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微景观环创设计

2023-09-15 03:50陈倩
幼儿美术 2023年4期
关键词:环创造景心愿

陈倩

在幼儿园中,以幼儿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经典的艺术作品为主要元素,创设有特点、有美感的艺术环境,能够激发幼儿对美的探索欲,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知美,提升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往的环创多着眼于园所的整个环境,布景空间大、素材多、主题内容丰富,但园区内的小空间与细节很难都被顾及到。受到一次美育课程的启发,我结合自然系的微景观设计,以一棵承载幼儿心愿的树木为主体,充分利用园所内被忽视的拐角空间进行了一次特别的环境创设。

一、幼儿园自然微景观环创的设想与前期策划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点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环创既能让幼儿乐于参与,又能突出园所内环境的特点,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效果呢?

恰逢一次有关自然微景观主题的美育活动,我先让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心愿和对幼儿园的祝福,再引导他们运用这些绘画卡片制作成一棵“心愿树”。基于此,我们延伸出了有关幼儿园微景观的环境创设。不同于幼儿活动室中的微景观环创,此次自然微景观的环创属于幼儿园大环境的一部分,更加强调立体视觉效果,营造温馨美好的环境氛围。

二、幼儿园自然微景观环创的具体过程

基于自然微景观环创的提出与策划,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前期的策划活动。根据不同拐角空间的位置和大小等特点,因地制宜地规划和设计主体及附加元素。

首先,教师带领幼儿制作环创的主体——心愿树。考虑到幼儿园空间的局限性及安全性,幼儿先收集和挑选形状大小合适的树枝,拼出树的完整轮廓造型。然后,幼儿对踏青游玩过程中收集到的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进行分类,教师辅助幼儿将树叶进行塑封,幼儿在与小伙伴的讨论和分享中画出一片片特别的树叶,并通过穿孔引线的方式将它们挂到树上。这样,自然微景观环创的主要造型就完成了。

接着,幼儿还参考了自然景观的布置,收集石头、仿真苔藓、仿真蕨类植物等材料,根据造景周围的空间特点和区域主题,进行辅助性装饰。比如在绘本区,我们将废旧的图书摞成楼梯的形状,加上苔藓进行装饰、喷色,与整个造景融为一体。从材料的收集到元素的创作,教师都放手让幼儿独立完成,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与创造美,为每一处独立的造景增添独特的意义。

三、幼儿园自然微景观环创的特点

1.布局的适宜性

画者在创作时会增添笔触刻画主体或想要表现的部分,而在自然微景观这幅画中,心愿树就是焦点。因此,我们以树为中心,采用三角形的构图进行元素的摆放。

首先,为了突出树的轮廓美和造型美,我们选择枝条分叉多、造型好看的树枝。在组合的时候,主树干与枝条之间要有联系,避免出现主树干粗、枝条太单薄,或者主树干细、枝条过于粗壮的不和谐搭配。在摆放心愿树叶时也要注意错落有致,疏密得当。接着,在布置树木周围的元素时,我们选择摆放高低不一的树桩,让整个造景呈现视觉上的平衡,让其在不剥夺焦点视线的同时,能够与心愿树呼应。最后,教师在树枝上点缀暖黄色的小灯泡,并在墙面挂上木色的画框,丰富整个空间的细节和层次,为造景增添温馨的效果。

2.色彩的和谐搭配

围绕环创的主题和元素,我们与幼儿共同商讨确定以绿色和棕色为主色调。其中,绿色代表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而棕色则给人沉着、温润的感觉。两者都是自然色系的代表。主体心愿树以绿色为主,周围的环境装饰,如鸟巢、猫头鹰等都是以棕色和绿色相结合的效果呈现。

在主色调确定后,还要考虑周围其他装饰元素的颜色与主色调是否和谐。学前幼儿喜爱五颜六色的物体,因为明亮的色彩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总是能第一时间吸引幼儿的注意。因此,心愿树上的树叶是五颜六色的,在与自然色系的碰撞中,为清新淡雅的环境增添一丝灵动,带给幼儿身临其境的体验与无尽的想象空间。

3.造景的动静之美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讲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以“师法自然”为设计原则,模拟自然之美,自然微景观的环创设计也可以借鉴其中的精髓。我们在创设微景观时常常会局限在空间的狭小和物体的难以移动,而忽略了其真正的内涵和价值所在。

微景观将环境浓缩于一个空间进行展示,讲究“以小见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心愿树这一载体呈现四季的变化,展现景观的动态之美,增加环创区的层次和丰富度。例如,春天万物复苏,树上悄然冒出嫩芽,幼儿可以利用多种材料模拟嫩芽的效果,装点在枝丫上;夏天蛙声蝉鸣、绿意盎然,幼儿可以在树下画出蜿蜒的河流和碧绿的荷塘;秋天层林尽染,硕果累累,幼儿可以亲手制作鲜美的“果实”挂在树上;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幼儿可以为树木涂上亮眼的白色,模仿雪花落满枝头的效果……四季是幼儿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接触较多的主题,对此有着丰富的体验与认知。微景观随着季节的更替而不断更新,在时间的轮转中,记录幼儿的成长过程。虽然,它只静谧地存在于幼儿园的一个角落,但却悄然呈现着动静之美。

4.空白与延伸

有时候幼儿的想法会带领我们跳出规矩的框架,为整个环创增添生命力与活力。因此,教师可以在景观中留下部分空白,让幼儿思考可以添加些什么,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幼儿参与造型的过程,感受造景的魅力。

有的幼儿提出樹上会有小鸟或猫头鹰停留,树下会有自己生活的房子,还有喜爱的机器人玩具……幼儿丰富的想象给造景添加了多样的细节和丰富的层次,还有许许多多的想法等着教师与幼儿一起实现、一起规划。

微景观多是以存封在玻璃瓶里的植物造景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虽然空间微小,但却能营造充满生气和活力的氛围,这与现代幼儿园追求生态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如出一辙。将自然微景观搬进幼儿园里,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独特的审美视角,引导幼儿去发现、感受自然与生活中的美,为幼儿构建一个更加广阔和多样的审美世界。

猜你喜欢
环创造景心愿
心愿
“1 米2”视角下的环境创设
我们的心愿
让环境说话 让教育无声
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龙岩环创:致力于成为中国环卫车的新军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特点、策略与发展趋势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自然的装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