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政治素养培育现状与路径微探

2023-09-07 03:56曾晓明黄启红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政治素养培育路径调查研究

曾晓明 黄启红

【摘要】本文论述高职生政治素养的内涵及内容,基于广西6所高校的调查结果,分析高职生政治素养的现状及政治素养培育问题原因,提出高职生政治素养培育的路径:研学结合,提高学生政治理论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守正创新,以思政课为载体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形成合力,通过开展政治理论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加强监管,为提升高职生政治素养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

【关键词】高职生 政治素养 调查研究 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8-0040-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的征程,引导高职生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正本清源、明辨是非、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政治立场、把握社会发展趋势、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担负起民族复兴重任,是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以广西6所高校的学生为调研对象,以政治素养为调研内容,以探索高职生政治素养培育路径为落脚点,希望能为高职院校培育学生政治素养提供参考。

一、高职生政治素养的内涵及内容

“政治”指对社会治理的行为,“政”指的是正确的领导,“治”指的是正确的治理。“素养”一词出自《汉书·李寻传》的“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句子,是指通过训练或实践所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在李忠尚的《软科学大辞典》一书中,提出政治素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教养,是社会政治对个人品质的一种要求,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本阶级根本利益的认识和实践程度。综合对“政治”“素养”“政治素养”这几个概念的整理可知,政治素养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政治理论素养、政治情感态度、政治价值判断等政治修养。本文将高职生政治素养界定为就读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日常活动中所体现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情感、政治品质、政治价值观等政治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青少年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高职院校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帮助广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使其拥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明确的政治立场、过硬的政治心理素质、准确的政治判断,从而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高职生政治素养的现状

本文通过调查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以更客观地分析高职生政治素养的现状。为了能得到准确的数据,更好地了解高职生的政治素养状况,本文设计了《高职生政治素养状况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网对广西5所高职院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和1所同时招专科生的本科院校(南宁学院)共发放了789份问卷,有效回收786份问卷,有效率为99.62%。从调查结果看,高职生的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认同感高,政治素养的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政治立场坚定、政治常识掌握良好,但理论领悟不够透彻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高职生中,有89.57%的学生非常赞同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不可替代的领导力量,92.24%的学生学习过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全文,95.42%的学生肯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一直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见下页图1),83.97%的学生能正确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89.19%的学生明确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些数据表明,高职生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政治常识掌握得比较好。

然而,在参与问卷调查的高职生中,仅有25.83%的学生表示完整阅读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讲话全文,粗略浏览的比例占66.37%,对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我國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政治常识仍有16.11%、10.74%的学生回答错误。不能否认,高职生高度关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拥有满腔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热情,但学习不够扎实、理解不够深入、领悟不够透彻的问题尚存。

(二)爱国情怀深切、乐于服务祖国,但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

从调查结果看,98.73%的学生肯定我国近十年发展取得的成就(见图2),95.80%的学生表示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非常自豪,86.64%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数据表明,高职生对祖国发展的认可度较高,有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身为中国人感到自豪,也愿意为祖国发展奉献自我。

然而,在参与问卷调查的高职生中,有50.13%的学生明确表示在政治学习中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仅有40.84%的学生表示经常参与政治理论学习活动,有6.78%的学生表示参与政治理论学习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这些数据表明,高职生参与政治理论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有待提高,少部分高职生的学习态度有待端正。

(三)是非判断明确、关心时事民生,但网络环境有待净化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高职生中,有93.48%的学生表示会有意识地辨析自媒体新闻或者信息,有64.07%的学生表示必要时会通过官方渠道求证,67.68%的学生认为当前国内主流媒体的新闻报告比较严谨客观,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传递正能量,能够起到督促和引导的作用。这些数据表明,高职生是非判断明确,具有一定的政治研判分析能力。此外,高职生普遍喜欢通过网络自媒体的新闻、短视频等渠道获取信息,在调查高职生日常关注点时,86.90%的学生表示浏览新闻或网页时最关心的是时事和民生。但是,有18.07%的高职生反映网络自媒体的负能量太多,经常遭遇一些未经审核监管的“反党反社会”“黑化社会主义”等不良信息、广告困扰。

(四)擅长网络学习、喜爱实践教学,但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高职生中,有71.88%的学生表示擅长通过互联网渠道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见图3),77.10%的学生希望学校的政治理论课能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讲授,94.79%的学生表示学校开展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对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有帮助(见图4)。这些数据表明,高职生在学习中喜欢把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擅长利用网络加强政治理论学习。78.64%的高职生明确地表示参与政治学习的目的是提高个人政治素养,但一些学生在自主利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会经常切换到玩网游、玩手游、刷短视频等“频道”。这表明,高职生政治理论学习目的很明确,但是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三、高职生政治素养培育问题的原因

本文从内因和外因两个层面进行高职生政治素养培育问题原因分析,以寻求破解高职生政治素养培育困境的良方。内因主要是高职生自身内部存在的影响个体政治素养提升的因素,如个人基础知识、自我监控管理能力、学习兴趣点等。外因主要是指影响高职生政治素养提升的外在因素,如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网络媒体等。

(一)内因

学生自身对政治素养提升不够重视是造成高职生政治素养培育问题的重要内因。首先是学生政治理论基础较薄弱。参与本次调研的高职生经过高考统招录取的占77.23%,单招对口录取的占22.77%。无论是高考统招或是单招对口录取,相对本科院校学生而言,高职生原有政治理论基础比较薄弱。高职院校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生进入大学之后,往往会将技能提升作为个人重点发展目标。重视实践性、实操性内容的学习,忽略理论学习,这也是高职生普遍喜欢通过参与思政实践活动提升个人政治素养的原因之一。其次是学生的自我监控管理能力不够强。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的覆盖率和使用率不断提高,许多高职生会通过网络学习政治文化,然而网络中不良信息较多,特别是以游戏、娱乐报道、广告中隐性植入的不良信息居多,这些信息是高职生经常接触的,容易使其受到不良影响。部分高职生虽然知道在网上的政治类信息不一定是正确的,但由于自我监控管理能力比较弱,往往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最后是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兴趣不够高。高职生进入大学后,没有了家长和教师的密切监督约束,升学压力骤降,导致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态度不够认真,专注度不够高。如不少学生在政治理论课堂中玩手机、睡觉,少部分学生甚至存在消极心理,认为政治理论课不重要,将其视为完成学业的一项学习任务,为应付考试而被动学习。

(二)外因

外部的环境或人为因素是造成高职生政治素养培育问题的重要外因。首先是网络自媒体的消极影响。近年来,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知乎等网络自媒体平台异军突起,对高职生产生了广泛影响。网络自媒体中的信息良莠不齐,容易影响高职生的政治判断,甚至使其迷失自我、误入歧途。其次是政治理论教学对策有待改进。一是教师指导政治理论实践活动水平有待提升。当前,高职院校基本上都会开展政治理论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主题班会、举行升国旗仪式、开展政治理论答题竞赛、参观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开展社会调查等,但高职生参加政治理论实践活动目的大多是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并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缺乏专门的政治理论实践指导。在一线组织学生开展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人员主要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这两支队伍忙于思政课教学和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专门指导学生开展政治理论实践活动的水平有待提高,尤其在制订实践教学大纲、设计教学实践活动、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等方面有待提高。二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待深入推广。在本次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要课堂(思政课)仍在沿用传统线下理论灌输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厌倦、排斥心理。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发,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推广,但疫情得到控制后,大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授课时选择回归传统授课模式。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推广出现了减慢甚至中断的现象,这不符合当代高职生的学习心理需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将传统理论讲授的优点与现代网络信息化的优点相结合,让课堂教学、互动、交流更高效,而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更符合高职生的学习需求。

四、高职生政治素养培育的路径

結合当前高职生政治素养培育中存在的多方面问题,高职院校一方面通过研学结合激发学生自主自觉学习政治理论的意识,另一方面学校、教师要紧扣学生需求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联合社会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最终形成协同育人的格局,切实提升高职生政治素养。

(一)研学结合,提高学生政治理论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高职生也要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加强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如主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永远保持政治理论学习的热情和渴望,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可通过研学结合的形式提高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效果,强化其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研学结合就是教师根据政治理论教学的目标设定学习任务,让学生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开展自主研学、项目研学、小组研学等。一方面,学校团委、学工等部门要结合各种重大节日、重要时间节点,如国庆节、“五四”青年节、清明节等设置不同主题的政治理论学习任务,如阅读政治经典著作、分享党史故事、传唱经典红色歌曲、撰写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体会等,让学生通过读、说、唱、写等形式真正做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另一方面,学校要结合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开展主题教育、党史教育等,确定政治理论实践研学的主题、内容、形式等。如组织学生开展党史故事情景剧表演、党情国情民情社会考察调研、校内外志愿服务、爱国主义实践教学基地参观学习等研学活动。学生通过亲自去看、去演、去调研、去开展服务,深入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从而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进一步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此外,还可以建立第二课堂学习积分制推动和鞭笞学生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如在新生入学时,学校就给学生设定政治理论学习毕业达标标准,运用第二课堂积分大数据平台记录学生每次参加政治理论研学的积分情况。在第二课堂大数据平台积分排名的驱动下,学生会更加自觉、主动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二)守正创新,以思政课为载体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职思政课具有很强的政治理论性,因此,高职院校要发挥好思政课主阵地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培养学生的政治情感、政治品质、政治价值观等。思政课教师在授课时,要坚持守正创新,遵循内容为王原则,打造“金课”“优质课”“示范课”,杜绝“水课”,积极推进新时代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动力。

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加强集体备课,严守意识形态阵地,为高职生指引正确的政治方向。“守正”首要是把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即对教学内容进行准确解读、重构、整合,完成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对教材内容的解读、重构、整合不是单个思政课教师或几个思政课教师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必须要定时开展集体备课,通过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方式保证教学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完成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时必须坚守政治立场,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要杜绝错误的政治观点,深刻分析政治理论知识的内涵与实质,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枯燥说教和机械僵化的照本宣科,通过透彻的政治理论分析真正说服学生,使学生增强对政治理论的认同,从而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等。其次,思政课教师要科学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思政课堂的“抬头率”和“点头率”。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重难点突破环节、课堂互动环节等都要精心设计,恰当使用优质的视频、音频、图片等教辅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出现重难点不突出、教师自导自演、师生互动形式化等无效教学。在教学方法上,除了采用传统的理论讲授法、案例法等教学方法,还需要创新运用项目探究、典型教育、任务驱动、新媒体教学、“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堂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问答、辩论等环节,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育过程中循序渐进提升政治素养。例如,运用新媒体教学手段,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贯穿教学全过程,增加学生的课堂互动率,满足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期待和需求。最后,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在授课过程中,既要加强教学资源的积累,也要及时更新资源库,纳入常用的红色革命理论、红色人物事迹、红色经典歌曲、红色文学作品,以及搜集留存最新的时事热点、教学案例、教学视频,并将这些材料作为开放性学习素材发布在固定的网络平台,如学习通、云班课等,以满足学生在课前、课后学习的需要。

(三)形成合力,通过开展政治理论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开展政治理论实践活动是近年来高职院校提升学生政治素养较常用的一种方式。政治理论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理论学习宣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修、社会考察调研等。高职院校一线指导学生开展政治理论实践活动的人员主要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在政治理论实践活动中,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要形成合力,协同育人。首先,要充分利用好校内的思政教育实践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政治理论实践活动。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已在校内建立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包括廉政教育基地、红色虚拟仿真体验中心、红色文化育人长廊等。高职院校组织学生开展政治理论宣讲活动时,可以指导学生正确利用校内已有的思政教育实践基地配合理论宣讲,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党的新时代路线、方针和政策;也可以鼓励学生以班级、社团为单位到校内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宣讲活动,激发学生奋进新时代的热情,同时使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勇挑使命担当。其次,要利用好校外思政教育实践资源。参与本次调研的高校均与校外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实践基地、红色人物纪念馆、企业、社区、村镇等建立了合作教学的关系,如邓颖超纪念馆、南宁市博物馆、雷经天故居、上林县陆永村乡村振兴点等。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在指导学生开展政治理论实践活动时要做好配合、相互协调,真正带领大学生走出校园,到校外的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现场教学、调查研究,使学生深入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并在今昔对比中深切感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如组织学生到学校定点支援的乡村振兴点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力,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信念、信心;鼓励学生到校外参观红色文化展览馆、历史纪念馆等,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坚定“四个自信”。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开展校内外政治理论实践活动要把好质量关,避免活动出现形式主义、表面化等问题。在政治理论实践活动开展前,应先设定好活动主题、合理设计活动流程,活动过程中要全程监管质量,活动结束后要做好总结,提出改进的建议,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政治理论实践活动开展的质量对高职学生是否在活动中提高政治认知、坚定政治立场、厚植政治情怀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学校思政工作分管领导、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要形成合力,通过开展政治理论实践活动切实提高高职生的政治素养。

(四)加强监管,为提升高职生政治素养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

网络信息是一把双刃剑,会对高职生政治素养培育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校园网的监管力度,杜绝不良信息在校园网中传播,如合理限制学生上网时间,特别是在0点至7点这个时间段,可以通过限制网速或者断网等形式避免学生耗费过多时间在网络上;学校网络信息管理(技术)中心要积极主动升级技术和服务载体,杜绝推送“反党反社会主义”“黑化党和社会主义”“三观不正”的不良信息;学校网络信息管理(技术)中心还要加强与相关网络运营部门、网络监管部门的沟通,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和实时监控,对网络上出现的不良信息要督促网络运营商迅速采取删除、屏蔽有害链接等措施,必要时要对网络平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罚。总之,学校、网络运营商、网络监管部门要共同发力,营造风清气正的高职生政治素养培育网络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高职生是新时代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参与者与开拓者,其政治素养水平将对国家的发展、民族复兴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选取了一定高职生样本调查当前高职生政治素养培育状况,提出高职生政治素养培育路径,为同类院校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和實践、提升学生政治素养提供借鉴及参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吕子月.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20.

[4]曾易.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20.

[5]徐佳辉.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育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4).

注:本文系2022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项目“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桂教思政〔2022〕7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曾晓明(1985— ),广西平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黄启红(1969— ),广西邕宁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政治素养培育路径调查研究
加强高校党建 提升教师政治素养
简论高中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及其培养路径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