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爱耳护耳,家长这样做

2023-09-14 06:43
家教世界 2023年14期
关键词:初筛家族史脑膜炎

0~3 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健康的听力是语言发育的基础,也是孩子后天培养学习能力的基石。如果在这段时间,孩子的听力出现了问题,而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治疗,使孩子不能得到足够的清晰的声音刺激,势必会错过孩子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机,影响到日后学习的能力。所以,家长如何保护孩子的听力,怎么在日常生活中辨别婴幼儿听力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

保护孩子的听力,家长应该怎么做?

新生儿期完成听力初筛:如初筛未通过,按要求及时进行听力复筛,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童,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避免分泌性中耳炎、脑膜炎等疾病:婴儿期的孩子吞咽功能发育不完善容易患分泌性中耳炎,婴幼儿期抵抗力弱容易罹患脑膜炎等疾病引起后天听力下降。日常生活中家长应避免不良的喂奶习惯(如躺着喂奶,孩子含着乳头睡觉、孩子哭闹时喂奶等),防止孩子频繁地呛咳;家长不要自行给孩子掏耳朵;孩子如出现高热、意识不清、喷射状呕吐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引起脑膜炎。

警惕严重过敏:过敏体质的儿童容易并发严重的湿疹、哮喘、化脓性中耳炎等疾病。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睡眠,加强体格锻炼,增强孩子体质,避免严重的过敏反应。

远离噪声:强度≥70db 的声音超出了人耳感受声音的舒适度,属于噪声。噪声是导致后天听力损失的常见原因,家长应带孩子远离噪声环境。

出生时有听损高危因素的孩子要定期复查听力:孩子出生时有早产、极低出生体重、窒息、严重黄疸、巨细胞病毒感染、脑膜炎等高危因素,要半年复查一次听力,及时发现迟发性听力障碍。

有听损家族史或父母为耳聋基因突变携带者: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近60%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所以有听损家族史或父母为耳聋基因突变携带者的儿童即使通过听力筛查,后期也需要定期检查听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耳朵是聆听世界的钥匙,两者缺一不可。保护听力,畅想美好生活,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来源:合肥妇幼健康

猜你喜欢
初筛家族史脑膜炎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二代测序协助诊断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脑膜炎1例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汤显祖家族墓后的家族史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优化无偿献血初筛岗位检测流程探讨
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误诊结核性脑膜炎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