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事业单位科技专项资金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

2023-09-07 08:14王晓刚
中国农业会计 2023年16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科研项目预算编制

王晓刚

(作者单位: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

科技专项资金是国家财政投入,用于支持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资金。科技专项资金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然而,随着科技专项资金投入不断增多,资金管理与使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保证科技创新项目顺利运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科技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科研项目顺利开展奠定资金基础。

一、科研事业单位优化科技专项资金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推进,国家对基础科研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加快。科研项目的顺利组织和开展,离不开科技专项资金这一基本资金的支持和保障。科技专项资金是由财政部门划拨并纳入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专项资金,旨在促进科研事业蓬勃发展。其特点在于资金使用方向明确,对促进科研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优化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提升内部治理效能的重要措施

在科研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中,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优化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既能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运营管理水平,也能为科研事业单位其他专项资金的管理提供有益借鉴,进而提升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效能,为推动科研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规范科研资金支出的现实需要

目前,科研事业单位在科技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许多不规范现象,需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对科技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进行优化,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优化预算编制与会计核算、加强监督检查等,可构建完善的、有效的资金支出管理体系,从而提升科技专项资金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避免出现专项资金使用随意、盲目的现象[2]。

(三)保障科研项目顺利开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的科研人员数量达全球之最,每年的科研经费也在稳步攀升,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文件的发布为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资金使用效果不尽如人意,影响到科研项目的开展及科研成果的转化。优化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可使每一笔科技专项资金都投入科研事业建设,为科研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进而确保科研活动顺利开展,促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

二、科研事业单位科技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不到位

预算管理是对科技专项资金进行优化配置、促进科研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然而,现阶段部分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不到位,具体表现在缺乏深刻的思想认识、项目预算编制不够详尽、预算与执行之间出现脱节等方面。预算编制的初衷在于合理规划和高效运用科技专项资金,但一些科研事业单位在申请科技专项预算时盲目地申报科研项目,项目预算编制过于简略,预算不准确。一些单位错误地认为项目申报数量越多越好,虚增资金申报额度。从科技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实际情况来看,预算通常是由单位内部的科研人员编制,科研人员作为科研项目的重要主体,对科研活动的资金需求了解得更加全面。但值得注意的是,科研人员并非从事预算编制的专业人士,预算编制隶属财务工作范畴。一方面,科研人员缺乏相应的预算管理及财务管理知识;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对科研项目的了解不够全面,而财务人员与科研人员之间缺乏有效协同,进而导致预算编制存在一定的问题。除此之外,从预算执行情况来看,一些单位过于强调实际支出而忽视了预算管理,导致预算与实际支出不一致,预算控制流于形式,使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下降,未能最大限度发挥科技专项资金的价值。

(二)缺乏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

从科研事业单位对科技专项资金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科技专项资金的管理存在不规范之处,资金使用效率不尽如人意。尽管国家已经出台关于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相关办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各科研事业单位普遍存在未能充分利用科技专项资金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未对科技专项资金进行独立核算,未能做到专款专用,资金使用不规范;二是针对科技专项资金设置的相关会计科目不准确,导致核算结果的准确性有待提高;三是随意挤占科技专项资金,或将科技专项资金挪作他用,进而影响科研项目顺利进行。

(三)缺乏有效监督

对于科技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部分科研单位存在监管力度不足,过于关注项目立项和拨款而忽略项目验收与监督的情况。对科技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开展经常性、连续性的检查监督,是科研事业单位规范资金管理的重要手段[3]。然而,从科技专项资金监管工作来看,目前许多单位并未设置相应的审计科室或配备内部审计人员。由于专业审计人员缺失,科技专项资金日常监督管理不到位。虽然上级主管部门通常会定期对下属科研事业单位的科技专项资金进行专项审计,但专项审计始终无法取代日常监督审计。此外,在科研项目承担单位获得专项资金拨款后,资金审批部门未能对项目进行动态跟踪与实时监督,导致无法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另外,科研事业单位针对科研项目往往会设立相应的项目管理部门或配置专门的项目管理人员,具体管理科研项目涉及各项事务,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立项、课题汇报、结题以及项目资料管理等。但是,即便是科研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也难以对其所负责的科研项目的各项支出进行全方位日常监管,进而影响项目资金的规范化管理。

三、科研事业单位优化科技专项资金管理的相关策略

在我国当前财政体制下,针对科研事业单位的科技专项资金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和使用策略至关重要。为优化科研事业单位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机制、财务管理体系以及内外审计监督制度等,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提高思想认识,优化项目预算管理

针对科技专项资金管理,科研事业单位的首要任务是提升思想认识,以科学合理的方式编制科研项目预算,从优申报科研项目专项资金。在具体实践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其一,在申报专项资金之前,科研项目申报部门应对项目的科研价值及可行性进行深入调研、分析、论证,把好项目“立项关”,再上报至科研管理部门。对于形式化的项目申报,应对项目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

其二,对于已经通过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的科研项目,要提交给财务部门,由专人负责审核项目预算,对于预算编制、审核不细致的行为,以及故意骗取、套取国家资金的行为,应当对相关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项目负责人与财务人员应加强沟通,根据科研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对各项支出费用进行严谨而精准的估算,做到合情合理,挤干“水分”,杜绝虚增申报,量身定制预算方案,以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源头消除贪污、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其三,将审核通过的项目上报给主管领导,基于单位的统筹规划,从优上报项目至上级审批部门进行审批。在审批过程中,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操作,如果审批部门出现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情况,应严格追究审批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科研项目上报从严、从优,科研专项投资落到实处,以促进科研事业发展。

其四,规范科技专项资金调剂使用。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背景下,中央将科研经费预算的调剂使用权下放,这就意味着事业单位拥有了科研经费内部调剂的自主权[4]。在此背景下,难免出现人为或随意调剂、挤占、挪用科技专项资金的情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应规范科技专项资金调剂使用,针对项目所涉及的直接预算费用,可在项目预算范围内进行自主调剂。为确保科研项目顺利进行,项目组必须遵守预算规定,执行既定的科研项目预算计划,严禁私自改变资金用途或挪用、挤占资金。对于确有挪用、挤占资金的情况,必须给予严肃处理。在确有必要申请预算调整的情况下,必须严格遵循调剂范围和权限规定,按照相关调剂程序执行。

(二)健全资金管理制度,规范会计核算

为促进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必须确保日常财务工作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这是至关重要的。科研事业单位应当遵循会计法和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最新要求,以及国家发布的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建立并完善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及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严格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在具体实践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其一,制定科研项目经费报销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明确列支的标准和适用范围,规范财务审批手续和流程,消除支出审批“一支笔”现象,提升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其二,规范科技专项资金核算,制定科学有效的科研经费核算管理办法,对不同的科技专项进行独立财务核算,针对每个科研项目的特征科学设置会计科目,明确科目核算的具体内容,详尽列支专项资金,及时反映资金的拨付与支出情况,确保专项资金核算的准确性。通过实施科技专项资金独立核算和专项管理,完善手续资料并清晰管理账目,可有效规范、节省经费支出[5]。

其三,对原始票据进行严格审核,防止弄虚作假,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原始凭证必须是完整可靠的证明材料和合法有效的凭据,能够真实地反映本单位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对于原始票据填写有误或者不完整、不明确的情况,不予报销。对于购置专项设备的,应当提供设备的具体型号,并确保设备与预算列出的采购计划相符,真正实现科技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三)落实日常监督检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针对科技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应加强监督检查,做好科研项目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评价工作,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在具体实践中,事业单位应深刻认识监督检查的重要性,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强化日常监督管理。

首先,科研项目是科技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的载体和主要表现媒介,对科研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保证。对此,科研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全面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研究方向以及资金使用状况,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对于需要调整计划的科研项目要进行重点跟踪检查,出现预算与实际执行不一致的情况时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并与财务部门积极沟通,必要时进行预算调整。

其次,为确保科技专项经费支出的规范性和合理性,科研事业单位应设立专项经费审计小组,配置专业的审计人员,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查,以便及时纠正不规范或不合理的支出。

再次,为确保科技专项资金使用落到实处,资金审批部门应强化责任意识,重视专项资金的拨付,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项科研项目,对资金申报与拨付进行严格审批。同时,审批部门的职责不应仅限于签署资金拨付文件,而应扩大管理范围,关注后续工作的进展和细节,强化对项目立项、执行和验收过程的监管,真正做到对科技专项资金申报、审批、拨付、使用进行全流程、动态化监管,以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在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审批人员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根据单位违规的严重程度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和处理措施,加大对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威慑力度。可将单位自查与上级监管部门监督有机结合,打造更加透明、合理的科技专项资金使用环境,进一步提升科技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最后,为了规范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上级主管部门可根据所申报科研项目执行情况及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对年度内所有申请项目进行优劣等级划分,开展科研项目评比,对于一定时间内未能达到评比标准的单位,暂停其申报科技专项资金的权利,从而优化科技专项资金配置,将科研经费花在“刀刃”上,切实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四、结语

在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科技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是摆在科研事业单位面前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问题。为推动科技创新、提升科研项目综合效益,科研事业单位应加强对科技专项资金的有效管理,提升资金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科技专项资金,推动科技创新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科研项目预算编制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