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2023-09-13 18:19李春燕
活力 2023年6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村

李春燕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引 言

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直在困境中艰难前行。随着改革开放伟大号角的吹响,我国首先选择了从经济状况最为薄弱却人口众多的农村发动,其目的就是让广大贫苦的农民不再家徒四壁、食不果腹。也就是从这一阶段起,农村党组织建设在农村经济迅速崛起的东风中得到建设和发展。“知古鉴今,以史为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所强调的:“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通过对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党组织建设历程的详尽梳理和总结,以期在细化该主题研究的同时,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一、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历史背景

1973 年,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农村党组织工作情况稍有好转。1975 年,邓小平强调,党组织的调整是农村的整顿工作的核心,而干部群体又是整顿党组织的重点。根据邓小平讲话精神,全国各地农村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通过整顿,不同地区农村党组织的工作秩序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农村的生产建设情况也开始回升。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着重讨论了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问题。从此,中国共产党迈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由于缺乏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农村基层政治体制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极大。因此,为尽快改变高度集权化的管理,纯洁基层党组织成分,农村党组织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开始了党组织的建设和整顿工作。

二、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历史进程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生产责任制

1.“大包干”政策初步实施

虽然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化制度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使农业生产力停滞不前。到1978 年底,新中国成立近30 年时,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农村人数竟高达一亿人。“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为此,基层党组织开始实行农村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改革。1978 年,安徽遭受灾荒,省委组织部为提高农民生产热情,鼓励农民多种“保命粮”度过灾荒。由此,农民“大包干”的浪潮开始涌起。“大包干”不但推动了安徽农业的发展,而且也积极带动其他省份效仿,促进了农业政策的初步改革。

2.解放思想,改革生产责任制

邓小平对安徽的农业改革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要大力解放思想,实现农村工作的因地制宜。至此,各地农村党组织对广大党员及干部进行教育,引导他们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1982 年与1983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正式肯定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了政策的保证,农民的生产热情和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农村农业改革的步伐大大加快。据统计,到1982 年8 月,全国大约70%的农村的生产队已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加强领导,稳固政权,实现政社分离

1.建立群众自治组织

1980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村民自发成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在组织示范效应的影响下,其他村庄也开始效仿成立组织。新兴群众组织在乡村安全整治、农村土地规划、农业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982年通过的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村民委员会的正当性、合法性。此后,农村废社建乡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1985 年底,全国的建乡工作全部完成,原来的5.6 万多个人民公社、镇发展成为9.1 万多个乡、镇政府,成立村民委员会达94 万个。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大大推动了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提高了农村生产的自主性,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1983 年,党中央在文件中指出:“党委要加强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为建立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的格局,这一阶段农村党组织坚持先党内后党外、先干部后群众的教育方针,加强干部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相关历史文件的学习教育。通过分期分批轮训农村党员干部,加强了对组织纪律、作风的整顿,推动了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此外,不断优化调整基层干部任选、管理、奖惩制度,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促进农村经济与政治改革。

(三)整顿思想,学习技术,建设乡镇企业

1.乡镇企业迅速崛起

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巩固,农村的生产力得到快速解放,商品生产不断发展。农村政策的放宽,也给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前进空间。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分工,分工的出现促进了生产的专门化、劳动的专门化、技术的专门化。由此,乡镇企业和乡村集体企业迅速崛起。农村涌现出一批带头致富的农业生产专业户,发展起雇佣劳动的小型企业,农村干部和群众的革新创业精神空前高涨,大大加快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基础

随着商品经济的壮大,农村党员干部的保守、封建思想已不再适应农村发展的趋势。上级党组织为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对农村基层干部开展政治政策、科学技术、经营管理三重培训并进的教育,努力提高干部的素质,培养农村建设人才,不断充实基层领导队伍。1985 年召开的全国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提出了农村干部的“四化”教育方针;中共十三大通过的党章,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以及党组织对乡镇企业、各类组织和流动党员的领导及管理制度进行调整;1986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精神与物质文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在这一时期,党中央从政策指示、法律制度等方面推动党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夯实。

鲁燮光(1815—1910),字瑶仙,号卓叟,室名壶隐居,浙江萧山人,原籍山阴。廪生选授慈溪训导,俸满保升知县,历署山西和顺等县令。其一生致力乡邦文献搜集,曾编有《永兴集》一百余卷、《萧山儒学志》八卷、《萧山丛书》十六卷、《越七十一家诗集》八卷、《西河志》等。鲁燮光还是位书法家、金石学家,撰有《山石访碑录》《激庐汉印存》等,帝师翁同龢赞曰:“此君精鉴碑板,原原本本。”《梅岭课子图》题词作于其九十岁。

3.1986 年秋,各农村的建乡工作基本结束

建乡工作改变了以往党不管党、党委包揽一切事务、政党不分、政企不分等一系列不良现象,进一步整顿了农村工作,加强与巩固了基层政权,积极推动了农村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为之后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果与不足

1978—1989 年,中共中央针对农村的经济改革和农村党组织建设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文件,不仅深刻反映了农村发展的历程和变化,而且是对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这一阶段的改革和建设为构建中国特色农村治理体系,巩固农村改革的成果,实现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成果和历史经验。

1.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显著

首先,农村通过改革建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村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民办企业、乡镇企业等乡村集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加速了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其次,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得到合理调整。人民公社体制废除后,实现了政社分开,由原先按生产大队建支部因地制宜地调整为按行政村为单位进行支部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更加便于组织建设与发展,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得到加强,流动党员党组织生活有了依托,不仅增强了党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同时也提高了流动党员的归属感。最后,农村基层的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为解放农村干部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农村基层党组织坚持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提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领导能力,进一步强化干部管理机制,各地区农村党组织因地制宜地设立党员干部工作条例,进一步完善农村干部的选拔、任用、监督及激励等方面的机制,从而增强了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管理。这一时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果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局限性

并不是所有地区农村党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那么一帆风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农村基层政权体制的改革速度加快,但原本农村地区的政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组织比较薄弱,再加上一些地区农村实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没有跟上去,致使广大农村基层在政权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一些地方虽然撤销了公社,建立了乡镇府,也建立起了乡镇企业,但是农村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现象仍然存在。还有一些地方乡政府建立起来后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和指示,并没有实际配备相关专业工作人员,仅仅是一个“躯壳”,没有完全起到一级政权的作用。尽管很多地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任务完成得比较出色,但中国幅员辽阔,部分偏远山区农村的信息、交通不便,而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也使当地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有待进一步解放和提高。到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前,党组织建设工作依然十分艰巨。

四、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经验启示

(一)时刻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核心领导地位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主要问题。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农民在根据地和广大解放区组织建立农民协会,实现乡村自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农民设立村民大会,进行村级管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实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设立农会管理本村事务。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大党在农村的工作力度。农村基层党组织围绕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紧紧团结农村各种民间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传达党的政策,研究发展形势,贯彻党的方针,始终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

恩格斯曾说:“如果没有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团结、组织群众的核心,群众的力量就会凝聚不起来,党的任务就必然会落空。”中国共产党不仅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而且将党组织凝聚和统筹的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前,我国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和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关键,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证。新时期,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锤炼各项本领,努力把自身建设成为领导乡村治理、为人民服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始终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联系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组织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整个政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和地位。作为党中央的“神经末梢”,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肩负起组织农民、凝聚农民、服务农民的重要责任。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做到一切工作都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百姓的根本利益出发,想百姓之所想,为百姓之所为。要不断提高党组织队伍的工作素养,增进与群众的情感,充分发挥广大村民在本村的人民主体地位,培养村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鼓励村民参与村务管理,发掘群众的聪明才智,引导村民为本村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将本村人才留住、用好。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切实坚持党在农村的群众路线,当好“三农”事业的领头雁和带头人,凝聚农村智慧,形成强大合力,才能早日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

党的建设的实践证明,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建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农村基层党组织保持良好生态氛围的重要基础。应该承认,在改革开放以前,制度建设不仅在农村党组织,甚至在整个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都是一个短板,致使农村在发展中走了许多弯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带领中国共产党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改革完善各项制度。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党的制度建设,并且倡导推动全面治党向基层延伸。新时期,农村党支部应进一步改革组织选拔、选举教育、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考评激励奖惩机制,不断协调和规范好党组织同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农村党组织应坚持和发扬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作风,实现本村村务公正、公开、透明管理,使支部的各项工作实现从封闭走向开放,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此外,各农村党支部或者基层委员会还要不断落实党内的工作责任制,使各项任务有方向、有重点地到事、到人,真正解决“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上级乡镇党组织也要做好对村党支部工作的统筹和监督,做好保障和协助工作,把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建设得更加无坚不摧。

结 语

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党组织建设历程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的环境下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理同中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实践建设相结合;始终坚持解放干部群众的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始终坚持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等党建思想。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努力探索农村基层党建的规律,不断创新组织设置形式,进一步发挥了党在农村的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系统地总结和梳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基础层党组织建设的历程和经验,不仅有助于对该阶段农村的建设历史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且有助于发挥以史为鉴、以史为镜的作用,积极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清华党组织公开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参与式治理与农村基层民主创新的探析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