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加强财会监督实践路径分析

2023-09-07 08:14陈树华
中国农业会计 2023年16期
关键词:财会会计核算事业单位

陈树华

(作者单位:厦门广播电视集团)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我国各项制度有序执行的基础保障,也是切实提升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增强我国治理体系科学性和规范性的重要工作之一。2020 年以来,财会监督被纳入国家监督体系,且被置于与统计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等各项监督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职工作,履行各项单位职责,努力推动我国政府治理结构现代化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事业单位应当从自身做起,切实提升自身的财会监督工作水平,加强财会监督工作质量,进而为单位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管理持续优化提供保障。

一、事业单位财会监督的主要内容

财会监督,即对被监督单位、被监督部门围绕财务会计活动合规性、科学性、有效性开展监察与督促工作。作为预算管理单位范畴的事业单位,财会监督显得尤为重要。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财政监督。事业单位属于预算管理单位范畴,肩负着履行各项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使命,事业单位开展各项管理活动与业务活动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但随着事业单位业务面的不断拓展、业务类型和内容的不断丰富,财政资金供给与单位资金需求之间逐渐产生了较大的差距和缺口,进而影响到事业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业务推进。为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实现对有限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与使用,以满足单位各项工作对资金的现实需求。为了提高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使用效率,国家相关执法部门需要对事业单位开展有效的财政监督工作。二是财务监督。事业单位各项管理经费、业务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事业单位不仅肩负着履行各项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使命,同时对国有资产安全管理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通过财会监督工作不断增强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管理上的合规性与科学性。财务监督工作的执行者可以是外部监管部门、政府部门,也可以是事业单位本身。财务监督是确保事业单位管理运行合法合规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保证事业单位资金绩效管理达标的重要一环。三是会计监督。事业单位一方面作为预算管理单位,肩负着社会服务职能的使命;另一方面作为参与市场活动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同时要保证自身各项经济活动、经济业务健康有序开展。这就需要有效开展财会监督工作,以保障单位各项财会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提升单位整体效益与经营质量。会计监督的主要监督对象是事业单位所从事的各类经济活动、经济业务及日常财务事项。会计监督工作开展的目的是保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这是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的基础。

二、事业单位加强财会监督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各项管理制度和职能的执行者,是保证我国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机构。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事业单位面临着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越来越高的工作要求与服务要求,事业单位在此背景下加强财会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事业单位对于我国整体发展、各行业健康发展及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对事业单位贪腐工作的整治力度。而事业单位加强财会监督是杜绝单位内部贪污腐败的重要手段,还能保证单位各项职能履行始终保持公益性,并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其次,当前事业单位面临着职能转型升级、管理精细化等挑战,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者与使用者,事业单位需进一步加强对自身所拥有的各项资产的管理。而加强财会监督是事业单位履行国有资产安全管理职责、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也是事业单位提升自身预算管理绩效的重要途径。最后,财会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建立与完善的重要一环,事业单位加强财会监督工作有助于推动我国政府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同时有助于我国政府优化治理结构,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1]。

三、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工作现状

财会监督是事业单位应当予以高度重视的重要工作,事业单位做好财会监督不仅是保证单位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推动我国监督体系逐步完善、促进我国政府治理结构优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步。然而,近年来随着事业单位履职任务的加重,外部环境的日趋复杂,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的不断应用,其财会监督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单位职能转型升级、工作覆盖面拓展、工作方式多样化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等,都对财会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事业单位一方面要重视夯实财会监督工作的基础,如会计核算、会计档案管理、岗位职责规范等,另一方面要积极寻求新时期财会监督工作优化创新的路径。

目前,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许多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完全做到岗位分离,存在岗位与人员配置不合理问题,仅由一位或几位财会监督人员负责执行监督工作,这不仅会给工作人员带来沉重的工作负担,还可能因为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上的不足而导致监督工作成效低下。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与全面推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开始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双基础”会计核算模式。在“双基础”会计核算模式下,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会计核算方式的选择都会直接影响到会计核算结果。部分事业单位就因为会计核算结果失真,对单位财会监督工作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2]。

四、事业单位加强财会监督的具体路径

通过前文的阐述和分析,可知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在财会监督工作具体开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事业单位本身的建设与健康运转,同时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影响到我国政府的各项职能履行与社会全面建设。因此,加强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刻不容缓。财会监督工作的加强不仅仅只是某一项或某几项制度的确立,更加需要从多角度入手进行工作的全面铺展。事业单位要想切实加强财会监督并发挥其重要作用,就需要从内部建设、工作基础、协调配合、监督结果反馈与应用及保障措施建设等方面入手开展具体工作。

(一)加强内部建设

围绕财会监督工作强化所开展的内部建设,应当包括教育引导、部门及岗位设置、人员团队建设以及制度与执行细则制定。第一,加强教育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加强教育引导和营造良好的财会监督内部氛围对于事业单位加强财会监督十分重要。事业单位不仅要重视财会监督人员的教育和职业道德的提升,还需要从管理层与领导人的教育学习工作入手,从上至下加强单位人员对财会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其明确财会监督对于单位及国家监督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

第二,重视财会监督专职部门及岗位的设置。为了进一步提升财会监督工作质量,保障工作执行的专业性与规范化,事业单位应重视财会监督专职部门及专人专岗的建设工作。将财会监督独立于其他管理部门尤其是财务管理部门,以有效保证财会监督的独立性,避免财会监督人员受到其他管理层或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和干扰。

第三,重视财会监督人员团队建设。事业单位要对财会监督人员团队的组建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在人员构成上不仅要有熟悉事业单位业务工作与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还要有具备丰富财政资金管理经验与监管经验的工作人员。同时,事业单位要还要积极聘用会计监管、财政司法等领域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财会监督的制度制定与执行细则研究等工作,以保证财会监督切实发挥作用。

第四,制定有助于财会监督工作有序开展的相关制度与执行规范。事业单位财会监督涉及单位各个管理部门及各项具体工作,要想保证财会监督工作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就必须制定相关制度为财会监督人员日常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除了要制定保障财会监督独立权威地位的基本制度外,还要针对各管理部门的职能及部门负责人的权责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与具体要求,以提高各管理部门对财会监督工作的支持与配合程度,为财会监督工作的开展打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二)固本创新,提高财会监督工作水平

夯实财会监督工作基础以及重视财会监督协调配合,是提高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工作整体水平的关键。而在明确这两项工作的同时,还要进一步从多方面入手进行规范与细化。

1.夯实财会监督工作基础

第一,加强会计核算规范性建设。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基础,会计核算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着会计核算数据结果是否真实有效。因此,需要通过会计核算规范性建设以最大限度保证上述目的的达成。首先,事业单位需要增强会计凭证管理规范性,提升财会人员对会计凭证真伪的鉴别能力,还要保障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其次,加强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会计档案作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基础,不仅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财会监督工作的质量,还对事业单位建立财会监督长效机制、实现财会监督常态化等影响重大。对此,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落实管理权责、严格把关档案管理使用权限、提升会计档案调阅使用的便捷性等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第二,加强岗位规范性建设。财会监督水平的提升不仅需要制度的完善,更离不开人员的坚守,加强岗位规范性建设能够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与自律性,为保障财会监督工作质量打好人员基础。首先,事业单位应严格贯彻财会岗位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避免一人兼任多职引起“监守自盗”等管理风险。其次,重视岗位轮换制度的规范与细化,加强人员约束管理及交接工作的规范性建设。最后,加强岗位制衡与岗位责任分工,发挥财务岗位之间的监督与制衡作用,从而降低财会管理相关风险及漏洞出现的可能性[3]。

2.加强财会监督协调配合

一方面,事业单位在开展财会监督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将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方式相结合,发挥彼此优势,共同促进财会监督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加强各监督主体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进而构建起一个严密的监督网络,发挥数据获取、资源配置、问题排查及监督结果应用等方面的协同监管作用,最大限度发挥监管合力,打造内外结合的监管环境,切实推动单位财会监督及各类监督工作质量整体提升。

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应积极学习企业的财会监督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财会监督工作具体情况,在会计委派制基础上引入第三方监督机构共同参与单位财会监督工作。在此过程中,事业单位不仅需要坚决贯彻轮岗制,还需要加强对派驻到本单位开展财会监督的工作人员施行严格的考核与监管。同时,事业单位可以与外部专业机构达成合作,借助专业人员丰富的工作经验不断增强本单位会计委派制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切实发挥委派财会人员的监管作用[4]。

(三)加强监督结果反馈与应用,落实奖惩制度

事业单位开展财会监督工作,不仅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还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制度与执行方面潜藏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而切实提升单位综合管理能力与职能履行质量。首先,事业单位要畅通监督结果反馈渠道,及时向上级反映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并提高问题处理意见的反馈速度,从而提高问题反馈方的反馈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事业单位要重视问题整改,以及问题的定期回溯,不仅要针对具体问题限期整改,还要通过定期回溯整改问题杜绝“旧病复发”;对于发生问题的有关部门责任人及工作人员要严格惩戒,切忌出现只奖不惩或重奖轻罚的现象,切实提升单位财会监督的权威性与严格性,有效落实财会监管的长效性与常态化。

(四)加强财会监督保障措施建设

事业单位落实财会监督工作,不仅需要从思想、制度、方法、应用等多方面夯实相关具体工作,还需要重视人员管理、文化建设及信息技术手段升级等。

首先,在人员管理方面,由于财会监督工作中既属于监管人员又属于被管理者的财会监管工作人员往往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所以事业单位不仅需要加强对财会监督人员的教育、引导、鼓励与督促,还需要切实树立财务监管部门负责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其以坚定执法、公正执法的端正态度为部门员工扫清工作障碍、抵挡工作压力,从而确保财会监督工作有序开展。其次,在文化建设方面,事业单位要将财会监督工作与单位职能履行、社会形象塑造等相融合,从思想上贯彻财会监督的重要性,提升各部门配合财会监督工作的主动性。最后,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事业单位要切实加强财会监督信息化手段的升级,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对财务数据和相关资料进行全面有效的收集,快速筛选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为财会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真实可靠且全面的数据支持[5]。

五、结语

2020 年,财会监督被正式纳入我国监督体系,这不仅代表着国家对财会监督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当前时期财会监督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事业单位加强财会监督不仅关系到其自身建设与职能履行,还关系到我国监督体系的完善。为此,事业单位应将加强财会监督作为单位管理工作的核心,可以从教育引导、制度确立、方法创新、结果应用及严格奖惩等方面对财会监督工作加以落实与强化。

猜你喜欢
财会会计核算事业单位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