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思政教育的研究

2023-09-11 21:45张一枭
关键词:红色思政音乐

张一枭

(南通市海门区刘浩小学,江苏 南通 226000)

新中国建设过程中,红色音乐文化一直激励全国人民为祖国的事业而奋斗。红色音乐文化,以其民族与革命斗争为素材,促进革命发展,被人们广泛传承。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红色音乐文化的运用能推动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发展,使学生更好地传承红色音乐文化。基于此,从下面几点讨论如何利用红色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思政教育。

一、正确看待红色音乐文化

从教育环境分析,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小学生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取知识,可见学校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小学音乐教育需要教师先带领学生理解音乐,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开发音乐潜能,在学生真正爱上音乐后,再扩展教学。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红色音乐文化有助于学生提升音乐修养,建立热爱祖国、尊师爱友等良好品格,从内到外实现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良好的氛围中以身作则,让学生主动学习。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不是专业的音乐技能教学,而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基本能力为主,需要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小学音乐艺术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要结合2022 年版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现在的思政教育已经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被众多教育学者研究,并提出了要将学科与思政相结合,建立课程思政课程体系的观点。在小学音乐中融合红色音乐文化,渗透思政教育是现阶段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此类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长时间实践与优化。在此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融合音乐思政教育与红色文化时,定位“红色音乐文化”的方向。

二、红色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思政教学的实践

结合最新版课程标准,制定红色音乐文化在音乐课堂思政教学中的目标,具体为:第一,通过引入红色音乐文化,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红色文化的内涵;第二,在红色音乐文化的引入中,丰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第三,通过红色音乐文化的学习,让学生在音乐欣赏学习中提升音乐修养,陶冶情操,帮助学生构建开放的思维。

教学方法方面,可以使用体验教学法与合作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要结合红色音乐的不同主题,创建情境,帮助学生在欣赏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借助多媒体等资源,为学生构建不同视角的红色音乐影像,让学生对红色音乐文化有清晰的认知;开展师生交流,让学生在领悟红色音乐文化的同时,提升道德品质。合作教学法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一同思考与讨论问题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有音乐素养的同学担任“小老师”,主动与他人交流,再将自己的音乐理解与其他同学分享,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在学生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后,教师就可辅助学生理解红色音乐文化,为学生营造积极探究的学习氛围。

下面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例,教学过程为:第一,导入知识。先为学生展示中国国旗,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五星红旗象征的意义,结合国旗,教师为学生讲解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知道歌曲是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时创作的,对当时中国人民起到了激励作用。第二,传授新课。让学生初步欣赏《义勇军进行曲》,它具有铿锵的节奏,其中三连音的妙用,增强了歌曲的战斗气息,并让学生说一说聆听后的感受。接着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聂耳和田汉的生平,找学生朗读,前后桌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作曲家的故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当时歌曲创作的艰辛,知道歌曲创作经历了一波三折。在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后,教师进行歌曲教唱,学生在学唱时可以感受歌曲的风格与想要表达的情绪,并会以饱满的情感,铿锵有力地演唱歌曲。第三,扩展延伸。为学生播放《风云儿女》电影的片段,带领学生体会战士披荆斩棘、迎难而上的精神。第四,教师带领学生完整地演唱《义勇军进行曲》。

三、红色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思政教育的方法

(一)音乐教师要提升自身政治素养

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实施者,要想在音乐课堂上融入红色音乐文化,开展思政教育,需要教师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教师要夯实自己的专业能力,关心时事政治,放眼世界,建立政治知识储备,并在其中挖掘爱国主义素材,在音乐课堂上为学生呈现。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是观念的问题。音乐教师要对当前音乐教育目的与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知,对音乐现象有精准的解读。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意识层次上产生重视,才能使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音乐教学素养。

为了更好地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思政教育,教师先要主动学习,这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情感方面,音乐教师要在政治情感上产生认同,只有认同才能主动运用红色音乐文化,加强对学生政治情感的培养,提升教育责任感。教师教学中的情感对学生学习态度影响很大,所以教师要以积极的政治情感,促进师生交流。第二,知识方面,无论情感再深沉,没有政治知识的认同也是不可行的,因此要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音乐教师除了要提升自身道德品质,还要有一定政治知识,如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经常观看社会热点新闻等,然后从中挖掘素材,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实施教学。第三,参与能力。教师要有一定政治参与能力,即从普通公民与教育者的角度进行政治参与。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红色音乐文化的思政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是长期的积累过程,教师只有不断实践,归纳总结经验阅历,才能提升思政教育效率。随着音乐课堂思政的深化,教师会积累越来越多的教学经验,选择小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与内容,让自己成为音乐课堂的觉醒者。

(二)借助影视资源学习红色音乐文化

爱国主义题材影片的片头、片尾和插曲基本是红色音乐,这就为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素材。为学生播放此类视频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理解红色文化。红色音乐文化中涉及较多的思政内容就是爱国主义,这也是人们心目中最热血的情感,只有对国家有深沉的爱,才能让生命更高洁。红色音乐中对祖国的歌唱,大部分被转换成第三人称,或运用拟人的方法,如用“母亲”“妈妈”“她”来代替,我们则是“母亲”和“她”的子女,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能确切表达“我”与“祖国”的关系。如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我爱你中国》中的母亲,就指代“中国”,让儿女能享受“母亲”的爱,感受“妈妈”温暖的怀抱。每当听到这首歌,都能让人们心底升起对祖国深沉的爱。

爱国主义情感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小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思想品质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并竭尽所能地为祖国做贡献。如电影《英雄儿女》中的主题曲《英雄赞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风烟滚滚,唱英雄……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是对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的赞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英雄儿女》的主题曲,并讲解影片内容:在抗美援朝时期,王成在一次战役中英勇牺牲,他牺牲前喊出的“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让全军开展了向他学习的运动。王成同志的牺牲是为保家卫国,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主题曲包含的红色音乐文化,让学生明白即使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但是无数先辈为保家卫国流下的血与泪不能被遗忘,以此勉励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综上,在小学音乐课堂上为学生播放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资源有助于学生理解红色音乐文化、学唱红色歌曲。

(三)潜移默化渗透红色音乐文化的思政教育

潜移默化地渗透是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借助红色音乐文化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借助红色音乐文化的特点,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品味其中包含的精神主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可以多举办与红色音乐文化有关的竞赛活动,如“唱红歌,讲革命英雄故事”的比赛,在红色文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良好的道德品质,发挥红色音乐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灵活运用传播媒介,多为学生传播红色音乐文化主题有关的内容,生动地展现红色音乐文化作品,以此引导学生将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观创造力。如在校园内举办红色文化主题音乐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思政内容深入人心,有效传播红色音乐文化。

另外,新课改后的音乐教学更加倾向于师生互动,将学生推上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基于红色音乐文化开展的音乐教学,教师不能忽视引导学生与同伴的互动,由学生自己探索出的结论更有说服力。如在音乐表演课上,教师让学生自己组织,自由创编红色音乐剧本,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合唱与表演训练,让学生在与同学表演中体会红色音乐文化,建立集体荣誉感,提升道德品质。

(四)培养小学生对红色音乐文化的爱好

要想提升学生对红色音乐文化的热情,要优化学习内容,利用学生的兴趣影响教学效果。音乐是让人放松、给人带来美好心情的事物,对所有小学生都能起到治愈效果,因此几乎所有小学生都对音乐感兴趣。经过调查,大部分学生有自己喜欢的歌曲类型,多数学生对流行歌曲兴趣盎然,不喜欢红色歌曲,认为红色音乐寡淡无味。因此,教师在运用红色音乐文化开展音乐思政教学时,要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与爱好。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增强学生对红色音乐文化的兴趣。教师可借鉴现代年轻人的审美,改变红色音乐的节拍律动,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旋律促使其接受。教师利用现代技术,将改编的红色音乐重新录制并上传至班级群或校园网站,同学们在听到自己演唱的歌曲被上传并播放后,演唱的兴趣被极大激发,教师也可举办家庭音乐会,邀请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一起演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优秀的作曲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创作出了大量的红色音乐,并流传至今,这些歌曲也是当时的流行歌曲。红色基因被传承,音乐作品历经几代传唱不衰的魅力被放大,学生会因此接受并喜爱上红色歌曲。对比下,红色歌曲更加振奋人心,催人上进。红色音乐文化包含较强的时代精神、政治感染力,音乐教师要承担起这份责任,担起红色音乐传承人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要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音乐喜好,在红色音乐中增加新鲜元素,让学生逐渐喜欢上红色音乐,爱上红色音乐文化。

新课程改革致力于学生素质教育,让学生感受红色音乐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特别是在经济日益发达的现代,教师要重视红色音乐文化的教育意义,大力为学生开展红色音乐文化教学,以期达到思政目的,让学生在欣赏与歌唱红色歌曲的同时,铭记革命精神,建立爱国主义情感。

猜你喜欢
红色思政音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追忆红色浪漫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