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实践探索

2023-09-15 22:17赵忠玲
广西教育·B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抗挫折能力实践探索中职学校

【摘要】本文针对中职生抗挫折能力弱的主要表现,分析造成中职生抗挫折能力弱的原因,提出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提升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高度重视学生抗挫意识的培养、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抗挫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讲好先进人物故事培养学生抗挫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 体育教学 抗挫折能力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0-0076-04

抗挫折能力是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遭遇挫折境域时,能否经得起失败的打击,能否摆脱和排除困境,避免自己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能力,即个体适应挫折、抵抗和应付挫折的能力。抗挫折能力较强的人,挫折的不良反应较小,挫折持续时间较短,受挫折的负面影响较小;反之抗挫折能力较弱的人,面对挫折会表现出不知所措,受挫折的负面影响大,受到的伤害也大,有些人甚至会心理或行为失常。目前部分中职生遇困易折,一旦遇到批评或打击,就会一蹶不振甚至采取过激行为。因此,提升中职生的抗挫折能力非常重要。具体到体育学科来说,提升中职生的抗挫折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注重成功教育。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创设让学生更易获得成功的教学情境、比赛场景等,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学生体验更多成功的喜悦。经过长时间的成功教育,中职生面对挫折时就会更从容、更自信。此外,教师还要善于用英雄模范的事迹感染学生,鼓励他们创先争优,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一、中职生抗挫折能力弱的主要表现

心理学者认为:心强则胜,心弱则败。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除了与是否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有关,还与是否重视个体的心理素质培养有关,而抗挫折能力就是个体心理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来说心理素质强的人,内心强大,他们不惧风雨,不惧挑战,越挫越勇,永不放弃,迎难而上。而心理素质弱的人,内心比较脆弱,如同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很难成就人生。中职生抗挫折能力欠佳主要表现为:社交能力比较缺乏,易被孤立或被边缘化,很在乎别人的看法,特别喜欢听甜言蜜语;比较害怕被人说自己不好、害怕得罪人;有时候会感到自卑,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有时候喜欢生气、偶尔会冲动、情绪起伏、惧怕困难,还喜欢给自己找借口。

二、造成中职生抗挫折能力弱的原因

(一)个人因素

中职生升学压力较小或没有升学压力,不少学生选择“躺平”,小部分中职生没有明确目标,更有甚者一副“摆烂”的心态,不思进取,做任何事情都沒有激情,遇到困难绕道走,心理素质得不到锤炼,抗挫折能力自然比较差。

(二)家庭因素

中职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其中有不少还是留守学生,平时很少跟父母亲沟通交流,一定程度上缺少父爱和母爱,但往往受到祖辈溺爱。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很少有机会独立自主地解决遇到的困难。很多中职生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无法给予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导致心理素质有待提高,内心不够强大,抗挫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不足。

(三)社会因素

部分人对中职生的定位有偏见,认为他们是中考的失败者,是不得已才就读中职学校。社会观念的影响导致中职生自我意识里就有一种低人一等的卑微感,自信心明显不足,在这样的环境下中职学校重塑学生的自信心尤为重要。

三、体育教学提升中职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

(一)高度重视学生抗挫意识的培养

1.利用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抗挫折意识

教育部印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师要科学、规范、高质量地上好体育课,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笔者每个学期都利用理论课的时间给学生解读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抗挫折意识。具体到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理解体育的本质、明确新时代学校体育的目标和任务,为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是提升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笔者在授课过程中,详细讲解健全人格就是通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个人品质。全面把握体育教育“育体、育智、育心”的综合育人价值,通过参与体育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塑造学生活泼开朗、与人为善、团结协助、遵守规则等良好品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人格健全。锤炼意志就是通过体育课、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活动等培养学生不畏困难、不怕吃苦、不惧失败的意志品质。笔者明确告知学生,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必须受苦、受累,学生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失败和挫折,克服各种突发事件和困难。这样,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增强了抗挫折意识,在解决问题中提升了自身的抗挫折能力。

2.充分利用体育技能教学培养学生的抗挫折意识

近年来,部分体育教师因为害怕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发生意外,所以减少了许多激烈的、对抗性强的练习,这样明显脱离了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背离体育课程标准。在体育技能教学实践中,教师精心设计有一定强度和难度的运动技能学习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勇敢坚毅、坚持不懈等优良品质,同时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师要善于创设挫折情境,通过合理地引入主题情境有效培养学生的抗挫折意识。如在篮球教学中,部分学生因为练习难度大而不能顺利完成学习内容,进而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但不断克服心理压力的过程就是提升抗挫折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内向、沉默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逐步克服困难和挫折,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抗挫能力

1.科学设立学习小组,提升团队意识

良好的团队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笔者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主要以宿舍为单位设置学习小组,每名学生都要担任轮值组长,负责协助体育教师开展各种教学工作,课后练习也由轮值组长负责,有效地把课前、课中和课后训练有机结合。小组成员轮流当代理教师,每名学生都有不同的角色转换和体验,这样的角色转换和体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还会采取正确的诉求、在小组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2.正确引导,增强学生的抗挫折意识

我国学生体质达标测试成绩连续多年下降导致体测标准也随之下降,学生的运动能力跟着同步下降。以男子引体向上这一体育项目为例,我校学生入校体测摸底成绩中有近半数的学生没有达标,大部分学生只能做1—2个,个别学生甚至1个都做不了,这种情况在近些年来比较常见。笔者同时还发现,如果学生某项目运动能力欠佳,那么该生的练习积极性就不高,练习时故意躲到一边去,甚至不练习;与之反之,运动能力强的项目学生的练习主动性、积极性会更高。教学时笔者常用“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激励他们,告诉他们学校的体育教学与奥运会一样,重在参与,自己通过练习逐渐取得进步就可以了。对其他项目同样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更多的鼓励措施,鼓励学生不断突破自己,争取更好的成绩。

3.因材施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南宁市卫生学校一直以来比较重视传统保健体育教学,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我们先后教学八段锦、三路长拳、24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及五禽戏等动作要领。近年来教师感觉到这类项目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下降趋势,有畏难情绪。部分教师反映某些班级一个学期学不会一套完整动作,考核只能考半套动作。笔者同样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大部分教师在教授传统保健体育项目时,正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在给学生做完整的正面、背面、侧面示范后,马上带领学生进行练习,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练习时比较困难,畏难情绪和厌学行为就会随之而来,学习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采用详细的分解示范,分段教学,分别教授学生上肢、下肢、躯干和头部动作练习方法和运动路线,待学生的上肢、下肢、躯干和头部动作练习相对熟练、运动路线清晰后,再进行完整练习。如此教学降低了练习难度,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也提高了,所教授的班级都能较好地完成整套动作练习,有将近20.00%的优秀学生能够把保健体育项目动作要领传授给其他同学,从而达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保健体育项目的目的。

4.优化考核方式的评价方法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强化体育评价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锤炼坚强的意志,培养合作的精神;要改进體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形成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体育课考试不是体育教育教学最终的目的,提高自身的身心健康才是体育教育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和任务。相对其他层次的学生,中职生对考试更为恐惧,他们在考试时无论是单人考试还是小组考核,都会表现出害怕的心理。为提高中职生的自信心,减轻考试压力,笔者对体育课考试方式方法进行优化,改变“一考定乾坤”的做法,给学生更多的考核机会,适当提高过程性考核成绩的比例。近年来,笔者设置的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期评成绩比例不低于50%,期考成绩占期评成绩比例不到50%。以武术套路练习为例,每教学一段动作笔者都给学生技术评定一次,完成套路一半动作教学又给学生技术评定一次,完成全套动作教学再给学生技术评定一次,这三次评分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得分就是个人得分,进一步鼓励各小组共同努力、共同进步,最后的期末考核才以个人考核为主。其他项目的考评也是如此,尽可能使学生的良好表现留下痕迹,让学生平时的优秀表现可以用作最后考核的参考。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了,上课积极性提高了,练习密度加大了,练习强度也加大了,最终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大大提高。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抗挫能力

近几年南宁市卫生学校围绕“一校一品牌”项目,开展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完善校外—学校—专业—年级—班级体育比赛方案,秉承“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把“人人都是运动员,人人都能出彩”的办赛方针贯穿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切实落实“教会、勤练、常赛”体育教育工作要求,丰富学生的体育课外活动。

一是办好学校层面的比赛。秋季学期我校举办每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春季学期创设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节,如拔河、跳绳(个人、集体)、抛绣球、乒乓球、羽毛球、气排球、篮球、广播操、健美操等全校性单项体育比赛。本着“月月有比赛、日日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办赛思路,运动项目不断增多,相关环节不断完善,整个比赛贯穿全年。要求各班统筹好报名事宜,确保每名学生每年参加校级体育比赛不少于一项。秋季学期举行“新生杯”班级篮球比赛,自2019年秋季学期起,学生可以跨专业、跨年级自由组队参加“校园杯”气排球比赛、篮球比赛、足球精英赛等。为了让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校运会,在每年的学校运动会开幕式上,学校组织一年级新生集体展示广播体操,二年级学生分专业集体展示健美操、太极拳、八段锦等。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的各种比赛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克服畏惧心理,让自己变得更阳光。

二是常态化开展班级比赛。笔者根据每个学期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班级比赛,如在气排球模块教学时,笔者组织“宿舍杯”气排球赛:每个班分A、B二组,每组又分为四支队伍,采用小组循环、交叉决赛的办法。比赛裁判员、工作人员均由学生担任,比赛成绩作为过程性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场面很激烈,气氛高涨。在比赛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明白,比赛过程不能随便丢掉一分,但也不要把比赛结果看得过于重要,要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要保持“体育比赛重在参与、享受乐趣、增强体质”的心态。比赛结束后,学生的心理素质明显提升:学生由开始的沮丧到兴高采烈、从害怕比赛到争着比赛,实现了从紧张到从容、从过分看重成绩到重在参与、从队内部矛盾不断到团结一致、从挖苦对手到尊重对手的转变。又如在教学篮球模块时,笔者经常组织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挑战赛,让班级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由此可见,通过“常赛”能有效改善学生的胜负观、增进同学间的友谊、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有效提升学生抗挫折能力。

(四)讲好先进人物故事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榜样的事迹和精神是鼓励人们前行的强大动力。体育教学也要善于利用英雄的榜样作用,讲好先进人物故事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

1.弘扬中国体育精神,促进学生永攀高峰

中职生在每年进行1 000米和800米体质测试时多少都会产生恐惧心理,我校的学生也不例外。为了安全有效地完成测试任务,笔者会通过专题理论讲座或借助理论课给学生详细讲解北京冬季奥运会精神、中国女排精神、中国女足精神等中国体育精神,用体育精神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勇攀高峰。为了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笔者要求每名学生都要下载跑步App,要求男生每学期跑步不少于120公里、女生不少于100公里,作为过程性考核成绩的一部分;男生每多跑40公里、女生每多跑30公里,加2分。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体测成绩提高显著,学生耐力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近几年我校进行1 000米和800米测试基本没有学生晕倒现象发生。

2.讲好先进人物故事,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

当今的学生普遍存在协调性差、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例如,在教学“健身气功八段锦”最难的动作“摇头摆尾去心火”时,由于动作难度大,要求学生头部、上肢、下肢、躯干、眼睛协同用力,绝大部分的教学班级在规定的教学课时内无法掌握正确的完整的动作,很多学生产生放弃的念头。在教学这个内容时,笔者采用先进人物的故事激励学生,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向英雄模范学习,学习他们永不放弃的精神和信念,告诉学生持续练习终会成功。为了让学生内心更强大,笔者在特定项目、特定日子有效融入先进人物故事的讲解,如在乒乓球课讲容国团的故事、体操课讲李宁的故事、田径课讲苏炳添的故事、5·12护士节讲杜丽群和梁小霞的故事等,同时还在介绍北京冬奥会时讲谷爱凌、苏翊鸣等中国体育先进人物的故事,明确告诉学生,英雄人物的优异成绩无一不是经过无数次失败和挫折的磨练后才取得的。笔者以先进人物的拼搏史激励学生砥砺前行,并告诉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克服的。通过这些方法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向英雄模范学习,不断克服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鼓励他们不断超越自我,进而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总之,提升中职生抗挫折能力是新时代体育教育赋予体育教师的历史使命,具有时代性、可行性和实践性。为了中职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大胆改革,做好教学设计,创设更多有效的教学情境提升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教师要从内心关心关爱学生,走进学生心中,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聆听学生的苦恼,帮助解决学生各种困难。教师要高度重视成功教育,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他们敢于自我超越的品格和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增强他们的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崔乐泉,张红霞.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实践的体育强国之路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1(7).

[2]崔乐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体育为人民思想与实践的传承和发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3).

[3]姜卫芬,刘文烁.新时代推进体育课程思政改革的理论认知与实践路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1(4).

[4]刘旭,李安娜.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教学“挫折教育”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3).

[5]李庆兵.基于爱国主义教育理念的体育教学设计模型构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7).

[6]马园艳.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思政教育:基于提高抗挫折心理能力视角[J].当代体育科技,2016(36).

注:本文系2022年度南宁市教科所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四史教育背景下党史教育融入中职历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南宁市卫生学校为例”(2022B4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赵忠玲(1965— ),壮族,广西马山人,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体育教育学。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抗挫折能力实践探索中职学校
应用音乐教育培养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思考
浅述学生体育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培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从容面对挫折:青年成长中的必修课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