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事热点切入课堂,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2023-09-08 15:28张炜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时事张家口热点

张炜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让学习渗透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中学生处于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他们思想敏锐,好奇心强,对于国际国内热点问题比较关注,而这些热点问题往往涉及地理背景知识。因此,应用时事热点丰富课堂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实践力,是打造灵活有效的地理课堂的有效途径。初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基本的地理思维能力,引导他们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分析时事热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一、教师要善于利用时事热点生成教学资源

时事热点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在地理课堂融入时事热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渗透自然地理环境知识。

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壤肥沃,平原广阔,气候较温暖,粮食高产,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在欧洲自然地图上,引导学生从气候、地形、土壤、河流等方面具体分析,让学生了解乌克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落实到具体的热点区域,就会事半功倍。

2.利用时事热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使举国欢腾,国内国外掀起了冰雪运动的高潮。而对于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冬奥会的原因是什么,各有什么特色,相互怎样补充,学生则一无所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北京和张家口的地形、气候及城市建设进行比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上,地势平坦,奥运场馆多,交通便利,适合开展冰上运动,而张家口山区面积大,冬季气温低,降雪丰富,适合开展高山滑雪等运动,而且两地距离较近,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既相互补充,又相得益彰。在比较中,学生综合地了解到两地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多种因素,形成综合思维,也有利于养成对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行综合分析的思维习惯。

二、教师要训练学生学会从时事热点中提取地理信息

地理学科本就与生活息息相关。训练学生提取地理要素,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地理思维。如我国在巴基斯坦投资兴建瓜达尔港。这一新闻中包含哪些地理要素?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世界地图上找出瓜达尔港的位置,再进一步思考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渠道,以及从波斯湾进口石油面临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还可以思考修建中巴经济走廊在地形、气候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这样可以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

那么,怎样提升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呢?考试是根“指挥棒”,考试对于教学的指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中考高考命题越来越倾向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试题中设置时事热点,可以作为背景材料,也可以作为题干直接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时事。例如,以北京冬奥会为例,设置这样一个问题:

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将由北京与张家口联合举办。目前,北京是世界上唯一的“双奥之城”。结合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宣传语(如右图),完成问题。

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冬奥会的优势有(  )

A.张家口地形以山地为主,适合开展冰上运动

B.北京积雪时间长,适合开展滑雪运动

C.北京场馆众多,基础设施完善

D.张家口交通便利,服务水平高。

这道题目就在材料中渗透了大量地理信息。学生只有正确提取信息,才能顺利找到选项。

三、将时事热点的调查分析作为地理第二课堂,将学習延伸到课外

“处处留心皆学问”,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前,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明辨事理的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冷静的头脑,知晓利害,不被舆论“牵着鼻子走”,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撰写小论文,对时事热点问题从地理角度进行分析,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地理综合思维,又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时事,不做死读书的“书呆子”,一举多得。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具备综合素养,具备广阔视野的综合型人才,地理教学因其综合性特征,在培养学生紧密联系生活、紧密关注时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地理教师在平时如果养成关注时事的习惯,在教学中就会信手拈来,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也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时事张家口热点
热点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张家口分行
热点
时事政策
结合热点做演讲
加大张家口草原生态建设支持力度
行走在张家口的热土上
漫画时事
漫画时事
收复张家口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