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对家庭金融脆弱性影响研究

2023-09-06 04:08李胜旗王新
金融经济 2023年8期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

李胜旗 王新

摘要: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我国重要的住房保障制度之一,其作用效果对家庭金融脆弱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1—2019年共五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住房公积金制度对我国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缴存住房公积金显著降低了家庭金融脆弱性,对于有房有贷、无房无贷、“体制内”以及近期有购房意愿家庭的金融脆弱性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缓解家庭流动性约束和提高家庭风险承担能力是住房公积金制度缓解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关键机制。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家庭金融脆弱性;流动性约束;风险承担能力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7-0753(2023)08-0030-13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行为全面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经过一系列的专项治理和综合整治之后,目前我国宏观金融体系的风险处于总体可控的态势。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单位,其金融稳定关乎社会稳定。家庭金融脆弱性是家庭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研究视角,反映了家庭无法按时或全额履行其偿债义务,从而陷入财务困境的风险(Leika等,2017)。这种风险并不是只发生在贫困家庭,中等收入家庭甚至是高收入家庭,都有可能存在金融脆弱性(O'connor等,2019)。近些年,我国家庭债务不断积累,家庭债务杠杆率持续上升,越来越高的债务负担加剧了家庭的金融脆弱性。通过数据分析我国家庭金融脆弱性的现状,探究可能影响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因素,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前中国家庭金融脆弱性的状况,也能为中央提出的“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提供家庭层面的理论依据。

有研究认为,家庭住房状况是对家庭债务以及债务收入比影响最大的因素(谢绵陛,2018);周广肃和王雅琦(2019)研究发现房价的不断攀升往往伴随着家庭负债杠杆率的上升,房价每上涨1倍,家庭贷款数额将会增长288. 1%,杠杆率将上升39. 2%。住房消费投资是居民消费投资的重要方面,住房问题的解决是保障居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一环,对于提升国家住房保障水平,增强国民获得感有积极作用。

自1998年住房改革以来,我国房价整体呈上升态势,2021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10 139元/平方米,相较于2000年的2 112元/平方米,涨幅高达380.07%①,家庭收入与房价的差距越来越大,增大了居民的购房难度。同时,我国家庭购房大部分依赖住房贷款,这意味着家庭可能会因为购房决策背负长达几十年的房贷,会给居民生活造成不小的负担。住房问题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已不容忽视,而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我国重要的住房保障政策,周华东等(2022)发现住房公积金制度可通过提高家庭使用公积金贷款购房的可能性,从而降低家庭民间借款的概率。基于此,本文利用2011—2019年共五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检验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

二 、文献综述

(一)公积金的公平及福利问题

有研究发现公积金制度会加剧缴存家庭和不缴存家庭的财富差距,并在房价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影响程度更大(Deng 等,2021)。例如,北京地区大部分公积金贷款流向了高收入家庭(Wang,2000)。对于不同工作性质的居民,钱先航等(2015)发现相较于“合同工”,“正式工”在享受公积金政策优惠上占有更大的优势。李涵和张昕(2020)基于中国家庭的微观数据,指出缴存公积金增加了居民购买多套房的意愿,拉大了居民之间的财富差距。但也有研究认为公积金政策在大多数年份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金双华,2018),有利于社會公平。向运华和蒋雨桥(2021)研究发现公积金制度支持了中低收入家庭的购房行为。有研究认为缴存公积金更有利于居住水平偏低的居民提高其购房概率,对其首次购房以及改善住房需求的帮助明显(陈峰和张妍,2018)。公积金政策给居民提供了一定的住房保障,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殷俊和周翠俭,2020),任娟娟(2022)也发现公积金制度能够通过提高居民住房拥有率和购房意愿进而提高居民幸福感。

(二)公积金对居民住房消费的影响

公积金对居民住房消费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参与公积金既提高了新市民的购房意愿(李伟军和吴义东,2019),也提高了农民工购房的可能性(蒋佳琪和谢勇,2021)。公积金制度对住房消费和住房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王齐鹏和王先柱,2017),对中等购房支付能力群体的住房消费作用效果最为明显(Ying等,2013)。由于公积金制度具备对租房人群的相关优惠政策,缴存居民的租房消费较未缴存群体有明显的增加(陈杰和张燕燕,2021)。但也有研究发现是否缴存公积金对居民租购行为并无显著影响(Wang 等,2015)。周京奎(2011)则认为公积金虽能促进住房消费,但降低了居民整体的消费水平。

(三)家庭金融脆弱性研究

金融脆弱性的概念最早源自Minsky(1982)的“金融脆弱性假说”,Kregel(1997)提出了“安全边界”的概念,对金融脆弱性做了直观的阐释。关于家庭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有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金融知识水平与家庭金融脆弱性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Lusardi和 Mitchell,2007;Anderloni 等,2012)。陈池波和龚政(2021)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降低农户的家庭金融脆弱性。范猛和戴金平(2022)从人口结构的角度出发,发现老龄化会使部分家庭呈现脆弱性的特征。在固定资产方面,主流观点认为家庭拥有住房能降低家庭金融脆弱性(O'connor等,2019),但Schularick和Taylor(2012)认为拥有一套以上房产的家庭可能更容易存在金融脆弱性。

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可以发现现有研究主要从微观层面探寻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因素,而忽视了住房公积金这一国家住房补贴政策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究住房公积金这一重要住房保障政策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对现有研究进行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本文的创新和贡献在于:第一,系统考察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并构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这是对既有文献的一个重要补充,同时也拓宽了住房公积金的研究视角;第二,进一步借助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作用机制检验,探究家庭流动性约束以及风险承担能力在其中起到的关键机制作用;第三,进一步基于住房贷款、工作性质、购房意愿等视角,比较深入地检验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缓解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异质性。

三、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一)家庭是否缴存公积金与家庭金融脆弱性

(二)家庭是否缴存公积金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机制

1.流动性约束

公积金制度具有缓解家庭流动性约束的积极作用,而家庭面临流动性约束是其陷入金融脆弱性的重要原因,缓解流动性约束有利于家庭财务状况的改善。毛丰付等(2017)研究发现家庭缴存公积金有利于家庭资产的积累。詹鹏等(2018)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发现住房公积金会提高整体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参与公积金的程度越深,引致的收入效应就越强。住房公积金由居民和企业共同缴存,其中居民缴存的部分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实际上相当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这部分资金虽然提取有限制,当期无法作为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但目前不少地区对住房公积金的提取范围进行了拓展,使其可用于租房消费,在满足住房公积金所规定的提取条件时,家庭可以提取公积金用于住房消费,这实际上提高了公积金参与家庭的收入水平和购房支付能力(徐跃进等,2017),降低了家庭民间借贷的概率,从而缓解了家庭的流动性约束,增强了家庭财务状况的稳定性。

2.家庭风险承担能力

提高家庭风险承担能力有利于其应对未来不确定的风险,降低陷入金融脆弱性的概率。面对家庭的金融风险,不仅要识别风险、防范风险,更为重要的是抵御风险。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其作为一种住房保障政策,能够缓解目前因房价较高所造成的购房压力。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居民可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住房贷款、租房和装修已有住房等,降低了家庭未来住房消费的成本,提高了家庭对不确定风险的承受能力(林靖等,2017)。家庭缴存公积金可以减少未来金融风险可能给家庭带来的冲击,降低家庭未来住房消费的不确定性,提高家庭风险承担水平(陈选娟和林宏妹,2021),进而缓解家庭金融的脆弱性。周寒等(2019)认为住房公积金是社会保障的一种,当居民享受到完善的社会保障时,会提高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概率,体现了家庭风险承担能力的提高。

因此,提出本文的假设2:住房公积金通过缓解家庭流动性约束和提高家庭风险承担能力,从而降低家庭金融脆弱性。

四、数据来源与实证模型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2019年共五期样本,包含被访者人口统计学特征、社会经济特征、住房公积金缴存情况等具体信息。在回归前对数据库进行如下处理:删除家庭年总收入、消费额、金融资产等重要变量小于零的样本;剔除关键变量缺失或有明显异常的样本;由于住房公积金的参与主体主要为城镇居民,在样本中只保留城镇居民样本,最终筛选出58 314个样本并对其进行研究。

(二)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1.被解释变量

2.核心解释变量

本文重点考察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因此设置家庭是否缴存公积金的虚拟变量。若家庭中有成员缴存住房公积金,则取值为1;若所有家庭成员均未缴存住房公积金,则取值为0。

3.中介变量

(2)风险承担能力。家庭金融脆弱性与其遇到不确定性冲击时能否承受住风险密切相关,本文基于CHFS问卷中“如果您有一笔资金用于投资,您最愿意选择哪种投资项目?”的答案来衡量家庭的風险承担能力,将愿意投资高风险高回报项目、略高风险略高回报、平均风险平均回报项目、略低风险以及不愿承担任何风险的家庭的风险承担水平依次设定为1—5,若选择“不知道”,则将该家庭的风险承担水平设定为6。

4.控制变量

(1)个人特征变量:年龄,用居民实际年龄表示;受教育程度,将没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分别对应赋值1—9;性别,男=1,女=2;健康状况,非常好=1,好=2,一般=3,不好=4,非常不好=5;风险偏好,风险偏好=1,否则=0;婚姻状况,已婚=1,未婚=0。

(2)家庭特征变量:家庭规模,用家庭总人口数表示;家庭总资产,用家庭所拥有的各项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表1为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三)模型设定

1.基准回归模型

2.中介效应模型

五、实证分析

(一)基准回归分析

家庭是否缴存公积金对家庭金融脆弱性影响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列(1)为不引入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列(2)中加入了控制变量,列(3)、列(4)中分别进一步控制了年份固定效应和省份固定效应。从表2中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家庭是否缴存公积金的系数估计值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负,表明居民缴存住房公积金能够缓解家庭金融脆弱性,实证结果支持了假设1。

从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居民受教育程度与家庭金融脆弱性在1%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说明随着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其对金融知识的认知能力提高,降低了家庭陷入金融脆弱性的概率。健康状况与家庭金融脆弱性在1%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表明身体素质越差的家庭,一方面由于工作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医药费用支出增加,使得家庭更容易陷入金融脆弱的困境。风险偏好与家庭金融脆弱性在1%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可能是因为偏好风险的家庭往往选择高回报的投资组合,增加了家庭获得高收益的机会。家庭总资产与家庭金融脆弱性在1%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当面临风险、意外时,家庭可以通过变卖资产缓解危机。家庭规模与家庭金融脆弱性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这可能是因为家庭总人口越大,家庭各种支出增加,家庭负担加重。

(二)稳健性检验

1.更换解释变量

基准回归中,本文定义核心解释变量家庭是否缴存公积金的标准是家庭中只要有成员缴存公积金就赋值为1,但一些可能影响到家庭金融脆弱性的行为决策并不会受到某一位家庭成员缴存公积金的影响,这样的定义方式可能会使回归结果存在偏误。因此参考周华东等(2022)的做法,将缴存公积金的个人明确为家庭的户主,重新检验公积金制度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回归结果见表3的列(1)—列(4)。公积金制度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抑制作用依旧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回归结果依然稳健。

2.工具变量法

对于工具变量的选取,借鉴段忠东和吴文慧(2022)的做法,采用家庭所在区县的住房公积金平均缴存率作为家庭是否缴存公积金的工具变量,该做法来源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同侪效应”。一方面,由于地方政策、社会网络等的影响,家庭缴存公积金情况与当地其他家庭公积金缴存情况密切相关,均受该地区公积金制度的约束;另一方面,同一地区其他家庭公积金参与状态是由当地公积金政策决定的,与该家庭的金融脆弱性无相关关系。因此,采用家庭所在区县其他家庭的公积金平均缴存率作为工具变量是合适的。表3的列(5)—列(8)显示了IVPr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此时缴存公积金仍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抑制了家庭的金融脆弱性,进一步表明回归结果是稳健的。表3底部给出了沃尔德检验的p值,数值显著拒绝了原假设,说明模型存在一定的内生性。此外,第一阶段F值显著大于10,表明不存在弱工具变量问题。

3.倾向评分匹配法

为了避免样本选择性偏误可能产生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借助倾向评分匹配法(PSM)来予以缓解,进行近邻匹配、半径匹配以及核匹配,ATT值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负(见表4);并利用近邻匹配后的样本重新进行了回归,结果见表5。从图1也可以看出协变量匹配后的误差减少,匹配效果较好。

六、进一步分析

(一)机制探讨

基于本文的理论假设,缓解家庭流动性约束以及提高家庭风险承担水平是住房公积金制度降低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可能途径,为验证以上两个途径的作用,本文采取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6。

1.缓解流动性约束

表6列(1)—列(3)显示了流动性约束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列(1)即为基准回归结果,显示家庭缴存住房公积金能够显著缓解家庭金融脆弱性。列(2)的估计结果表明,家庭缴存公积金能够显著降低家庭陷入流动性约束的概率。列(3)结果表明,将家庭是否缴存公积金和流动性约束同时加入模型后,参与住房公积金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估计系数仍然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负;流动性约束系数显著为正,这表明流动性约束在住房公积金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即住房公积金通过缓解家庭流动性约束降低了家庭的金融脆弱性,假设2得到验证。

2.提高风险承担能力

表6列(1)、(4)、(5)显示了风险承担能力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由列(4)的回归结果可知,参与住房公积金能够显著提高家庭风险承担能力。列(5)的回归结果显示,在模型中同时加入是否缴存公积金和风险承担能力后,住房公积金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仍然显著为负,说明家庭风险承担能力在住房公积金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即住房公积金通过提高风险承担能力降低了家庭的金融脆弱性,假设2得到验证。

(二)异质性分析

1.住房贷款异质性

住房公积金是十分重要的住房保障政策,为进一步考察公积金缓解不同类型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异质性,本文将家庭按照住房贷款和房屋拥有情况分为“有房有贷”“有房无贷”“无房无贷”三类。表7的列(1)—列(3)汇报了相应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缴存公积金显著降低了所有类型家庭的金融脆弱性,而对“有房有贷”以及“无房无贷”的家庭金融脆弱性抑制效果更为显著,这表明住房公积金制度缓解了有贷款负担家庭以及租房家庭的金融脆弱性,发挥了其应有的住房保障作用。

2.工作性质异质性

公积金的缴存由企业和个人共同完成,因此公积金的缴存与否以及缴存金额与居民工作性质密切相关。根据CHFS中统计的居民工作单位的性质,家庭中有一人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则将样本划分为“体制内”,反之,将样本划分进“体制外”,体制外包括集体、私营或外资企业。从表7的列(4)和列(5)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缴存公积金对在体制内工作的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但对在体制外工作的家庭金融脆弱性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

公积金对不同工作性质的家庭金融脆弱性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相较私营企业而言,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業等单位往往会为员工缴存公积金,这部分家庭有更多机会享受公积金政策带来的优惠。同时,体制内的工作相较于体制外的工作更加稳定,失业风险较低,能够保证公积金的连续缴存。

3.购房意愿异质性

购房会导致家庭大笔的资金流出,而缴纳公积金的家庭在购买住房时可提取公积金,同时享受较低的贷款利率,这一政策提高了居民的购房能力,支持居民购房,缓解了其家庭金融脆弱性。在近期有购房意愿的家庭会有更高的概率做出购房的决策,而近期无购房计划的缴存家庭的金融脆弱性是否也能得到缓解,这一点值得探讨。因此,将样本分为近期有购房意愿以及无购房意愿两类,分组回归结果如表7的列(6)和列(7)所示,缴存住房公积金对所有家庭金融脆弱性都有所缓解,并且对近期有购房意愿家庭的金融脆弱性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这是因为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一项以保障居民住房为初衷的政策,居民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缴纳首付款或者还本付息,并且可以享受优惠的贷款利率。因此,对于近期有购买住房意愿的家庭,住房公积金缓解其金融脆弱性的效果也更加显著。

七、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住房公积金制度自 1991 年在上海试行以来已有30多年的历史,是一项互助性质的住房保障政策,对我国民生福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升了国家住房保障能力,增强了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一项惠民利国的政策。本文利用2011—2019年共五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住房公积金制度对我国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住房公积金制度显著降低了家庭金融脆弱性,在进行了更换解释变量、工具变量法以及倾向评分匹配法的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2)住房公积金通过降低家庭流动性约束以及提高家庭风险承担能力缓解了家庭金融脆弱性。(3)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抑制作用存在住房贷款、工作性质、购房意愿方面的异质性,缴存住房公积金对于有房有贷、无房无贷、“体制内”以及有购房意愿的家庭的金融脆弱性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

(二)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肯定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显著缓解了家庭金融脆弱性,但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住房公积金对于缓解不同类型家庭的金融脆弱性的效果有很大差距。因此,如何使住房公积金制度惠及更多人群,完善其保障性,应成为住房公积金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本文对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范围。目前住房公积金制度仅针对城镇职工群体,对于体制外员工、农民工以及灵活就业人群等不强制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因此应按需修订住房公积金制度,扩大公积金覆盖范围,切实提高工作性质不稳定人群缴纳公积金的比例。第二,实行差异化的政策制度。鼓励各地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收入水平制定因地制宜的公积金保障政策,对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经济水平较差的地区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如适当调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延长还款年限等。对于购买首套房以及租房人群应进一步增大贷款优惠力度,对于以投资为目的购买住房的人群适当降低其贷款优惠力度,逐步扩大购买首套房和多套房之间的贷款利率差,落实“房住不炒”的政策。第三,提高住房公积金的流动性。我国公积金制度具有个人住房储蓄的功能,应进一步优化调整公积金租房提取制度。放宽租房提取条件,加大租房提取力度,使居民可以定时、自动提取公积金,缓解缴存居民租房压力,优化社会居住环境,从而使得公积金在租房市场上也可发挥出缓解家庭金融脆弱性、改善财务状况的作用。

注释:

①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参考文献:

[1] LEIKA M, MARCHETTINI D, ORG M, et al.A generalized framework for the assessment of household financial vulnerability[J].IMF Working Papers, 2017, 17(228):1.

[2] O'CONNOR G E, NEWMEYER C E, WONG N Y C, et al.Conceptualizing the multiple dimensions of consumer financial vulnerabilit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9, 100:421-430.

[3]谢绵陛.家庭债务收入比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于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J].中国经济问题,2018, 306(01):62-72.

[4]周广肃,王雅琦.住房价格、房屋购买与中国家庭杠杆率[J].金融研究,2019, 468(06):1-19.

[5]周华东,李艺,高玲玲.住房公积金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证据[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2,42(06):1560-1578.

[6] DENG L, YAN X A, CHEN J E.Housing affordability, subsidized lending and cross-city variation in the performance of China's housing provident fund program[J].Housing Studies, 2021, 36(04):455-478.

[7] WANG Y P.Housing reform and its impacts on the urban poor in China[J].Housing Studies, 2000, 15(06):845-864.

[8]钱先航,曹廷求,曹春方.既患贫又患不安:编制与公共部门的收入分配研究[J].经济研究,2015,50(07):57-71.

[9]李涵,張昕.住房公积金导致了不平等吗——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证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0, 354(06):99-112.

[10]金双华.住房公积金政策对收入分配影响研究——基于缴纳—提取路径的分析[J].财贸研究,2018,29(12):70-79.

[11]向运华,蒋雨桥.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购房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2014—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决策与信息,2021(01):48-59.

[12]陈峰,张妍.住房公积金到底支持谁购了房?——住房公积金制度存续的微观证据[J].财政研究,2018(09):93-105.

[13]殷俊,周翠俭.住房公积金、城市定居与农民工幸福感[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0,33(06):93-101.

[14]任娟娟.住房公积金是否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2,43(05):123-130.

[15]李伟军,吴义东.住房公积金、金融知识与新市民住房租购决策——基于CHFS的证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04):139-148.

[16]蒋佳琪,谢勇.住房公积金缴存促进了农民工购房吗[J].农业技术经济,2021,309(01):77-92.

[17]王齐鹏,王先柱.公积金对住房消费和投资的影响研究[J].南方金融,2017(12):9-18.

[18] YING Q W, LUO D L, CHEN J E.The determinants of homeownership affordability among the 'sandwich class': Empirical findings from Guangzhou, China[J].Urban Studies, 2013, 50(09):1 870-1 888.

[19]陈杰,张燕燕.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城镇居民租房消费的影响——基于CHFS2017的实证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1(01):82-97.

[20] WANG W Z, GAN C, LI Z H, et al.Accessibility of homeownership in urban China:An empirical study of borrowe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housing provident fund[J].SSRN Electronic Journal, 2015: 2564806

[21]周京奎.公积金约束、家庭类型与住宅特征需求——来自中国的经验分析[J].金融研究,2011(07):70-84.

[22] Minsky PhD H P, The financial-instability hypothesis: capitalist processes and the behavior of the economy[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city Press, 1982.

[23] KREGEL J A.Margins of safety and weight of the argument in generating financial fragility[J].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1997, 31(02):543-548.

[24] LUSARDI A, MITCHELL O S.Baby Boomer retirement security:The roles of planning, financial literacy, and housing wealth[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7, 54(01):205-224.

[25] ANDERLONI L, BACCHIOCCHI E, VANDONE D.Household financial vulnerability:An empirical analysis[J].Research in Economics, 2012, 66(03):284-296.

[26]陳池波,龚政.数字普惠金融能缓解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吗?[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1(04):132-143.

[27]范猛,戴金平.老龄化与家庭金融脆弱性——数字金融赋能下的应对路径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2,42(11):63-79.

[28] SCHULARICK M, TAYLOR A M.Credit booms gone bust:Monetary policy, leverage cycles, and financial crises, 1870–2008[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2, 102(02):1029-1061.

[29] MILCHER S.Household vulnerability estimates of Roma in Southeast Europe[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0, 34(04):773-792.

[30]毛丰付,韩爱娟,柳津妮.住房政策与家庭财富积累:公积金到底有多重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0(06):54-59,156.

[31]詹鹏,万海远,李实.住房公积金与居民收入分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09):22-40.

[32]徐跃进,吴璟,刘洪玉,住房公积金政策与缴存职工收益[J],统计研究,2017,34(05):49-58.

[33]林靖,周铭山,董志勇,社会保险与家庭金融风险资产投资[J],管理科学学报,2017,20(02):94-107.

[34]陈选娟,林宏妹.住房公积金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基于2013年CHFS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21(04):92-110.

[35]周寒,孙文远,郑登元.保险对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J].武汉金融,2019(07):64-68+15.

[36] ROSSI M, TRUCCHI S.Liquidity constraints and labor supply[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16,87:176-193.

[37]李波,朱太輝.债务杠杆、金融素养与家庭金融脆弱性——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4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20(07):25-34.

[38] YUE P P, KORKMAZ A G, YIN Z C, et al.Liquidity constraints and family labor participation[J].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 2023, 28(01):53-74.

[39]段忠东,吴文慧.住房公积金对城市家庭投资组合有效性的影响研究[J].上海金融,2022(08):2-15.

(责任编辑:唐诗柔)

Housing Provident Fund and Household Financial Fragility: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CHFS Data

Li Shengqi, Wang Xin

(School of Finance,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ousing security systems in China, the housing provident fund system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household financial fragility. Using five waves of 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 (CHFS) data from 2011 to 2019, 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housing provident fund system on household financial fragility in China by Probit mode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paying housing provident fund contributions significantly reduces household financial fragility, with more pronounced mitigating effects on households with mortgage loan, households with no house and no loan, households within the institutions, and households with recent home purchase intention. The mechanism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easing household liquidity constraints and improving household risk-bearing capacity are the key mechanisms for the housing provident fund system to alleviate household financial fragility.

Keywords: Housing provident fund; Household financial fragility; Liquidity constraints; Risk-bearing capacity

猜你喜欢
住房公积金
论如何完善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
关于住房公积金档案信息化的探索思考
资产证券化能否解决住房公积金流动性不足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分析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项目贷款的作用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问题与完善建议
务工人员缴交住房公积金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