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化改革背景下航天物资保障单位经营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2023-09-07 22:17孙晓涵夏华凤武瑞清于伟佳北京中天鹏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航天工业管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物资供应链单位

孙晓涵、夏华凤、武瑞清、于伟佳 /北京中天鹏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点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航天企业作为国防战略安全的重要力量,在加强国防能力建设的同时,应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不断激发自身价值和活力,实现创新、高效发展。

军工单位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的重要部分,必须具备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必须坚决落实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这一重大部署,不断提高国有资产质量;作为在严峻复杂外部环境中高质量稳定发展的主力军以及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力量,应不断加强内部核心力量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改革是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长期实行的国家计划体制已无法应对国内外激烈竞争带来的各项调整。为更好地落实富国强军理念,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唯有以改革为突破口,突破体制机制束缚,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发展为手段,再造军工单位经营活力,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一、物资保障单位改革的必要性

北京中天鹏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支撑军工供应链建设及运行的物资保障单位,定位是支撑上级单位统一采购、对物流状态实施跟踪管理、对物资仓储配送实施专业化管理,核心主业是为研制及生产单位提供物资保障服务,公司主业的盈利水平基本恒定,业务规模直接受产品研制、投产规模影响。在军工单位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下,为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物资保障单位亟需加快转型升级发展,调整体制机制以适应新形势和新发展理念,开拓思路,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探索发展新产业、深挖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建设,在供应链管理、物流仓储、成本管控、产品开发等方面打造核心竞争能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公司业务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企业化改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航天物资保障单位事转企后,打破原有的体制束缚,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为乙方思维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在改革的调整期内,不断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活力。多业态、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将不断显现,企业抗击内外部风险的能力将不断增强,核心实力及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国有资本金的使用效率大幅提升。企业将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进入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企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与此同时,在改革发展的震荡期,由于企业化运行带来的政策变化、市场化运营模式调整、保障机制调整等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及应用,将对航天物资保障单位经营可持续性发展带来更多挑战。

1.适用政策调整

事转企后,航天物资保障单位脱离了事业单位法人身份,事业单位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无法继续享用。公司需适应新的税收政策,积极学习并应用改革调整期的税收优惠政策,确保在合理纳税的基础上,做好税收筹划工作。

2.业务运营模式调整

企业化运行后,为紧跟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公司将单一的供应链保障经营向衍生服务经营、自营产品运营、研产销一体化运营等产业领域发展,推进产业深度融合,面向市场、实现业务运营多元化发展。为适应多元化的新兴业态,公司需相应调整业务运营模式,调整市场化经营理念,加快推进产业落地。

3.保障机制调整

为尽快适应新发展理念及新运营模式,公司需相应调整各项保障机制,包括组织机构、人员考核奖励机制、信息化建设等,不断提升综合治理、防御风险、安全及保密管理等能力,以促进改革过渡期经济运行平稳向好,为保障企业化高质量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企业化运行后经营发展的探索

在新形势下,公司需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强军首责、坚持创新发展,支撑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更好地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企业化运行后,航天物资保障单位将直面市场竞争,大力提升自身核心能力建设,推进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1.立足主业,发挥主业优势

物资保障单位的核心主业是为院所单位提供物资采购、仓储物流保障等服务,并对物资采购进度、物资采购质量等严格要求。如何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供应链保障服务、更好地发挥供应链保障优势,是作为物资保障单位亟需探索及提升的方向。为提升规范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大经营、进度、成本等方面的管控力度,物资保障单位需构建供应链综合保障能力,建设成熟的供应链保障体系,充分发挥供应链保障主业优势,提升战略地位及产业链条影响力。具体实施思路包括:提升设计选用能力,开展品类细分管理、设计选用资源库建设、构建战略寻源常态化模型及机制;提升供方管理能力,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采用高效的供方评级机制和手段,形成有效的供方合作模式,实现与供方一体化经营的良性发展格局;提高采购执行能力,提高成本价格分析能力、进度及关键工序把控能力、数字化仓储管理能力,综合运用物资编码、信息化系统等手段实现物资保障全流程管控,促进供应链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2.深化协同,推进产业建设

一是依托供应链平台优势,深挖平台优质资源,以市场为导向,深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协同发展的产业基础与支柱,加快推进供应链配套产业建设。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对国内、国外、供方、渠道优势资源管理,打破信息孤岛、资源围墙,实现资源的开放共享和深度整合,构建产业协同高效发展的良性生态格局。三是积极探索供应链管理技术支持、信息软件、物流保障、包装仓储等衍生配套服务,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新的市场领域,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四是国内、国际市场双向发力,建设市场营销体系,搭建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平台。五是有效发挥资源共享、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业务联动作用,多渠道、多模式发展产业联合经营项目,创造互利共赢的价值空间,推进特色产业化项目的构建及发展。

由单一的经营模式逐步向多元化、体系化的模式转变,逐步构建以企业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有效推进技术转化、加速产品生成,打造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产品体系,形成高附加值、商业化、规模化的“拳头”产品,打通技术链和产品链,实现技术的成果转化,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自有产品经营产业优势。

3.创新发展,打造自有品牌

有效利用自主创新优惠政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产学研合作创新力度,着力构建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及产品应用推广水平,打造公司自有产品,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步伐,积淀自有产品核心竞争能力。针对产业链中的部分元器件、原材料等基础材料进行研发替代,打造公司自有产品,加快转型升级发展。通过自主研发、与高校联合、与研究所协同等方式,开展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一体化经营,培育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自研项目,打造具有公司特色的自营系列化产品,构建自主经营品牌。

由单一的经营模式逐步向多元化、体系化的模式转变,逐步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市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有效推进技术转化、加速产品生成,打造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产品体系,形成高附加值、商业化、规模化的“拳头”产品,打通技术链和产品链,实现技术的成果转化,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自有产品经营产业优势。

4.内外发力,提升能力保障

统筹调配资源,在市场开发、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深挖优质资源,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等各类资源要素的投入力度,并实施有效整合方案,科学合理配置资源。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更加务实、有效的人才工作机制,促进人才资源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为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提供坚实保障;完善考核激励奖惩机制,加强与市场化薪酬水平对标,薪酬政策要向单位急需、关键、紧缺的高端人才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实施差异化激励,激发员工队伍活力;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业务运营系统可视化,提升业务运营治理效率及水平,为风险监督、业务全流程管控提供信息化服务,促进业务发展提质增效;深化税收、改革、创新等政策解读和应用,促进公司经济运行平稳向好;完善全面成本预算管理体系建设,以现金流控制为抓手,减少资金占用,对预算执行中的异常调整及时预警,强化成本意识,提高业务的核心盈利能力。

猜你喜欢
物资供应链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填单位 要推敲
被偷的救援物资
看错单位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