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咖啡要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2023-09-08 06:20张静
瞭望东方周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咖啡产业链消费

张静

5月18日,观众在天津举行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科技展上体验机器人“手冲”咖啡( 张铖/摄)

当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咖啡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咖啡市场热,让更多资本、企业和人员投身其中,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与之相对,国内目前的咖啡消费市场在世界咖啡消费市场的占比只有0.5%,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咖啡产业发展,生产加工和消费端都离不开城市。产业竞争的背后,就是城市竞争。未来,中国咖啡在全球分工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咖啡产业如何助推“咖啡之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就相关问题,《瞭望东方周刊》近日专访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咖啡产业经济特聘专家、咖啡金融网创始人陶健。

既是生产国又是消费国

《瞭望东方周刊》:回溯中国咖啡发展史,如何评价咖啡与中国城市的关系?

陶健:中国咖啡发展史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咖啡作为一个舶来品,更多地在对外交流和贸易发达的城市兴起,如上海、广州等城市。但由于各地不同的饮食文化和气候条件,这些城市形成了各自的地域咖啡文化。

第二阶段,咖啡成为大众饮品,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年轻人成为当地咖啡消费的引领者和主力人群。以武汉、长沙、成都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咖啡消费端增长尤其迅猛。

所以咖啡消费相对普及,一般代表着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较高、开放程度较高以及活力较强。

《瞭望东方周刊》:从生产制造到消费端,中国咖啡市场呈现哪些特点?

陶健:随着国民收入增加与咖啡消费习惯的逐渐养成,中国潜在市场空间巨大,成为全球咖啡市场洼地,多个国际咖啡巨头先后进入中国,这为中国咖啡市场带来新的机会,也带来挑战。总的来说,中国咖啡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全产业链发展的特点:

从产业结构来看,中国既是一个咖啡生产国又是一个咖啡消费国。在我国云南种植阿拉比卡咖啡,在海南种植罗布斯塔咖啡。咖啡产业链上游围绕咖啡豆及咖啡豆加工不断深化。

从产量角度看,中南美洲、亚洲获取了上游环节的主要价值,其中巴西及越南为主要产区,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从消费结构来看,中国咖啡消费品类正在全面增长。同时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结构不平衡原因,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消费者更多饮用现制咖啡,并尝试手冲咖啡;在中部地区,消费者适应了速溶咖啡并开始尝试现制咖啡;在西部地区,更多消费者开始尝试速溶咖啡。

咖啡产业链下游环节围绕咖啡制品分布,现制咖啡是近年来咖啡产业链中成长最为迅速的环节,也是中国咖啡产业链中增长最快的领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产业链环节。

陶健

走有城市特色之路

《瞭望东方周刊》:昆山、宁德等地大型咖啡烘焙工厂的建立,对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哪些作用?

陶健:大型烘焙工厂的建设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

首先,大型烘焙工厂发挥产业集群作用,吸引上下游企业共同入驻;其次,更多企业入驻之后带来更多就业岗位,带动城市就业市场发展;第三,拥有大工厂的城市往往会定期组织举办各类咖啡活动,进一步促进本地咖啡文化发展,有助于咖啡消费升级;第四,大型烘焙工厂对仓储和物流的需求增加,相关企业应运而生,有助于咖啡产业配套服务链的完善和优化。

《瞭望东方周刊》:普洱、万宁等从咖啡豆原产地起步、正在部署“咖啡+”全产业链的地区,未来应如何提质升级,走出有自身特色之路?

陶健:云南和海南是我国重要的咖啡产区,普洱、万宁自身也是热门旅游城市,发展咖啡产业占据区位优势。

一产方面,云南和海南咖啡种植要从传统商业豆转向精品豆,以质取胜;二产方面,云南和海南还在积极提升精深加工能力,从原本的低价值的原物料供应商升级为终端产品供应商,提高衍生价值;三产方面,云南和海南结合旅游经济,大力发展咖啡庄园旅游,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区位优势方面,云南以泛亚铁路为枢纽辐射中南半岛,成为该区域咖啡进入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集散基地。海南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机遇,串联西面东南亚咖啡种植产区、东面日韩咖啡成熟消费市场以及北面大陆新兴市场。

《瞭望东方周刊》:目前,中国咖啡市场呈现连锁品牌与独立咖啡馆并存的局面,未来将会发生哪些变化?不同规模的城市,应如何定位差异化发展路径?

陶健:连锁品牌与独立咖啡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化经营思路,前者强调的是规模化下的标准,后者强调的是个体化下的特色。两者的目标客户群体也有所不同,因此相信在成本可控下,两者皆有发展空间和潜力。

从目前情况看,大城市和旅游城市更适合连锁品牌发展,小城市更适合发展独立咖啡馆。

走出去的品牌眼下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品牌沉淀不足、国际供应链管理不到位、当地产品创新力不足以及国际化人才储备不够等方面,必须在这些软硬实力上共同发力,才能让走出去的品牌长期健康发展。

提升软硬实力

《瞭望东方周刊》:除了拥有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中国咖啡在国际化方面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不足?未来如何发力?

陶健:在拥有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前提下,大量外资品牌看好中国市场,纷纷进驻并加大投资。同时,我们国内的咖啡品牌也积极走出去,瑞幸咖啡已经在东南亚国家开设门店。近日,库迪咖啡首店也在韩国首尔落地。

走出去的品牌眼下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品牌沉淀不足、国际供应链管理不到位、当地产品创新力不足以及国际化人才储备不够等方面,必须在这些软硬实力上共同发力,才能让走出去的品牌长期健康发展。

我认为,推动咖啡产业发展,行业需要在以下方面着力:一要积极适应消费升级和消费结构变化,丰富咖啡产品品种,创新优化产品供给,加快智能制造等新模式应用推廣,强化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品牌培育意识,创新营销发展方式,提升咖啡产品附加值和软实力。

二要进一步建立和巩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机制,让农民深度融入生产加工链条,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分享更多加工增值收益。

三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依托强大的国内市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消费数据采集和整合分析,充分挖掘用户个性化需求,紧跟消费变化趋势,提升产品与消费需求的匹配度。同时,要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要素资源,深度融入全球咖啡产业链。

我相信,随着更多本土品牌在国际化方面积累经验并不断学习创新,中国咖啡产业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也将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咖啡文化输出。

猜你喜欢
咖啡产业链消费
关于咖啡的9个真相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40年消费流变
产业链春之奏鸣
新消费ABC
咖啡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