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教学评价策略探究

2023-09-11 08:48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王青青
中学政史地 2023年15期
关键词:议题政治课学科

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 王青青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要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为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建立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发展性评价机制,要注重学生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行为表现,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政治认同、价值判断力、法治素养和社会参与能力等,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如何在“三新”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方式的升级以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实,成为新时代全体教学工作者共同面对的课题。

一、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的转变也势在必行。在“三新”工作推进的过程中,以合肥八中为例,学科组全体教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加强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研究,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由主备人带领全组老师研读新课标,共同研讨如何在教学内容中落实核心素养,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同时,学科组发挥团队的力量,积极参加“大练兵、大比武”“大研讨、大交流”等活动,完成多项省、市级课题,在大单元教学、议题式教学、核心素养培育、教学评价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研究成果令人欣喜,但是纵观全局,依然有许多学校存在着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对学生在学习中的综合素质与发展程度的评价。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课教学评价方式改进策略

科学地开展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改要求培育核心素养,更加强调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不以“高分”为唯一标准。相应地,为了贯彻新课改理念,高中政治课教学评价也必须相应地做出调整和改进。

1.完善评价体系,进行全面评价。

教学评价体系的改进能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在倡导核心素养的时代,“以生为本”的理念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还应该让学生在课后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探索、研究、展示、交流分享等多样化考评任务,并能够内化为行为习惯,落实到实践中去。

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体系要由以分数评价为主,转变为以素养评价为主,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统一,形成全面的学生成长档案。在过程性评价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精神、发现精神、合作精神、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课堂参与度等都可以作为评价指标。在结果性评价中,除了考试分数,还有很多其他的评价方式——课外研究性学习、小论文评比、读书笔记评比、课后议题探究等。

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能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巧设议学任务,进行有效评价。

新课标提倡议题式教学,议题的选择对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议题不同于问题,议题要有可“议”之处,既要涵盖政治学科课程的基础知识,也要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既体现教学重点,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难点,还要具有开放性、思辨性和价值引领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学习任务的设置、学科知识的落实、探究活动的开展、学科能力的培养、学科素养的落实、学和教的评价等,都是围绕着议题展开的。首先,议题的选择要能体现政治观念、科学思想、法律意识等核心素养,还要能调动学生行动上、思维上、情感上的参与积极性。其次,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创设的情境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紧扣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变化。再次,关于议学任务的设置,要选择具有思辨性、挑战性,符合高中生思维规律和深度的任务,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提升理论思维能力、调动参与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最后,在学生完成议学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参与度、议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直观而有效的评价。

3.丰富学生活动,进行灵活评价。

高中政治课教学不仅可以是四十分钟的“小课堂”,也可以是社会“大课堂”。与其他学科相比,高中政治课更加注重学生的社会参与感和体验感,在社会实践中,将所学知识内化为思维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能得到全面提升。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的形式有很多:实地调查走访、理论宣传讲座、志愿者活动和职业体验等。例如,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中有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在合肥市调查走访,发掘城市文化中蕴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并就如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以促进城市发展为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在调查走访中,对不同文化性质进行鉴别,培养了科学精神,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形式、作用的理解,深化了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认同,提高了公共参与能力和水平,从而使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能真正落地生根。

在丰富的学生活动中进行灵活的教学评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还改变了学生心目中政治学科是一门“枯燥无聊”“反复说教”的学科印象,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基于课堂观察,进行高效评价。

如前文所述,过程性评价离不开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进行教学评价最直观、高效的方式之一。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主要观察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围绕议学任务的解决过程所呈现出来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基于此,可以从学生的课堂参与状态、情感状态、核心素养养成程度三个方面作为课堂观察的指标。

学生的参与状态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方面。首先,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围绕议题和议学任务,运用政治学科知识和技能,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寻找不同问题解决方案时,学生表达和解释的角度和语言。其次,学生在合作探究情境问题时,与小组成员的合作程度、探究的深入程度。最后,在独立分析情境问题时,学生能否认真思考问题、逻辑是否清晰、思路是否开阔等。

关于学生的情感状态,可以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学习热情程度、对议题和议学活动的兴趣程度、学习过程中兴趣保持程度、情感共鸣程度等维度来评价。

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程度,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观察:课堂学习中,学生是否掌握了必备的基础知识,是否较好地完成了议学活动和议学任务,思维的创新性是否提升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增强等。

在“三新”推进的时代浪潮中,教学评价策略的与时俱进是必然趋势。虽然当前的教学评价依然有片面、单一的倾向,但是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教学评价策略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议题政治课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超学科”来啦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