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石钟山记》背后的真实意图

2023-09-13 11:38朱蕾蕾
课外语文·上 2023年9期
关键词:郦道元石钟山变法

朱蕾蕾

在古代文学史中,游记文学是一种特别的存在。它以描写山川胜景、自然风光为题材,在写法上较为灵活,或寓情于景,或寓理于游。游记文学的基本内容是记述作者的游踪和对山水风光的感受,抒发“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的无尽感慨,表达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从唐代开始,诗人便在山水之间寻觅美的踪迹,表达美的志趣,游记在此时即步入成熟。宋代的柳宗元可以说以一己之力将游记文学推向了高峰,他在被贬永州(今湖南永州市零陵区)的10年间,到处搜奇觅胜,以简洁清隽的语言刻画了奇特秀丽的自然风景,并有“永州八记”传世,成为中国早期游记文的典范。

后来,游记开始出现新的表现形式,例如以日记体的形式记行程、写游踪,游记的内容包括了所看之景物、古迹、风俗,所思之抒情、咏史,往往既有文学性又有史料价值。本文想带着同学们一起探讨的苏轼的《石钟山记》更是独特,作者在文中记述了自己探访石钟山的经过,重点写由于身临其境的实际观察,才切实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缘由,从而想到凡事必须经过调查,绝不可主观臆断。这篇文章把写景、游记与说理巧妙结合在一起,成为游记文中独具特色的名篇,也是高中语文课本的固定篇目。

一、文本探析,知晓内容

本文短小精悍,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落是苏轼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持怀疑态度的理由。作者先是追本溯源,回到郦道元的推断中: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临深潭,当微風鼓浪,水石互相搏击,产生的声音如洪钟一般,自然有“石钟山”之说,但是苏轼认为如果把钟放在水中,不管多大的风多大的浪也不会吹响它,更何况山石呢?(“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接着,苏轼由郦道元的观点引出李渤的观点,李渤确实亲自找到两块山石并敲击它们,聆听到它们的声音是“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但苏轼认为这样的山石只要经过敲击都会发出声音,为何只有这座山叫石钟山呢?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李渤之言也是“谬言”。至于真相是怎样的,那就是文章第二段的内容:苏轼经过夜晚勘察,最终发现了真相(下文将会进一步分析)。第三段是说苏轼从这件事中,悟到了生活的道理: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

作为游记散文,它叙写了完整的游踪,语言洗练深刻,足以流芳百世;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哲理散文,它结合所见所历,表达了对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思考,更足以名垂千古。

二、立足文本,探索意图

在历史上,关于“石钟山”名字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有的人认为其声像钟声,有的人认为其形像钟形,实际上哪种说法都不重要,关键是任何说法都应该有个依据,只有这个依据站住脚跟才能服众、才能让人信以为真。本文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此,看起来是一篇游记,实则隐含了别致的生活哲学和人情道理。

(一)立足现实,启发当代

苏轼一直对“石钟山”的名字由来耿耿于怀,于是借送儿子苏迈到德兴县做县尉的契机一探究竟。首先,从第一段的内容,我们看到苏轼作为学者,具有质疑批判的新时代精神。面对郦道元和李渤的权威之论,他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这一点不管是封建时代还是新时代都显得弥足珍贵。后有苏轼询问僧人的情节,但僧人的回应其实也类同李渤之言——“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这些生活在其中的僧人居然对李渤的推断毫不怀疑并深以为然,苏轼只能“固笑而不信”,这个“笑”当然不是取笑,只是出于自己的高度自信,因为苏轼坚信,这里面肯定还有不为人知的原因。于是,我们看到了苏轼的另一个优秀品质——科学实证、勇于探索。苏轼居然以身试险,亲自在夜晚去深究其中的原理,这个探险不是轻而易举的行为,第一,时间选在晚上,伸手不见五指,况且当时,“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这里幽深恐怖,连苏轼都“心动欲还”,而且泛舟河中,分分钟有掉进水里的危险。但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居然让苏轼发现了奥秘——原来,山体有空洞,风吹动着河水涌进其中,又涌出来,河水相互抨击,形成“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而且“声如洪钟”,这才是“石钟山”名字的由来。苏轼以自己的实际探索填补了郦道元的推测。从本文来看,这个命名的争议已经告一段落,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因此,苏轼躬亲示范,找到事物的真相,由此发出了强烈的感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自然是“不可”!可见,苏轼的这篇游记不是为了纪念一段旅途,而是在表达自己“求真务实”的一面,这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质疑批判的精神,也正是苏轼留给后人的最大的思想财富。

(二)暗有所指,讽喻时弊

苏轼写这篇文章时,恰好被贬黄州,历史上,曾有人认为苏轼的这篇《石钟山记》猛烈批评了当时朝廷的腐败和弊端,后续苏轼本人更遭到当权者的残酷迫害,让他一贬再贬。那么,究竟这篇看起来是游记的《石钟山记》是否有这样的含义呢?我们先来回顾苏轼被贬的真正原因。历史上,北宋的王安石变法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致认为“进步”与“超前”,但正因为太过“超前”,太过激进,给民众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当时苏轼的父亲苏辙发现了问题所在,极力劝阻王安石,但是王安石势力很猛且权倾朝野,又很想看见变法成效,于是将对变法持不同意见的苏辙贬官处理。后来苏轼也向宋神宗谈及变法的弊病,或许他只是想稳步推进,但王安石认为其阻碍变法,于是也对他实行政治上的打击,后来苏轼外放到地方担任行政长官,还给宋神宗上了一封湖州谢表,本来这就是一份普普通通、带有个人色彩的谢表,却被朝廷一些别有用心的官员利用其中的文字加以曲解,后来苏轼又写了一些诗歌,屡次被朝廷的官员挑毛病,这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乌台诗案”。这样一来,《石钟山记》似乎有特殊指向了。本文的主旨是教育我们认识事物贵在“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对于认识人心也是如此。苏轼或许对变法颇有微词,不过是站在负责任的角度去评价事情的好坏。我们知道事物都有两面性,王安石的变法固然是为了富国强兵,但是操之过急,地方官员理解也不是很通透,自然会造成一定的失误,能发现并指出当中的利弊本属难能可贵,但是被朝廷的御史李定等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其实也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表现,苏轼茶余饭后的几首诗,被这些人捕风捉影、胡编乱造,硬是给苏轼安上一个讽刺新法的罪名,屡遭弹劾、被捕入狱,他们的行为不就是“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之“士大夫”的行径吗?因此,说《石钟山记》有一定的现实讽喻也是恰当的。只是遗憾的是,苏轼在不适合的场合说了不该说的话,历史会还苏轼的清白,只是苏轼已经“斯人已逝”千年。

石钟山本身乃是名胜之地,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都在此游览过,留下不少笔墨,苏轼以自己过人的魅力、文学的实力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这篇《石钟山记》以其独特的视角给我们现实中的每个人敲响了警钟:世界上许多事物的真相想要完全被解释清楚,的确不是简单的数学公式,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真相常常会被有意无意地遮蔽甚至歪曲。正因为如此,千年以前的苏轼尚且能够做到不相信任何现成结论——即便是名家(郦道元、李渤)权威的说法。苏轼秉承的这种不唯权威的精神,也是新时代十分需要的怀疑和探索精神,这种精神是弥足珍贵的。毕竟,只有怀疑,才有探索;只有探索,才有发现;只有发现,才有可能抵达事件的真相,我们也才能把握住事物的发展规律。同样地,要理解一个人的真实想法,不能单凭一篇作品、一句话就得出结论,还得“日久见人心”。与人相处如此,与物相知也如此,此之谓“实践出真知”,希望对同学们在生活上、学习上有所启发。

猜你喜欢
郦道元石钟山变法
诗词创作中的诗意翻变法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访石钟山
商鞅变法的是与非
文人反腐遭报复
记游寓志脉络清——《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游黄山记》比较谈
《三峡》不是郦道元写的
郦道元所见早期园林——《水经注》园林史料举要
著名作家石钟山:幸福不用激情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