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乡村旅游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打造乡村旅游产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改善农村的基础环境,助力乡村经济实现蓬勃发展。然而,从现阶段实施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乡村旅游经济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严重制约其未来的发展。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乡村旅游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乡村旅游凭借自身的自然景观、淳朴文化,可以满足游客娱乐、休闲、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旅游体验。当前,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都市快节奏的生活不同,游客在参与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可以体验乡村环境的古朴静谧,实现身心的愉悦。乡村旅游经济既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还可以帮助当地居民探索新的致富之路,帮助更多的乡村家庭走出困境,改善经济条件。所以,管理者应正视这一新的经济模式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与不足,积极地加以完善,从而更好地引领乡村旅游经济实现更大的发展。
一、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一)整体规模不断扩大
乡村旅游是推进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具有很高的包容性与持续性,可以帮助农民逐步摆脱经济压力,共同迈入新生活,全面推动农村产业建设。实现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实现了规模性发展,未来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旅游热情的攀升,乡村旅游资源势必会迎来更加广阔的拓展契机。
(二)消费群体与消费习惯显著
在对我国乡村旅游主体人群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年轻人占据了主要部分,年龄基本在25 ~ 40 岁之间,由于年轻人对于乡村旅游的热情较高,因此也将乡村旅游称之为“年轻化旅游”。大多数人是出于亲近自然、舒缓压力、释放情绪等目的,也有部分游客是为了能够选择一个好的休闲环境以便更好地与家人以及朋友相处。随着我国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人们选择出行的方式以及最终的目的地更加多元,消费群体以及消费习惯都会对当前的乡村旅游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推进该行业实现更大的发展。
(三)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乡村旅游消耗的成本相对较低,现已成为游客周末假期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对于大部分城镇游客而言,他们往往会利用假期或是周末的时间参与游览活动,对于假期时长不足或是可支配收入有限的游客来说,乡村旅行是不错的选择。随着乡村旅游建设的全面开展,与乡村旅游相关的各项活动也都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将乡村旅游作为娱乐活动的首选。较之以往的异地长途旅游,乡村旅游可以给游客带来愉快的出行体验,因此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乡村旅游经济产业发展的优势与重点
(一)发展优势
乡村旅游经济的优势具体如下。
1.自然环境优势。乡村的自然环境优越,深受城镇居民的喜爱,容易产生较高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近些年人们的环保意识普遍增强,在开展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会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更符合当代的环保理念。相关人员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之初,往往都会认真调研当地的自然环境,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拓展现有产业资源,真正体现乡村美景的特色,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优化现有绿色产业链,在增加地方经济收入的同时,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地方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2.人文环境优势。开展旅游经济势必要进行相应的开发改造,而乡村旅游整体的旅游模式、旅游文化对于商业资本的投入要求不是特别严格,不需大规模投资就可开发出适宜的旅游环境。由于整体的开发投入成本较少,也可在预计期限内完成盈利目标。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乡村旅游产业建设中,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结合我国当下的乡村旅游建设现状,构建质朴的人文气息,融入当地的人文环境,不断拓展旅游项目的边界,最终实现人文资源与旅游经济产业的双向发展。
(二)发展重点
1.加速开展旅游产业建设
旅游经济作为建设乡村、发展乡村经济的重要手段,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以及民众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其收入总额已经实现了稳步上升,其在旅游产业中的占比也不断扩大。管理层应转移工作重心,将乡村旅游当成农村產业发展的重点部分来抓,推进农村经济逐步提升。在开展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应大力进行产业建设,结合旅游经济发展的需求构建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外部资源优势提高旅游产业的综合能力,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实施保驾护航。
2.不断优化周边产业布局
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基础配套设施的协调配合,鉴于此,工作人员在开展乡村旅游产业建设的同时应积极对周边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并将其当作日常工作的重点来抓。随着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热度的不断上升,会对周边产业产生重要影响,与其相关联的较为紧密的服务、交通等行业,都会在旅游经济的拉动下实现高速发展。为了能够实现乡村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工作人员在拓展产业模式的同时,应重点关注周边产业布局,通过不断完善配套产业结构,构建更加优质的旅游环境,全面提升乡村经济整体水平,焕发乡村旅游产业的活力。
三、困境分析
(一)旅游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当前,部分乡村旅游活动自身的基础设施薄弱,整体的接待能力较差,带给游客的直观体验不佳。虽然一些乡村旅游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不仅历史文化久远,自然景观也十分宜人,然而受到道路交通限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容易使游客产生较差的旅游服务体验,最终限制了当地旅游活动的创新发展。与此同时,部分不发达地区往往是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旅游经营活动的,工作人员大多为家庭成员,缺少专业化的指导与系统培训,整体的经营能力与专业水平均有所欠缺。部分旅游从业者自身掌握的服务技能有限,未能从思想上认识到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服务质量有所欠缺。
(二)旅游产品单一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需要融入相应的配套模式,体现经营活动的创新性,现阶段内部旅游产品单一、同质化的情况较为严重,产品缺乏新意,市场的拓展能力薄弱。结合当前的旅游市场需求,乡村旅游产品应带给游客更多优质的乡村体验,确保游客可以从住宿、农产品体验、自然景观等多个维度,感受乡村旅游的乐趣,通过多元化的旅游路线强化游客的感观享受。然而现阶段,部分旅游活动涉及的产品过于单调,且相邻地区产品同质化严重,一些基础性项目无法使游客真正融入乡村活动之中,旅游需求无法深入满足。与此同时,部分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工作长期处于停滞阶段,现有的旅游项目大多集中在自然风光、农家饮食等方面,体现人文内涵与风俗资源的项目较少。
(三)乡村旅游资源内部机制不完善
虽然大多数乡村旅游资源品种丰富,然而在资源的策划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的不足,缺少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举例来说,乡村旅游经济在建设初期,就需要对建设的内容、发展目标、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如果事先未能进行科学预测与精准调研,整体规划质量较差,就有可能加重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随意性。与此同时,考虑到乡村旅游的主体多为本地投资者,对于整体战略发展规划的理解、乡村旅游经济的认识有限,容易被眼前的短期利益吸引。加之工作人员的管理经验有限,无法形成有序、良性的旅游文化。除此之外,部分乡村旅游经济建设阶段的规范管理意识不足,针对旅游资源产生的开发与保护工作未能得到明确界定,影响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地方性特色较为欠缺
乡村旅游是一种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旅游体验,游客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可以感受到质朴的乡村气息,品尝最新鲜的农产品,感受不一样的地域文化。受到经济发展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大量的城市元素涌入乡村旅游市场,这一影响在餐饮与住宿方面尤其突出,容易让游客丧失新鲜感,也难以体会乡村旅游的乐趣。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自身的个性特点不够鲜明,游客无法明确感受到地域人文的特点,现有的一些观光游览以及文化体验过于单一,商业化痕迹明显,无法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致使游客的参与性下降。由于管理部门未能对本地的生态与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已经成型的旅游产品又不具备较强的创新性,无法与大众多样化、求新化的需求相契合,影响了当地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对策分析
(一)强化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实现更大的发展,管理人员就需要加大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在不断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全面提升当地旅游业的服务质量。针对偏远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差,游客体验不佳等情况,工作人员应主动拓展现有的服务模式,全面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强化自身的接待能力。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首先,加大各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确保乡村各主干道畅通无阻,积极建设旅游公路。针对不同地区乡村资源的实际情况,将现有的景区、客栈等设施进行科学划分,最大化地体现当地特色;其次,主动拓展经营思路,全面创新现有经营模式,将原先单独作业的个体经营模式转向综合式集体发展模式,通过农户与旅游协会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使其成为发展的主体。与此同时,可定期邀请业内专家结合现阶段人员整体的服务技能以及发展方向进行集中培训,全面提升经营者的综合素养与专业接待能力,促进乡村旅游实现更大的发展。
(二)积极研发旅游创新产品
开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大多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工作人员应结合当地的资源类型,积极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尽可能避免单一化的产品特质。例如,从业人员可通过完善现有的农产品生活项目,构建采摘、民俗游乐等一系列乡村旅游产品,从而全面提升原产品的服务等级。当地还可聘请专业人员结合地方的生态特征、民风民俗,创造更多丰富且有新意的特色活动,将原先单一吃住农家的产品形式进行完善,打造成一条结合观光旅游、休闲养生的专业化旅游产业链,将当地的旅游特色与文化特色呈现出来,尽可能地减少产品同质化带来的各种问题,打造更具魅力的旅游线路。
(三)构建完整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
为了能够推进乡村旅游经济迈向新的台阶,管理人员应不断完善现有的资源管理体系,为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首先,应遵照绿色健康发展原则,科学、审慎地对当地的实地资源进行全方位调查,在构建系统化管理体系的同时,確保能够充分将自然环境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各种破坏。例如,地方机构可通过构建互助共享发展机制,共同合作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乡村旅游经济与包括文娱活动、农业生产等相关活动的产业融合,构建与新时代发展相契合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其次,全面优化现有的旅游发展模式,精准预测旅游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积极拓展资源开发的创新思路,不断完善现有的专业培训机制,结合客户需求推进乡村旅游经济实现更好的发展。
(四)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
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更多地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在向外拓展的同时积极打造本地独有的品牌文化,以此拓宽管理思路,实现高质量发展。管理人员应结合当地的天然资源,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干预和过度引入城市化元素带来的同质化,不断强化当地的乡村文化印象与标记。与此同时,尽可能多地挖掘与当地民众相关的文化内容,可将地方节日、手工艺品、特色文化等引入旅游资源之中,形成既有时代特色又能够与旅游需求发展相契合的乡村旅游品牌,在合理开发的原则下,构建更具当地魅力的乡村旅游文化品牌。与此同时,乡村旅游文化发展应重视自身文化内涵的传承,通过策略性地营造差异化文化氛围,将乡村文化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乡村文化本身有着很强的群众基础与文化内涵,工作人员在积极挖掘的过程中应确保更多的游客能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并将怀旧文化、乡土风情等融入到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更好地开发当地的旅游市场,为当地民众提供增加收入的机会。
相关人员在进行旅游建设的同时,也应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摆在重要的位置,将本地独特的自然风貌展现在更多游客的面前,使当地的乡村旅游建设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针对当前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与弊端,当地工作人员应充分关注,并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与监督,使乡村旅游服务更加规范,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使游客在参与旅游活动的同时,产生对乡村的喜爱,从而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促进乡村经济更快地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区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