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区(滨江)实践“八八战略”,奋力打造“两个天堂”

2023-09-15 06:34王立军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杭州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八八战略滨江高新区

□文/ 王立军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5次亲临杭州高新区(滨江)考察调研,对高新区(滨江)的发展作出了4 次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先后2 次来到高新区(滨江)考察指导。高新区(滨江)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高水平建设世界一流方阵;坚持以数字经济为金名片,领跑优势持续放大,已然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一面旗帜”,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夯实了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这是高新区(滨江)多年来实践“八八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要求,向市场取真经,大胆实践、艰苦创业的结果。高新区(滨江)探索出的发展经验弥足珍贵,尤其表现在围绕实体经济、创业创新、人力资源、营商环境打造“类硅谷”的产业生态模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天堂硅谷”“硅谷天堂”,堪称新时代浙江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

聚焦数字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高新区为产业而生,滨江区因产业而兴。早在2003年,习近平就明确指出,“打造‘硅谷天堂’,过去是风景天堂,西湖天堂,下一步是硅谷天堂,高科技的天堂。”这一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新区(滨江)高新产业发展的关注与关爱,对高新区建设的期待与厚望,为高新区改革发展稳定指明了方向。高新区(滨江)牢牢把握住“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不因一时一地的诱惑、一得一失的议论改变初心,始终坚持“高新区”姓“高”,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的关键之举。

一是坚持发展数字经济。在高新区成立特别是2002 年“两区合并”之初,高新区(滨江)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重点布局“两强(软件、通信设备制造)两优(集成电路、数字电视)两新(动画、网络游戏)”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经过多年发展,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一批龙头企业强势崛起,形成高新区(滨江)的数字经济产业雏形,并进一步衍生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安全等前沿领域。目前,高新区(滨江)已经拥有从关键控制芯片研发、通信设备制造,到软件设计和物联网系统集成,再到电子商务、网络运营、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类应用服务构成的数字经济产业链,在电子商务、数字安防、网络通信设备等细分领域均居全国第一甚至全球前列,一个世界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形态初显。2023 年5月,浙江省知识产权协会公布了2022 年浙江省创造力百强企业榜单,高新区(滨江)(27 家)、西湖区(9 家)、鄞州区(7 家)在区、县(市)中数量靠前,其中高新区(滨江)的新华三列百强第一位,海康卫视和大华技术列第三位和第五位。

二是坚持加大创新投入。高新区(滨江)将企业的高新技术研发作为政策支持的最关键着力点,以区立法的方式,明确每年从财政支出中安排不低于15%的比例设立产业扶持资金,用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动。近年来,区政府平均按企业研发投入的20%予以资金补助,有力撬动了全社会研发投入。例如,辖区内的宏杉科技、恒生电子等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0%—30%。在财政资金撬动下,区内电子商务、通信设备、集成电路、电子与信息等产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均达到两位数。

三是坚持保障产业用地。“发展空间不足”是高新区(滨江)成立之初就意识到的困境。面对节节攀升的住宅用地出让价格,区政府抵住发展房地产的诱惑,坚持向优质产业项目优先供地、向瞪羚企业预留预选用地,确保每家上市企业都能拥有自己的楼宇物业。在这个导向下,高新区(滨江)把城市工业项目容积率放宽到3.0,变供地为供楼,打造了互联网经济示范区、物联网产业园、智慧新天地、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等重大产业平台,实现了“有限空间无限发展”。

聚焦企业主体做好创新孵化和成果转化,创新驱动走在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高新区(滨江)认为,优质的大企业求不来、引不来,必须“自己育苗、自己种树”,尊重和落实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围绕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精准施策,通过内外开放促创新,使全区培育出一批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领军企业。

一是把全区当作一个大孵化器。高新区(滨江)在建区伊始就成立了科创中心,这是浙江省最早的科技孵化器。二十多年来,高新区(滨江)始终鼓励上市公司、创投机构、高校院所甚至街道企业建设孵化器,形成了杭州创业大街、海创基地等一批众创空间集聚区,培育出贝壳社、六和桥、王道“互联网+”众创空间等一批优秀的本土众创空间,吸引了3W 空间、天使汇、创业邦等知名众创空间落地。截至2022 年,全区拥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5 家,众创空间45 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4 家、众创空间22 家),在孵企业3820 家,孵化出淘宝、安恒信息等一批知名企业。

二是把政策视为给企业“做鞋”。高新区(滨江)一直有个“鞋论”,认为企业像小孩的脚,政策应该不断适应企业成长的“脚”。从2011 年至今,高新区(滨江)出台了五轮“1+X”产业扶持政策,采取差异化和非对称路径,帮助初创企业解决好办公场地和启动资金,帮助瞪羚企业解决好拓展市场和再融资问题,帮助领军企业解决好重大技术研发和跨界、跨区域发展,做到“初创企业帮一把,瞪羚企业推一把,领军企业奖一把”,为企业提供了配套合体的精准支撑。2020 年8 月,高新区(滨江)又在全国高新区率先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工作试点,首创基于企业创新能力的科技企业增信机制,运用数据资源对科创企业进行精准画像、精准服务、精准培育,推动政府管理“驾驶端”和创新主体“企业端”同向发力、交互赋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创新资源向科技型企业聚集。

三是鼓励开放带动企业高端发展。鼓励企业走出去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加速了产业新优势的构建。例如,海康威视通过收购英国SHL 公司实现研发中心的海外布局,启明医疗、安恒信息等百余家企业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或建立研发团队,极大提高了企业创新的国际化水平。通过“走出去”到国际市场竞争,高新区(滨江)的数字安防、工业自动化、金融软件服务三大产业已经引领全球中高端市场发展。

四是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新区(滨江)作为杭州市企业成果转化员工作的首批试点之一,率先启动企业成果转化员队伍建设工作,探索多载体建设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做强技术转移转化载体生态圈。同时,支持区内高校院所、链主企业等组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开放实验室,建立创新资源跨区域联动共享合作机制,大力引育研究开发、检测认证、标准服务等专业机构,优化成果概念验证服务生态。

聚焦人才需求做好创新服务,人才集聚走在前列

2015 年5 月2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海康威视时指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只要用好人才,充分发挥创新优势,我们国家的发展事业就大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指日可待”。高新区(滨江)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把人才作为建设“天堂硅谷、硅谷天堂”最为宝贵的资源,将5 月26 日设立为“滨江国际人才节”,充分彰显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和人才生态最优区的战略决心。

一是千方百计引进人才。高新区(滨江)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形成了“以人才带技术、以技术立项目、以项目育产业、以产业聚人才”的良性循环。从2009 年开始,高新区(滨江)实施了四轮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5050”计划,每年安排不少于2.0亿元的预算资金吸引和保障海内外高端人才带技术、带团队落地创业,并鼓励企业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过柔性方式引进海外工程师等。2022 年高新区(滨江区)又发布“1+5+20”人才新政,创新推出“才链全球”人才计划,迭代升级“5050 计划”3.0 版和“5151”创业陪跑计划,通过产业链才、科技链才、生态链才、服务链才、以才链才等五大载体,构建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人才引育平台。目前已集聚670 个创新平台、80 余家孵化器和科研机构、60 余家金融机构、37家全球顶尖高校、覆盖五大洲的100余家才链媒介单位,让企业引才的“朋友圈”走向全球。

二是千方百计用好人才。高新区(滨江)优化人才结构,壮大雁阵规模,筑牢专技人才这一“基本底盘”,积蓄青年人才这一“源头活水”,瞄准领军人才这一“关键少数”,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高新区(滨江)招引项目并不看重短期内的产值、盈利和税收等指标,而以是否有核心技术作为评判标准,大力扶持“创新型创业”。对于领军人才、海外高端人才、国家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者等人才创业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形成“人才+项目”的创新创业培育模式,使得包括聚光科技、英飞特等行业龙头在内的2000余家企业得以成长壮大。

三是千方百计服务人才。高新区(滨江)深化制度改革,突破瓶颈制约,做精人才计划,做深人才评价,做优人才管理,更好激发人才活力;塑造一流品牌,厚植比较优势,提供高质量人才服务,丰富高规格人才活动,筑牢高水平人才阵地,真正形成对人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真用心真落实,以更足诚意、更强合力、更优队伍,让人才“找得到组织”,着力破解人才引育的难点堵点;重引导重激励,以荣誉树标杆、政策强扶持、发展筑根基,让人才“干得真有劲”,充分点燃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优环境优服务,提升“硬件软件”,照顾好“一老一小”,听得进“表扬批评”,让人才“来了不想走”,全力打好人才工作主动仗、赢得发展主动权。2022 年高新区(滨江)又编制《高新区(滨江)现代产业社区规划布局图》,谋划成立现代产业社区14 个,深化产城人融合,激发产业创新发展和提升城市能级。

聚焦营商环境做优政商生态,改革服务走在前列

二十多年来,高新区(滨江)政府遵循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客观规律,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在浙江率先打造出“小政府、大服务”,为各类企业繁衍生息提供了最优营商环境。

一是“三到”文化重构政企生态。高新区(滨江)企业普遍表示这个区域最大的吸引力在于政府“超出预期”的“店小二”式服务。区政府以“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作为核心理念,各部门“围着企业和人才转,向着创新和创业跑”,政策及时落实、资金按时到位、服务随时提供,形成了特有的“亲清”政商氛围,使企业能放心干事,留得下、离不开、能发展。

二是前瞻思维引导超前服务。区政府及部门领导不断向企业学习,向市场取真经,准确把握了企业创新脉搏和成长规律,政务服务和要素供给尽量“想到企业前面去”,往往能提前为企业打开发展瓶颈,成为保障企业健康成长的“良医”。例如,英飞特电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不久就展现出快速壮大态势,在企业尚未意识到未来的空间制约问题时,区政府就为其预留了研发和生产扩容空间,帮助企业迅速成长为全国LED 驱动电源行业龙头。

三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针对辖区内高新企业多、初创企业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高新区(滨江)构建了一系列产融结合的金融机制,为高新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首先是有效放大创业投资。区政府充分发挥政府基金对风险投资的引导作用,累计参股超过38 只投资基金,累计参与直投项目29 个,累计总投资108.72 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过411 亿元。在基金的投资中,区政府用出“非同股同权”和“同股同权”两个撒手锏:针对快速发展期的企业不愿意股权被稀释的诉求,允许企业团队在一定时间内按原价回购政府投资基金所占的股份,针对社会资本怕亏不愿投的企业和战略性产业,政府投资基金同股同权直接入股,和企业一道承担失败风险。其次是在2014 年,高新区(滨江)成立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对银行融资、创业投资、企业辅导、企业上市等进行全方位服务,还鼓励担保公司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并支持科技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予企业信用贷款,形成股权、债权、产权相结合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高新区(滨江)也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建立起上市企业梯队制度,设立了上市工作协调组,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一窗受理、全程服务,并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合作设立了全景网(杭州)路演中心,把有上市潜力、上市需求的企业放到后备企业定期开展培训。截至2022 年底,全区累计培育上市公司69家,总量居全省第一。

四是体制创新提高行政效率。高新区是体制创新的试验田,在2002 年杭州高新区与滨江区整合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后,形成了以发展高科技为导向的“大部制”行政体制,特别是在科技、人才、产业三项工作上形成了合力,极大提高了资源统筹效率。此外,高新区(滨江)还在全省率先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众创空间工位注册”“住所申报制”等商事制度改革,持续精简优化产业投资项目行政服务流程再造;高效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革,全面推进省级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出台“黄金12条”,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猜你喜欢
八八战略滨江高新区
福州滨江私宅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芜湖滨江天际线
八八战略指引下嘉兴市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以“八八战略”为指引构筑民族产业制高点
从浙江实践看“八八战略”的时代价值
油气体制改革下国有天然气企业党组织如何践行“八八战略”
油气体制改革下国有天然气企业党组织如何践行“八八战略”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