读不通顺的句子、段落就多读几遍。接着教师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插图,如,各种各样鸟儿的图片、大榕树的图片,把插图和课文放在一起对照。学生观看插图,把表示榕树特点的词语写到本子上。可以是课文中的词语,也可以用自己的词语概括。两分钟后教师查看学生的答案,茂盛、壮大、枝繁叶茂等各个形容榕树特点的词语跃然纸上。这小小的写作锻炼,既紧扣课文内容,又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接着,教师让学生精读课文中写鸟的部分,同时提出问题:“阅读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如果是你,会怎么写百鸟欢腾的画面?”不同于作者,小学生的文笔还比较稚嫩、生涩,但胜在想象力丰富,能把榕树的茂盛、百鸟的欢腾写得与众不同。如学生A 在描写榕树时写道:“大榕树那像章鱼的爪子一样的根茎刺破地表,扎入土地。”学生B 在描写鸟儿欢腾时写道:“鸟儿们旋转着,跳跃着,展示着自己优美的身段。百灵鸟用婉转的歌声给同伴们伴奏,它们一起谱写着生命的乐章。”尽管学生有时候用词不那么恰当和准确,但却能把自己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在既定的情境下,通过想象完成写作任务,这不失为一种锻炼他们写作能力的手段。在学习了整篇课文后,教师可以设计“抄写句子,积累语言”“拓展练习”这两个写作环节,要求学生再一次阅读课文,把自己认为优美的、有意义的句子、段落摘抄在作业本上,课余时间多背诵。“拓展练习”设计题目如下:“鸟的天堂”已经成了一处观光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和收集的资料,写一篇导游词。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树的特点描写:粗大、茂盛、奇特、枝繁叶茂、美丽。鸟的特点描写:多、热闹、婉转、灵动、自由、兴奋。这样的读写结合,在阅读中穿插写作,在写作中提升阅读能力。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在读中写,写中想,想中学,学中乐。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自然愿意捧起书本用心阅读。

三、读与说结合,强化阅读专注性

读了一篇课文,理解了它的中心思想并没有完事,还得要有将它复述出来,结合自己所感所悟表达出来的能力。这也往往是小学语文教师忽略的地方。有道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固然重要,但关于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读与写结合,强化学生的阅读专注性。学生学了一篇文章,在复述过程中能把内容基本呈现出来,抓住作者的中心思想,加以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述,就算真正学习透彻了。[3]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读与说结合起来,多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首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设计问题如下:“同学们在假期中去过很多地方游玩,那有没有去过一些园林观赏呢?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些这些园林。”学生A 去过北京颐和园,学生B 去过北海公园,学生C 去过承德避暑山庄,学生D 去过圆明园……他们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皇家园林表述了出来。这些描述激起了全班同学对皇家园林的探讨欲望。教师抓紧机会,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圆明园为什么成了断壁残垣却仍能被人们所纪念呢?曾经辉煌的圆明园经历过什么灾难,变成了今天的废墟?”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阅读,寻找问题答案,并把答案说出来。学生通过整理和归纳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了圆明园遭受英法联军侵略、抢劫的劫难。在说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圆明园被毁的痛心,生出“面对欺凌,我们要振兴中华,自强不息”的信念。接着教师让学生精读第三自然段,结合搜索到的相关资料,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表达。一旦涉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学生必然要认真阅读。只有认真阅读,掌握了文章内容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内容准确表述出来。为了避免“无话可说”,学生只得认真阅读,借鉴文章中的一些词语、句子,充实自己的讲述内容。这样,在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阅读专注性。在教学的最后,教师可布置小作业:1.分小组收集圆明园相关资料,讲述英法联军侵略过程。2.说一说作者王瑛琦创作《圆明园的毁灭》的背景。3.说一说为了守卫圆明园,守卫者都做了哪些事情。这些小作业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强化表达能力,通过大量阅读积累语言,进而提高表达水平。

四、读与演结合,挖掘阅读延伸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数都是图文并茂的,有完整的注释,富含童趣,故事情节性强,能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如果教师能够给学生创造表演的机会,让学生联系课文发挥想象,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表演中感悟和体会,必定能有效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4]小学语文教师不妨尝试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教案,给学生预留更多的时间,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编排、表演,以表演故事的形式化难为易,突破课文重难点,明白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草船借箭》这一课时,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演上。学生要呈现完美的表演,首先就要吃透课文,对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有深刻的理解。这就需要学生熟读课文,分析课文。学生为了表演好,定会认真阅读,在理解了中心思想后将自己的想法以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首先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草船借箭》课本剧台词的创作。

全剧分为三幕,由三批学生演绎。第一幕:事发地点:周瑜大营。人物:周瑜、诸葛亮。军营中周瑜正与诸葛亮商讨曹操水军作战之事。周瑜(嚣张地):“水军作战,弓箭紧缺。本督军限你十天内造十万支箭出来。”诸葛亮(气愤):“十天,你也太小瞧我了。我出马,三天就够了。”周瑜(一脸惊愕):“你吹牛不打草稿啊。我怎么看见天上有头牛在飞呢!”诸葛亮:“不信?我们打个赌吧。我要是赢了,你绕着军营蛙跳。你要是赢了,换我蛙跳。”

第二幕:事发地点:诸葛亮帐篷。人物:鲁肃、诸葛亮。鲁肃(责备):“先生啊,你夸下这天大的海口,要是做不到真就要去蛙跳咯。”诸葛亮(自信地):“我有秘密武器加持——气象卫星。”鲁肃(震惊):“没想到你还有这个!”诸葛亮(得意):“我夜观星象得知后天晚上有雾,我设计20 艘船扎满稻草人迷惑敌军。让敌军以为我军来袭,雾大不敢冒进,只得放箭自卫。这样,十万支剑就不请自来了。”鲁肃(佩服万分):“先生神机妙算,令人佩服!”诸葛亮(谦虚):“过奖了,过奖了。”

第三幕:事发地点:江面。人物:诸葛亮、蜀军将领、兵卒、曹操及其将士。诸葛亮:“启航,直捣黄龙——曹营。”曹操小兵:“报告,东吴战船进攻我军。”曹操(从床上跳下):“真的吗?快!水陆弓箭手准备,击退敌军。”嗖!嗖!嗖!一场弓箭雨,十万支箭都插在了稻草人上,雾渐渐散去。诸葛亮小兵:“报告,曹军出动所有弓箭手,稻草人上插满了箭,共计十万支。”诸葛亮(命令):“返航,所有将士大声呐喊‘谢曹丞相赐箭!’”所有将士:“谢曹丞相赐箭……”学生根据写好的台词,分工合作,一人饰演周瑜,一人饰演诸葛亮,一人饰演鲁肃,一人饰演曹操,用精湛的演技把周瑜的嚣张和不信任表现出来,把诸葛亮的胸有成竹表现得淋漓尽致,把鲁肃的敬佩、曹操的悔不当初等情绪都表现了出来。表演的学生演得尽兴,观众看得高兴。轻松诙谐的话剧表现方式,把《草船借箭》这一课文中各个人物性格特征展现出来,学生认识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周瑜的善妒。通过诸葛亮巧妙的“借箭”,挫败周瑜的暗算这一故事,表现了诸葛亮的胆识过人和才智超群。

五、结语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多种方式的应用,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教学方式,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探索丰富多彩的阅读形式,把看、说、写、演相互联系,渗透到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他们在课堂的点滴阅读中不断积累,由量变化为质变,提高阅读水平和语文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周瑜圆明园课文内容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一气周瑜(二)
游圆明园有感
一气周瑜(一)
圆明园里过大年
满江红·圆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