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2023-09-06 08:29李艳娜
成才之路 2023年24期
关键词:教学体系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李艳娜

摘要:在机电类专业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教”和“育”的统一,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文章针对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思政”与“共育”的教学体系进行探讨,先明确协同育人的重要性,然后针对协同育人的现状,对教学体系建设提出结合疏通引导的教学方式、践行智能机电理念与思政理念、注重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等路径,以期为促进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协同育人发展、实现高职育人目标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职;机电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1;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4-000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项目“高职‘产教、双创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为例(ZBKY2021-013)研究成果

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的开展,不仅能够让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让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体验、感悟人生,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这就要求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合理融入思政教育,使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

当前,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存在课程设计难以体现思政教育工作目标引领与价值引领、对思政目标定位不清或理解不够准确等问题。上述问题,说明部分高职院校机电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有待加强[3]。为促进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对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体系建设进行探讨。

一、高职机电类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部分教师在思政与育人的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他们只知道传授专业知识,而不关心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同时,部分思政教师在教授大学生思政课相关知识时,没有抓住重点,让有的大学生产生“思政课程对就業作用不大的错觉。因此,针对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特点以及体系,高职院校应全面推进所有专业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成为具有严谨工作态度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当前,国家对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四化”的战略导向开展各项教学工作。高职院校要认识到机电类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重要功能,以实现育人与育才并行,进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4]。而将课程思政内容植入机电专业教学中,对于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二、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现状

当前,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如何实现专业课程更合理、有效的教学,是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教学建设与改革需要研究的课题。因此,高职院校要对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现状进行分析[5]。

首先,从大学生方面入手,对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现状进行分析。当前,有超过五成的大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会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有超过九成的大学生认为,在机电类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对于促进个人成长有帮助。有超过七成的大学生认为,实现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能够帮助自身明确未来就业的目标。有超过四成的大学生认为,机电类专业课程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结合不紧密,让他们产生思政协同育人不适合的感受。有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认为,机电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有待进一步强化[6]。可见,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有时并不明显。

其次,从教师方面入手,以充分了解和掌握教师对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真实感受[7]。总体来看,教师对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现状大致存在以下看法。第一,认同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并且已经具有一定的协同育人意识。第二,当前限制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开展的难点在于,机电类专业教师在专业课教学内容中有时很难找到与思政教育相关的教学资源。第三,个别教师认为现有的思政教育内容与大学生所学专业之间没有形成紧密的联系。第四,机电类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协同育人契合度较低。第五,机电类专业教师常常会忽视思政教育的成效[8]。可见,教师均认同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十分必要的,并且能够树立协同育人的教育观念,但在具体实施时仍存在诸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高职机电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体系建设路径

1.结合疏通引导的教学方式

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要遵循“统一规划、合理设计、遵循规律、突出特色、协同育人”的原则。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包含着思政因素,其需要教师自己去发掘、提炼,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立德树人,就必须将隐性的教育内容与大学生专业教育内容相结合。在机电类专业课程中,教师若没有将思政课融入专业教学中,不仅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会对大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依靠疏通引导的教学方式,让大学生认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本质,以更好地解决问题。例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众多的教学资源中挖掘出与思政相关的元素,并将其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进而融入理论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中,使大学生充分把握与其相关的元素、要点[9]。教师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指导,让大学生真切感受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真正认识到“专业知识”和“思政引领”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与实践活动产生良好的效果。教师还要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实践的每一个方面,并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使其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

以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中的“机电一体化设计”一课为例,在这一课中,教师可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相关产品发展历史的简单介绍,充分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大学生认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航空航天、医学等众多领域中作出的突出贡献,以此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精神,让大学生明确身上的社会责任。

再以机电类专业课程中的“工程测试技术”一课为例,教师在向大学生介绍传感器、信号处理等相关内容时,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列出目前卫星定位、导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并将目前的发展状况与国际上的其他卫星导航系统进行比较,让大学生明白尽管我国起步较晚,但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已在实现自主、自控,走国产化道路的过程中取得显著的成就,使我国的科技走在世界前列。

“同向同行”,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方法。对此,教师应以理论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主体,充分发挥思政教育与专业相结合的育人功能。在传授知识时,教师应考虑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以灵活多样的手段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充分融合。教师要将专业技能培养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实践能力培养与课程学习相结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具体来说,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建立多元教学模式,突出育人功能,激发大学生思政育人活力。

总之,整体协同育人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和目标要求,教师要通过疏通引导的教学方式,使大学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2.践行智能机电理念与思政理念

为了在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过程中激发大学生的头脑风暴,教师在教学体系建设中应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践行智能机电理念与思政理念。在“互联网+”背景下,智能制造等工业技术在农业、交通、医疗等诸多行业中都有了很好的应用。但存在的问题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据不完全统计,光是智能机电产品的制造,就有250万名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到2025年,我国对这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将达到700万,这说明会有450万的人才短缺。可以说,未来我国机电行业的重点是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智能机械制造和生产技术人才,这样的发展趋势与机电类专业的理念十分吻合。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应以机械工程专业为核心,以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为主线。

机电行业与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涉及的十大重点领域,均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由于机电类专业具有极强的技术性,教师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该专业课程技术性强的优势,尤其是在课程的内容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应将国家的创新创业理念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课程的内容设计与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都应当设计智能化装配系统,以此来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理念和“双创”理念。

在开展这一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应多结合相关案例,向大学生传授更多的方法,引导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设计理念。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培训,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来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成长为创造性人才。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大学生会参与到各类创新设计活动中,如“机器人大赛”“挑战杯大赛”等。在大学生参与各项活动时,教师要主动引导大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以增强其动手能力。

教师还可通过团队的形式让大学生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以激发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开展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时,教师要把我国目前的机电产业发展状况与发展计划纳入课程与实习教学中,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激发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这样,能培养更多的机电类专业人才,从而逐步实现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设计强国、创新强国、技术强国的转变。

3.注重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针对目前机电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不能很好融合的问题,高职院校在建设这一教学体系时,应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推进机电专业学科与思政学科的有机结合,使实践性教学更加多元化。

目前,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各大高职院校可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企业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可以说,企业已经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基于这一特点,在进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体系建设时,高职院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建校企合作平台,并根据本校的办学条件,采取多样化的办学模式。要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合作基地、工作站等,让二者的合作更加充分,并在这一过程中对教学制度进行完善,促进合作教学质量的提升。

具体而言,大学生在合作企业进行实习或实践的过程中,会对企业的发展历程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对其独特的文化有一定的感悟,进而继承和弘扬企业文化。因此,专业技术人员在介绍企业的产品时,要让大学生能够完全理解和掌握整个产品的制造过程。专业技术人员还要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让大学生真正懂得专注是工匠精神的关键,标准是工匠精神的基石,精准是工匠精神的宗旨,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完美是工匠精神的境界,人本是工匠精神的核心。而在学习技术的过程中,大学生也要不断努力,力求精益求精,进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要从大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的角度出发,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大学生的实习和实践达到最佳的效果。与高职院校共建实习基地的企业大多由知名校友创办、经营管理,这些校友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优良的工作作风能激发机电类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大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四、结语

总之,课程思政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是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以新时代教育理念为引领,全面构建与新时代教育目标相适应、与职业岗位要求相匹配、与大学生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明确协同育人的重要性,通过结合疏通引导的教学方式、践行智能机电理念与思政理念、注重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等路径,促进机电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发展。教师在机电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落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自身在专业教学和动手操作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让大学生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參考文献:

[1]胡海旭,李珮,金成平.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哲学意蕴及实施路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2,21(10):55-59+2.

[2]杨晓琳,杨秀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三维探讨———基于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现状调研[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2):23-26.

[3]楚国清,王勇.“大思政课”格局下统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蝴蝶结模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0(03):10-15.

[4]谢晴,赵迎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探究———以五年制高职专业课程《单片原理及应用技术》为例[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1,5(10):127-128.

[5]兰敏利,马健,冯鑫.涉农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创新探索———评《高校与农垦企业协同育人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2021,42(10): 893.

[6]闵鑫,杜高翔,吴小文,等.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关键问题与有效途径———以“实验与实践安全教育”课程为例[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4):82-85.

[7]王晓丽,陈书法,陈季萍,等.“双创”背景下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体系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03): 69-72.

[8]余燕敏,唐一通,舒先涛.基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育模式的设计探索与实践———以高校医学及相关专业《医学化学》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0(33):99-102.

[9]林静,唐亚琴.“以学生为中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探析———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J].黑龙江教育,2020(11):53-54.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Teaching System for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i Yanna

(Guizhou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Vocational College, Guiyang 5514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to achieve the unity of "teaching" and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context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teaching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nd "co-education" in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t first clarifies the importance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nd then proposes teaching methods that combine dredging guidance, practice intelligent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ncept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s, and emphasize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to provide assistance in promoting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achieving the goal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fessional course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aborativeeducation; teachingsystem

猜你喜欢
教学体系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