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筑企业改善经济管理的路径

2023-09-13 11:57田玥
管理学家 2023年17期
关键词:建筑企业经济管理新形势

田玥

[摘 要]现阶段,部分建筑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存在较多的问题,面临着来自经济管理方面的压力。为了实现健康、稳定发展,保障其经济利益,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优化和完善经济管理工作。基于此,文章从分析新形势下建筑企业改善经济管理工作的意义出发,探讨了建筑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路径,为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建筑企业;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3)17-0072-03

一、建筑企业改善经济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建设稳定的经营环境

良好的经营环境是保障建筑企业内部合理运转的重要因素,有效的经济管理是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维持企业组织内部秩序的重要手段,有利于调和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的矛盾、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避免因此影响建筑企业与合作方的关系,减少建筑企业开展工程项目的经济风险。

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应不断强化经济管理,努力建设稳定良好的经营环境,促进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使其更好地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使生产要素在建筑企业内部得到妥善调配,实现企业与员工、合作方之间的互利共赢,最终推动建筑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1]。

(二)有利于实现经营目标

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经济管理工作。经营目标的实现需建立在人力、物力等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有效的经济管理,可促进合约的履行和经营成本的控制,保障投资的安全性。

首先,在建筑企业制定经营目标的过程中,有利于統筹企业的经营管理计划,将其划分为长期、短期、中期三个阶段依次落实,保障经营活动的衔接有序,最大程度地减少企业内部资源的闲置或浪费。

其次,有利于在经营目标中加入经济管理考评标准,从企业的经营实际出发,持续改进,充分提高经济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提高建筑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的实效,实现企业经营利益的最大化,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有利于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供求关系的不稳定、企业采购成本的上升及行业内竞争的激烈化,建筑企业的经营发展面临较多的困难。同时,建筑企业内部也存在着诸多的经营管理问题,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方面容易产生经济风险,可能会有损企业的经营利润,导致资金投入与产出回报不匹配的问题出现。

合理地改善企业的经济管理,有利于建筑企业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应对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在经济活动中牢牢把控好风险产生的各个环节,正确处理好采购、项目开发及工程造价等工作与企业经营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增强风险控制与处置能力,实现对企业经营风险的防范。

二、建筑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落后

现阶段,部分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落后,其经济管理的实现过程有待调整和完善,缺乏系统性的创新,大多属于粗放型的经济管理,缺乏精细化和标准化的经济管理,对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的可预见性不足,将影响经营管理质量,不符合建设现代化建筑企业的现实需要。还有部分建筑企业在陈旧落后的管理观念的影响下,片面地重视建设技术与水平,忽视了对企业资金的有效管理,在资金的投入与使用方面存在管理上的缺位,缺乏对建设成本的预算规划,经济管理的效果欠佳。

此外,还有部分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竞争意识不足,没有从企业的经营效益出发改善经济管理水平,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预算控制与成本核算问题缺乏把控。这不仅容易产生经济风险,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不利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也不利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资源的调整和配置,进而影响企业经济管理的总体效益[2]。

(二)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

科学的制度体系是企业实现经济管理的重要保障。当前,部分建筑企业仍然存在制度建设上的不足,在项目预算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仅根据施工计划编制预算,未考虑实际的施工过程,容易导致财务信息与数据的不准确,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在招投标阶段,部分建筑企业由于缺少对市场行情的研究与预测,没有严格明确建设管理规范,使得工程的成本往往高于原定的预算。同时,许多建筑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忽略了人为因素,使得单项或造价远高于预期,降低了项目的实际效益。由于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体系,一些建设项目的实施缺乏科学的管控,在施工规范、技术和质量控制标准的落实方面存在管理缺位,容易产生工程质量问题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威胁施工人员与居住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由于缺乏对施工细节的精确把控,施工人员与工艺频繁变更,在施工人员与材料、设备的调度上不够合理,使得建筑施工的效率受到了一定影响,不利于项目工期的控制,从而导致施工成本增加。

(三)组织结构不合理

新形势下,企业发展动力逐渐向创新驱动转变。随着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传统的直线职能制组织架构已无法满足建设现代化企业的需要。在直线职能制组织架构下,各部门缺乏明确的经济管理目标,权责不协调,难以充分发挥出部门之间协调合作的作用,不利于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部分建筑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其经济管理团队的工作水平与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专业人才方面较为匮乏。

此外,部分建筑企业内部经济管理人员存在工作态度不积极的问题,对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与模式了解不足,缺乏积极创新的工作意识,对本职工作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影响了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与质量[3]。

(四)监督管理力度不足

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监管方面,部分建筑企业存在部门管理监督功能单一、覆盖面不广的问题,缺乏针对性的监管方式、手段以及对企业经营过程的全方位管控,工程项目管理部门与招标采购部门的监督管理权限不足,监管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部分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人员在管理流动资产时,仅侧重于企业成本、效益及资金回流周期等方面,缺乏对资金的使用、项目进度等方面的动态管理,不利于科学、合理地管理企业资金,影响了资金使用的效率和质量,也不利于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经济目标,阻碍了企业的稳定经营和发展。

由于经济管理工作监管上的缺位,部分建筑企业员工存在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私自挪用企业资金的行为,甚至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弄虚作假,账实不符,置企业的财产安全于不顾,给企业资产带来了较大的损失。

三、建筑企业改善经济管理的路径

(一)转变经济管理理念,实现管理创新

建筑企业应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做到与时俱进,顺应市场趋势,学习行业内先进的经济管理理论,实现建筑企业经济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4]。

在经济管理方案的制订上,建筑企业应深刻把握市场发展趋势,不局限于眼前的利益,应立足于企业更加长远的发展,运用全局思维确定经济管理目标。

此外,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应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一切管理活动均应围绕企业经营利益的提高而展开,不断转变经济管理理念,锐意创新,改善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逐步实现精细化、科学化、高效化的经济管理目标。

(二)建立健全经济管理制度

经济管理人员应依据事先制订的预算方案严格管理建设资源,实现人力、物力的合理配置,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同时,应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核算策略,审查建筑工程在项目筹备、施工、竣工及收尾等各阶段的成本,及时发现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经济管理问题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增强建筑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连贯性。

建筑企业应在项目验收完成之后及时进行工作总结,形成具有可行性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文件,不断结合实际调整与更新,以保障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提升经济管理相关制度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明确经济管理岗位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建筑企业还应处理好企业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完善企业管理和决策制度,做好权责分工,不断优化各部门间的资源配置。

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薪酬激励制度,将员工的薪酬福利与工作绩效挂钩,对于高质高效完成任务的相关部门和人员给予绩效奖励,对于存在工作失误、工作质量较差的相关部门和人员给予绩效惩罚。通过量化管理,将经济管理职责落实到部门和个人,进一步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成本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经济管理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同时,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统筹管理制度,打造企业内部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疏通各部门间沟通与交流的渠道,加强部门协作与配合,更好地实现经济管理的优化和改善。

(三)创新组织架构,组建人才队伍

建筑企业应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探索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促进企业经济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增强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建筑企业还应采取虚拟化、弹性的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合理运转,实现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目标。建筑企业通过实施有效的平衡和激励措施,营造充满人文关怀和活力的工作氛围,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关爱,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面对日益增长的行业竞争压力,建筑企业应组建经济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团队,确保每一位成员都能够胜任岗位工作,完成经济管理任务。建筑企业应面向社会和高校,积极招聘知识储备丰富、专业能力过硬的经济管理人才,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人才支撑,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在招聘经济管理人才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应适当提高岗位招聘门槛,注重应聘人员的相关从业资格审查,确保企业招聘人才的质量。

(四)完善监督体系,确保企业经济管理落到实处

健全和完善对工程施工的全流程监督,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动审计,定期审查。为了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建筑企业还需要不断改进审计监督体系,定期评估经济管理监督体系的有效性,确保监督管理的力度。

建筑企业应定期审查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经济信息和数据,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以便及时发现企业经营中的潜在风险,及时进行事前、事中及事后的风险防范与处置,建立完善的风险应急方案和机制。建筑企业应加大惩罚力度,对给企业造成损失的项目负责人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加大经济管理的约束力度,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五)积极开展经济管理评估,拓展投融资渠道

建筑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做好科学评价工作,综合评价管理计划的可行性和企业效益预期,获取更加全面的经济管理反馈信息,发现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利用评估结果,分析规范和完善经济管理的策略,统筹经济管理的各项资源,提高经济管理质量及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同时,建筑企业应优化资金分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质量,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避免盲目投资,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此外,为了解决企业资金储备不足的问题,建筑企业可以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融资储备水平,通过向银行申请贷款或向其他正规渠道融资,保证资金供应的及时性,减少建筑企业的经济负担,降低经济风险,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江涌.新形势下建筑企业改善经济管理的路径研究[J].财讯,2021(16):90.

[2]李盼盼.新形勢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20(33):88-89.

[3]李光红,成小东,胡延杰,等.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的对策措施探索核心要点构架[J].财经界,2022(3):44-46.

[4]罗彦斌.新形势下建筑企业改善经济管理的路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21(27):36-37.

猜你喜欢
建筑企业经济管理新形势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建筑集团心理整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