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9-11 15:27徐丽霞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7期
关键词:科研单位资产管理工作

徐丽霞

一、前言

通过资产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科研单位资金结余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进一步加强科研单位资产管理,积极探索科研单位资产管理有效实现路径,从而持续提高资产运营的质量及效益,对科研单位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阐述提高科研单位资产管理的意义及重要性,分析现阶段科研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旨在进一步完善科研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保证科研单位健康平稳发展。

二、提高科研单位资产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

(一)有利于优化资产构成

对科研单位而言,完善的资产构成可以帮助单位构建合理框架,优化单位内部结构,增强单位核心竞争力[1]。提高科研单位资产管理水平有利于单位加强资产优化配置工作效率,通过资产管理,单位可以从实际出发,厘清内部各项资产的重要性及关联性,明确自身竞争优势及不足,从而最大化发挥资产价值,为单位发展奠定基础。

(二)有利于规范经营行为

科研单位需要规范自身经营行为,资产管理有利于帮助单位对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通过资产管理可以增强单位内员工主人翁精神,促使员工主动承担资产管理义务,激发员工责任意识,从而引导员工全面了解单位发展情况,员工可以针对性开展工作,有效规范单位经营行为。

(三)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

科研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与其他财务管理工作具有相同的重要性,但现阶段部分科研单位资产管理能力相较于其他财务管理工作能力较为落后。随着科研单位规模逐渐扩大,投资活动增加,各类资产的规划、购入、使用、保养等都对单位生产效益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先进的资产管理方式,科研单位可以在不同时期,根据生产效益,选取效率最高、增加利润幅度较大的资产,及时放弃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的资产,从而降低单位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四)有利于增加单位资产

科研单位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及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分为有形资产及无形资产。在科研单位各项资产中,现金是最具灵活性、便捷性、操作性的资产,通过资产管理,统筹有序、合理运用现金可以在短时间内显著增加单位利润。而科研单位有形资产前期投入较多,维护成本较高,资产管理对添置及处置有形资产有严格程序要求,可以在保障单位发展前提下有效降低投入,增加单位资金结余量。无形资产作为科研单位最重要的资产,通过资产管理可以最大化发挥其价值,增强科研单位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据份额,从而增加单位资产。

三、科研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缺乏足够重视

部分科研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对外部业务开拓较为侧重,单位管理层着重提高单位盈利能力,对内部管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特别是在资产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及相关人员缺乏关注度,导致单位资产管理存在无序性、低效性,不能为单位价值创造提供支撑。比如,部分科研单位对自身产品存货缺乏有效跟踪管理方式,产品生产过程中与市场结合度较低,导致产品滞销,大量原材料及产品积压在仓库中,不仅增加仓储成本、生产成本,而且会面临产品贬值风险;还有部分单位对客户信用、经营情况了解不深入,导致货款回收不及时、货款无法回收等情况,造成单位经济损失,影响单位后续产品研发销售。

(二)资产管理资源配置不当

科研单位内部管理较为复杂,不同部门对资源需求数量、种类存在较大差异性。部分单位资产管理能力较为欠缺,导致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资源配置不当,影响单位经营效率[2]。比如,在固定资产配置中,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视度较低,科研单位研发水平逐渐提高,研发项目不断更新,会出现既有固定资产闲置或需替换的情况,一方面会占据单位大量资金,另一方面闲置固定资产无法为单位创造价值,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三)资产管理工作效率较低

我国部分科研单位仍然存在重利润轻管理传统理念,对资产管理工作缺乏重视,资产管理工作落实度较低。比如,部分单位资产管理缺乏规范化,有形、无形资产被兼职人员统一管理,无法有效区分资产类别,资产管理工作效率较低,对单位财务工作及其他工作造成阻碍。单位决策层及员工对单位了解情况较为匮乏,无法有效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对单位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四)资产管理缺乏有效方法

第一,在流动资产管理方面,大部分科研单位会借助专用软件进行资产管理。通过专用软件可以对单位资产进行管理、分析,但目前仍有部分企业采用传统管理方式,资产管理方法存在滞后性、单一性特征,对各项资产界定较为模糊,影响各项指标准确性。资产配置需要综合考虑资产本身及外部环境因素,配置不合理会降低资产使用率,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财务风险。第二,在非流动资产管理方面,部分单位初始预算计划对资产优化配置缺乏考虑,单位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固定资产闲置数量增加。第三,在无形资产管理方面,无形资产管理需要单位定期进行核实和计提减值测试,部分单位对无形资产认知度较低,资产管理缺乏周密性,导致定期计算、核实工作缺乏准确性。

(五)资产管理监督力量较弱

科研单位发展需要完善监督机制,通过监督机制保障单位内各项目合理合法进行。但目前部分科研单位监督机制建设存在不足,对监管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具体原因分为内因、外因两方面。外因是部分单位会定期聘请第三方财务机构对单位资产进行盘点及核算,而第三方财务机构盘点核算以常规性检查为主,在部分资产管理工作中选择参考单位内部表格,并未对资产进行实物考察工作,导致资产管理工作可能存在形式化、表面化情况,无法深入发现单位资产潜在风险。内因是单位内部内控工作完成度较低,相关部门职权不明,同时各部门配合资产管理积极性较低,对协同工作开展造成阻碍。

四、完善科研单位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资产管理重视程度

科研单位要加强自身资产管理意识,可以向其他优秀企业单位学习,管理层需要大量参考成功范例,要提高对资产管理的重视度,成立专门资产管理部门,并配置专业人员,将管理工作任务及责任落实到员工个体,鼓励员工积极承担工作责任。同时,单位内各部门及人员之间要做好相互制衡和监督工作,杜绝单位内部互相推诿现象。资产管理部门要构建高效性、可行性工作规范,管理人员要深入了解单位内部各项资产现状,从而合理调整、分配工作[3]。资产管理部门可以定期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开会,向各部门通报单位现有资产情况及后续管理维护方案,从而加强各部门对资产管理工作的配合性,全面增强单位员工资产管理意识。

(二)合理配置企业既有资源

科研单位要构建系统性资产管理机制,对资产进行链条式管理,在资产配置、使用、维护、处置等环节加强管理,确保管理工作贯穿于资产全生命周期。具体方式如下:第一,在资产购置环节,单位要重视资产配置预算管理工作,结合单位内部资产存量控制购置增量,保证购置资产在单位标准配置范畴内。比如,在办公设备及家具类资产配备中,申报计划要严格遵循配置标准,要减少临时性、非专项购置审批,设备使用要尽量通过调剂解决。对专业性较强的科研类仪器设备,要开展专项征集及评审工作,设备购置要满足以下要求:属于必要性设备、与单位工作职能契合度较高、无法通过资产调剂方式解决,同时管理部门要定期开展进口设备论证、大型仪器设备查重等工作。第二,在资产使用环节,管理人员要严格把控固定资产,细化对固定资产核算入账、清查盘点、出租出借等工作的管理要求,增强自身主人翁意识,确保资产统计报告、产权登记等工作有效性、准确性。将传统三相符管理方式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五相符管理,确保单位资产使用规范化。第三,在资产处置环节,管理层要引导各部门落实“能用尽用”原则,最大化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延长资产使用寿命。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文件规定的使用年限审批,遵循科研仪器设备类资产报废标准,细化设备评估鉴定标准,从而提高管理人员操作便捷性。对于满足报废条件的资产,可以实施进场公平交易,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三)提升资产管理环节效率

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内容较多,包括资产财务管理、资产流转、技术应用等,因此,要提高资产管理环节工作效率,就要在各环节中建立契合度较高的管理机制。第一,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与资产管理工作衔接性。财务管理是加强单位价值管理的重要方式,可以利用财务管理为资产管理提质增效。要提高资产构成结构相关工作占比,及时调整及优化资产布局,常态化开展清产核资检查工作,实时修正单位账面资产价值,从而对资产进行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第二,要加强资产流转环节管理。在资产获取环节要做好预算管理方案,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评估资产购置合理性,并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技术择优选择预算方案。另外,对于新购入的资产要有效发挥其环保节能性、创新性特征,最大化为单位创造价值。在资产转让或退出环节,管理人员要加强审批管理工作严格性,结合科学决策机制,加强全程监督,特别是重大资产转让,要实施风险控制措施,防范资产处置过程中出现违规现象,导致单位资产受到损失。科研单位资产管理具有系统性、层级性特征,因此,单位要整体性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增强全体员工责任意识及主人翁意识,通过全员参与资产管理,可以增加管理人员规划、控制资产的合理性、全面性,从而推动企业管理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四)优化资产管理方式方法

单位资产管理者要树立科学性管理思维,优化资产管理方式方法,将科学性管理思维与管理实践深度结合,推动管理制度化、人性化发展[4]。管理层要鼓励管理人员积极借助各类先进管理软件,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完善资产登记及清点工作。通过定期盘点可以加深管理人员对资产数量及使用状态了解程度,从而帮助单位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避免出现重复购买导致设备冗余等现象。同时,单位要根据资产类别进行差异化管理,比如,大型科研设备要注重维护设备运营质量,增强设备维护频次从而提高设备使用周期;对无形资产要定期进行测试减值和计提损失,保障科研单位无形资产价值,提高科研单位核心竞争力。

(五)加强监督配套机制建设

科研单位加强监督配套机制建设可以从内部审计机制建设及奖惩约束机制建设两方面入手。在内部审计机制建设方面,管理层要主动建立内部审计部门,遴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人员,包括财务会计人员、资产管理人员及对科研工作熟练度较高的工作人员等,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与科研单位资产管理有较高契合度。审计部门一方面要对单位内部部门资产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审计监督,促使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通过加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重监管可以确保资产管理工作开展有序性、稳定性。但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可能存在主观性,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缺乏公平性、独立性[5]。因此,单位要同时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邀请专门审计人员参加单位资产审计工作,保证审计工作严肃性、有效性。在奖惩约束机制建设方面,由于科研单位工作人员普遍具有高学历、高素质及高追求特点,需要对传统奖惩方式进行丰富,要加强精神层面奖惩机制建设。比如,科研单位可以在保证基础物质奖惩机制上,融入管理层轮岗制度,通过轮岗制度给予工作人员展示管理才能及表现个人潜能的平台,从而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引导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资产管理工作中,促使资产管理监督工作有效开展。

五、结语

科研单位资产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技术性、专业性等特点,与传统企业资产差异性较大。因此,在科研单位资产管理中不能沿用传统企业资产管理方式,要创新资产管理方式,通过提高重视程度,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审计监督等方式,为科研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加强科研单位资产管理可以降低单位运行成本,促进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从而引导科研单位更好地服务于科研事业,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猜你喜欢
科研单位资产管理工作
嘉吉(Cargill)进军RAS饲料研发,与美国知名科研单位达成合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