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分析框架与路径对策

2023-09-07 01:23郝华勇
湖北社会科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农户农民融合

郝华勇,杨 梅

乡村产业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1]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难点所在。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重点工作做出安排部署,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兼具促进产业振兴与农民增收的双重功能。尽管2022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 万元,但农民增收在近年来已经遇到传统动力减弱、新兴动能尚未壮大等诸多困难,再叠加2020 年以来疫情的冲击和2022 年俄乌冲突的影响,农民增收在“十四五”时期乘势而上需要厚植乡村产业发展优势。因此,坚持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秉持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初衷,最大程度发挥产业融合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这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共同富裕基础、实现稳中求进发展目标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现状述评

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后,农村产业融合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围绕产业融合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关联研究也逐步增多。在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增收的成效与实证评价方面,李云新[2](p33-44)、李明贤[3](p106-113)等实证研究不同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增收的成效;郭军[4](p135-144)、雷鹏[5](p172-181)等对不同融合模式带动农民增收的效果进行实证比较;章刘成[6](p122-132)、朱桂丽[7](p14-20)等学者求解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的影响因子;周旺妮等[8](p61-65)分析不同省域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的空间异质性。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的传导机理与作用机制方面,李俏等[9](p33-41)认为合作社相较于其他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增收的效果更为明显;郭军等[4](p135-144)将产业融合的具体实现形式嵌入农民收入结构,分析对农民收入结构的传导过程;杨晶等[10](p1-10)从收入来源差异角度探究农村产业融合中农户增收的机制,发掘农村产业融合中农户增收及其差异的驱动因素及效应;王丽纳等[11](p104-113)从农业内部结构优化和农业外部融合两方面探讨带动农民增收的效应;齐文浩等[12](p105-118)认为产业融合引致的人力资本提升显著提高了农户收入水平;涂圣伟[13](p23-31)从农村要素投入、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组织模式创新等方面分析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的传导机理。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与原因分析方面,李明贤等[3](p106-113)认为农民合作社和农民在下游环节的地位和话语权不及龙头企业和工商资本,制约了农民获得产业融合增值收益的分享空间;周立等[14](p63-72)从农业多功能拓展与产业链协作两个维度探讨产业融合的价值增值分配差异;卢祥波等[15](p30-42)认为分工协作体系的缺位是限制集体与个体共生从而制约利益联结中农户的主体性的关键;姜长云等[16](p5-17)认为利益联结机制主要是订单制单一形式,其他紧密型联结机制较少,甚至“名不副实”。促进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的对策探讨方面,李明贤等[3]提出应当从壮大合作社实力、建立保障机制、提升农民素质、深化互联网普及应用等方面来提高农民收入;朱信凯等[17](p9-12,p145)提出完善农民合作社的制度建设以保障农民分享产业融合的增值收益;曾福生[18](p80-83)提出应当着力于提升农民自主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能力而减少其对工商资本的依赖,提升农民参与融合发展中的话语权和谈判地位;郝华勇[19](p74-81)着眼于特色产业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视角,提出在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中应纳入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特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导向;刘斐和夏显力[20](p121-135)运用双栏模型对我国1058 户农户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宏观政策引导的社会资本能够强化收益预期对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效果的正向作用。

综观近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呈现从宏观到微观不断细化、从国际经验到国内实践逐步落地、从单方面突破向系统整体推进的趋势。但目前围绕产业融合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关联研究仍不能满足现实发展需求,显得分散而不系统,缺乏一个分析框架提供整体的研究思路。在研究区域和案例上有待丰富,已有研究更多集中在发达地区的个案研究,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关注较少;传导机理和作用机制有待深化,从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角度,究竟产业融合发展如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如何实现产业链重组和价值链跃升,如何优化农业的资源禀赋与要素组合,如何影响和改变农民的收入结构与规模,这都需要借助多学科视角和多理论支撑来分析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机制。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十四五”时期,产业融合发展也正在经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变,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初期探索实践后,向高质量发展和深度融合升级,逐步破解产业融合模式雷同,农民参与产业融合形式单一、分享收益覆盖面小、标准低等问题。因此,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需要紧扣“三农”问题中农民收入的难题,从促进农民增收的视角探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分析框架,这既是回归产业融合发展的初衷本源,也是回应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分析框架构建

基于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机制和传导机理,本文试图构建一个“起点—过程—保障”的分析框架,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一个全过程的分析视角,如图1 所示。起点,即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首先要让农民能够参与到产业融合中来,这是让农民分享产业融合增值收益的逻辑起点,避免产业融合成为龙头企业或工商资本的独角戏而弱化了农民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参与产业融合的积极性需要通过宣传培训、示范学习等手段让广大农民认识产业融合的广阔前景、多重效应与参与路径。增强农民参与产业融合的能力需要提高农民个体的知识技能和集体的组织化程度。过程,即农民在参与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能够分享融合带来的增值收益,在产业融合衍生的新业态、新模式的不同环节均能够为农民提供广泛参与的机会与平台,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对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农户与不同融合主体之间稳固的利益联结形式,逐步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并实现收入结构的优化升级。保障,即农民广泛参与产业融合并分享融合增值收益需要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予以常态化保障,包括参与机制、引领机制、激励机制、分配机制等方面,以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形成农民持续增收的稳定格局。

图1 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分析框架

三、提高农民参与产业融合的能力

鉴于我国人多地少、城乡社会结构的基本国情,小农户家庭经营仍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形态,重视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是尊重国情、循序渐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路径。农村产业融合代表未来乡村产业的发展方向,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必须立足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和融合主体对农民的辐射带动作用,避免出现产业链越来越长、农业业态越来越新,但农民被排斥得越来越远的格局。

(一)提高参与积极性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代表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方向和路径,农民只有广泛参与到产业融合进程中来,才能分享产业融合带来的增值收益。提高政策宣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包括国家强农惠农的一系列政策,国家对产业融合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对产业融合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土地、科技等要素方面的支持政策。采用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向小农户普及产业融合内容,通过身边的致富范例消除参与融合的顾虑。尤其是选取农民本村镇的鲜活案例,挖掘他们参与产业融合的脱贫致富经验,让广大农民能够认识到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能够立足自身条件与基础积极参与和支持配合产业融合发展。

(二)提高发展能力

产业融合发展能够实现价值链跃升的原因在于优化了农村要素组合、改变了农业发展的生产函数、促进了农业的跨界延伸,而农民在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参与形式与收益分配取决于农民自身的知识储备、发展能力和基础积累。因此,促进农民深度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提高农民分享产业融合带来的增值收益,势必需要提高农民个体的能力。可以与培训机构共建教学基地等方式,采用农民易于接受的现场教学、参与式教学等方式提高农民种养殖技术、经营管理理念、绿色有机技术、电子商务、网络直播等方面的能力素质。

提升农民职业技能。整合不同渠道的涉农职业技能培训资金力量,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重点面向小农户、农民,促进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立足于各地区具有发展基础的特色产业,开展科学高效种养殖技术、绿色生态生产方式、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经营方式等方面的培训,培训的内容要充分体现实效性,根据经济发展形势与新型业态的更迭及时更新培训内容,例如,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加速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为应对疫情期间的农产品滞销困难,县市长等地方领导干部直播带货、专业电商主播代言带货既帮助农民解决了疫情当下的燃眉之急,也为今后农村电商发展带来了契机。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021年为4221亿元,同比增长2.8%,2022年为5313.8亿元,同比增长9.2%,充分显现出农业新业态新模式蕴含的潜力。需要逐步培养农民顺应电商直播的发展趋势,通过培训让有能力的农民掌握电商促销、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方式,熟悉电商运营、直播业务、带货技巧,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生态环境品质等独特优势为农产品赋能提高附加值,让农民成为电商时代的“新农人”,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发挥电商直播对促进地域特色农产品销售、带动广大小农户增收致富的积极作用。

(三)提高组织化程度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引导农民开展联户经营、组建合伙农场、共享市场资源实现合作与联合,形成小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合作社联合社的逐级合作成长路径,切实提高农民参与产业融合的积极性和发展能力。

培育家庭农场。优化财政政策补助、金融信贷支持、保险保障措施等政策来引导农民和乡村人才创办家庭农场,通过完善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制度实现动态管理,提高奖补政策的针对性、动态性和精准性,在提高家庭农场个体运营效益基础上鼓励引导家庭农场开展合作与联合,逐步建立一批带动能力强、示范效应大的家庭农场联盟或协会。扶持家庭农场向育种育苗、仓储保鲜、烘干仓储、冷链运输等高附加值业务拓展,在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电子商务、文旅融合等新产业新业态过程中带动农民增收。

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在提高农民合作社覆盖率的同时,提升合作社的规范化运作水平。包括制定合作社的科学化章程,通过健全架构、完善制度、社务公开等举措形成合作社成员地位平等、按要素贡献大小参与分配、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发展态势。农民合作社带动农民深度参与产业融合,合作社自身要拓展业务领域,向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例如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扶持政策帮助农民合作社从事农产品初加工、仓储物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延伸产业链、拓展服务领域过程中培育农民自身发展能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在单体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合作社组建更大规模的联合社,提高合作层次与发展竞争力。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化。优化乡村基层治理效能促进组织化程度提高,需要发挥以党建引领的优势,例如湖北省恩施州探索乡镇党员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创新,通过在乡镇成立乡镇党校,解决乡镇基层党员培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并且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将乡镇党校的课堂不局限于室内培训,拓展到田间地头、产业基地、工厂车间,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培训内容既有党的政策理论宣讲,也有农村发展的实际业务操作,通过乡镇党校对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全覆盖,提高了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先进性,成为乡村治理有效、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

四、深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

利益联结机制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影响变量,是发挥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效应的关键纽带,联结机制紧密方能促进产业融合不断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台阶。

(一)多环节参与

首先要扩大农民参与产业融合各个环节的覆盖面,尤其是在增值收益高的产业链下游,扶持家庭农场、合作社发展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电商营销等业务,唯有扩大参与面才能提高分享度。

以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融合发展体系包括:培育多元融合主体、发展多类型融合方式、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多渠道融合服务。县域和村镇的特色产业立足于各自区域的独特资源禀赋,具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积累优势,更具有吸纳小农户和农民参与产业融合的低门槛优势。相较于引入外部的高大上项目,特色产业根植于当地村镇,广大农民掌握一般的种植养殖方法,能够广泛参与到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的形成不会齐头并进、均衡发展,各区域产业基础、优势部门不尽相同,势必依托当地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率先突破,进而促成融合发展体系的成长与完善。着眼于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视角,特色产业表现出驱动产业融合主体生成并产生规模效应、引领产业融合方式创新并产生集聚效应、稳固产业融合收益共享并产生示范效应、催生产业融合服务分工并产生溢出效应等一系列优势,如图2所示。

图2 特色产业驱动农村产业融合的机理与效应

特色产业通过标准化种植养殖和精细化加工联结一二产业良性互动,通过研发创新与营销服务密切二三产业联系,通过体验消费与健康旅游串联一二三产业,从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广大农民参与到产业融合进程中来。

湖北潜江小龙虾产业带动当地产业融合发展、吸纳农民广泛参与并实现增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潜江市依托龙虾加工龙头企业的技术支持和产业化引领,带动小龙虾产业链向上游、下游不断延伸,上游涵盖育种研发、标准检验等行业,下游涵盖小龙虾甲壳素的深加工,提炼出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壳聚糖、壳寡糖等产品促进了生物医药业和纤维生物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并且探索出“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契合了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绿色生态化的发展要求。在龙头企业带领下,农民合作社发挥组织优势,有效促进了小龙虾养殖业从规模小、分散化向集中连片、技术集约的方向升级。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示范效应,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养殖,形成了“龙头+基地+合作社”的模式,即龙头企业出资高标准建设“虾稻共作”生态种养基地,再向专业合作社返租倒包,实行统一机械施工、统一种养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服务管理、统一收购产品、统一产品品牌等“七统一”经营。形成了标准化种植养殖与精细化深加工联结紧密的一二产业良性互动格局,带动当地养殖户和小农户广泛参与。

(二)多模式联结

形成不同新型经营主体协调互补的联结格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包括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不同经营主体具备自身特点和优势劣势,例如种养大户通过土地流转、自筹资金实现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具有规模经济的效应优势,易于采用现代生产方式和机械设备实现专业化、集约化,不断提高生产效益和经营效益,但自身的劣势也较为明显,资金实力偏弱,随着规模的扩张带来的自身所承担风险较高、科技应用具备基础但相比于龙头企业显得创新能力不强。种养大户辐射带动小农户体现在自身代表着小农户发展升级的趋势,为小农户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小农户加快生产和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并且种养大户通过为小农户提供专业化服务也形成了一定的合作联合关系。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作为主体劳动力,基于家庭成员的分工协作大大降低了代理成本和监督成本,并且家庭农场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适时调整生产经营决策,包括延伸产业加工链条、开拓市场销售渠道、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等。但家庭农场的短板表现在资金实力偏弱,拓展业务领域、完善基础设施、改进生产工艺都面临资金约束,经营规模偏小、依赖社会化服务、规范化管理欠缺等也是劣势所在。家庭农场对广大小农户的带动作用体现在,联结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发挥中间传导作用,即依托家庭农场平台组织小农户提高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促进向现代农业转型,在组织小农户的同时,有的家庭农场为小农户提供专业化服务,既满足了小农户的生产需求,也提升了家庭农场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农民合作社立足于当地农民、基于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而组合成立,具有根植于乡土本地的亲和力和吸纳农民广泛参与的组织凝聚力,合作社的优势体现在对接市场和龙头企业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带动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和发展能力,对标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过程中优化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组合,在规范发展与提高效益的过程中让参与农民直接分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但农民合作社也存在短板,不同合作社的运营绩效往往呈现较大差异,其中原因就在于合作社牵头人的能力素质的差异,因此,合作社规范管理的欠缺、组织制度的不尽完善、资金技术要素的集聚程度都直接决定了合作社发展的效益与带动农民增收的效果。龙头企业凭借现代企业管理优势和涉足农产品加工业积累的技术优势,及时捕捉市场机遇调整生产经营决策,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参与产业融合发展,龙头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也面临短板,如多数龙头企业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产品高品质的要求,龙头企业在做大做强过程中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制约,企业在产业融合增值收益分配中居于支配地位,且随着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方式的转型,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跃升带来的收益分配愈发对企业有利,使其他主体处于弱势地位。如表1 所示。提高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民增收的贡献,需要发挥不同新型经营主体的长项与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与短板,形成不同主体差异化互补发展、协调带动小农户的联结格局。

表1 不同类型产业融合主体的优势与劣势

在实践中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收益分享模式,立足于不同区情的发展基础、农村产权改革进程的不同阶段,探索符合具体区域实际的“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等合作模式,让农户分享包装、加工、营销、服务等环节收益。

(三)多渠道增收

产业融合增值收益的具体实现渠道包括:延长产业链发展新模式实现多环节增值:推动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发展电子商务;拓展农业功能实现多元化增值:立足乡村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彰显农业农村的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生态涵养、健康养老等多重功能与价值;培育新业态实现多层次增值: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全过程,发展智慧农业、生态农业;打造新载体实现多平台增值:培育田园综合体和农业型特色小镇,优化要素组合,引导产业集聚。发挥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的多重效应,就需要在产业融合增值的各渠道中吸纳农民参与,并逐步提高农民分享的程度与比例,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

不同区域依托产业融合发展基础,培育特色农业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让广大农民分享品牌增值收益。湖北潜江市凭借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促进小龙虾产业的流通销售体系升级。借助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工程,实施“互联网+小龙虾”行动计划,发展潜网电商平台,潜江小龙虾网上销售额已突破亿元。并成功培育出“潜江龙虾”产地品牌;“良仁”“楚玉”等小龙虾加工品牌;“潜江稻虾”“潜江虾稻”生态品牌;“虾皇”“小李子”等餐饮品牌;“中国虾谷”“潜网电商”等冷链物流品牌;“霸气龙虾”“虾小弟”“虾滋味”等电商品牌。以小龙虾产业为切入点,产业融合带动电子商务发展又能够惠及鮰鱼、藕带等相关农产品和加工业产品的销售与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的优势激发广大农民精准对接市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积极性,也推动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又为其他产业提供物流保障。潜江市依托小龙虾产业集群成链,助推第三产业专业化社会化,水产品加工业的规模效应又刺激服务业的市场需求,提速当地科技服务业、物流业发展,为当地小龙虾养殖户和普通农户均带来了显著的增收效应和增收渠道。

着眼于产城一体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产业维度的升级趋势,培育特色小镇是空间维度的聚合载体,从产业和空间双重视角优化资源配置,对助推乡村振兴、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质量、带动农民增收具有多重效益。源于浙江的特色小镇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开创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模式,依托特色产业衍生出的空间增长极,在吸引游客旅游、创客进驻、人口定居的过程中实现产城一体发展。特色小镇凭借特色产业支撑、地域文化植入、旅游叠加、环境宜居宜业等优势,在集约的空间里兼具生产、生活、生态职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有益探索。

五、强化宏观政策的制度保障

(一)机制保障

落实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支持农民参与土地资源配置并分享土地规模经营收益。对于财政支农项目投入形成的资产,逐步探索折股量化给小农户,让普通农民与新型经营主体同等享受分红收益。

首先,通过制度保障和机制设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参与产业融合的积极性,盘活资源要素,鼓励农民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探索量化到小农户,再作为入社或入股的股份,扩大普通小农户参与收益分配的覆盖面。其次,发挥企业联农带农的引领机制要形成制度保障,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项目倾斜、资金投入均与带动农民参与挂钩,把带动农民数量和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重要依据。农业龙头企业培训农民提高职业技能也需要制度化,支持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符合自身基础优势的农产品初加工业。再次,稳固农民与融合主体合作的激励机制要形成制度保障,由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带动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普通农户等各主体共同营销,开展农产品营销推广和品牌培育。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设立风险资金、为农户提供信贷担保、领办或参办农民合作组织等多种形式,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订单和契约关系。对形成紧密合作的农户与企业给予双向扶持激励,发挥示范效应。最后,健全产业增值盈余的分配机制要形成制度保障,完善涉农股份合作制企业利润分配机制,明确资本参与利润分配比例上限。对农户土地经营权入股部分采取特殊保护,探索实行农民负盈不负亏的分配机制,可分配盈余按照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比例、成员所占出资份额统筹返还,并按规定完成优先支付权益,使农民共享合作收益。

(二)政策激励

发挥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让产业融合的新型经营主体有积极性带动小农户参与产业融合发展并分享增值收益,财政投入政策激励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联农带农,扶持资金与新型主体带动农民的数量与增收程度挂钩。深化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发挥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参与产业融合并实现增收的效应,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充分保障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利,探索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的制度改革探索,发挥产权优化资源配置的激励作用。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路径、拓展发展模式,盘活村集体的土地、水域、果园等资源,立足自身发展基础、强化党建引领,探索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通过引入投资主体开发乡村独特的地域景观、产业项目;利用农村闲置的各类房产设施、集体建设用地采用自主开发、合资合作等不同联合形式发展产业融合的具体项目;整合利用集体积累资金、政府帮扶资金通过入股或者参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深度参与产业融合发展,让村集体经济能够嵌入产业链、分享价值链,通过村村合作、村企共建、扶贫开发等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提高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将脱贫攻坚中积累的产业扶贫、人才帮扶、文化扶贫、生态扶贫、党建扶贫等有效措施嵌入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中。通过观念衔接,普及产业融合发展的效应与优势,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规划衔接,巩固产业扶贫的成效,并立足于扶贫产业和当地特色产业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释放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跃升的多重效益;体制机制衔接,延续脱贫攻坚形成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丰富和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协调搭配,共同激发乡村发展潜力和活力;政策衔接,推动脱贫攻坚时期形成的特惠性阶段性政策向普惠性、长期性政策转变,引导不同发展基础和阶段地区能够顺利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的升级。

(三)风险防范

“十四五”时期强调统筹发展与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应对挑战的先手棋。农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经营过程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多重挑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程度的同时,产业融合主体面临的挑战与风险也显著增加。既要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成长壮大、发挥融合主体带动农民增收的规模优势,更要防范化解可能遇到的风险,避免规模优势演变为规模风险。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合作经营风险、市场风险、生态环境风险等方面。

自然风险主要是洪水、旱灾、病虫害、极端气候等自然因素造成对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损失,农民无论是直接对接市场还是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间接与市场相连,自然风险带来损失必然影响农民的收入,因此需要加强与气象部门合作,及时掌握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并做出应对,根据不同类型的产业融合模式与项目,制定防灾减灾预案与技术指导措施。合作经营风险主要是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新型经营主体彼此之间基于要素的联合与合作面临的风险,如土地流转、劳动雇佣、资金入股、盈余分配、技术合作等不同环节,因其中某一主体的违约或放弃导致生产经营环节断裂带来的损失。避免合作经营风险应着眼于农村产权制度的完善与股份合作机制的健全,通过利益分配、利益保障、利益调节、利益约束等机制设计,最大程度降低合作经营过程中的契约成本,形成产业融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制度安排。市场风险主要是受市场供应链冲击、需求变化、价格波动影响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收益,例如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使得一些地区的田园综合体、农旅项目短期内受到较大影响。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就要求产业融合主体具备适应市场变化的韧性与调整能力,提前谋划好可能的转型方向和调整策略,主动适应技术创新、业态更新带来的新变化、新场景,善于运用扶持政策增强产业融合主体的竞争力和带动农民增收的实力。生态环境风险指由于忽视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人们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大气、土壤污染或者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风险。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过程中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推进中带动农民增收。这就要求产业融合发展的种养殖过程减少对农药化肥的依赖,促进向生态有机方向逐步升级;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推广清洁生产、降低能耗、循环经济模式;在文旅项目开发中尊重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容量,合理规划发展规模和减少强度,在平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中实现农村产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并持续带动农民增收。

猜你喜欢
农户农民融合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饸饹面“贷”富农民
《融合》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